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逃离北上广-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侬讲的这叫什么话,会做饭吗?侬可以去打听打听,现在几个独生女儿会去学烧饭,阿拉宝贝还来不及呢,舍得让女儿去烧饭?再说了,阿拉这宝贝女儿一路名校读下来,门门功课都是最优秀的,阿拉小学读的是××小学,上海最好的学校,中学读的××中学,上海最好的中学,大学也是上海最好的大学。而且,正因为这么优秀才被留校做助教,这么优秀的女儿,叫伊去烧饭?侬不要太拎不清喔!”

第一次相亲就在这样火药味十足的尴尬气氛下结束。

就在张立打算放弃的时候,作为介绍人的朋友又传话过来,说女孩那边提出只要他能够保证结婚前把房子一次性付清了,还是愿意交往一段时间的。

出于对文欣的好感,张立满口答应。但两人刚开始交往三个月之后,文欣妈妈又提出让张立给女儿买三克拉的钻戒。市场上,名牌的三克拉钻戒至少50万。张立很是苦恼:“我不过是正在努力的小老板罢了,为了把房子买下来,我已经在节衣缩食了,连高尔夫都很少打了,为了娶老婆让自己的生活品质下降得如此之快,我都快要崩溃了。”

然而,不买钻戒,文欣赴约就变得很不积极,不是推说“不舒服”,就是“今天忙”。这样的情况持续了约一个多月,张立终于决定妥协,毕竟他真的动了娶文欣的心思。于是答应为她买钻戒,文欣要求去香港买,张立正有一桩生意要去那边谈,也就同意了。

结果到了香港以后,文欣每天从早逛到晚,一口气买了五个名牌的手袋,而张立在酒店的房间里发烧到40度,她却全然不知。后来,酒店服务生帮忙为张立叫了救护车,送至医院。

文欣回到酒店以后,发现张立人不见了,服务台给她的留言也没看到,她却只当是对方公务繁忙,并未在意。第二天继续出去逛,直到信用卡刷爆了,才想起向张立求助,他当时正在医院输液。

张立对文欣的挥霍和自私表示了不满,女孩却更是满腹委屈:“我是不折不扣的‘月光族’。自从我工作以来,每个月2000多元的薪水,没几天就用光了,我还得向我妈要呢。可我要是有钱,我找你干吗呵,男人赚钱不就是给女人花的吗?我妈说了,看一个男人是不是对女人好,主要体现在他是否舍得给女人花钱,只有真正舍得给你花钱的男人才是可以考虑的对象,我挺认同我妈的话。”

这件事让张立彻底改变了想法,“这样物质的上海女孩,要不起!”

实际上,张立遇到的还不是最极品的物质女孩。在上海,有个流行的代称,叫“篱笆女”。

在上海著名的生活消费网站——篱笆网论坛中有很多单身女子发贴谈论婚嫁问题,有部分女子表达了对男方各个方面(例如身高,视力,经济状况等等)的高要求。这个“高”是相对她们的自身条件而言,以至于她们根本找不到心仪的对象,于是在某些论坛上出现了“篱笆女”或者“liba女”一词,主要是这座城市里的大龄光棍们用以表示对这类没有自知之明又极度物质的女子的不满。“篱笆女”就成了无视自身条件,对婚姻盲目高要求的未嫁女人的代称。

沪上“篱笆女”的择偶标准,概括起来16个字:“有房无贷,有车沪牌,月入过万,父母双亡。”

举例说明:某“篱笆女”,1977年出生,正宗上海人,身高1。63米,体重48公斤,本科毕业,工作收入稳定。

她要找的人是:“最好出生于1975年或1976年,‘弟弟’不要;希望生活能安康,月薪要税后过万(这个要求不算高,好多MM都要求年薪20万到40万元);身体要健康,‘眼镜兄’不要(俗话说:啤酒瓶底,闷骚心底。小女子怕怕);上海人,新上海人也勉强可以;房子一定要有,可以不大,80平方米,但不能有按揭;小车——最好有,实在不行,也勉强可以没有;长相可以不是很帅,不过也不能太难看;最后,要疼我。”

对此,有人给出了一个可行性分析报告:

截至2005年底,上海常住人口为1778万人,户籍人口1360万人,按照男女1:1的比例,其中上海本地男性680万,25岁到44岁的黄金年龄人群比例仅为30。6%,即208。0800万人,在30岁到34岁之间的,52。0200万人。去年本市25岁以上人口中,本科以上学历程度的比例为5。1%,继续缩小至26530人。30岁到34岁为黄金年龄中的黄金阶段,该人群平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按照金字塔比例,收入超过10万元的约为8843人;中国青少年近视趋于低龄化,大学生近视率已超70%,那么不戴眼镜的剩下2653。上海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31。1岁,就算其中还有一半人没结婚,那也只剩下1326人。上述人群由于年龄、收入关系,有女朋友的居多,算有三分之一没有女朋友,那么剩下442人,按双向选择规律,第一眼印象达标的概率为50%,还剩200人左右。

经过计算,该“篱笆女”寻到目标男朋友的概率为200除以680万,大概是0。0029%。

据上海市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市未婚人口比例,女性未婚比例上升幅度大于男性。在2000年至2005年间,女性未婚比例上升2。1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大于男性0。9个百分点。

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在沪上未婚人口中,中心区比例最高,达到24。3%;高学历未婚人口比例增幅明显。

