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讲究“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弓马射艺是考试的根本科目。
“我应该拉得开二石的牛筋硬弓,多练习几次直到能连珠发射,那么武举的层次应该没问题。如果不行,就还要练习。买一张轻弓回来,也好练力。”
这是一家很小的门面,两边靠墙的货架上,稀稀拉拉的摆着几十把各式各样的弓,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等。
小小的店面中人流不断,店铺之中出入的人熙熙攘攘,但大多数都是身穿青衫的读书人,还有一些身着武士服的健壮男子。
竹汶麟心道:“这些读书人来买弓,无非就是挂在书房之中装饰之用,也算是表达自己六艺俱全,其实真正做到六艺俱全的读书人,我还没有看到几个。”
弓乃是兵器之首,贵族将门之子从小就学习射箭。“射”作为一种技艺是公卿大夫必须通晓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不仅在国君会盟、宴会上被视为一种礼仪,而且在民间风俗中也以它为礼节。
开元年间的大唐民风剽悍,衣食富足之下皆是以武修身、以武养性,且用来防备不时之需,一旦战乱,大唐的百姓皆是踊跃参军。
所以买卖实用武器的人很多。
如今的形式刚好相反,这些大大小小的实用弓上竟然还积着厚厚的灰尘,显然很久没有动过,两名伙计正靠在柜台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竹汶麟一进门就感觉到那两个伙计不是普通伙计,虽然他们身上的气息很弱,大概只有第二第三重的水平,但确凿无疑是身据真气的修真者。
连看门的伙计都是修真者,这让竹汶麟对‘羿神弓’坊的实力又高看了两分。那两个伙计见竹汶麟二人走了进来,立刻停止了交谈,其中一个快步迎上前来。
“客官好,您要哪一种弓?我们‘羿神弓’坊里弓弦有牛筋的,虎筋的,蟒筋的,还有一些蚕丝的。弓身有竹子、桑木、栗木、也有上等的拓木的。看您身穿一身儒衫,一定是秀才公子,还有这位姑娘如此纤弱,那一定要买这种金漆凤舞的弓,买回去挂在书房之中,既雅趣,又有英武的风骨……”
“给我拿一柄一百二十斤弓力的鹿胶拓木虎筋龙角弓。”竹汶麟看着伙计介绍的那张金漆凤舞的弓,弓身漆得金光闪闪,中间夹杂火红的凤凰,却知道只是重看不中用的,给人装饰书房的东西。
“好咧!”
苏雪涵看着那张金漆凤舞弓爱不释手,疑道:“相公,这张金弓多漂亮啊,为什么不买这张弓?”
竹汶麟解释道:“弓之六材,干、角、筋、胶、丝、漆。每一层的选料都有讲究的,就拿这只金弓来说,它是以铜铁为弓身,以金丝为弓弦,外表有漆上了一层厚厚的金箔,而非用胶,这样一来大大减小了弓的弹力。
而筋和角的作用.都是增强弓臂的弹力,使箭射出时更加劲疾,中物更加深人。选筋要小者成条而长,大者圆匀润泽。胶,即动物胶,用以粘合干材和角筋。
弓身的材料有很多,就像那位伙计说的那样,有竹子、栗木等等很多,但其中以柘木为员上乘,以竹材为最次。一张良弓一般要历经两三年才能制成,如此制作出来的弓,弹力大,经久耐用,通常称为‘角弓’。”
“相公,你懂得好多啊!”苏雪涵高兴的轻笑,自己的相公懂得多,自己当然高兴。但这相公还不是真的。看着自己的准相公一点点的展示着自己的才能,苏雪涵欣喜之下微微有些失落。
“来了客官,您的二石的鹿角拓木虎筋龙角弓。”伙计从仓库走了出来,手中捧着一张五尺长的长弓,其上装饰有铜箍、玉角,十分精致美观。
竹汶麟兴奋的接过弓,双臂一用力。“崩!”整个弓被一下拉成满月,一松弦,发出了清脆有力,坚实的声音。
“好弓,声音清脆铿锵,就是这把了。”竹汶麟呼吸几下,调匀气息,才开口道,心中却是暗暗的惊讶。
原本来他刚才开弓,一拉之间,只觉得全身的筋都被扯了起来,也和弓弦一样,被崩得紧紧的,弓一放,全身的筋也好像跟着弓弦弹抖。
开过弓之后,全身有一种筋被狠狠扭了一把的撕裂感觉,腰,腿,腹,手臂,后背,颈项都隐隐作痛,似乎让他说不出话来。
“难怪爹爹说我外功虽好,但拿上同等级的弓却无计可施。我才开一下弓,还谈不上瞄准,就已经浑身疼痛欲裂,更别说是连珠发射,箭箭中靶。”
想着三国时吕布射箭“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竹汶麟对自己有些失望。
他握住弓,心中默念着六艺之中“射义”的内在功夫:“正心,心无邪念,杂念不生。诚意,意在靶先,时思内外。存神,动止安闲,消除噪妄。大定,气定神闲,虽战场对射,仍面不改色。”
默念这些心法之后,竹汶麟生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竹汶麟望向了伙计道:“这把弓多少两银子?”
