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华君-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蕊珠提出白初宜才是她地忠诚对像,但是,曹正很简单地反驳:“你效忠的对像也是我族的宗主,虽然宗主的手段让宗亲堂在某些事情上保持沉默,但是,这绝对不包括你也可以得到宗亲堂的宽容。”

    瑞敏也劝说自己的妹妹:“宗族不是宗主一个人地,我们只是要预防某些事情地发生。”

    这些解释让蕊珠苦笑,看看旁边或站或坐的分家家主与宗亲元老,她不得不无奈开口:“如果总执事你们非要奴婢回答,我对这个问题,只能回答不知道。”

    这个答案当然不能让中室之内地所有人满意,可是,不等他们开口,蕊珠便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理由:“当年主上过世后,东岚王只将少姬接回东岚,我与其它人都没有随行,只能留在原来的居所照看云白居的事情,少姬在五年后才与我们重新联络,而且只是处理云白居的事情,对于少姬在东岚王宫内的事情,我们并不是很清楚。”

    “那就说你知道的部分。”一位宗亲元老淡淡地开口,与所有元老一样,他的脸色与冰雪的差别并不大。

    蕊珠叹了口气:“各位宗族上人,我是奴婢,又不在少姬身边,难道能知道那些传闻消息之外的内容吗?”看看神色稍缓的众人,她再次叹息:“事实上,我从不认为,与东岚王之间的纠葛会影响少姬对东岚的态度……”

    抬头看向曹正,蕊珠语气笃定地开口:“因为她是白王的女儿,而白王永远是东岚的。”



………【第三十三章 出行】………

    白王是东岚的。

    白子风的名字是与东岚联系在一起的,在成就一个布衣传奇的同时,也使天下人明白,东岚王对人才的态度——

    这确实是羽桓说服父亲任用白子风的理由之一。

    成为王之后,易洛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王室秘辛,比如,他现在已经知道白子风为什么会选择离开东岚。

    爱恨情怨怎么可能是白子风决定的关键?

    他的父亲深深地明白并厌恶着这一点!

    白子风说:“我必须走,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但是,您与东岚必须开始习惯没有我的日子!”

    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恐惧,几乎让他只是看着简片的平直记录,就颤栗难安。

    易洛记忆中的白子风从来都是从容的,这种不知所措的绝然言辞几乎让他完全无法相信是出自白子风之口的。

    很显然,白子风没有对羽桓说明任何原因,最后,也成功地带着白初宜离开了——

    仿佛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羁绊住他——

    那么,他现在是否可以猜测,原因便是白子风拥有莫舒氏的血统呢?

    可是很明显,无论是白子风还是白初宜,除了过人的聪颖智慧,都没有表现出莫舒氏传说中的神奇能力……

    搁下看了很久也没有真正看清上面写了什么的奏简,易洛疲惫地抚额——

    今天,他的心思又在白初宜相关的事情上转了。

    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是因为北方三国的情况不明,还是因为白初宜的生日将近。

    从正月朔阳太子妃暴毙,北方三国的关系就异常诡异,而与三国都接壤地东岚实在是无法关注他们的动向。

    尤其是一个月前。接到朔阳王宫与形似异族之人进出的密报,易洛几乎是大惊失色,当然,他的失态并不是最严重的——相较沐清,他几乎可以说是镇定了。

    无论是易洛还是沐清,都从没预料过会面对这种状况。

    或者说,他们完全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将勾结异族这种可能性纳入考虑范围。

    原召似乎是最镇定的,萧漠则是完全没有反应——不知是镇定还是震惊。

    “谁能保证朔阳完全不可能与北原结盟?”打破所有人沉默的是萧漠。“别说血海深仇,战火连连。北方三国联合抵御北原,却也各自面对邻国的侵袭,若非如此,只凭他们与北原异族长年较量而拥有地战力,他们中的任何一国都足以统一神洲。”

    原召随即点头:“据臣所知,各国对北方三国都有相当地贸易禁令。以削弱三国力,在这方面,东岚似乎可以算是最友好的了。”

    易洛皱着眉应了一声,依旧没有多话。

    “话虽这样说,但是,朔阳若是敢这样做,不怕燕云与同离联手吗?”沐清觉得说不通。

    这个问题让萧漠笑了一下。随即又忍不住皱眉。

    “北原现在是什么状况,职方司是否清楚?”易洛显然也想到了。

    原召无奈地摇头:“北原大君更迭,北原封锁了关隘,禁止商旅出入。异族的样貌与神洲子民迥异,实在很难隐藏身份。而北原各族又多以家族为分,集中群居……”

    他说得是实话,也并非辩解,只是说明,易洛倒没有苛求的表示,只是点头嘱咐了一句:“想办法!北原的情况我们必须清楚。”

    原召微微皱眉。却还是应了。随即开口:“臣本来计划亲自到北方三国走一趟……”

    “有必要吗?”萧漠并不同意,“你不是间者。而不是职方卿。”

    原召看了他一眼,目光便依旧转向易洛:“讯息太少,臣不能仅凭有限的讯息向您奏报,还是尽可能地靠近去看看吧!”