大都市里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一个小城镇出身的女孩过了28岁还不结婚,远在家乡的亲友就会半是担忧、半是好奇地询问女孩的父母:你家千金怎么还不找对象?父母答曰:她在上海上班。亲友们就会“哦”一声,表示理解。似乎上海就该是这样,盛产繁华和孤独。

网上曾有一条颇为惹眼的新闻——网友建议“剩男”缴税补贴“剩女”。大致意思为“剩女”现象已然成为目前中国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寻找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建议能出台法律条文,赋予“剩女”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具体的操作方案多是针对“剩女”选择做单身母亲这一行为而设置的,广大“剩男”同胞要通过缴税的方法为单身母亲的孩子承担一部分抚养费用。这一假设引来了网友的众多评议,一部分网友对此表示赞同;也有网友觉得这是在瞎操心,不能把女人单身的自由也剥夺了;更有甚者建议“剩女”超过30岁不结婚,缴税补贴35岁无钱娶妻的“剩男”。

议论归议论,上海女孩对于婚姻的原则性从不会因为年龄而丧失。她们不会“病急乱投医”,该列的条件还是一一列清楚的:

(1)身高170cm以上,最好175—180cm;(2)学历必须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关于这一点,父母觉得要求学历相当的话选择面会窄很多,因此放宽要求);(3)要聪明,有责任心;(4)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要门当户对……以上这些可以代表上海的父母对子女的婚嫁要求。

关于第四点,上海姆妈(妈妈)们会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以后找对象一定要有房的,要是没有房子,生活压力太大了。特别是在上海这样高房价的城市中,一套房动辄上百万,就算父母出钱帮你们付个首付,剩下的几十万也会让你还得蜕掉一层皮。接下来的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中,你会整天提心吊胆就怕丢工作还不上房贷银行来收房子;就算工作稳定你也不敢乱花钱,怕一不小心生活费超支了。就算你勉强平安熬过了还房贷的这二十或者三十年,终于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你的孩子已经到了结婚年龄,你总不能让他将就着老房子吧。于是你又得买房,由于之前还贷没啥积蓄,于是又要问银行贷款,说不定还得卖掉老房子来付新房的首付,想想看,这一辈子就在买房还贷中憋憋屈屈地过去了,多不值啊!

有时,你可能会听说一个女孩准备跟认识了约三个月的男朋友结婚,而她之所以那么快决定结婚是因为男方家里是准拆迁户。只要在拆迁以前结婚,按户口计算就能明显地受益。“今年结婚,三年之内有宝宝就能多分100来个平方,就是200万。”石库门里的爱情,拥有房子才能有安全感。

上海就像一个舞台,当咖啡般的浪漫爱情遭遇到婚姻家庭的人生课题时,精明的上海人就会引领着来到大都会奋斗的“新上海人”一起,开始斤斤计较着现实的利益与得失。

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来到大城市里拼搏的人群,“没有房子怎么结婚”几乎成了择偶与婚姻的共识;很多家庭让女孩们努力读书,读出一个高学历,也是为了一个“身价”,一个能够接触上流社会,寻得更优秀男人的机会。

娶个老婆140万

如果你有幸成了那个被上海选中的女婿,那么恭喜你,不幸开始了。

上海市婚庆行业协会公布的2006年全国新婚调查问卷显示,沪上每对结婚的市民花费达到18。713万元(不含购房、买车的费用)。如果连婚房的装潢费用也扣除,结一次婚要花多少钱?上海婚博会组委会给出的答案是:约13万元。

18。7万和13万,分别是什么概念?前者比广州多5万,是哈尔滨的两倍;后者与港台齐头并进。2007年北京城镇居民户均结婚直接消费则是53645元,上海是其三倍。调查显示,上海的新婚消费为全国平均新婚消费的148。77%,超前消费年数达7年,列居全国第一。而上海人结婚消费年均超160亿元。

上海《生活周刊》2009年联合开心网所做的调查显示,445个受调查者中有416人觉得在沪结婚费用“高”,其中更有72人表示“没有能力结婚”。

从上海市结婚消费结构分析来看,上海市城镇居民结婚除购房、车外的主要消费项目依次为:新居装修(78781。19元,占42。16%)、新居用品(含家电、家具等居家用品17048。77元,占18。00%以上)和婚庆宴请(36812。80元,占19。70%),占总消费额的80%以上;其它新兴的结婚消费(如婚庆布置、拍婚纱照、度蜜月等)占15。54%。

如今中国人结婚成本畸高,已经赶超美国。据CNN(2006年2月)报道,美国一家出版结婚书籍的出版社对1619名新婚妇女进行的调查表明,平均每次结婚要花费27852美元,其项目大体上和中国人结婚相同。如果以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人结婚的花费甚至已远远超过美国人,即使按汇率计算,二者也大体相当。2005年度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645元,十几万元的结婚花费也就意味着耗掉一对新人整整五年的收入。

根据零点指标数据网的一项调查显示,从结婚的平均费用支出来看,2000年后的花费是上世纪70年代前的46倍。

此外,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50多年间,结婚作为中国人的人生大事,其“请客”的形式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婚假很短。那时的婚宴特别简朴,一般老百姓结婚就是发一点水果糖和花生给亲友。领导也不过是在食堂加两个菜、包顿饺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豪华婚车”是三轮,婚宴虽“俗”但亲朋好友的祝福真挚。那时的婚礼主要内容是新娘点烟、当众“啃”苹果、亲戚朋友一起哄闹新房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以亲朋好友中普通话说得好的、能活跃气氛的人担当司仪,进而请专职婚庆司仪,进行像演出一样的典礼。

如今,个性化婚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