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都将马到近前,双手拧枪便刺。萧玄衣一闪身,那都将骤马而过。看看就要与南面的官军会和,马背上突然多了一个人。
三个人挟制那都将过了桥,桥这边有成德士兵看守,见此情况也不禁目瞪口呆。其中一个道:“还以为多大的阵仗,原来就你们三个。”
“各位兄弟辛苦,这帮魏博兵要抢我们的马,这才跟他们杀了一场。”盖寓连忙分辩。
“魏博人平时狂得不行,这下遇到对头了。”有人说。
“几位兄弟来镇州何事?”有人问。
“我们是沙陀李三哥的手下,到汴州公干,回来路过此地。”盖寓口齿伶俐。
“见了李三哥,替我们问候一声。”一帮人赶紧放行。
“这个人留给兄弟几个请赏。”萧玄衣从那都将的马上跳下来,把缰绳递给一个成德兵。
“好说,好说!”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盖寓又跟守桥的士兵问了一下路,三人直奔洺州城而去。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二十四章 运斤如风
日落之前,三人赶到了洺州,找了一家客栈投宿,因为连赶了几天的路,李鸦儿打算要在洺州休息两天。
苦寒地方的人喜欢喝酒,李鸦儿、盖寓也不例外,当晚就找了一家不错的酒楼,喝了个痛快,萧玄衣也陪着喝了几杯。
第二天,李、盖二人因酒劲儿没退,在床上酣睡,萧玄衣一个人起来,洗漱后出了客栈,找了一家银铺将十两的银稞子换开。
吃过早饭,萧玄衣便去找裁缝铺,几天的赶路和厮杀,萧玄衣的衣服已经挂了好几个口子。
要是在以前,萧玄衣估计也不当回事儿,现在跟李、盖同行,穿的破破烂烂,总觉得有些失礼。
一个老爷们操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萧玄衣心里有点窝火,要是孟知微在就好了。
太阳已经升起很高,洺州果然繁华,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市廛林立。裁缝铺并不难找。
萧玄衣进了一家门脸不大不小的裁缝铺,选了一块黑色布料,经过讨价还价,半两银子成交。
在唐朝,皂服是下等人才穿的,但萧玄衣就是喜欢黑色,需要理由吗?
掌柜的给他量体裁衣后,萧玄衣说要快一点,掌柜的表示为难,萧玄衣又拿出一百文钱来,掌柜的满脸堆笑:天黑之前来取。
萧玄衣出了裁缝店,看看日头还早,想想回客栈也没什么事情。就在洺州的大街上转悠起来。
前面围了一群人,按萧玄衣的判断,估计是打把式卖艺的。萧玄衣喜欢看热闹,就往人群里面挤去。
场子中间有两个人:一胖一瘦,胖子剃了个光头,盘腿坐在地上,头上顶着一个苹果,瘦子拿着一把斧头,满场吆喝:各位父老乡亲,哥俩初到贵地,不懂规矩,有哪句话没说到,哪条路没走到,还请老少爷们多多包涵,下面小的给大家玩一套活儿。如果您看了,觉得好,就喝一声彩,哪位大爷慷慨,给俩铜钱,小的不胜感激。这套活儿有个名堂,叫做“利斧劈头”。各位看好了。”
说罢,瘦子走到胖子跟前,眼睛盯着胖子头上的苹果,屏神静气,将斧头高高举起,大喝一声,只见寒光一闪,胖子头顶的苹果分成两半,连苹果的把儿都一分为二。
这份准头!萧玄衣连忙喝了一声彩。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估计大家没怎么看懂,见萧玄衣喝彩,都用眼斜了斜他。
瘦子便拿了一个托盘,转着圈收钱。围观者看到来收钱,有的视而不见,有的掉头走开。萧玄衣一摸,身上还有几十个铜板,全部掏出来,放在托盘上。那瘦子连忙对萧玄衣鞠了一躬。
瘦子又回到场中,举着托盘说:“刚才有位客官打了这么一个大赏,有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今天我们兄弟俩豁出去了,给大家看一套家传的绝活,这个名堂叫做‘运斤如风。’”
“运斤如风”的故事,多数人未必知道,但萧玄衣恰好知道,因为这是道家的祖师爷庄子的典故,孟知微曾经给他讲过。萧玄衣一直以为是个传说,现在竟然可以亲眼看到,不禁来了兴致。
那瘦子从包袱里拿出一个墨斗,绕着场子转了一圈,让观众看看,以证明自己没弄什么玄虚。
墨斗是木匠必备的工具,用来在木材上绷出直线,做活时才有准绳可依。
瘦子把手指在墨斗里蘸了一下,走到那个胖子身边,手指在胖子的脸上抹了几下,那胖子的鼻子上立刻黑糊糊一片,象个小丑,众人大笑。
那胖子毫不理会,正在吃刚才劈开的苹果,因为苹果掉在了地上,胖子一边吃,一边在衣襟上蹭苹果上的尘土。
瘦子说道:“嘴巴不能动了哈,鼻子掉了可别怨我。”胖子刚嚼了两口,还没咽下去,听瘦子这么一说,立刻绷住脸,憨态可掬。观众又是一阵哄笑。
瘦子又说了一套行话,往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攥住斧头把儿,又对着斧头刃吹了口气,然后走到胖子面前,扎稳马步,口里喝了一声:“看清楚了!”