    易洛沉吟片刻,抬手示意:“不,你不能去。”

    “宗主要离开?”曹正为白初宜地决定吃惊不已。白初宜端着青瓷茶盏,静静地点头,神色淡漠悠然,透着几分清冷疏远。

    曹正不知道该怎么劝——很明显,白初宜并非征询他的意见,只是在通知她已有决定。

    “宗主,您打算去哪里?”曹正很明智地没有在“是否离开”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

    “北方。”白初宜看了他一眼,给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答案。

    曹正立刻就明白了:“宗主想知道什么,可以要求星堂奏报。”

    这一次,白初宜没有看他,只是盯着茶盏中袅袅升腾的烟汽,淡淡地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而如今的情况,我与星堂彼此都不熟悉,星堂未必能提供我需要的讯息,我也不一定能够仅凭星堂地讯息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曹正还想说什么,但是,白初宜对此十分坚持,抬起头,似笑非笑地道:“总执事不会也认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很简单的事情吧?”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啊!

    “宗主,星堂搜集讯息从无差错。”曹正明白这些道理,但是,对于白初宜方继任宗主,便要离开宗家的决定,他仍然不愿赞同。

    白初宜没有再解释,只是很轻声地道:“不需准备什么,我先去卫阳,明天就起程。”

    曹正只能低头行礼:“属下遵命。”

    “你要去北原!”易洛没有看原召,却说得十分肯定。

    原召一愣,随即便明白了,倒也没有异议,只是皱眉道:“可是,燕、朔、同三国……”

    易洛扬眉轻笑:“朔阳不是要给太子妃大办葬礼吗?”

    “那么,臣去。”沐清立刻请命。

    “不!”易洛摆手,“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还是……让易庭走一趟。”

    情况不明,那就只能做最坏地打算——战备怎么能少呢?



………【第三十四章 卫阳】………

    白氏宗家在衡仑山脉的深处,重重险峰与密林隔绝了外界探寻的可能,再加上白氏布置的暗哨,都保证了白氏宗家在几百年间的隐密。

    从一年前进入这个封闭的庄园式的地方,白初宜从未走出宗家半步,甚至没有接近过宗家外围。

    自然,她对所处的环境的大小并没有真正的认识——距她准备接受祖父的安排至今也不过十天。

    也许是紧张,不是因为出行,而是因为可以预见的风暴——失踪一年多后与那帮好友相见,温馨喜悦之外,恐怕也不得不面对他们的怒火——白初宜只要想到这一点,就忍不住皱眉。

    风絮与枫舞还好一些,凌晏与宁湛却不好对付,至于那个沉默的道远……不说话不代表就可以忽略他的意思……

    直到登上马车,白初宜都在为此担心。

    “我不是去游玩。”看到自己乘坐的马车前后还有六七辆马车,周围还有一群随行的侍卫,白初宜不得不暂时搁开那些担心,示意曹正上车,不悦地对他开口,“不需要这么多人随行。”

    曹正苦笑:“主上,这些都是您必需的。”

    白初宜皱眉,却听他一一解释:“您不知道如何与宗家联系,属下必须让一名亲信随行,另外,星堂自有一套联络体系,想来主上也是要用的,再有就是,主上的身体还需要调养,必须有一名医师随行,医部用的药,有不少是族内秘制的……”

    曹正条理清楚地说明必要的随行人员,白初宜的眉头没有松开。却也没有再反驳——

    总而言之,曹正已经将随行地队伍精简到最少,无法再减了。

    “既然如此,就算了。”白初宜摆手,“出发吧!”

    出山的路十分惊险,有数千尺长的吊桥悬于十数丈的高空,被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有更长的隧道。漆黑一片,只有出口处是一团白晃晃的颜色。以至于那种一边就是万丈悬崖的栈道反而是最让人安心地道路。

    花了十二天,白初宜一行才走上平坦的官道。

    曹正派遣地亲信是族内的一名管事,三十多岁,也姓曹,单名新,以往就负责内府的日常庶务。因此,每日的行程、食宿,都由他安排。

    因为瑞敏被医部派为随行的医师,蕊珠便留在宗家,白初宜身边没有近身侍奉的侍女,只有曹正安排地两名侍女负责起居。曹新在出山的第一天便询问,白初宜是否要选择一个贴身侍奉。被白初宜漫不经心地拒绝了:“我不是非要人服侍才会穿衣吃饭的。”

    为了安全,星堂很谨慎地给他们安排了新的身份——殷国山邑富户的孤女,丧期方毕,出来行商散心的。

    与其它国家不一样,殷国是县邑并行的制度。所谓邑,便是有主地封地,山邑与卫阳相邻,良田不多,却占着衡仑余脉之种,出产各种奇花异果。也算是一处富庶的封邑。封主不是别人。正是凌晏。

    按照殷国的律法,封邑世袭。只要按时将应缴税额上交国库,封邑事务由封主指定的家丞负责,任何人不得干涉,封主无子,则撤邑为县。凌晏虽然失踪,但是,只要不能证明他已死,山邑之事就无人能管,更何况,凌晏人不在殷国,却时有书信指令到山邑,殷王也罢,凌家家主也罢,对此只能无可奈何。

    白初宜也是第一次到凌晏的封邑,一路行来,倒是对凌晏弱冠掌国地才能有切身的体会。与白初宜一样,凌晏也习惯掌控大局,但是,一直以来,两人都相处融恰,白初宜也奇怪过,这一次,却让她想明白了——两人所谓的大局本就不同。

    就如山邑,凌晏人虽不在,却依旧如臂指使,一封书信,无人不从,不是他的家臣如何忠心,而是凌晏架设的体制让家臣只能从命。家丞总理事务,却无权动用封邑收入,封地收入以家令掌管,却无权干涉人事,另外还有家司负责封邑内的一应刑法,直接对封主负责,家丞与家令无权干涉。很简单地制度,却让凌晏即使离开再久,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