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厌-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书尚书府,赵星雄的书房。



    “原来是他坏我们大事,我说怎么无缘无故突然冒出个第六重的中庸武师。”赵星雄闻得儿子的话,喃喃道。



    “易儿,先看看他实力如何,圣上密旨,为了让贵妃尽兴并缓解此次武林威压,特办异常英雄大会,并承诺若是打入前十的人中有八个主和派便会撤回南诏兵力。你的实力在年轻一辈中当属第一,若他实力比你差也可以为你造势,若是……”



    “若是实力过强,我没有把握打败他,则……”赵易阴阴一笑,伸手在脖子上比划。



    ——————



    竹汶麟等人在岸边游玩了一阵,李怜儿就不耐烦了,走到众人前面,转身说道:“在岸上逛有什么意思,我们雇条船到湖里去吧。”众人也觉得岸边人多有些吵闹,特别是那些看过来的眼神,虽然都已经习惯了,不过这么多人盯着还是觉得不舒服。自然全体赞成。



    众人雇的一条豪华的楼船,乘风破浪而去,众人站在甲板上,凉风徐徐。



    天色近暗,清波湖畔的人也变得稀少,竹汶麟提议道:“众位,我看天色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吧?”



    “竹兄所言甚是,眼下魔道猖狂,我们也该小心些,还是早点回去,天黑了就不安全了。”李展鳞也赞同道。



    众人回到城内,拜别之后各自回去。



    彩霞山庄,掌门小院客厅,自从昨天得知苏雪涵已经于竹汶麟有婚约,卓浪涛就没有来此与风清云他们共同吃饭过。



    饭桌上。



    “雪涵、我和你娘商量过了,趁现在武林各路好汉聚集在长安城,待汶麟科举过后,金榜题名,你们就拜堂成婚吧。”看着两人慈祥的说道。



    “一切由岳父岳母做主便是。”竹汶麟道,心中微微有些担心:若是不能金榜题名那不是丢人丢大了?



    “嗯,一切由爹娘做主。”苏雪涵轻轻说了声后,就低着头心不在焉的吃饭。



    “恭喜,竹兄。”



    “恭喜,姐姐,祝你们早生贵子。”



    “霍兄,谢你吉言了。”竹汶麟道。



    苏雪涵则匆匆吃了几口就告辞回房。



    竹汶麟心知他对自己不舍,明日便是自己去科举之日,还是早睡点的好,便没有去打扰苏雪涵。转身离开了苏雪涵所在的院子。



    看着易剑之远去的背影,爬在门缝里看着外面的苏雪涵低声泣道:“坏蛋!笨蛋!你竟然不到我的房里来睡,你难道不知道涵儿舍不得你吗?就只是三天也舍不得。”



    ——————————



    科考到来,长安城显得更为的热闹,而其中最为热闹的地方莫过于长安贡院。



    苏雪涵被竹汶麟留在了客栈中,等到他来到贡院门前时,已经是人山人海济济一堂。



    贡院的前方有一块很大的空地,空地上有许多长安禁卫羽林军。正因为羽林军的到来,贡院前的气氛有些异样。



    热闹而不喧哗、繁华而不混乱。



    和贡院空地上肃穆气氛不同的是,对面街道上,是一排小吃街,此时锅碗瓢盆叮当响,豆腐花,羊肉汤,牛肉面,炸油条,肉包子,烧饼,稀粥,等等食物的香味儿传了过来,很多秀才们都聚集在那里吃早餐,然后高谈阔论、畅谈自己憧憬的仕途。



    竹汶麟也走了过去,点了一碗豆腐花,细细的舀着吃着,直到空地上的人渐渐稀少,都排队接受检查搜身,进了贡院,天色大亮,才擦擦嘴巴,起身向门口走去。



    他这一副不急不忙,镇定自若的形象,倒是让几个门口检查搜身的士兵,以及主持官员暗暗点头。



    自隋朝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



    自此,科举制度正式建立,隋朝灭亡后,唐廷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唐太宗、武则天以及当今的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自唐玄宗继位以来,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早在开元年间,他便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第一百四十二章 科举
    唐廷十分重视科举制度,所以在进入考场前,羽林军会将参加科举的士子全身搜罗一遍。搜身是例行程序,是为了防止夹带等舞弊行为的有效措施。



