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启天也不避讳,当着道人的面,直言道:“这位真人乃是青羊宫外殿奇门的门主李临仙,曾是小清微天的一门之主,后投效青羊宫黄山真人门下,其宗门也成为青羊宫外七十二门之一,是黄山真人的得力助手。据传他有奇门神通,曾潜入茅山宗和太平道藏书阁盗取两宗大道密典,后被发现,在两宗长老殿上仙和宗门弟子的围攻下,安然脱身。虽然修为未曾达到至强之境,但却没有人敢小看他。”
“杜老太过奖了”李临仙举止谦逊的朝杜启天和徐长青行了行礼,丝毫不像个一门之主,反倒像个求教疑难的后学末进,只听到他说道:“其实那等传闻并不可信,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当年我偷入两派宗门的藏经阁,都未曾靠近就被发现,之后狼狈逃走,而追杀我的两派仙人也只是数人而已,并不像传闻中的那样举宗之力。”
“自揭自短你倒是个妙人。”徐长青笑了笑,上下打量了一下李临仙,看到其六甲道袍上的符阵,隐隐能够猜到此人所修奇门神通很可能与自己的瞬移法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或许此人是自己弟子黄山的亲信之故,徐长青没有刁难他,直接为其解答之前的提问,道:“刚才那魔界中人之所以吞噬灵药而无害,只因其害被灵药药性所压制。虽然这灵药乃是用混浊之气蕴养而成,但其药性却并不比那些由仙灵之气蕴养的上品灵药差。如此强的药力想要完全消化还需一段时间,只有等药力消失之时,此灵药对昆仑三界仙人的害处才会彰显出来。只不过魔界中人似乎大多以污秽之气凝练神通,想来对此混浊之气能够有些抵抗之力,所受害处或许不会如我等仙佛这样明显和强烈。”
众仙听后微微点头,也觉有理,或许是为了证实徐长青所言,之前那个魔界中人为搜刮灵药而走的方向忽然传来了一阵凄厉的惨叫声,跟着便看到一股夹杂了浓厚魔气的血光夹杂着一股凝实成光雾的混浊之气冲天而起,在这个悬浮在空中的陆地上醒目非常。
众仙见此立刻施展遁光,朝那边飞了过去。其余散开采集各种灵物和灵药的佛魔中人,有些见此情况似乎有所清醒,赶忙将收取的灵物和灵药丢弃,并收束心神驱赶侵入体内的混浊之气。还有一些佛魔中人则道心迷失,无法回头,好似饿鬼一般贪婪的搜刮着每一样所能见到的灵药和灵物。
当众仙妖赶到那个魔界中人的旁边时,那个魔界中人已经因为道心迷失,混浊噬体,周身被本命魔焰包围,随着血色火光和混浊之气的减弱,以极快的速度化成了灰烬,已经无法救下。在其黑炭般的遗骸旁边,掉落着一件灯笼形状的法宝,法宝表面还有一丝丝未被混浊之气蚕食的七彩烟霞瘴,而那些金翅小虫则像是灰尘一样散落一地,没有半点声息。
就在这时,周围又陆续爆发出十二道光芒,其中分别七道魔气、五道佛光。徐长青的神念在那十二处光芒爆发之地扫过,那看他们的样子也和众仙眼前这个魔界中人一样,虽然有些还能保持意识试图自救,但对于这种从内到外引发的自身劫火,他们的反抗根本是徒劳无功。从散落在他们旁边几株已经咬过的灵药可以猜出,这些人显然是在搜刮灵药和灵物的同时,服食了一些这里的灵药,从而令到灵药中的混浊之气和肉身完全融合,最终走入了绝路。
“好邪门的混浊之气我也曾遇见过比这浓烈十倍、百倍的混浊之气,可是却没有一种混浊之气有如此威力,单单吸收一点就能完全打乱道心,引发自身劫火。”那李临仙见到眼前的一幕,神念也从其他受劫之人身上扫过,看了看同样面露惊色的同伴,心有余悸喃喃自语。
“这里的混浊之气的确是与其他混浊之气有所不同。”徐长青一脸平淡的揭开秘密,道:“这里应该就是内库的十二因缘阵了,听名字就应该知道此阵源自佛家的十二因缘,其根本就是因果业报之道,这些混浊之气中自然也夹杂了这些因果业报之道的力量。虽然这种大道之力非常微弱,几乎察觉不出来,但是却足以引起每个人身上数世积累的业报劫火,再加上混浊之气本身对昆仑三界的灵气有着相互消融的作用,还能借此地阵力影响道心,威力自然也就不同凡响。”
李临仙闻言后,又很快将目光落在了徐长青身上,颇显异色,道:“这位道友,刚才你似乎将从这灵物中提炼出来的混浊之气吸收炼化,莫非这些混浊之气对你没有任何伤害?”
