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含糊。查清楚了,才能惩处那些违法违纪的干部,也才能还被污蔑的人一个清白。”
徐平不禁有些膈应,都说曹逊和徐稷鹏、纪春燕三个人是铁三角,这两次常委会上他们却接连作出不同的表态。徐平当然不会就此认为这三个人已经开始分道扬镳,反而更加肯定这三个人的关系非比寻常,已经达到很深的默契。这是他和王立中、苟亮学等人之间的关系所不能比的。
剩下还有三个人没有表态,除了包飞扬,杨承东和赵立波一直都没有说话,杨承东作为班子排名第二的成员,通常都会在最后才表态,纪委书记赵立波则一直在翻开面前的材料,偶尔才会停下来。看一眼讲话的人。
“赵书记,你也说说吧!”徐平在市里的时候。也和赵立波打过交道,知道这个黑脸包公并不好相处,所以一直都没有点他的名字,也是担心他大放厥词。
听到徐平点名。赵立波这才从材料中抬起头,他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路:“纪检工作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这是市委齐书记曾经强调过,也是市纪委温书记一直讲的。温书记曾经说,一艘有问题的船,一定开不了多远,也一定开不快,开快了就要散架。”
“我手上这些材料。都是县纪委和交通局纪委接到的有关县客运公司的举报材料,在这些材料当中,有不少就与包县长刚刚提到的二轮承包有关。从材料中大致可以看到二轮承包存在暗箱操作、突击运作。以及承包人大多为关系户等明显问题,而且从承包合同来看,条件确实非常低,可以说存在非常明显的问题。”赵立波扬了扬手上的材料。
“刚刚大家提到现在的工作重点是建设,是向前走,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有些问题不去解决,会引发更多问题。反而会影响发展。这也就是温书记说过的有问题的船跑不快也跑不远,所以我认为应该彻查到底,不能让这些潜在的问题影响到正常的经济建设工作,这就是我们纪检工作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职责所在。”
听到赵立波掷地有声的话,徐平的脸庞不由微微一黑,这个黑脸包公果然不是好相与的。纪检工作如何做出成绩?无非就是查大案要案,他赵立波要从望海县走出去,如果在任期间什么拿得出手的案子都没有,不会有人说望海县的廉政工作做得好,只会质疑他这个纪委书记的工作态度和能力。
“杨县长,你也说说吧!”徐平说道。
杨承东将茶杯放到桌上,抬起头看了一眼,并与包飞扬交换了一个眼神:“那我就说说。”
“客运公司的承包问题——不单单是客运公司,包括运输公司、船运公司都存在类似情况,之前我就发现这个承包合同极不合理,早就想重新签订,去年我曾经让交通局跟承包人进行协商,协商的结果是对方不同意。我也在常委会上提出要查一查这些合同的签订过程中是不是有问题,有人说我这是打击报复,最终我的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支持。”
杨承东看了一眼曹逊,然后接着说道:“当时曹书记的态度和今天一样,但是反对的人更多,当时大家反对调查和更改合同的主要理由就是这将会破坏望海县在投资商心目中的形象,让大家认为望海县是一个不讲商业规则的地方,我也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心,所以这件事就拖了下来。”
“拖到今天,后果大家都看到了,包县长要推动几家运输企业重组,组建更有竞争力的交运集团,结果就有人跳出来搞罢工罢运。重组的事情上周星期五才在常委会上提出来,过了一个周末,这些人就跳出来了,这后面到底有没有猫腻,有没有人挑唆,和那些直接承包人有没有?我认为首先应该将这件事情弄清楚了。”杨承东伸手敲了敲桌面,大声说道。
“那么承包的问题要不要查?我认为,应该查,党员干部,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何况这并不是很长时间以前的事情,不过区区两三年,纪委办案,是不是有两三年以前的事情不追究的说法?我想应该没有吧?”杨承东看向赵立波,后者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只要是违法违纪,不管是三年还是五年,都在我们纪委调查的范围内,除非是十几年以前,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才有可能不去刨根究底。”
杨承东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是了,对于那些做出了让国家和人民受到损失事情的干部,我们有什么理由放过他们?以前我们说这样做可能会影响招商引资与经济建设的大局,要服从大局,这没有问题。但事实证明,过去几年我们没有查这件事,招商引资工作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成绩;反而是这些人又跳出来,要破坏眼下这种大好局面,如果交运集团组建顺利,我想至少也能够再引入几百万投资吧,可是因为这件事,这几百万投资就可能彻底泡汤,我们对这些人的纵容,反而会戕害我们在经济建设工作上的努力,这是我们需要引以为戒的。”
几百万投资相对望海县今年招商引资的成绩来说可能并不值得一提,但是放在以前,却可能成为全县一年招商引资的实际总成绩。
徐平皱了皱眉头:“承东同志,刚刚好几位同志都提到了客运公司承包问题是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心急而没有摸清楚情况,至少现在还没有证据说有人在这个过程中徇私枉法,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能先下这个定论。”
组织部长王立中马上说道:“是啊,我们组工干部经常要讲瑕不掩瑜、人无完人。客运公司这件事情上,当时的负责人确实有失职的地方,但如果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调查,就要追责,以后谁还敢勇于任事?反正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嘛!”
