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银行法规定,任何需要委员会表决的议案,首先应获得主席的支持,否则可不予提交委员会表决。所以,申布伦的态度至关重要。
如果他支持,那么议案会拿到委员会表决,通过幕后的工作,议案表决通过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他反对,那么即便剩下的11名委员全部赞成也无济于事。
…………………………………………
今天和明天都是三更,这是第二更。
第四十章 公债
申布伦反对的理由有三条,首先,他认为高达5亿马克的公债在发行后的半年甚至一年内,只能有一小部分投入使用,其实是加速紧缩的过程,与发债的初衷背道而驰,即使每年一次,每次发行1亿马克也是太多;其次,帝国的黄金储备不足以应付激增的货币流量,这种危险的做法轻则需要加息来化解,重则会导致国家的货币信用危机,前者将大大影响企业的复苏,后者则是和亡国处于同一高度的毁灭**件;第三,由于这些项目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因此将给帝国财政带来长期负担,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负担只能通过借新还旧来解决——国家信用下的庞氏骗局。
申布伦男爵以极其犀利的论述把威廉的美好梦想撕得粉碎。
帝国银行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也站在他的一边。
回到柏林后,面对这一状况,威廉虽然很想反驳,但苦于他反驳的理由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实在是不着边际。
申布伦男爵的给出所有理由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出发点:即德国的经济不会出现超预期增长,或者说世界范围内的黄金供应量一直保持在每年1。5%的增长水平,如果黄金产量加倍,那么经济增长也会成倍增长,轻度通胀所带来的各种好处可以完全化解那些不利的方面。
但威廉如何告诉人们,1891年以后,随着南非金矿、澳洲金矿、阿拉斯加和科罗拉多金矿的开采,世界黄金的增长率提高到了3。5%水平吗?而且这个增长率一直保持到1910年左右。
这大概就是穿越者的无奈了吧!威廉心想。
不过他并没有气馁,能有申布伦男爵这样忠诚可靠的人为国家掌管着着货币的钥匙,威廉感到很欣慰,同时申布伦男爵的第一条理由也是极为有道理的。
公债发行后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反而是紧缩的,这是个很好理解的道理,但威廉却没有想到,毕竟他也不是金融科班出身,并非什么事情都能做到万无一失的。
内阁财政部长和贸易部长召集了一些专家学者,在和威廉商议后,最终给出的建议是在未来三年内每年发行5000万马克公债,用于公共投资。
帝国银行方面则做出积极回应,同意了新的公债发行计划。
至于投资方向的变更,威廉想都没想:为工人建造集体公寓,必须的。
至于剩下的那两项基本建设,既然没钱就不去做了吧。
基尔运河8。5米深的吃水马马虎虎可以通过排水量不到2万吨的军舰,短期内还是够用的,这个利用海军军费就可以办到。至于巴伐利亚南部铁路,还是让企业界去想办法吧,而且这种国际铁路需要长时间的外交协调,奥国和意大利给不给面子也不那么好说的。
想到那些过着比后世“蜗居”还“蜗居”的工人无产者们,威廉便寝食难安,这也是他下定决心要为工人们建造廉租房的原因。
先不说国家需要公平和正义才能长治久安;也不说虔诚的基督徒们始终抱有对君王的感恩之心,因为他们相信皇帝乃是诸善的根源;更不消说威廉灵魂深处的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心怀天下的担当。
仅仅是恐怖的赤色浪潮就足以令威廉害怕,越是苦难深重的地方就越是布尔什维克的温床。
当见识过从法国大革命以来的诸多打着正义旗号的恐怖行径后,还有哪个欧洲的君主不为之感到害怕?
威廉有理由感到畏惧,因为既然世界已经因他而改变,那么前路便再一次变得难以预测,因此所有对维护自身统治有益的举措都是重要而不容拖延的?
