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元春晋升记-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凭荣府如今的情形,赵之桢怎么可能放在眼里?善待贾珠就是随手为之罢了。
    七皇子的心思,贾珠不说样样参透,可也猜着了六七分,因此在回府路上,看着堂兄贾琏欢喜不已,他也只能暗地里叹了一声:自从祖父去世,自家人哪里还有机会得见天颜?这回得了七皇子几句客套话,连堂兄贾琏都有些把持不住。
    而贾家众人之中,除了贾珠和元春兄妹,也就只有二人的姑妈贾敏不怎么看好荣府的前程了。按贾敏的真心话便是……两个哥哥都有些糊涂。
    她吩咐丫头妈妈收拾行李,自己又瞧过一双儿女,拿着侄子侄女儿给她的两封信,行至内书房和丈夫林海说话。
    贾珠多少还有点报喜不报忧的心思,在给姑妈的信里把王夫人这次颜面扫地大致提了提。
    而元春却深知姑父姑妈的本事,尤其是姑父虽为帝王心腹,却也一样有~政~敌,还是跟姑父才智品级都相差不多的~政~敌,为免得姑父姑妈一家子进京后毫无准备,就此让人耻笑上,还不如老实交代一回,看看姑父姑妈这边有没有比较好的化解之道:也就是荣府里的太太~奶~奶们就爱自视甚高,说实话,王夫人绝非望族出身,不过一个五品官儿的妻子,是死是活,京里权贵们没有几人放在心上。
    顺带一提,这会儿王子腾也还在金陵读书,正在准备来年的春闱,元春既然跟姑父姑妈毫无隐瞒,自然也顺手把此事写给了向来精明的舅舅。
    却说贾敏进门,便将两封信都交给了丈夫,“老爷须得心里有数。”
    林海匆匆看过,笑道,“不妨事。”妻子和她二嫂不大合得来,还特地劝道,“闭起门来过些日子,闲话自然也就散了。”
    贾敏果然道:“我只是心疼珠哥儿他们兄妹两个。”兄妹俩送来了神医,让她在短短两年里便调养好了身子,更生了个康健的哥儿,就凭这一件事,贾敏也得尽力照拂侄儿侄女儿。
    妻子的心思,林海自然知晓,贾珠这边要提携一二并不为难,但七皇子的处境却有点微妙。
    这些年太子索贿有些变本加厉的味道,这些事情也随着密折,悉数为圣上所知晓……太子与大皇子更是渐渐有水火不容之相,七皇子又是唯一手有兵权的皇子,在受两个哥哥拉拢的同时也在为二人所忌惮,若是应对不当,他才会是最先倒下的那个。
    林海有心进京后看一看七皇子,于是这会儿便没跟妻子细说:他作为帝王心腹,只要一心为公,谁上位只要没昏头都得善待。
    不过夫妻俩子嗣上委实艰难了些,贾敏生黛玉时便已经三十出头,如今终于有后,夫妻俩都已是不惑之年。
    林家向来子孙单薄,到了林海这一代居然连堂兄弟一个都无,因此不提报答贾珠与元春的“送医之恩”,只说为儿女结个善缘,林海也会努力满足妻子的心愿:何况林海也觉得贾珠与元春都是可造之材。
    京城王府里,元春哪里知道姑父和姑妈的心意,面对从宫里回来便阴着张脸的赵之桢,她想了想还是问道,“王爷可有烦心事儿?”她指了指天上,又伸手画了个圈儿,“国事?家事?”
    赵之桢看了她半晌,发觉她始终一派坦然,才吐了两个字出来,“都有。”

☆、第十四回

纵然有贵妃指婚懿旨护身,又是勋贵人家的嫡女,父兄要么有官身要么有功名……说起来再怎么有体面,元春也心知肚明,自己就是个妾!