李临仙的话音一落,不但李临仙的同伴和到此察看情况的佛魔中人的脸色变了,就连刚刚赶来汇合的天枢真人和六灵仙君,以及站在徐长青身旁的杜启天也脸色骤变,皆露出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徐长青。
见到众人的眼神,徐长青自然明白原因,心中也感到有些苦笑不得,李临仙的这番话明显的将徐长青挑拨到了所有仙人的对立面。因为如果徐长青能够吸收炼化这些混浊之气的话,那么这里对于所有昆仑三界仙妖佛魔是致命毒药的灵物灵药就完全属于他一个人,这个宝库藏宝就变成了他的个人藏库。如此大的利益摆在面前,自己无法得到,却有人能够独占,别说是这些修法少修心的昆仑仙人了,相信就算是那已经入寂灭道的佛陀在遇见这种情况,也会忍不住生出贪嗔痴等杂念来。
“好小子,竟然一句话就把我给算计进去了。”虽然在个人立场对李临仙的做法感到有些恼怒,但是因为李临仙是为自己的弟子办事,最终这股恼怒之情被憋在了徐长青的心中,无处发泄。只见他冷然一笑,傲然的扫视了众仙妖,直接承认道:“不错,这里的混浊之气我的确能够吸收炼化,不会给我带来任何伤害”
徐长青此言一出,周围立刻响起了一阵吸气声。只不过杜启天和天枢真人等人很快清醒了过来,虽然羡慕不已,但却也没有太多异常的情绪,因为他们从杜启天先祖笔记上知道在那十绝阵内还有更好的藏宝存在,而且徐长青的作用极为重要,自然不能为这些自己用不了的东西与之闹翻。至于李临仙等人,虽然也羡慕嫉妒到极点,但他们却对这内库藏宝有着明确的目标,其他的能够得到就得,不能够得到也不在乎,否则刚才也不会那么容易压制住自己的贪念,没有和其他人一同搜刮灵药和灵物。
这样一来,周围只有那些佛魔两界中人不甘心就这样将这里的藏宝拱手让人,在场几人相互看了看,决定抛弃宿怨,然后颇显默契的将徐长青和杜启天等人围住,并且施法通知其他同伴。很快就有数十道遁光落到了这里,化作人形,彻底的补上了包围圈的破绽之处。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六章十二因缘(下)
第五百三十六章十二因缘(下)
这些佛魔两界中人似乎并不是进入宝库之前徐长青所驻留的那一面平台上的佛魔中人,他们自然也没有见过徐长青的那一招刀势。即便因为徐长青的表现让他们觉得高深莫测,杜启天、天枢真人和六灵仙君的实力让他们略感强悍,可随着他们这两方的人数增加,胆气也随之壮大了不少。
很快一个修为只比杜启天差一线、已经半只脚买入至强之境的灵山罗汉走了出来。只见这人有些像是世俗印度的苦行僧,周身骨瘦如柴,没穿衣服,赤脚散发,只有腰间抱着一条看上去不太普通的粗布,体表皮肤上有如刺青一般浮现出数十条奇形怪状的蛟蟒,也就是佛门八部众的龙。
“小僧支无岐见过诸位昆仑仙友。”这灵山罗汉上来并未显得有多强硬,反而像是个彬彬有礼之人似的行礼,自我介绍。
见到这一副苦行僧模样的佛修者,徐长青神念非常隐密的从其身上扫过,很快发现他皮肤上的那些蛟蟒都是活物。这支无岐显然是用某种密法将这些蛟蟒封入体内,仿佛冥狱血海化神大法中的血神子一般成为元神化身或者额外的法力本源。这种蛟蟒单以神通变化而言无法和真正的龙族相提并论,但若是论及法力力量却也丝毫不比一《无》《错》小说 m。QulEDU。Com般的龙族差多少,至少在这僧人身上的数十条蛟蟒,每一条都有合道地仙的力量。
这种修行法门让徐长青想到了一种在世俗人间早已消失的佛家法门,于是问道:“你修得是佛门密教的降龙法门?”
因为有济公这位土生土长的活佛存在,降龙罗汉在华夏的信众可以说仅次于释迦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其所修显宗的降龙法门也一直都是佛门无上证道密法。只不过在济公涅槃后遗留下来的一本残缺笔记中,曾经提到过他所修降龙法门源自于唐密典籍中的一种密乘降龙法门,并且对这密乘降龙法门用了一番鲜活的笔墨来描述。可惜记载这套法门的典籍在灵隐寺的一场大伙中烧毁,除了济公以外,无人得见,而唐密绝大部分经典已经在唐末和北周的两次灭佛中尽数毁去,无人能够找出其根据,所以一直以来这套所谓密教的降龙法门都被认为是济公门徒的谣言杜撰。
世俗佛门之所以会否定济公遗留笔记上的记载,其中主要原因除了那残缺笔记本身就有些不可信,又没有其他佐证证明以外,还有更深的原因是因为当世佛门的显密之争。佛门传至宋朝,在华夏大地上已经是显、禅二宗一统天下,其中禅宗乃是土生佛宗,能够和儒家、道家完美的结合,在士林上层有着很广的信众,佛门内争几乎不受影响。反观显宗乃是方便法门,修行简易,主要植根于百姓之中,而重新由西藏传入的密宗也是针对百姓,所以形成对峙。济公做为显宗所树立起来的活佛标识,其所修大法自然不能是密教法门,否则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所以即便济公遗文所言是真,也会被当世的显宗各派宗主当成是杜撰虚构的。
历代九流闲人都以收集各派经典为己任,济公做为佛门数一数二的高僧自然也是历代九流闲人重点针对的对象。经过几代九流闲人的努力,济公融合道家仙法所衍化而成的显宗降龙法门也被收集在了九流一脉的典籍之中,而与之一同被收入其中的也还有已经被佛门斥为伪书的那本残缺笔记,所以徐长青才会对眼前这名佛修者所修佛法感到熟悉,从而询问。
“这位仙友眼光高明,小僧佩服。”支无岐也愣了一下,显然没有想到自己所修法门如此轻易的就被认出来,但很快脸上又恢复到了微笑的表情,点头承认道。
在徐长青道破来人所修佛门密法后,杜启天等人似乎想起来了什么,都不约而同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原来是灵山三千罗汉法主降龙上尊驾到,一时未能认出,还望降龙上尊勿怪。”杜启天上前行礼,以示尊敬,而天枢真人等内门灵山众仙则碍于身份,没有多言,只是极为警惕的看着支无岐。
在杜启天道出降龙上尊后,徐长青也明白了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佛修者是谁。他曾遍阅冥市大法楼内奇闻轶事之类书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