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啃老族家庭
何谓“啃老族”“啃老族”是指已经成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在啃老族问题上,令人忧虑。“啃老族”有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寄生虫型,一类是被迫失业型。
例:到6月,毛晓钧就整整失业一年了。2005年高中毕业后,毛晓钧打过几个散工,却因种种理由都放弃了。如今父母每天出门前会给他留下20元,他就靠这20元生活费,*与麻将为伍。生活不宽裕,但他觉得过得很轻松,并乐此不疲。年轻,有一定学历,却处于失业状态,近年来出现的“新失业群体”是啃老族里的中坚力量。与传统的“4050”下岗人员不同,这个“2030”人群,更适宜用“不就业者”来描述。父母忧心抱怨,却不得不从微薄的工资中分出几百元给儿子,“有什么办法呢,自己的孩子,总归要自己养”。“这样的学历,还挑三拣四,有什么好工作会从天上掉下来呢。”
在“傍老族”中,也有高学历群体。24岁的萧晓已辞职3个月,他用“休养生息”来形容目前的自由状态。大学毕业后的萧晓,此前在上海一家公司作企划工作。因为工资低、无聊、没发展前途就辞职了。辞职后的求职之路并不理想,但萧晓不急于就业,“好工作是要慢慢找的,与其将就一个没什么前途的工作,不如静下心来找份好的。”高学历对自己的期待过高,是造成对家庭依赖的一大原因。他们认为现在家庭在养他们,一旦他们有工作就可以孝敬父母了,所以暂时的啃老是理所当然。
隐秘地带的家庭
有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特殊孩子”,他们的父母要么全是女人,要么全是男人,因为他们是*家庭养大的,他们要面对这个处处充满歧视的世界。他们心中的苦乐说与谁听?在*家长的抚育下成长会有诸多问题,这种关系对孩子的未来会产生何种影响?
刘俊(化名)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一个温柔体贴的,两人还有一个可爱的的女儿。去年的某一天,刘俊到外地出差偶然认识了*者孙宾(化名),两人相谈甚欢并在以后的接触中发展成*伙伴。对这层关系,刘俊既不能放弃又怕妻子发现,此后终日心神不定,但他的一些异常行为还是引起了妻子的注意,最终妻子在了解到真相后,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而向刘俊提出离婚。
从没谈过恋爱的硕士研究生张某,在读大学时认识了校友赵某,两个人的成绩都非常出色,经常在一起探讨学习,交流想法。由于谈得投机,很合得来,彼此就产生了好感。随后两人就不再单纯地讨论学习,而上升为感情交流。本硕连读的他们在读硕士研究生阶段继续两人的“恋爱”生涯。
………【第二节 谁在家庭起主导作用】………
家庭作为社会的小细胞,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男女的结合是组建家庭的前提,然后才能生儿育女,繁衍生息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婚姻必然以共同生活为存在的基本条件,除了非人力可为的因素,大多数的家庭还是以共同生活为纽带,联络每一位家庭成员。夫妻双方作为家庭的主导者,对这种相互联系更是起着榜样和组织者的作用。现代社会,迫于生活压力的低层次婚姻减少,更多的人基于感情因素选择婚姻。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被提高到了相对核心的地位,对纯粹的个人幸福的追求使夫妻双方更加注重二人世界的婚姻生活质量。人们不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也不再把子女视为维持夫妻感情和家庭稳固的一个必要条件。家庭是一个合作单位,同时又是一个竞争组织。是学识、人品、进取心、事业心、情感、忠诚等因素的竞争,它表现为魅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典型的“柔性”竞争。在家庭这个组织里面,夫妻关系就像是一场微妙的“拉锯”战,谁主导着家庭,谁更有决策权,都在关系和生活中突显。
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一个家庭的幸福感更有决定意义的因素,36%左右的人选择丈夫,但也有27%左右的人选择妻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认为丈夫在幸福家庭中承担的意义更重要的网友还是占较多数。但这一问题的选择还显得比较平均。女性在家庭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更为积极,也就是说,女性地盘依然集中在“斤斤计较”的领域。“一个家庭幸福不幸福,主要在于男人。”这句近年流行的话也得到大部分网友的支持,认为这句话“正确”或“基本正确”的网友共占了55%左右。调查虽然不一定期告诉我们谁在影响我们的幸福感,但至少可以说明,在现代生活、工作越来越忙碌的前提下,人们对家庭重要性也越来越看重。幸福的感觉,更主要是由家庭及家庭成员来决定。
“男主外、女主内”这句话奠定了女性在家庭理财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格局依然得到了延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成为家庭消费的主导者。已婚女性绝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的吃、穿以及日常用品的选购,少数已婚女性在家庭买房、买车、购买贵重物品等大额支出时会“自己做主”,最终拥有决策权的空间增大,消费上更自由,在两人共同消费中也趋于平等。在传统观念盛行、女性未被解放的年代,男人娶一个女人就意味着要负责她的穿衣吃饭以及其他日常经济开销;而女性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得男人养家糊口的负担减轻了,女人不但要面对生存问题,生儿育女、承担家务的责任也并没有减少。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女性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地位也逐步提高,男性对家庭理财的参与度越来越高,选择“夫妻双双把家当”的家庭普遍化了。他们开始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平等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同时也分担了女性的家庭责任。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男性越来越多的参与进来。值得关注的是,女性惟一在家庭理财上处于“薄弱地位”的是“家庭投资理财”,一旦涉及公共经济领域,女性就被贴上“不适合”的标签,或者被认为是“难以担当大事”的角色,但具体地看,比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上的人更多地能够接受女性是家庭投资理财的平等参与者。可见提高教育水平,是增强性别平等意识和提高女性家庭地位有效途径。
