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阙龙-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诚如师父所言,弟子近年来却有疑惑。”

  “本门教规已立近万年,祖师立教确有无争、无我、无贵、无贱、无妖、无人之超世圣愿。或许为师的一些所为确在左教义门规,但辞修你不要忘了,万年天地早变!万年间人类凭已之智慧使世间繁华何止万倍,文明更是与日俱增。放眼世间所有生灵,又有哪类生灵能够做到?”

  “师父如此说来,弟子虽明一理,但又生一问。”

  “你我俱为有信守义之人,而玉树婆箩更是盛誉天下。玉树婆箩无欲无求,视天下万物为等同,早已布大圣大信于天下,你我又岂可轻言弃之。”

  “师父之言,弟子定会细加体会,弟子烦扰师父了。”

  此后又是无言。

  轻音从天入耳,淡香随心芳鼻。

  眼早闭,心也无念。

  就这样一人禅坐,一人站立,不知那是多久,或是万年早成一定,或是世间千年难得一见的孤傲与孤单,或是他们真的是凡尘仙子,或是他们的对话早已不用口齿表达。

  青年不曾见过师父正面,虽是数百年,但他也只能用心去体会师父的良苦用心;

  师父从未亲辅徒弟半式,但更有师情,虽然他只能用心去爱抚徒弟的弱幼迷失。

  虽是数百年,但万年都应如此,婆箩山、玉树婆箩的每一天都应如此。如此般与世无争,如此般安静祥和。

四十二   话别龙守
四十二   话别龙守

  世间何时能象婆箩山呢?

  或许有吧!在那些梦里。

  或许有吧,梦里应是与世无争、安静祥和的,但人们终要回到现实,面对现实。

  现实中世间的苦难已让人们怨声再道,而一些灾难更是让人们焦头烂额、不知所措。比如东土中部,洪流河边,龙守山下。

  龙守山下,那燃烧的火焰已烤红了半个天空!

  垂泪者,以泪水话别最后一程;苦愁者,悬万愁只搏黄泉一路;诉天者,告天威吾辈终有一场!

  龙守山下,烈火已息,同道的骨灰已被收起。已经无人哭泣,泪决不是轻流之物!

  洪流河边,仁教各派已经开始打理行装,准备各回山门。盟主韩山自然要到各派的驻地看看,同时让各门各派同道一定要参加绿竹谷的九九重阳盛会。

  原来就在这几天,各派商意决定于九月九日在绿竹谷举行仁教大会,以仔细商议仁教今后的各项大计。

  天将中午,韩山回到自己的临时住处,看见那西天普卓小和尚在等候自己,连忙拱手说道:“让小兄弟久候了,韩山失礼!来小兄弟里面请!”

  普卓一丝惊慌地说道:“小僧也是刚到,韩老施主也就不用客气了。”

  韩山这时见他外伤虽好了很多,但脸色却还是有几分的难看,便关心地问道:“几日的调养,小师傅的伤势不知现在如何?”

  普卓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多谢韩老施主挂记、关爱,小僧身上的伤已无大碍。今日小僧到此是向韩老旋主辞行的。”

  “辞行?”韩山几分疑虑地问道:

  “不错,小僧是向韩山前辈辞行的。”普卓甚为诚恳的回答道:“小僧来东土已经有些时日,而又与东土同道在这龙守山共抗强敌,共斗妖界,小僧东土之行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小僧要返回西天与诸位师长、与我佛如来将这东土妖孽之事细说分明。”

  听他说完,韩山也是诚恳地说道:“虽是如此,但小兄弟也不应急于一时,你的伤势还未全愈,面有伤痛之色,西天此去数万里之遥,险山恶水更是无数,决不是逞一时之强就能完成的。我绿竹谷离这龙守山不远,你我又是一见如故,不如你就到我绿竹谷中再休养几日,待伤势全好,再上路也是不迟。”

  但那普卓还是一脸愧色地说道:“韩老前辈的盛意,小僧是不尽感激。不过现在小僧是归心似箭,已不想再耽误半日。小僧也觉与韩老施主甚为有缘,他年他月小僧重返东土之时,定亲赴绿竹谷与韩山长门畅谈三天三夜。”

  韩山也是无奈地说道:“既然小兄弟执意要走,老夫也就不强留了。只是那西天路上本已是险患颇多,如今又有灵教妖界挡道,而你又是有伤在身,老夫很是担心啊!”