威廉此举是想让所有的无产者都知道,皇帝就在他们的身边,任何一个善良、勤劳的德国公民都将享有属于他自己的不容践踏的自由和尊严。
如果把德意志民族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这种以财政补贴弱势群体的做法将会是利益最大化的,国家的秩序、财富和凝聚力将会因此而得到增强。
同时,黄金的重要性再一次给威廉敲响了警钟。
没有黄金,就无法超发纸币,任何有益而积极的财政政策都将无法施行。
威廉努力和俄国签署商约,并维持和英国的友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持续不断的获得贸易顺差,从而增强德国的黄金储备。但仅仅依靠这些还远远不够,更何况,由于大英帝国的金融霸权的存在,德国全部贸易顺差的6%都被以铸币税的形式流入英国财政部的荷包,同时德国和欧洲以外地区的贸易额的1%则以佣金的形式被英国银行家们收入囊中。毕竟,世界各国的人们认的是英镑而不是马克,所有的外汇结算都要以英镑为基础进行。
不淡定啊不淡定,想要摆脱英国人的金融剥削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想增加贸易顺差同样是困难重重,没有哪个国家傻到看着自己的黄金外流而不采取措施的。当然,美国是一个异数,为了保障本国白银开采者的利益,出台过一道《谢尔曼白银法》,直接导致1888年前后流出了大约2000多万美元的黄金。这笔黄金大部分被正处于金本位改革过程中的奥国收入囊中,奥国还真是走了狗屎运。
不过1890年以后,美国逐渐放弃对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的维护,黄金也就不再外流。
既然从别人口袋里拿不到,那就只能自己挖了。
威廉记得1880年以后,澳洲的金矿曾红火一阵,不过真正的大金矿却是在南非,那里的兰德金矿埋藏着全世界二分之一的黄金。
关于此时兰德金矿的具体情况威廉并不清楚,不过既然那里有那么多金子,想来再多他一个人分也不会显多。
打定主意后,威廉把汉泽曼叫来商量。
“我听说英属开普殖民地那里有一座大金矿,你可知道此事?”威廉一上来就直接问道。
“陛下,您说的是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吧,那里确实曾发现了一座大金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似乎是叫兰德金矿。”汉泽曼疑惑的说道。
“对,就是兰德金矿,你了解吗?如果现在投资,是否还有机会?”威廉皱着眉道,他说开普殖民地是怕汉泽曼不知道有布尔共和国,没想到这家伙对国际上的事情还挺了解。
“陛下,三年前我们公司曾经帮助当地最大的一家金矿公司的总经理发行过一份个人的信托产品,所以对兰德金矿的情况还算了解。”汉泽曼一边回忆,一边沉着的说道。
听汉泽曼这么说,威廉马上来了精神,挺直身子做洗耳恭听状。
“该信托计划是由我公司的资深经理亨特里克先生负责,虽然产品规模不大,只有10万英镑,不过亨舍尔本着为客服负责的精神还是亲赴南部非洲考察了该项目。那是5年前的事情了。我记得计划书上说……”
感觉汉泽曼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有点作难,威廉便吩咐道:“好了,你快去把亨舍尔本人找人,让他亲口和我说便是。”
第四十一章 兰德金矿
亨舍尔在贴现公司供职已经有15年时间,期间1883-1887年曾担任贴现公司的投行部经理,负责包括信托在内的各种直投以及风险融资业务。
话说1886年的秋天,兰德金矿迎来了最初的一批很有实力的淘金者,他们大多来自附近的金伯利钻石矿,资本雄厚而且人脉广泛。其中最大的一家公司便是由贝特和维尔纳共同创立的约翰内斯堡金矿公司,两人均为英籍德意志人,和罗德斯、巴纳特并称为金伯利钻石四巨头,他们在两个月内筹集了200万英镑巨款,买下了大片埋藏有金矿矿脉的布尔人农场。
身在金伯利难以抽身的贝特找了一个名叫埃克斯坦的人为他打理此间的金矿,埃克斯坦来自德国的梅克伦堡,曾经是金伯利一个钻石矿的经理,后来成为贝特的好朋友,深得贝特信赖。
按照当时的开采方法,一吨矿石里面拥有10克左右黄金就可以支付所有成本,而贝特名下的一个地块,一吨矿石里面可以最高提炼出高达300克黄金,滚滚而来的利润刺激了贝特更强烈的投资热情。一方面,他鼓励公司的白人职员入股,另一方面还从法国、英国甚至德国和奥地利寻求金融资本的支持。后来法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德国的奥本海默银行以及来自巴黎的投资人卡恩独具慧眼,成为贝特金矿公司的最主要的风险投资人。
埃克斯坦作为公司的总经理被授予20万英镑的持股额度,他十分看好约翰内斯堡的金矿业,于是果断卖掉了在金伯利钻石矿的股份,但还是差了10万英镑。
想在当地借到钱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就算能借到,高达3分的月息也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相当于借100元,每月支付30元的利息)
于是,他写信给国内的一位朋友,说明了自身的情况,希望在德国国内寻求一笔信托投资。
他的朋友找到了贴现公司的头上,作为投行部的经理,亨舍尔接下这单业务,为此他亲赴约翰内斯堡考察了当地金矿业的发展状况。
在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中,大概源于他们共同的对风险和机会的热爱,他和埃克斯坦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埃克斯坦顺利拿到后续的10万英镑的资本金,亨舍尔则真正了解到兰德金矿巨大的投资价值。
回到德国后,亨舍尔多次劝说汉泽曼向兰德金矿投资,但当时贴现公司在南美的铁路投资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而且风险极小,所以汉泽曼始终没有答应。
后来,随着约翰内斯堡的数家金矿公司在巴黎和伦敦上市,当地随便一个垃圾金矿公司的股价都被炒上了天,于是直接投资的收益也就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淡出了亨舍尔的视线。
不过,亨舍尔自己还是筹集了1万英镑的资金,委托埃克斯坦投入到贝特公司。
1889年初,贝特的约翰内斯堡金矿公司在巴黎由罗斯柴尔德先生以100%的溢价率推介上市,半年之内,股价从发行时的10法郎,涨了十倍,攀升到100法郎每股。
亨舍尔手中的原始股短短三年便增长了20倍,真是疯狂的暴利。
不过,年初时候,埃克斯坦来信告诉他一个极为隐秘的消息。说兰德金矿的下层矿脉普遍属于硫化矿床,以目前的技术根本无法开采。
收到消息后,亨舍尔果断卖出了其所持的全部金矿股票。
果不其然,仅仅一个月后,有关兰德金矿的股票纷纷开始崩盘,大部分股票价格下跌了70%不止。
“陛下,以我掌握的情况来看,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