    一旦在考场内发现了又夹带的士子,主持官员轻则丢官流放,重则斩首示众。



    细细的搜了一遍身后,主持官员朝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进去了。竹汶麟进入了贡院的内堂,远远的就看到了供奉在内堂中的三尊“圣人像”。摆在正中间的是孔子的石像,另外两尊分别为孟子、荀子。



    凡是进入考场的士子,都要先拜这些古来圣贤,才能进入各自座位等待考试。



    竹汶麟瞻仰了几位圣贤一番,他从没有见过这些人的面貌,只是听别人说过。如今一看,圣人果然非同一般。



    这三尊人像皆是衣冠楚楚、高冠长衣,面貌端正、坚毅,给人的感觉就如同大理石一般坚硬不摧。其中最为亮眼的还是孔子像,他的眼神虽然有些木讷,但细细看去,他眼中透出的睿智光芒实在是令人叹服。



    竹汶麟的心中不禁升起了几分敬畏之情。光是看这些人的雕像便能给人一种铺天盖地的压迫感滚滚而来。



    拜完之后,便有御林军过来把他领到了一个考场的号子里面。



    这个考场号子就好像一个栅栏,有木板,雨棚,椅子,考生就是在这里面考试。



    把笔墨砚放好之后,卷起袖子,砚台之中注入清水磨好墨之后,试卷就发了下来,上面写着考题的内容,要做的经义。



    “这考进士要在这个小小的地方要待上三天时间,七场文战,不说文思上的功夫,单单是体力上,一般人都支持不下来,这也是变相的考了读书人的体力功夫,杜绝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当官。还好我外功强悍,不然可是真的撑不下去了啊!”



    看着自己周围的号子,自己的身材高大,在这小小的棚中转身都有点拘束,竹汶麟暗暗感叹一句,随后看了题目。



    “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帝王之政?帝王之心?玄宗啊……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论什么帝王之政?”竹汶麟苦笑了几声,沉思片刻,大笔一挥: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喇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何谓实政?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



    何谓实心?



    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



    有此治具,则不徒驭天下以势,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维相制,而雍熙以渐而臻。有此治本,则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劳而至。自古帝王,所为不下堂阶而化行于风驰,不出庙廊而令应于桴答,用此道耳。厥后,崇清净者深居而九官效职,固以实心行实政也。”



    ————————



    三日后。



    在贡院的主考房中坐着几位身着红袍官服,头戴乌纱的官员。之中一人端坐正中,约莫着五十岁左右,脸色坚毅,似是兵将出身。



    他正是此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礼部侍郎李光弼。



    李光弼是契丹人,但幼时家族叛变所以全家被杀,后来他被郭子仪收入帐下做一名参将。如今他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但他自行请命来支持此次科考。



    他为的就是*杨国忠的行为。



    今载十一月,李林甫死了。唐玄宗才对他有点认识。玄宗下令削去李林甫官爵,子孙有官衔的除名,流放边远地区;近亲属及党羽五十余人贬官。不但如此,还“剖林甫棺,抉取含珠,褫金紫,更以小棺如庶人礼葬之。”



    继李林甫之后杨国忠便登上了宰相宝座。他是杨贵妃的“从祖兄”。就是说,他的爷爷跟杨贵妃的爷爷是堂兄弟。此人不但是酒鬼,而且是赌徒。胸无点墨,行为不端,能言善辩,举动轻躁,为族人所不齿。



    杨国忠靠“裙带关系”当上宰相,他通过“内线”杨贵妃,清楚地掌握了玄宗的心理变化,他的嗜欲与好恶,投其所好,故很快得到玄宗的宠信。



    杨国忠上位后,就将选拔、任用官吏的那套制度、程序都打乱了。



    本来选官要经过几个有关衙门和各有关官员,整个过程要从春天到夏天才能结束。杨国忠撇开各有关衙门,让他的手下人在他的私宅密定名单。然后找几名官员,名为讨论名单,实际是走过场,一天就结束了。很多不合格的人都被选上。



    李光弼对此深恶痛绝。许多人才都因为如此恶劣的行为而落第。



    见时辰已到,李光弼便道:“各房的卷子都收上来了?”



    “回禀大人,卷子已经收上来了。”副考官连忙跑进来,把手中的一张张卷子抱上来,铺在桌子上,让李光弼观看。



    “这篇大谈仁义礼法,看似刚正,挥斥方遒,但刚毅木衲近仁,在嘴里说大道理的,都是伪君子之流。”李光弼看了几篇,都摇摇头,把文章抽到一边。旁边的副主考也凑过来看,摇摇头,把这些定为了落卷。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



    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