    既然是姬妾,就不必去担正室的责任。
    因此王府的事务,她一样都不过问,只安心关起自己的院门过日子。王妃带着女儿出门,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进宫奉承两位婆婆,元春全都不好奇更不肯开口打听,她这副木头样子,闹得王府里其余两个姨娘想探一探虚实都没捞着什么机会。
    元春深信,这样可以省却无数麻烦。不过这样也有弊病,譬如赵之桢心情郁郁地前来……她因为不知因果,自然也不知从何劝起。
    而赵之桢坐着生了会儿闷气,忽然转念一想,他的继室和继室给他生的闺女惹出烦恼,也不是头一遭。好在女儿还小,可以慢慢教养,媳妇若……再胡来,他去寻岳父谈一谈心便是。
    赵之桢回过神来,便见元春坐在他下手,一脸担忧还带着几分迷茫地盯着他瞧。
    赵之桢深吸口气,问道,“怎么不说话?”
    元春道:“不知道从何说起。”
    赵之桢默然,片刻后又道,“你也太老实了。”
    元素声音很小,“妾身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劝啊?您进门来没说上两句就闷闷不乐,直到刚才……”说着,亲手给赵之桢又倒了杯茶,“妾身向来嘴笨,惹祸上身倒没什么,让您出个气也好,就怕您弄巧成拙,您……更失望。”
    赵之桢忽然笑了,“我倒要看看,究竟能不能失望。”言毕,他吩咐守在外间的随从,去把跟着王妃进宫的妈妈叫来——这位妈妈可是贵妃专门赏给养子,为他“看护”内宅的能手兼老手。
    话说刘娡刚嫁进来那会儿,可是按照母亲的“妙招”,好生折腾了一回:借此看清男人的脾气,还有容忍的限度。
    不过把赵之桢嫡长子也害得病了几回,还真是个意外。刘娡和她的母亲也没那么傻,初来乍到就要弄死原配留下的嫡长子……皇家绝对容不下这样的儿媳妇,以及能养出这样女儿的家族。
    此事传到宫里,李贵妃便特地送了几个伶俐的妈妈和丫头到了王府。
    这种明晃晃的打脸,别说刘娡只能忍了,就说她那出身宗室,向来在御史府中说一不二,就连父亲都得容让三分的娘亲都要亲自进宫,向贵妃和淑妃赔不是。
    不过贵妃与刘娡母女也因此生了些芥蒂。
    这回母女两个进宫,刘娡的独生女儿见到贵妃所出的六公主便动了心思,要为难下这位姑母。
    话说,六公主的性子比较外露,又一向跟她七哥亲厚,当年对刘娡这位嫂子的所作所为有些不屑。但不屑归不屑,好歹没让刘娡当众失过颜面。
    六公主对母亲一点都不热络,刘娡的女儿看在眼里,自然偏心亲娘,自此之后跟六公主便不大对付,今天二人见面,刘娡的女儿只说六公主的簪子好看,非要六公主拿下来给她瞧瞧。
    六公主甭管答不答应都有“后话”等着她。
    刘娡的亲闺女倒是真给看不顺眼的六公主摆了一道,可同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她自己也没落下什么好,可惜这丫头还沾沾自喜,她不明白她出了这一招,她外祖母和娘亲就又得再次进宫赔罪,弄不好她身边也得迎来几个新妈妈。
    元春听了,一时更不知该从何劝起了:好像自家的姑娘们都比这位皇孙女更知道轻重?须知前世元春来到赵之桢身边时,六公主与赵之桢的长女都已出嫁。
    而六公主与驸马感情很好,赵之桢也很疼爱这个妹妹……话说回来李贵妃所出的三个女儿在赵之桢登基后,日子过得都十分滋润,赵之桢这个女儿除非节庆,倒是鲜少露面,只听说好像不那么如意。
    元春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再无语一回,就有些太刻意了。于是她声音轻柔,“总待在王府里,抬头低头总是那么几个人……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也不用太远,常与宫里来往定能学会为人处事之道,在郊外田庄里看一看走一走,也算见识了民间疾苦?”
