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苗疆道事-第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畅淋漓的剑招使到了一半,却被骤然停住,这实在是让人憋气,而作为剑客、修行者,更是有走火入魔的危险,不过那掌教真人却也没有再攻,这使得他平缓了一口气息来,脸色几经变换之后,口中朗声说道:〃真人,这是最后一招,您小心了!〃

    陶晋鸿面色如常,平静地说道:〃请!〃

    一字剑在提醒完对手之后,口中便一直在急速地念着咒语,低沉而迅速,不过几秒钟,他手中的那剑居然倏然而起,朝着空中飞去,然后直接隐没在了无尽虚空之中。

    〃飞剑!〃

    有人忍不住喊出了这一个传奇的名字,围观的人群立刻就是一阵骚动……此物已属传说,人们除了在还珠楼主这样的小说家书文中瞧见,便再无相见之期,传说中的飞剑,那可是千里之外,取人头颅的恐怖利器,叫人怎么能够不惊讶?

    没有人想到这茅山观礼,居然还能够瞧见飞剑。

    是的,飞剑,一字剑之所以能够以一介杀猪匠出身,横行江湖,便是凭借着此法。

    群情汹涌,每一个反应过来的群众都疯狂往前挤过来,想要一睹真颜,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黄晨曲君那手一扬,无数力量自虚无中生出,集中在了他的手掌之上。

    接着,他重重地朝着掌教真人一挥。

    一剑,天地无光!
第七章 道门排场
    来人竟是茅山宗之人?

    我下意识地朝着那人望去,只见他一头乱糟糟的灰色长发,道髻胡乱地用草绳扎着,脸色喜气洋洋,样貌并不算突出,而且还有些黄黑色的老人斑,邋里邋遢的麻灰色道袍,怎么都当不起这“执礼”二字。

    我心中不以为然,然而围观的众人却都显得特别激动,大家来到这茅山峰顶,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人都待着傻了,茅山宗的人愣是没有一个出来,每一个人的心中,多少都会犯嘀咕,不知道此番前来,是否会有收获,要知道茅山封山十多年,几乎与世隔绝,要是人家心血来潮,不开了,那么这些人岂不是白白浪费表情?

    如此一想,便也能够理解旁人激动的情感了,我瞧见一大群的人朝着那执礼长老雒洋围了上去,最为热情的就是申重和首都的那几位领导,反倒是黄老,因为自重身份,所以反而远远看着。

    我是省局派过来打杂的,所以倒也没有与这重要人物交流的机会,只是在外围维持秩序,将雒洋长老给护送到我们居住的院子里去,与领导们商量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除了我们这些人,还有好多想要拜师茅山的江湖中人,混乱之中,我瞧见和小颜待在一块儿的那个中年男人似乎接近了雒洋,结果被总局的工作人员给挡在了外面,但他还是隔着众人朝着雒洋喊话,还亮出了手中的一个白色信物来。雒洋瞧见,叫住了我们的工作人员,然后与其交谈两句,接着那中年人欢喜地带着小颜离开。

    从这里我可以看得到,小颜那天对我所说的话语,有可能是真的,说不定她的祖上,还真的就是一位茅山长老呢。

    雒洋长老被接进了院里面去商议观礼事宜,而我和戴巧姐则被安排在门口守着,不让人进去打扰到长老的清静,此刻九霄万福宫内已经聚集了三百多号人物,男女老少,显得十分混乱,要倘若有人心怀不轨,只怕到时候很难收拾。

    这几天发生的怪事颇多,戴巧姐忧心忡忡,跟我谈起这话儿来,说干嘛要搞什么观礼啊,麻烦死了,人家青城山,还不是悄不作声地就开了?

    我们两个小喽啰站在门口,瞧着附近影影憧憧,不知道来人都是什么目的,所以也不敢大声说话,只是小声嘀咕着,我回复戴巧姐,说人的脸,树的皮,凡事都有这么一个讲究,需要一个名义,这也正是我们过来的缘由,你说对不对?

    双方商量没多久,待太阳落于西山,雒洋长老被一众人等簇拥着走了出来。

    他一路走到了宫前的广场之上,站立其间,脸容一肃,这时不知道哪儿竟然又走来了四名头扎黄巾的力士,大旗一展,结果无端之中就有礼炮一炸,砰砰砰,震天响,整整十二连发,将场面直接镇住了,围观之人都不由自主地静了下来。

    响声震天之后,迷雾中浮现出了隐隐的鼓声,鼓点时有时无,不知不觉间居然就变得波澜澎湃起来,我循声望去,只见崖边有一个浑身湿漉漉的中年汉子,正抱着一座大鼓,使劲儿地擂着。

    咚、咚、咚……

    鼓点震天,整个山顶都在应和,我感觉脚底下的尘土都在随之而动,浑身的血液也开始沸腾起来,仿佛随着这节奏,整个人都好像要呐喊,挺身而出一般。

    “好强悍的音律道术!”

