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孤传奇-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一章    三教九流
忽必烈坐下挥了挥手,身旁知事太监拉长声音道:“平身,落座。”

  众人坐下,这些人虽都是一方首脑,见多识广,但大多没见过皇帝,今日见此场景,竟大气也都不敢喘,殿中约有千人之众,却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没有。

  忽必烈身旁那太监接过自下边传上的卷轴,开口又道:“皇帝天威,龙恩浩荡,适逢盛会,得见天颜,今日到来之人载入名册,名传千秋,待唱到时需起身以让众人识得。”

  旁边一人捧住名册卷轴,这太监拉开,先又之乎者也,说了些套话,自皇太子真金开始诵读参会者的名号。那皇太子真金乖乖站起又坐下,众人心中啧啧称奇,心说这蒙古皇帝就是不一样,按说皇太子人位极权,理应尊崇,只作介绍也就罢了,不应与其他人一样起身致礼。他们哪知,这些繁文缛节都是忽必烈建国后,融入了汉文化因素所致,在此之前,君臣虽有礼节,但均无儒家繁礼,干脆的很。

  那太监接着唱道“国师八思巴”和“西蕃国师丹珠”之名,椅上那两名藏僧起身致意。往下朝官自蒙速速、没鲁花赤、姚枢、刘秉忠、阿合马、伯颜、安童、张仲谦等七十一人,官员名字唱完后,接着唱道:“嵩山少林寺主持‘光宗正法大禅师’福裕、达摩堂首座福广禅师、般若堂首座福寂禅师、药师堂首座福生禅师及弟子三十七人(作者按:此次辩论的真实年代是在宪宗八年、辩论的地点是在元上都哈喇和林,此时的福裕禅师其实已自少林寺至大万寿寺为主持,为小说需求,变更了年代和地点,读者不必深究也)、西域那摩国师、白马寺主持‘扶宗弘教大师’龙川禅师及弟子一十三人、五台山寿宁寺主持胆巴禅师及弟子九人。”

  太监接着念唱道:“全真教大都长春宫掌教宗师‘光先体道诚明真人’张志敬及弟子三十四人、亳州太清宫主持‘应缘扶教崇道宗师’张志素及弟子十一人、龙虎山正一教掌教‘演道灵冲和真人’张宗演及弟子十人、汲县太一道万寿宫主持‘演化贞常真人’萧居寿(淳然子)及弟子七人、玄教崇真万寿宫主持‘特进上卿’张留孙及弟子九人、基督教爱薛、回教马义、孔家第五十代传人衍圣公孔拂、孟家第五十一代传人孟祗祖、名儒许衡、窦默、廉希宪、墨家第四十七代传人墨飞、商家李实、威尼斯王国商人马可波罗、农家鲁明善、医家罗知悌 。

  那太监接着宣唱道:“摩尼教教主令狐寒冰及光明左使阴彩练!”只见左首边前排一名美貌少女和身边一名中年美妇相继起身致意。众人对魔教首脑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今日一见,都是大吃一惊,心说从来听说魔教教主叫令狐寒,今天才知原来是叫令狐寒冰,莫非是传言有误?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有何德能能够统领江湖第一大教会?更有些与摩尼教有宿仇的心想,待开完大都会就让你碎尸万断。

  原来一些门派已约定好,如魔教首脑参会,会后要与他们算算总帐。而最吃惊的还是龙清词和思若渴,原来这魔教教主令狐寒冰的长相与阮释冰居然十分相似!

