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度笑眯眯的,却没有顺着这话离开,反而说道:“由在家护送老将军前去吧。”
开玩笑,阿璧肯定会迎接她外祖父,这等光明正大见面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
沈度要护送傅通,陈维、岑长清和叶固等人,自是不能先行离去。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护着傅通,朝宣平大街的顾家而去。
且说,此时顾家正门已经打开,傅氏率领家中所有人都站在了前院,等候着傅通的到来。就连顾道行都由奶娘抱着,等着他的外祖父到来。
顾琰跟在傅氏身边,见到傅氏不断地扭着帕子,她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所幸,喧闹声很快就由远而近,等到顾霑领着傅通来到大门外时,她的心情瞬间平复了。
她就是这样,越是喧闹,心越安静。
最先出现的,是顾家的仆从。他们回到顾家后,就立刻分站在大门两侧,接着是顾霑和顾重安,他们在前头引着,将傅通迎进顾家。
一个风尘仆仆须发花白的老人家,出现在顾琰眼中。这么儒雅瘦削,像个文人,看不出是个大将军。哪里像评价说的那样“勇猛刚武”?
还有,外祖父身后,怎么会站着计之?
这些,都让顾琰诧异,却没有显露在脸上,只是垂着头按着傅氏的吩咐唤道:“阿璧见过外祖父,给外祖父请安!”
阿璧,这个小名,还是傅通亲自起的。如今终于见到傅通了,顾琰心中有欢喜,有一种暖意缓缓流淌。
傅通见到傅氏和顾琰,心中的欢喜和激动自是不用多说没,但顾虑着现在是大门口,情绪不宜外露,只是拈须微笑道:“甚好,甚好。”
他一心想着和女儿叙天伦,便侧过头,想和沈度说句话道别的客气说话,却不想沈度的目光不在他身上。
这年轻人的目光,落在自己外孙女儿身上!虽则沈度异常快速地收回了目光,但傅通是何等敏锐的人,就那么一瞬间,他见到了沈度眼底不及遮掩的柔情。
柔情?这个年轻人心悦自己的外孙女?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等傅通再去看时,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此时,沈度开口说道:“在下就不阻老将军了。请老将军好好歇息,明日在下会带您去京畿卫,再去宫中。”
先让傅通去京畿卫见孙子看,再召他去紫宸殿,这是崇德帝的安排,沈度只是负责带路而已。
~~~~~~~~~~~~~~~~~~~
为了给傅通洗尘接风,顾家的晚膳十分丰盛。席上推杯换盏、笑语声声,期间和乐融融自是不用细说。等到傅通回到嘉醴院,他已经微醺了,还道尚未尽兴,硬是留住了顾霑。
傅通见到傅氏过得这么好,有说不出的高兴。若说傅通有什么遗憾,就是遗憾当然教导女儿之时用错了方法,只顾着教她知书识礼温婉贤淑,却忘了教她谋划人心杀伐果断。
他知道了顾重庭的事情,忍不住一阵唏嘘。当年顾蕴宁在永安之战的事情,傅通听他父亲说过,隐约知道一点点,没想到当中会如此曲折复杂。
当初想着顾家后宅简单,却还是有这么多隐暗事。幸好,女儿现在过得很好,有乖巧贴心的外孙女,还生了小外孙,他也放心了。
“顾老弟,现在京兆是什么情况?明日皇上有召,我得有所准备。”傅通喝了解酒汤之后,头脑渐渐清醒,这样问道。
他将顾霑留下来,就是想听他细说京兆的局势,心中有个明白。至于孙儿傅铭,既无性命之虞了,明日去见了他便知道。
“铭儿受伤后,京兆就出现了私兵的传言,听着似针对你的。后来我隐隐听说,皇上让人去了西疆,又经常召见霍韬。我猜测,皇上是不是有换将的打算?”顾霑压低了声音说道。
“这个是,薛守藩去了西疆,我还见了他。换将这个事情,十之**。我只是不知,到底是谁谋划了这些,京兆可有什么端倪?”傅通问道。
换将的事情他已经确定,不确定的是,皇上属意谁,这背后的黑手是否露出蛛丝马迹。
顾霑摇摇头:“方集馨家中出现了很多黑衣人,有人说这些黑衣人就是刺杀铭儿的人,也有人说这些人是专门去杀方集馨的。现在众说纷纭,方集馨已经废了,朝廷对此事也没有什么后续。”
顾霑所知道的,已经比一般人多了,但最核心的那些事,他并不知道。纵如此,经由他的说话,傅通对京兆的判断也更准确。
他沉吟片刻,才说道:“如此,我心中有数了。别的事情,待我明日见了铭儿和皇上后,再作打算。”
明日,会如何呢?
(章外:天气太热了,心焦……求来点推荐、粉红、打赏什么的降降稳温吧,哈哈哈~~)(未完待续)
ps:感谢霖霖77、爱奈何、莫坠儿、floodjiang的粉红,感谢水璃6133的打赏!
228章 终于见面
(第四更,啊啊啊,我这么勤奋,求表扬!感谢爱猫乐园的桃花扇,谢谢!)