    此言一出,元春便感觉到赵之桢视线牢牢锁在自己身上,她心中坦荡,虽不好与赵之桢对视,却也镇定地垂目微笑。若是赵之桢嫡长子,她绝不肯多嘴;但是女孩儿,她还是能说上几句,毕竟前世在宫中她也公主们有些来往。
    想想赵之桢终将登上那张龙椅,做女儿的,无需为父亲增光添彩,好歹也别拖什么后腿——赵之桢这女儿跟她娘如出一辙,性子实在太过骄傲,还在宫里就敢就得罪公主姑妈,长此以往不加收敛,必得磨光她爹的耐心和情分。
    此时,赵之桢忽然轻笑一声,“你也是这样历练出来的?”
    元春赧然,“妾身小时候也很是跋扈,哥哥们都要绕着我走呢。”
    这话赵之桢相信。
    虽然女儿年纪还小,但从她的手段也能看出这孩子几分眼界和气度——这做派行事可让她爹赵之桢堵心了一回,自从娶了刘娡,他便常年不在京城,就算在家也的确是更关心身子骨本就不怎样的儿子,如今女儿在贵妃跟前丢了一回人,赵之桢便决心下狠手,亲自派人教导女儿,好歹让她有些城府,练出几样真正的能耐。
    顺便,再让女儿和儿子多多相处,时间久了,自是能处出些兄妹情谊。
    从元春的院子出来,赵之桢果然从贵妃处请人回府,专门教导女儿规矩,还跟另外两个开府的哥哥,大皇子与三皇子商量,把三家的女孩儿放在一起,再请饱学之士为师……
    在元春看来,七皇子算是个好父亲了,对儿女都挺尽责,至少他比贾政要懂得为儿女设身处地地着想。
    虽然刘娡也猜到元春大概说了些什么,可丈夫在意女儿,并为她的前途考虑,刘娡还是挺欣慰的。
    毕竟她骄傲是真,可骄傲又不等同于愚蠢,她可不会在宫里,当着众人就给贵妃公主下不来台,这回她也无奈替女儿背了次黑锅。
    不过丈夫与自己感情平平,成婚后又数年在外带兵,她和女儿相依为命,导致女儿娇宠至今,行事终于失了分寸。刘娡也为此暗暗发愁,此番丈夫教导的法子,她听了也觉得很是不错。
    夫妻俩难得想到一处,偏偏女儿不依了,哭闹不止:父亲听了宠妾的话,要分开她和母亲……母亲居然还觉得父亲有理!做得对!
    只是这次刘娡也明白,必须狠下心让女儿学学规矩了:身为皇子嫡女,必得绷得住也稳得住,甭管心里怎么想,面子总得做个十成十!
    小姑娘眼见父母都不理会她,也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可她说什么也得出口恶气,便带人直奔元春的院子:好歹教训下那个女人!
    元春听了丫头的禀报,一点都没慌乱:小姑娘就算让人指着她破口大骂,还能骂出什么新花样?至于动手,就更不用担心了。前世在宫里蹉跎了半辈子,什么好话坏话没听过?
    小姑娘要对父亲的侧室动家法……她哪有这个资格?她母亲倒是可以,不过也得有个服众的理由。想当初,王妃的“进门打压”,也是确实地拿住了荣府的把柄,才有后话不是?
    其实,元春还挺想谢谢王妃:不然她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法子,让母亲和堂嫂如此“果断收手”,不敢再动用公中银钱在外放贷。
    话说,王府大姑娘还真动了好生揍元春一顿的念头:不过她没想毁容短腿之类,只想打在暗处,够难过却不容易让人发现的位置。
    等刘娡得到消息匆匆赶来时,她女儿已经气得脸色发青,因为开口支使下人上前惩罚一个姨娘,居然无人肯动手!
    元春倒是一直微垂着头,一派淡定的模样更是让王府大姑娘牙根紧咬。
    刘娡到来,她女儿也知道被母亲抓了现形,今日终究不会有什么下文,手下不由用力,一方上好丝帕也让她拧成了麻花。
    刘娡瞥了眼女儿,只冷声道,“好好伺候王爷。”便带了女儿就此离去。
    这母女离开老远,傲梅才长出口气,“吓死人了。”
    元春扶着抱琴的手缓步回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