  普卓一脸坦然地道:“老人家放心,东土有句话叫‘关山平渡’,关山倘可平渡,何况那关山上的灵教妖界。再说那灵教妖界不是早已望风而逃了吗?”

  韩山一丝叹息地说道:“话虽如此,但小兄弟你宅心人厚,多是慈悲心肠,若是真遇到那些灵教妖界,请你务必听老夫一言,能诛则诛,以决后患啊!”

  普卓双手全十道:“阿弥陀佛,老施主肺腑之言,小僧记下了,老施主您也要保重身体。小僧就此别过韩山长门。”说完是一躬扫地。

  韩山连忙将他扶起,心中百感交集地说道:“经此一别,东土西天万里之遥,不知何年何月再有相逢之日啊!韩山也是别无相赠,就祝小兄弟一路顺风、早回西天。”

  “韩山长门放心!”普卓一正身形说道:“东土之事,小僧定会与我佛如来说清。小僧再次东来之日也就西天与东土共渡天难之时。阿弥陀佛,小僧先行一步。”说完,转身而去。步法又复轻盈,转瞬间已是无影无踪。

  人嚷马嘶,动荡龙守山下;

  熙熙嚷嚷,扰乱洪流河边。

  惜别处,珍重各自前程;

  再聚首,共赏九月*。

  在人们踏上回家的路程,有一老者却是独坐在龙守山山脚之下。他本想再上龙守山。但是几经思考。他还是没有上山。或是没有勇气,或是根本找不到半点再次上山的理由。呆呆地、默默地注视着心中的疑虑、心中的神山,一丝悲凉由心而生:

  “韩山已是风炷残年,对人世可以说已无任何奢望与企求。但世上劳苦万民却是轮回不息,而且是纯良至朴,……”

  又是双眼一闭,良久无语无声。没有奇迹的发生,甚至是一丝的变化也是没有随心而起,那期望早已不可能了。

  人世多磨,或是诸多痛苦选择罢了。诸多苦难真的与我无关了吗?虽已是风炷残年,但鸣世之气尚存!

  韩山是振作精神。再拜龙守已是无语,更是无所乞求。

  转身而去,转身间天地已宽;

  放眼天下!放眼天下!

  尘落处,龙守山旁已是空无一人;

  声止时,洪流河边早已空旷如初。

  月初升,树木深处一人等候多时。

  此人已在树林中等候了许久。月光洒下,天地无声,此人似狸猫、胜轻燕般跃出树林。

  一袭黑衣,双眸如水。匀称身姿,无需彩衣霞披;清雅佳容,已胜出水芙蓉。虽是男儿衣装,灵妙佳人已在眼前。

  只见她望着仁教离去的方向,几分怒气的自言自语道:“现在才走,你们可是害苦了本姑娘,总有一天我要一个一个地找你们算账去。”说完,一展笑容,回身向那龙守山望去。笑容也是瞬间消失,表情严肃,但心中的主意好似早已打定。

  她要探探龙守山!

  虽然师兄临走之时,让她不要卤莽行事,让她探明仁教的动像后马上返回阳夏古城,但这龙守山和那龙守天人的神秘莫测,还是让她决定要铤而走险。

  一点淡笑出现在她的脸上。向着那神秘的龙守山,向着那神秘未知的等待,她轻步而走,瞬间便消失于黑暗中;消失于茫茫的未知未来中。

  命中注定吗?

  还是哪几世的因缘?