  自摩尼教之后,太监开始依次介绍丐帮、峨嵋派、华山派、崆桐派、点苍派、排教等各大教派。

  所有参会人员宣唱完毕,那太监宣道:“今天下合一,圣皇帝宾服四海,各方功不可没,然安邦有法、治国有策,儒家仁弱、墨家兼爱、武力豪强,三教九流均有所长,终为一家之计;而道法自然、佛渡众生,可为治国之策。”众人心想,这一句话就把儒、武、墨三家都给否掉了。

  又听他说:“佛道之辩,已逾两次,天佑各方,未分弱强,今金殿终辩,天下各界可证,胜方尊为国策,可弘兴其教,负方需让出半数事所与胜方,不得再建居所,佛道双方可互出一题,不得再引经据典,不得涉及创始祖师,所出议题需圣上御肯,现佛道双方商拟题目,于半柱香内呈上。”旁边侍者搬过香案,点燃一炷檀香。

  过了片刻,佛道双方将给对方出的题目写在侍者准备的纸上,侍者传给那太监,那太监先看了一下,呈给忽必烈。忽必烈拿过佛教代表写的纸张,见上面写道:“闻道士持咒可入火不烧,或白日上升,或摄魂夺魄,或驱妖断鬼,或服气不老,或固精久视,可否当庭演验。”再看道教方面写的是:“久闻佛法无边、*见性、知因见果,可否金殿演示令人信服之预言。”

  忽必烈哑然失笑,心说这给对方出难题,内容都差不多,好,倒要看看双方都有什么让人信服的真本事。他点点头,那太监捧回两张题目,当庭宣布。参会众人听了,都极兴奋,佛道都言自己法力无边,今日要求对方当众施法,灵验需立判,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二十二章    摄魂法术
那太监又道:“着太子、两位法师做裁定,姚舒尚书做终判,道教先行应题。”

  全真教为道教第一大教,张志敬为全真掌教,题目一宣,众人眼睛便向他望去。张宗演坐在他旁边,两人低语几句,张宗演站起身步入大殿中央,朗声道:“龙虎山张宗演谨代道家应题,适才题目所述诸事需设置香案,披发做法,多费周章,摄魂法术可当场施展,为免有弊,只需命一至两名佛家弟子上来即可。”

  福裕禅师与周围僧众商议几句,他指名一名弟子慧山,胆巴禅师指名一名弟子正生出来应试。

  这慧山和正生都是现今第二代弟子中的佼佼人物,佛教方面不让一代禅师出场也是怕张宗演如真胜了这场,那应试的禅师一世英名都将化为流水,二代弟子毕竟年轻,此次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即是输了也于己方损失不大。

  张宗演见慧山与正生在大殿中央站定,道:“在前半炷香内,我可令二僧昏睡,后半炷香内,我可令二僧灵魂出窍,我有所问,他们无所不答,一炷香尽,我将灵魂送入他们体内,他们醒后对发生之事一无所知。”

  这二僧一听,心里同时想,我练了这么多年的禅定功夫,只管闭上眼睛心中诵读佛经,任你天翻地覆、麋鹿兴左,我自岿然不动,你奈我何。二僧低头双目,双手合什,心中默诵佛经。

  那太监看忽必烈点一下头,招手命人重新燃起一炷香,道:“就请道长开始。”

  张宗演先是闭目念了几声咒语,手捻黑须,围着二僧绕了一圈,站到慧山身边,贴在他左耳边说了几句话,又转到他右耳边,面带笑容,慢慢慢慢又说了几句话,众人有的可以看到慧山面色,有的只能见到慧山背面,未见有何异常,但一些名家高手和离得近的已经听到慧山发出了轻轻的鼾声。

  众人均是吃了一惊,心想这张宗演难道真有摄魂夺魄的法术?只见他贴在正生耳边又说了几句话。

  正生睁开眼睛看了看慧山,又看看张宗演,只见张宗演眼中发出轻柔的光,慢慢的说道:“放松、放松,和他一样,睡吧。”正生似是无可抗拒,闭上眼睛,似是睡去,此时香柱未燃一半。