彭阅也皱了皱眉头说道:“我记得客运公司单车承包这件事当年是作为先进事迹表彰过的,也上过市报,成为全市的典型,现在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说其中有问题,我们自己就要推翻追责,这是不是会让人感到寒心,也让市里质疑我们的工作就像开玩笑,没有一点长性?”
苟亮学也说道:“去年市里范书记来县里视察的时候,也特地表扬了客运公司的承包改革,这么多领导的肯定已经充分说明了当初的改革是成功的,我坚决认为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对这件事进行调查。”
看到风向变化,苟亮学的态度再一次强硬起来。
现在的情况可算是泾渭分明,县长杨承东、纪委书记赵立波,以及包飞扬都力主进行调查,当然还有常务副县长杨松平、副书记曹逊,不过曹逊给人的感觉总像是在赌气,而杨松平又是刻意想要将事情闹大。
除此以外,包括县委书记徐平、政法委书记徐稷鹏、组织部长王立中、宣传部长彭阅、统战部长纪春燕、县委办主任苟亮学在内的六个常委持反对态度。
按说这时候进行投票的话,徐平这一方的胜算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徐平并不敢这样做,因为他担心徐稷鹏和纪春燕的态度会有所变化,而且这件事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议题,还涉及到好几个方面。
徐平道:“好了,看来大家对是不是要对客运公司的承包问题展开调查还是有分歧的,那这件事就暂时放一放,我和承东同志、曹书记和赵书记这边再沟通一下,等下次常委会上我们再讨论。”
徐平再一次将议题搁置起来,搁置其实就等于不调查,看起来还是徐平等人占据了上风。(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方态度
“至于罢工罢运事件,还是要以安抚沟通为主,当然,如果存在有人煽动的情况,还是要调查清楚,这一点就请稷鹏同志盯一下。”徐平说道,罢工罢运事件才是这次常委会上的焦点,徐平本来想利用这件事逼迫包飞扬做出让步,没想到包飞扬却抓住承包问题反戈一击,反而让徐平等人陷入被动。
徐平最终不得不做出让步,放弃利用罢运事件打压包飞扬的计划,就算他并不甘心,但是也没有办法,坚持下去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出手,什么时候又应该做出让步。
常委会结束以后,包飞扬在门外追上徐稷鹏,笑着打了个招呼:“徐书记——”
“哦,包县长。”徐稷鹏转头瞥了一眼,淡淡地说道。
徐稷鹏的态度看起来很冷淡,看来还在为刚刚常委会上发生的事情感到不满。包飞扬也不好过多解释什么,只是简单的说道:“徐书记,调查客运公司的承包问题,主要是想厘清客运公司的经营问题,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徐稷鹏“呵呵”一笑:“是吗?”
显然,包飞扬这样一句话并不能够让徐稷鹏感到释怀。包飞扬微笑着点了点头:“当然,所以有关的调查工作,还要请徐书记多盯一下。”
徐稷鹏不禁有些意外,通过这些天的接触,徐稷鹏知道包飞扬看起来年轻。但是做事的手腕很老练,在明知道自己不满的情况下还要说这样的话,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他思路一转。稍微想了一下,很快明白包飞扬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还是在向他解释:如果包飞扬真的要针对徐平,那么就应该不让徐稷鹏插手,纪委赵立波那边看起来态度很强硬,包飞扬完全可以通过纪委直接介入调查。
徐稷鹏虽然不知道包飞扬和赵立波的沟通并不多,但是也没有因为包飞扬一句话就谅解他。很快他就端着杯子走进曹逊的办公室,发现纪春燕已经抢在前面到了。铁三角的关系之好在望海县无人不知,县里面也不像省里、市里那么讲究。尤其是在望海,官场生态和规则并不一样,有些事情在别的地方可能会很忌讳,但是在望海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曹逊和徐稷鹏、纪春燕就经常凑在一起商量事情。
曹逊扔了一支烟给刚刚进来的徐稷鹏:“老徐啊。我刚刚跟春燕也说了,承包问题我不怕调查,他们想查就让他们查下去,我是不怕的。”
徐稷鹏接过香烟,拿在手上转了转:“我们是三个一路走到现在,曹书记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当然很清楚。不过官场上那些事情,有时候并不是清者自清那么简单。再说我也确实认为翻过去的老账没有什么必要。”
曹逊哈哈一笑:“老徐啊,你这句话有些违心。我们都知道包飞扬将这件事情捅出来是为了什么。包飞扬这个人很年轻,用周岁来算,才二十四岁?年轻人嘛。多少有些理想化,眼睛里容不下沙子,他发现这件事有猫腻,而搞出猫腻的人还给他添堵,你说换成了你们,你们不要往下查?”
徐稷鹏皱了皱眉头。平心而论,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的反应可能要比包飞扬更加激烈,徐稷鹏只是觉得他们和包飞扬虽然还不能算盟友,但是上周的常委会上他们可是帮了包飞扬一把,总觉得包飞扬应该投桃报李,而不是这么快就往他们身上砍一刀:“但是,他也不能不考虑这件事情的影响。”
纪春燕也说道:“是啊,至少事先也要跟我们打个招呼吧?”
曹逊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