  等待!不知谁在等待。

  等待,等待中一女子的凄痛叫声从龙守山中传出。

  无人,夜已深。不该发生,那是一时好胜的苦果,还是轮回之路的正途。

  等待……!

  等待,应该有我悲声;

  等待,双眼的一切是何方;

  等待,那是为我的等待吗?

  等待,月更明!天更高!

四十三   尊龙坡前
四十三   尊龙坡前

  月升起,已是西霞华阴山下。

  山下又是一片战场。

  月又升起,光亮尊龙坡前。坡前已是欢声连连,欢声连连中是仁教被打退的残酷现实,现实应该是实力的真实写照。

  龙守山的乘胜追击也应是强作之举,希望以仁教获胜后一股锐气,刹刹灵教这些年的威风。哪想这一路上是处处受阻,能够打到西霞华阴山下、尊龙坡前已是不易。本想再咬牙关,决死也要打下西霞华阴山,再毁圣龙总堂。谁想刚一上尊龙坡,他们就遭受了灵教更为强大的阻击,久斗沙场的一些高手立刻明白了,这是灵教的一支生力军,一支战斗力非常强的灵教援军。接着这强大的阻击变成了毁灭性的大反击,尊龙坡又要变成二次的龙守初战。看见大势早去,而这尊龙坡决也不能再出什么龙守天人。为存实力,仁教是急退而去。见那仁教退去,灵教也是想顺势追杀,但独孤仰止却是严令灵教坚守尊龙坡,不许追仁教逃兵。

  ‘尊龙坡前尊龙心,西霞山下惜亡魂。总为今日难遮目,无泪梨花更伤人。’

  已在尊龙坡前巡守多日的独孤仰止,别有心情地自编了一首小诗,这些天她的心情应该不错。仁教退后,西霞华阴山周围是非常的安静,再也没有半点仁教的影子,阳夏古城所担心的现在没有出现,或许根本就不会发生。

  仁教已经退去十几天了,但独孤仰止却还没有离开尊龙坡的意思。她是既不回阳夏古城,而在别人劝她上西霞华阴山时,她也是厉言拒绝。她只是说要在这尊坡上多驻守几日,以防止仁教的卷土重来。但各有心志的属下还是不断地向独孤仰止进献着自己的高见。

  刚才齐树、郎正啸等一干独孤一脉的首脑又是向独孤仰止陈说厉害,但又是无功而返。不过还是有几个人或许领会了独孤仰止的意思。但是真的领会了吗?天知道。

  送走了像例行公事一样的下属,独孤仰止独坐在自己的鸾帐之中,万千的思绪已将自己白天好的心情冲得无影无踪。龙守山是仁教的事,自己可以先不去理,就是灵教的事也已是让她有些焦头烂额了。自己派出最为得意的弟子,但就是到了现在,灵教圣母娘娘的生死,圣羊护法的伤势、去向,她还是没有一点准确的消息。而灵教的败军更是七零八散了:

  朱雀,据退回来的灵教弟子讲,她在龙守山就抱着弟子向南而去,根本没回西霞华阴山。杨争一脉虽是向西而来,但他们也只是路过,路过西霞华阴山重返西域圣洲。他们的头领池丑已经处于疯狂、崩溃的边缘,因为池丑的身上背负着身受重伤、已是淹淹一息的大师兄午飞。虽然西霞华阴山下和一路之上有许多同教弟子要救治午飞,但已经失去理智的池丑凶神般叱退了所有的好意,独自背负午飞一路向西。杨争一脉的弟子自然是跟随池丑而去,西霞华阴山下半步未留。

  最后回到尊龙坡的是遍体鳞伤的狂人玄武。但一阵混战过后,那玄武返回西霞华阴山是一入不出。

  对灵教的现况感到有些无所是从的独孤仰止对下属让她入西霞华阴山更是颇感无奈。一教之兴衰就是几个人的一念之间;一个人的成败就在方寸之中;一生的得失就是几步之内。

  荣辱早已不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