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海泡沫中最拉风的当属英格兰银行,这家银行成立于1694年,后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不过,始建时期英格兰银行远没有这样举足轻重。英格兰银行始创期间,英国正跟法国对打,而且已经打了6年,什么时候打完,大概只有上帝才知道。
刚刚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就向王室贷款20万英镑支持军事,以期望战胜后的回报。此后的日子,英格兰银行致力于重整王室债务。
然而,英格兰银行并不是当时王室唯一的借款银行,比如东印度公司、剑刃银行等等,它们都可以承担这一职能。
虽然同时支撑英国军费,但贷款者之间也是有竞争的。这句话不全对,英格兰银行此时根本无法与东印度公司竞争。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也是曲折的。
东印度公司率先出招。
1707年,东印度公司集中了一批货物,在大不列颠岛本土大量换取英国铸币和英格兰银行银行券,很快他们手中集中了1/3的英国铸币。
英格兰银行对此一无所知。
1707年8月的一天,东印度公司人员突然持30万英镑的银行券向英格兰银行提取铸币。英格兰银行当时就被打懵了,挤兑由此发生。
英格兰银行还是幸运的,因为它有三位股东,分别是英国女王安妮、萨默赛特公爵、纽卡斯公爵。三位股东明白,这事儿,只能是东印度公司干的,都是为自己服务,总不能最后就剩东印度公司吧。三位王室成员向英格兰银行提供了自己手头上可以集中的所有铸币,同时,严令东印度公司不得提取这30万英镑铸币。
英格兰银行侥幸过关。
下一个问题,是王室贷款特许权期限。
王室贷款特许权是有期限的,每一个期限结束前,王室会重新拍卖,竞拍银行付出的代价往往是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价格向王室提供大量长期贷款。
在特许权市场中,英格兰银行遇到了另一个重量级选手,剑刃银行。打一个比喻,英格兰银行是现在的美国州立银行,剑刃银行就是当时的花旗集团。
剑刃银行是一家以经营贷款、公众存款、发行银行券为主要业务的土地银行,集中了当时所有最赚钱的金融业务。剑刃银行所有者约翰·布伦特后来热衷于一个金融游戏:投机南海公司股票,直至成为南海公司大股东。
1711年,剑刃银行在特许权竞争中击败了英格兰银行,很多人都认为,英格兰银行将从此沦落为二流银行,其股价也在伦敦证券市场一落千里。
如果没有南海泡沫的话,英格兰银行迟早会被剑刃银行兼并,或者在历史长河中自生自灭,没有人会记得它曾经存在。
1720年发生的南海泡沫,作为大股东,剑刃银行受到了极大影响。更不厚道的是,英格兰银行不仅收购南海公司债券,同时还收集剑刃银行银行券,然后组织人挤兑剑刃银行。在王室要求挽救剑刃银行时,英格兰银行宣称,自己已经为南海公司债券支付了400万英镑。
1720年9月,南海泡沫的高潮中剑刃银行倒闭。事后,英格兰银行收购南海公司,夺回了国债承销权,确立了伦敦银行业的霸主地位。
刚才,说的是英格兰银行是伦敦银行业霸主地位,不是英国银行业。
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只能在伦敦市区流通,在广袤的乡村,大家还不太清楚英格兰银行是什么。乡村有自己的草根金融体系,现在史籍称呼这些机构为“乡村银行”。
“乡村银行”由金银匠转换而来,很多人找金银匠手做首饰,从他们手中拿到取货单;后来,人们就把金银存放在金银匠那里,金银匠开出存款证明,金银匠铺变为乡村银行,主要业务是为本地人汇款、替本地人向伦敦缴税。
无疑,他们需要签发汇票,虽然数额不大。
英格兰银行的目的很明确,希望自己在全国拓展营业网络,乡村银行进城提供了一个良机。
1725年,英格兰银行垄断了乡村银行票据清算。此时,全国乡村银行经营已经完全受制于英格兰银行,而后,乡村银行储备也被明令储存于英格兰银行。
18世纪下半叶,英国金融史上有很多坏事发生,比如与北美殖民地PK,比如70年代的乡村银行破产……。
在一系列政治经济事件中,英格兰银行始终起着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虽然这些工作让它着实赔了很多钱。倒不是英格兰银行有大无畏的精神,主要是每次王室都要求它出面,并许以丰厚的报酬。
此时,有人把英格兰银行誉为“王室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
第6章 金融败家术(英法争霸)
引言
宗教改革给法国带来了强势王权,然而,强势王权却扶持了一个金融怪才——约翰·劳,一位毁誉参半的伟人,一位真正的当代经济学大厦奠基人。在约翰·劳这位赌王、杀人犯、越狱犯和诈骗犯的悉心指导下,法国金融乃至经济体系终于崩溃,于是,法国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贫穷法国革命党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是穷困毁掉了法国大革命吗?
工业革命之后,西欧列强基本长成,可惜不是我堂堂中华?
法国是怎么当上西欧主角的
路易十四的失败之处,并不在于搂了多少钱,甚至不在于发动了多少战争。路易十四最失败的地方,恰恰是他自认为最成功的地方:王室成为国内一枝独秀的政治势力。
有时候,同一个历史事件会给两个国家带来截然相反的后果。宗教改革给英国带来了君主立宪,却给法国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法国宗教改革演化为一场内乱——“胡格诺宗教战争”,当时,法国路德宗、加尔文宗、胡格诺派、天主教都不具备压倒性优势,各派之间红妆变武装、文斗变武斗,社会已秩序荡然无存。
鉴于臣民经常闹事,也因为臣民经常闹事,法国王室建立了欧洲大陆独一无二的专制体系。
这句话,肯定有人觉得重复,“鉴于”和“因为”有区别吗?