男性和女性社会地位及家庭地位的重新调整,导致其对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的态度也出现变化。一方面,更多的女性*职业领域和社会生活,在自身价值得以提升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她们变得越来越独立并富有主见,相对于将相夫教子作为人生目标的传统女性而言,她们更注重个人发展和婚姻生活的情感体验。生育的艰辛从家庭生活中抽离,使她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个人生活与事业发展,而自身地位的提高又增大了她们在是否生育下一代这一问题上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另一方面,当众多女性在市场化的环境中获得更多自由时,一部分女性则向传统回归。虽然她们并不仅止于做牺牲自己、依附型的传统女性,但是她们从男性的目光中看到了他们认同的女性理想。这种男性化视角使她们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女性的定位:既要成为贤妻良母,又要拥有自己的事业自立于社会。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意识的*,女性“相夫教子”的功能也弱化下来,教育子女不再是妻子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女孩也和男孩一样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父亲在儿童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日渐增强,具有母亲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在抚养子女时分工不同,应各司其职。怀孕分娩、对婴儿哺乳喂养、照料教育、发育成长等,母亲在家庭中居主导地位。母亲不仅是延续人类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家庭教育的主导因素。父亲是家庭结构的主柱,主要职能是外向型,处于社会保护者角色;母亲则是家庭内部的主柱,主要职能是内向型,处于家庭教育者角色。母亲具有女性的美德和天赋——温柔体贴,情感细腻,富有同情心和母性独特的心理特征。母亲的温存、宽容、优雅的风度和文明举止等,都是培养子女良好心理品质的先决条件,有利于孩子的心灵净化。大量调查表明。破裂型家庭和缺乏母爱教育的家庭,常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多种心理问题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同时我国目前许多家庭中,由于传统家庭分工格局、观念和错误的教管方式,以及现代社会角色分工,导致父亲“淡出”家庭教育,这对子女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还根深蒂固。由于家庭中的封建思想和重男轻女意识比较严重,家庭多以男性为核心。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高的收入水平,在家庭中的地位更高,对家庭购买决策的影响自然更大。而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北京,人们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相对要小,家庭成员的地位较为平等,因此家庭决策过程中就更可能出现自主型、联合型甚至妻子主导型决策方式。当然这些经济并不能成为唯一的因素,更多的还是教育程度、思想观念等引起的。
现在,中国的家庭,绝大多数是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小型家庭。夫妻关系是家庭的主体,在家庭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夫妻关系是家庭和谐的决定性因素。家庭虽然是社会中最微小的细胞,结构也很简单;但家庭生活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也相当复杂。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分歧、摩擦和矛盾。其实,这并不可怕,只要善于处理和解决,最终是可以化解的。但如果处理、解决不好,处理不及时,夫妻间的的分歧、磨擦和矛盾,会把家庭生活搞得一团糟。而子女由于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对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依赖性。“一团糟”的家庭生活,会对子女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子女没有安全、幸福感。
家庭幸福的决定因素很复杂,丈夫或妻子都不一定具有主导作用幸福是主观感受,与财富也没有必然联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居民感到幸福,小城镇居民幸福感优于城市和农村;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经济无忧是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三大源泉。幸福是一种很主观的感受,经济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主导因素。经济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的人均GDP翻了几番,但是许多研究发现,人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压力反而增加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们到底是不是幸福,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家庭伴侣的态度最能影响整个家庭的和睦,幸福的感觉是源于内心,只有对家庭付出真诚的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幸福感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繁多。经济状况、工作状况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与幸福感有较高关联,可见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与生活的幸福有密切的关系。而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