伙计伸出了三根手指:“一百三十两。”
竹汶麟一怔,连忙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和三锭十两纹银,口中嘟囔道:“怎么这么便宜……”他又看了看细细把玩那张金漆凤舞弓的苏雪涵,有些疼惜的叹了口气,转头对伙计道:“那把金漆凤舞弓我也要了。”
伙计又笑着连连弓腰:“那把金漆凤舞弓是二十五两。”
竹汶麟又是一惊,大叹弓的价格太低。
伙计收了银票后又道:“公子既然买了弓,那么一定要配上好的箭矢!”
“箭矢!?在哪里?”
伙计笑了笑:“请随我来。”说着那伙计便走入了后院。
竹汶麟转身唤道:“雪涵,跟我到后院选箭。”
“哦。”苏雪涵嘟着小嘴将金弓放了下来,恋恋不舍的跟了过去。
“把那把金漆凤舞弓拿着,我已经买下了。”竹汶麟笑道。
苏雪涵美目一喜,连忙将金漆凤舞弓拾掇回来,乐滋滋的捧在怀里,上前了几步“吧唧”一口亲在了一竹汶麟的脸上,美目流连。
“你这丫头。”竹汶麟苦笑道。
“女人难道都会用这一套吗?”
到了后院,竹汶麟不禁叹服。
真是没想到这小小的店铺后竟然有这么气派的后院。
这后院倒不是很大,但是其中种植着许多奇异的植物,这些植物又都分布在很讲究的位置,远远看去这些植物都像是歌女侍婢一般守候在中央的房子周围。
四周香气环绕,引人入胜。
这里有丁香、君子兰、百合,池中还有粉淡的荷花接天莲叶。知了声响起,令人不禁神往。
竹汶麟心道,能建出如此格局的人一定不是平常人,连这里的伙计都是修真者,想来这‘羿神弓’的幕后老板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那伙计走到了一个房外恭敬道:“老爷,人以请到。”
“嗯,好。”这个老者的声音如同春季的湖面般平静,但又给人一种大海的澎湃之感。
“少年郎,是你要的鹿胶拓木虎筋龙角弓吗?”那老者的声音又响起了。
竹汶麟不禁心生恭敬:“是的。正是小子。”
“呵呵,你手上的这把弓已经跟了我几十年了,如今既是有人识货,我看它与你也有缘,所以将它翻新了一遍,低价卖与你。你以后可要好好珍惜它。”
竹汶麟一惊,连忙将鹿胶拓木虎筋龙角弓双手奉上:“不可,不可。这位前辈,我万不能受您这等恩惠啊。毕竟是跟了您几十年的东西了。”
老者的声音一挑:“难不成你是看不上这把老弓,嫌弃它了?”这一声声若雷震,光是声音就把竹汶麟与苏雪涵的双膝震得发软。
竹汶麟艰难的扶起了苏雪涵的身子,惊恐道:“前辈,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
“少年郎,这谦虚礼让是好的,但不要过了。这把弓名叫龙虎弓,是我的祖父传下来了,但我膝下并无子嗣,所以要找一个传人传下去。这把弓虽不是什么神器,但也是一把极品的角弓,你定要好好珍惜啊。”
竹汶麟见无法推辞,便道:“多谢前辈,那恭敬不如从命。小子就收下了。”
“好好好,男子汉须当如此啊!”老者一笑,转而道:“那你便去挑一种箭矢来配这把龙虎弓,让我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慧眼!”
那伙计走到了竹汶麟的身前道:“请跟我来。”
竹汶麟对着房门抱拳行礼后,便带着苏雪涵随着伙计走到了一处空地,那空地上堆放着各种箭矢。大小不一、长短不等,有金箭头、银箭头、铁箭头、铜箭头……等等数不胜数。
竹汶麟让苏雪涵在原地不要动,自己上前去环顾了一圈,然后挑中了一种箭身为黄色的四尺长箭。
“我挑好了。”说完竹汶麟便领着苏雪涵走回了远处。
“哈哈哈,果然没有看错人,你果真是慧眼,竟然能辨别出龙虎弓最适用的便是大黄箭!”这老者的声音略有几分熟悉,但这老者似乎是刻意改变声音,所以竹汶麟没有弄清楚他的真实身份。
要说这大黄箭,汉代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曾以其百步穿杨的射箭绝技威震边关,使匈奴不敢进犯。据说,李广使用的箭名叫“大黄箭”,常有“强弓四射,箭如飞蝗”之说。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一次,李广巡视山麓,遥见草丛里卧着一只老虎,急忙张弓搭箭射中虎射。可是那虎居然静卧不动,走近一看,原是一块貌似猛虎的大石头。箭透进石中约有数寸,外面只露出箭羽。经此一箭,李广名声更大,众人皆传李广具有神力,故箭能穿石。
老者长叹了一声:“好了,小四子,送一些品质上乘的大黄箭给这个少年郎。我的年纪大了,有些倦了。少年郎,你多保重啊。”
那叫小四子的伙计端过了一个精致的木盒,不用向里面全装着大黄箭。
竹汶麟抱拳道谢,转身离开了院子。
待到他走后,那老者从房中走了出来,他身着褴褛天机道袍,扶须而笑。赫然是天下一仙,孔一卜。
————————
因为两人都是第一次到长安来,不太熟悉长安的地形,且离会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一路上都是骑着马慢跑,用了五天时间才把长安城绕了个遍。
长安城中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