答:有。
臣民经常闹事,国王很烦,要建立专制政权,所以,叫做“鉴于”;臣民经常闹事,无人不希望结束混乱,也就必然呼唤强权,所以,叫做“因为”。这个专制体系是欧洲独一无二的官僚体系——王室在全国范围派驻监察官,统管各省司法和财政大权。
1642年,王位传到了路易十四手中的时候,法国已经形成了绝对君权,路易十四即赫赫有名的“太阳王”。
这位“太阳王”在王位上呆了52年,至今欧洲各国王室无人能打破此记录。前期“太阳王”兴办工商,后期穷兵黩武,是一位毁誉参半的帝王。
前期,之所以能励精图治,是因为绝对专制的“太阳王”不能为所欲为。地缘竞争实在是太强了,荷兰、西班牙,就连后起之秀英国也俨然站在这个欧洲民族国家始祖的头上。太阳王要想让照耀下去,必须比这些国家更有钱。
路易十四的思路是,只要金银多,国家就会富强,只要有钱,就什么都有。路易十四赚钱的方法有三个:先说第一个,闭关锁国。
这个方法毫无新意,从古至今,闭关锁国不过就那么几条: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我们的清政府就执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且被骂了一百多年。
其实,闭关锁国并非一无是处,究竟对错,要看谁来说、怎么说。
经济学,确切的说是西方经济学告诉我们,国际贸易中各国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只有这样,全世界人民的福利才能提高。比如,当时法国应该进口纺织品,现在我们应该进口计算机芯片。
所以,不能闭关锁国。
成本比你高,是因为起步比你晚,只有不断尝试,落后国家才可能产生质变。按照现有国际贸易逻辑,你是主角,我是配角,落后国家将永远在高端产业没有比较优势。
那我就永远是配角了。
我没当过主角,你怎么知道我当不了主角?
还有一句也很适用:废话,谁不想当主角啊。
要想成为主角,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国外商品拒之门外,发展自己的生产体系。所以,闭关锁国,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错,关键是闭关锁国之后的事情。如果,闭关锁国之后,没有“一心一意谋发展”,而是大家就关起门来过好日子,尤其是一小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过好日子,那是绝对不行的。
第二个方法:模仿其他国家工业体系。
1662…1633年期间,路易十四建立大批“王家工场”,仿制威尼斯镜子、英国纺织品、荷兰呢绒甚至神圣罗马帝国的铜器。为降低“王家工场”成本,路易十四又取消了国内关卡,兴修运河。
这个活儿,幸好只在巴黎附近干,否则,依照法国王室的效率,保证可以出产一批让人哭笑不得的东西,比如,含三聚氰胺的奶粉。
当时的法国,南部城镇刚刚并入版图,地方经济甚至贵族受王权影响也很小,而且,这里本来就是传统的欧洲大陆商路。非但如此,他们还挖走了国王熟练的工人,忽悠国王提供财政支持:十几年,王室共补助花边生产550万里弗尔,尼织200万里弗尔……
结果:1633年王室赤字高达3500万里弗尔,不得不靠发行国债度日。
第三个方法:抢夺殖民地。
英国、荷兰甚至西班牙殖民者都是个体户,最多打着国王名义招募个把人。法国一出手就是正规军,17世纪中叶以后,法军先后占领了西印度群岛和加拿大的大片土地,之后又相继侵占阿尔及利亚、突尼斯。
遗憾的是,法国海外殖民地地盘虽大,却只重贸易,不重生产。也就是说,法国对殖民地完全是一种掠夺式开发,尤其是非洲殖民地基本没有建立完整的生产体系,由此,给本土带来的利益或多或少低于其他国家。
如此三个方法,也给了法国城市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国内商路关卡减少、引进新技术、获得财政在支持、殖民地带来了大量金银和奴隶……。这些,无一不昭示着法国可能沿着一条与英国截然不同的路径走向强国。
历史虽然是无数偶然事件的堆积,每一个偶然事件又绝非偶然,或早、或迟,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
恶花,是绝对不可能结出善果的。专制王权,就是如此。
一旦国家实力增强,地缘竞争就会减弱,王权限制也就松动。况且专制政体下,王权强弱并不完全决定于国家经济实力,因为,专制王权可以集中国内一切力量。
路易十四向所有地方都派驻了督办官专职收税,什么“富人税”、“入市税”、“核准金”,等等。
总之,就一条,要钱;想征多少,就征多少。
不给,就抢。
法国议会不能制约王权吗?英国议会不是很有权力吗?
英国议会之所以有权力,是因为议会必须有权力;法国议会之所以无权,是因为它必须无权。
在英国,有议会,国王处处掣肘;没议会,国王连一天都混不下去。英国没有官僚体系,国王要想统治全国,必须依靠议会的贵族和富人召集乡众、征集税收、贯彻政令……
路易十四不同。法国有当时欧洲最为庞大的官僚体系:若干委员会、若干地方总督、若干包税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权力源自王权。
权力只对来源负责。
这是一个与英国截然不同的统治体系,所以,路易十四可以在欧洲很自豪,只有法国国王有权直接向全国征税。
路易十四之前,各城镇都有城市宪章,城市独立享有财政收入,监督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