    身边突然有人感慨,我扭头一看,却见刘老三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出现在场中,目光直勾勾地瞧着那个浑身湿漉漉的汉子,凝声说道:“这个人,应该就是茅山宗的徐修眉了,此人练就了一身翻江入海的好本事,能够在水中浸泡七天七夜而不起身,想不到竟然还是精通音律的大拿。”

    茅山底蕴,如此深厚,实在是让人感叹,随着那鼓声将所有人的情绪都调动起来的时候,横空之中又出现了两人,扛着一方大旗,左边上书“上清”,右边写着“茅山”。

    这旗子足有三四丈高,根本就是直接用一整颗松树削制出来的,底部足有海碗大,却被那人舞动地如一根牙签一般,轻松惬意。

    这些人都是徒然一下就出现了,恣意狂舞,在这样的鼓声之中,开始有人高声念诵起了《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开始还只是嗡嗡细语,而后开始充斥在了我们的耳中,再过了几秒钟,就仿佛浪潮一般,直接铺天盖地,汹涌而来,整个天下间都充斥着这种铿锵有力的道经,仿佛万千人在一同念诵,回荡不休。

    我虽是外行,但是瞧见这副场面,心中难免有些心情激荡,这才晓得茅山所谓的重启山门而观礼,便是这般气派,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所谓观礼,实则立威。

    茅山闭门久矣,通过此等方法前来立威,这也属于正常,而且只有将獠牙亮出来,方才能够让虎视眈眈者,减了那坏心思。我瞧见这些人里面,唯独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双脚之下,都绑着一个纸扎的角马,上面炁场凛然。就在这铺天盖地的诵经声之中,居中而立的雒洋长老朝天祭祀道:“三清在上,三茅祖师护佑,我茅山宗于今日,重临世间,弘扬道法,传承古今,临于世,敏于行,有请诸天神灵见证,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开!”

    这仿佛是一句诀咒,当最后一声呐喊而出的时候,也正是那鼓点瞧到最急促的时候,那两个挥舞大旗之人摇得旗杆都要折断,黄巾力士跟在其后,旌旗招展,无数的旗幡舞动之中,一点光芒凭空而出,将整个天地都照耀得一片光华四起。

    我在那一刻,双眼都给晃得一阵刺痛,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而当我流着泪睁开眼睛来的时候,只见一道恢弘大门,足有三丈之高,陡然而立在了广场后面的悬崖之上。

    这时有二十多个或老或少的道士,从那巨门之后缓缓地走了过来,门前是万丈深渊,然而他们脚下去仿佛有着一层无形之梯一般,陆续地走出来,我眼皮一跳,瞧见上回接走杨小懒的那个青衣道士,竟然也在其中,眉宇凝固,脸色淡然,抱着拂尘,斜背道剑,翩翩而来。

    这些道士的身上,都有萦绕的白色气雾,将其承托得宛如天上真仙一般,他们在广场之上站定,那四个舞动旗幡的黄巾力士终于不动了,彼此相距五米,立于阵前。

    那两个舞动大旗的道人将旗杆往地上轻轻一放,这广场上面的条形长砖就像豆腐烂泥一般,直接被插入了半米。

    强风凛冽,将那大旗吹得猎猎作响。

    茅山,茅山!

    这就是被人称作道门三绝的茅山宗,一个遁世十多年的顶级道门,这种开场,让人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觉得当真是吊炸天,每一种道法都是无迹可寻,让人心中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而当这二十几人的道士刚刚走到广场之中,突然间有光华冲天而起,好几十束,朝着天上飞去,到了半空之中,光束陡然炸开,幻化出万千的色彩出来,呈现伞状,久久未曾停歇。

    在滔天的鼓声和绚烂的烟花之中,刘老三在我的身后酸溜溜地说道:“茅山宗当真是底蕴深厚啊,不过搞这般花花架子,倒是让我看轻了他们。”

    我不理会这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家伙,自己也被这顶级道门的磅礴气势所折服,心中暗自下了决定,想着一会儿人家倘若是要招徒弟,我也硬着头皮上——奶奶的,等老子也攀上了那茅山的大腿,倒是赵承风那小子在我面前,可就真的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了。

    再说了,咱在茅山不是还有熟人么,青衣老道也曾经说过,我虽然跟他无师徒的情分,但是跟茅山,却是极有缘的。

    这般想着,我心中一阵热切,而就在烟花最是绚烂的时候,所有的道经念诵和鼓点之声也骤然一收,一个形貌奇特,额尖颈细,招风耳,大眼睛,须髯如戟的白胡子老道士从人群的最后面走出来,但见他胸阔腿长,身欣而伟,龟形鹤背,十足的奇人。我看他十分眼熟,只见所过之处,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地低下了头来,口中高呼道:“有请掌教真人。”

    那在场中主持山门开启仪式的执礼长老雒洋高声喊道:“恭迎掌教真人陶晋鸿,莅临茅山峰顶。”

    瞧见这传奇中的高人大拿,在场的好多人都激动得控制不住情绪,高声欢呼,那老道人脸上露出了童真的笑容,朝着旁人挥挥手,这时首都来人开始走上前来,将国授册封文书与雒洋交接。

    双方中规中矩,我没有瞧见黄老上前,晓得这老者恐怕跟茅山宗,怕是不对付。

    然而这交接刚刚完成,突然间有一个黑影冲到了广场正中,朝着那掌教真人高声喊道:“陶晋鸿,我要向你挑战!”
第六章 乱云纷起,茅山来客
    顾干部信心满满,然而片刻之后,他的脸顿时就憋成了猪肝色。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能够将剑给拔出来。

    所谓魔剑,其实也是有灵性的,它就像名种马儿,对人的要求特别苛刻,除非是那种对“道”有着特殊领悟的大拿,要不然基本上是拔不出这把魔剑来的。整个队伍里面,黄老或许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这个整日混在机关里面、自我感觉良好的顾干部,显然不具备这一点能力,所以即便是他指骨发白,脸色发黑,咬牙切齿无数回,也没有能够拔出哪怕是一点。

    在努力了好一会儿之后,顾干部有些气馁了,“啪”的一下,将剑给拍在了桌子上,气哼哼地说道:“搞了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