只见斧影翻飞,寒光闪闪,片刻功夫,收住斧头,往后腰一插。再看那胖子的鼻子,简直比水洗了还干净。
瘦子又转着圈收钱,这次倒收了十几个铜板。萧玄衣摸出一小块银子,准备瘦子到跟前时打赏,谁知瘦子快到萧玄衣跟前时,竟然绕了过去。彼此心照,萧玄衣心中有一些莫名的感动。
表演结束,众人散场,萧玄衣却没有走,看着那两个人收拾摊子,便说道:“活儿真漂亮,交个朋友怎么样。”
那瘦子见萧玄衣对他说话,便对萧玄衣道:“岂敢,岂敢。小哥有话尽管吩咐。”
“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找个地方喝两杯。”
“恭敬不如从命。”
两人收拾完摊子,便跟着萧玄衣,找个一家小酒馆,要了几个菜,两壶酒。那瘦子对萧玄衣很客气,一口一个“小哥”叫着。胖子倒是显得有些驽钝,不太说话,只顾吃。几个人互相介绍了一下,那瘦子叫鲁奇,胖子叫莫聪。年龄都在二十岁上下。两人都是徐州人,因战乱从徐州逃荒出来,穿州过府,沿途买艺。
“老哥也比我大不了几岁,怎么手法这么精到。”萧玄衣很是佩服,问鲁奇道。
“实不相瞒,我家是世传的木匠,懂事时就开始练这个了。”
将门出将,这话果然不假,萧玄衣想到这里便问:“很久以前,有个神匠鲁班,和大哥有没有关系?”
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干木匠的要是不知道鲁班,那是白瞎了。所以萧玄衣会这么问。
“正是远祖,传到我们这已经有三十三代了。”鲁奇答道。
“失敬。失敬!竟然是神仙的后代。”萧玄衣敬了鲁奇一杯酒。
“惭愧,我们祖先干得虽然是下等行业,但无处不受人尊敬,到了我们这一代,竟然沦落街头,沿街讨饭,真是愧对列祖列宗。”鲁奇说道这里,自斟了一杯。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二十五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
萧玄衣和鲁奇、莫聪在饭店里饮酒,说起家世来,鲁奇伤心不已。萧玄衣强作解人,劝鲁奇说:“大哥这么年轻,手艺又这么好,安知将来不能发达?”
“流落江湖,连一块立锥之地都没有,还谈什么发达。”鲁奇估计已经心灰意冷。
萧玄衣是一付热心肠,最见不得别人发愁,竟然忘了自己受雇于人的身份,对鲁奇说道:
“我在云州,谋了个差事,东家还不错,不知道大哥有没有兴趣啊。”
“云州是李国昌的地盘,据说对汉人还不错。”鲁奇毕竟是走江湖的,见多识广。
“这么说,大哥是有这个意思了。”
“到哪儿不是混饭吃,不过呢,我跟我这个兄弟是不分开的,要吗都去,要吗都不去。”
鲁奇看着莫聪说。
“莫聪兄弟有没有一技之长,我跟东家推荐时也有话说。”
“想老弟既然知道“运斤如风”的典故,就应该明白,抡斧头的人难找,挨斧头的人更难找。”鲁奇回答的比较含糊。
“是这个道理啊。”萧玄衣对于运斤如风也是一知半解,不好意思明问,只好顺这话说。
“圣人说,智可及,愚不可及,大巧若拙,我估计我兄弟更胜于我,只不过现在还看不出来。”鲁奇果然是巧舌如簧。
“是这个道理,是这个道理。”萧玄衣只有点头的份儿。
“那就让兄弟多费心了。”鲁奇敬了萧玄衣一杯酒。
“今天你们先在这呆着不要走,后半晌我来给你回话,因为这事情我也作不得主。”萧玄衣毕竟要先请示一下。
“不管事情成与不成,我们都记得萧兄弟的好处,将来如果有机会到云州去,一定登门讨口水喝。”鲁奇挺通情达理。
几个人又喝了两杯,萧玄衣执意结了账,跟鲁、莫二人作别而去,莫聪除了说一下自己的名字,别的一个字都没多说。
萧玄衣回到客栈,李、盖二人早已起来,盖寓见萧玄衣脸上红酡酡的,便跟萧玄衣开玩笑道:“跟我们在一起时,老说自己不能喝,现在竟然一个人跑出去偷喝酒。”
自从萧玄衣制敌闯关以来,盖寓对萧玄衣刮目相看,也和萧玄衣熟悉起来,毕竟他和萧玄衣都是给李家当差的,有认同感。
“哪是偷喝酒,在街上遇到两个朋友,喝了一点。”
“你在洺州也有朋友,手面海了哈。”盖寓继续开萧玄衣的玩笑。
“不是老朋友,刚认识的。”萧玄衣就把认识鲁、莫二人的经历说了一遍。盖寓听了以后也惊奇得不行,说道:“天下还真有这种巧人。”
“这种走江湖的人多了。”李鸦儿说道,胡人尚力,喜欢萧玄衣这样劲悍剽疾的勇士,对于这种技巧性的东西却不太感兴趣。
萧玄衣听到这里,心里不禁一凉,但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总得要讨个回话,便对李鸦儿说道:
“我是这样想的,这种奇人异士,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流落在江湖,实在有点可惜,不知道云州那面是否需要这样的人才,给他们谋个差事,说不定将来能派上大用场。”
李鸦儿沉吟了一下,没有立刻答复。因为云州也不缺木匠。盖寓立刻看出了端倪,责备萧玄衣道:
“萧兄弟,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咱们都是当差的,什么事情不要自作主张,有什么想法,先跟东家请示一下。东家不管同意不同意,你也不要有什么抱怨。”
“那是,那是,我这也是替东家考虑,跟他们不过一面之交,也没跟他们说死,这不是跟李大哥来请示了吗。”萧玄衣点头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