沈度很轻很轻地说:“老将军,人命之外,无大事。”
这话音很轻,但这话意,却重逾千斤,让傅通心里一凛,震动不已。——他懂得沈度所说。
常说死生之大,但死又常常比生重太多,盖因生无所知,无喜无悲,而死有永历,恒失恒念。生,则一切得有,死,则一切虚无。
沈度在此时说这句话,无非是想提醒傅通一句:老将军,只有活着,才有可能。
傅通此去面圣,什么事情都可能遇到。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生杀予夺亦即皇权。在皇上面前,谨慎应对,不管发生什么,都要首先保证自己活着。也就是说,一切都可以容后再商量,什么都不急。
这是沈度这句话的意思,傅通太清楚了。事实上,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告诉傅家子弟和西疆卫士兵的。他一直告诉士兵们,打赢了仗,并不是什么大本事,只有赢了还活了下来,才是真正的胜利。
这也成了西疆卫士兵的信念。因此,在与大盛的历场战争中,傅通所率领的西疆卫士兵几乎每场必胜,因为,士兵们要活着、活下来的欲/望太强烈了。而在战场上,只有打赢了仗,才能顺利活下来。
不怕死,非是真丈夫,恋生,才是人道天理。
不想,今日在大定宫门这里,他再一次听到这个道理。还是从一个这么年轻的人口中听到,他感到无比意外。
这个年轻人,比铭儿的年纪还要小一些,这个年纪,应该是最热血最冲动的时候,会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抛头颅洒热血。这是年轻人的特质和权利,值得钦佩。却不值得赞扬。
铭儿若没有傅家的提醒。肯定不会想到这些。但这个年轻怎么会这么从容冷静?怎么会想得这么透彻?真是太不简单!
傅通看着很儒雅,像个老文人一样,但他是个武将。彻头彻尾是个武将,还是个带领西疆卫经过无数次浴血战争的武将。死生大义那一套,他知道,却不会死板执行。他经历过人命如刍狗的时代。才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他不避死,却不会主动去赴死。这是他的选择。是他当前所做的选择。
不管怎么说,这个年轻人在此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对傅通来说,就是最大的善意。在朝为官。能想得通透,还有这种善心,他再一次觉得:这个年轻人。不错!
他朝沈度点点头,微笑着答道:“多谢沈小兄弟的提醒。老夫知晓了。”
他道过谢后,脚步从容地跨进了宫门,在宫中内侍的带领下,一步一步朝紫宸殿走去。他的心情,竟奇异地十分平静。
傅通上一次进宫,还是崇德二年的时候,距今已经八年了。按照军制,各卫大将军每两年进京述职一次的,然而不知为何,在他任大将军最后那五年内,他都没有进京述职,而皇上,也并未召见他。
一晃,八年时间就过去了。
宫门、大广场、守卫、紫宸殿,都和记忆中的相差无几。紫宸殿里面的主子,和当初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傅通努力回想,竟记不起上一次见到皇上,是什么样的情状了。看来,自己真是老了。
就这样边想边叹着,他来到了紫宸殿门前。这里早有大小内侍听令候在这里了。由此可见,傅通进宫的事情,自上而下都有所准备了。
为首的内侍正是常康,他远远就迎了上来,甩着拂尘迎道:“奴才见过老将军。皇上正在殿内候着,请老将军随奴才来。”
常康认得这位傅老将军。八年前,他就见过傅通,那时候的傅通比现在年轻,也比现在有威势。但常康看着,傅通比八年前更难看懂了,以往还看得见波澜,现在是一点儿什么都看不出来了。
静水下面,会是怎样的光景?
他的腰弯得更低了些,继续说道:“傅老将军,您请进。”
紫宸殿内,崇德帝坐在御案后面,努力让面孔显得柔和。他今日召见傅通,倒不是施威,而是想怀柔待之。
一见到傅通,崇德帝的心就提了起来。和常康所想的一样,傅通更深不可测了,他面上带着恭敬感恩的神色,就像一位深沐皇恩的纯臣,仿佛西疆卫什么也没有发生,那些交锋博弈也不存在似的。
这些年,崇德帝对傅通的认知,多来自朝中大臣和邸报。印象最深刻的,是傅通的军功,还有那一封封请求划加军需的奏请,别的,就不太记得了。傅家在西疆卫的影响越深,傅通的样子就越模糊了。
如今一看,崇德帝才知傅家为何威望越来越盛,傅通这个人,绝不容小觑!
只见傅通走到殿中央,然后跪了下来,双肩深伏,态度那样虔诚恭敬,口中称道:“微臣给皇上请安,愿吾皇万岁!”
呼……崇德帝微不可闻地吐出一口气,然后和颜悦色地说道:“爱卿不必多礼,快快请辞,赐座!”
他话语一落,便有内侍立刻将矮墩移了出来,请傅通坐了下来。此时刻,恰恰体现了那句话:臣事君以诚,君待臣以礼仪,真可谓君臣相得。
傅通坐在矮墩上,微微低着头,似在等待崇德帝的指示,眼角余光观察着他。与八年前相比,崇德帝的变化实在太明显了。那时候,崇德帝登基才两年,浑身散发着森冷威严,完全符合他“铁血帝王”的称号。
现在,铁血已经完全褪去了,只剩下威严,一举手一说话之间,帝王至尊表露无遗,看着已不是让人害怕,更多的是一种臣服。
日子有功,任何事情都一样,包括帝王积威。
“爱卿一路辛苦了。朕已备下赏赐,以慰劳爱卿。”崇德帝这样说道,关切地问起了傅通路上的情况,走了多少时日,经过何处驿站等等,充分体现着一个皇上对臣下的关心。
“皇上对微臣关怀备至,臣心惶恐。托皇上的福气,微臣这一路都很顺利……”傅通恭恭敬敬地回道,将自己何时起行,又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