  原来张宗演在慧山耳边说的是:“一切无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未作如是观。”是《金刚经》里的句子,他故意说错了两个字,慧山是二代大弟子,对《金刚经》诵读得倒背如流,熟的不能再熟,张宗演读错了字,他心里自然而然的想,他读错了,那两句应是怎样怎样。他一分神,张宗演又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也能见如来。”这还是《金刚经》里的句子,他故意将“不”字读成了“也”字,他错读佛经也罢,但这一错改变了要义,慧山忍不住便要辩驳。张宗演又道:“我读错了,你也累了,放心,是‘不能见如来’,睡吧,睡吧。”慧山两次分神,未入禅定,便已睡去。张宗演在正生耳边说的是:“你慧山师兄已经睡了,你听到鼾声了吗?不信?睁眼自己看看。”

  正生本来不信,但离慧山很近,真的听到他在轻轻打鼾,忍不住睁眼看了看,他看到慧山是真的睡着了,心想这道士原来真的会摄魂之术,他分神在先,又心中一虚,看到张宗演眼中似是有一泓轻柔的湖水,自己在湖水中非常放松,异常舒畅,飘飘然好像到了天堂,自己从未有这种感受,不禁闭上眼睛,不想让这种感觉轻易过去。

  其实张宗演施展的所谓摄魂法术便是当今所称的催眠术,那时人哪里见过,他令慧山、正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进入梦乡,让人不得不信这两人的灵魂已被他控制。

  突然间,福裕禅师的嘴唇动了动,慧山的肩膀也动了动,但他没有醒过来。原来福裕用“传音入密”功夫对慧山说话,要他快快醒来,但慧山是由张宗演的声音被催眠,这时只有张宗演的声音能令他醒来。

  只见张宗演走到慧山身边问道:“今早吃饭了吗?”慧山答道:“吃了。”张宗演又问:“吃的什么?”慧山道:“白粥与南瓜。”张宗演又走到正生身边问道:“早晨何时起的?”正生答道:“卯时。”张宗演又道:“练功了么?”正生答道:“练了。”张宗演又问:“练的什么功?”正生道:“少林排打功。”张宗演搓搓手在二僧头上各拍一掌,喝道:“醒来!”慧山、正生似被醍醐灌顶,猛地惊醒,一炷香尚未燃尽。张宗演单手向忽必烈施了一礼,面带微笑回到座上,大殿上彩声四起。

  正生懵懵仲仲回到座位,慧山问道:“师父,怎样了?发生了什么事?”福裕也知道张宗演用的绝不是什么摄魂之术,但结果确是如人所说,无可辩驳,道:“回来吧,张道长道法高深,赢了这场,没事”。

  只见太子与两名藏僧说了几句,又跟坐在左手前排第一的姚舒说了句话,姚舒站起说道:“这场题目答试道方胜!现由佛教方答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十三章    目光如炬
佛教方面已经议定,由少林寺药师堂首座福生出场。福生毕生研习春秋扁鹊的哥哥秦齐人的望人知病之法,已有小成。他走入大殿中央,目光湛然,向忽必烈行了一礼,道:“少林寺福生,粗释佛法,为免作弊之嫌,可请几名道士上来,佛法可令我知这人身上有何疾患,病从何来,身有几痣,如若有错,甘愿认输。”

  忽必烈远远见他双目精光炯炯,的确不同凡响,点了点头。

  姚舒见忽必烈点头,高声道:“请道士应试。”道教方面略一商议,四人走上大殿中央,这四人是全真教现今二代弟子谭宗玄、胡宗清,太清宫弟子溟风,玄教弟子瑞阳子。

  福生见四名道士一字排开站定,走到第一名道士面前,仔细向他面上凝望。福生久修佛法,勤研经书,双目异于常人,有如电柱一般,只有看到他这双眼睛,才会明白目光如炬四字真的不是瞎说。

  站在第一位的是谭宗玄,也是全真教当代弟子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在这洞烛一切的目光注视下,心中也不禁惴惴,又想,自己君子坦荡荡,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所怕何来?

  福生禅师见他不丁不八站着,抱元守一,面色沉静,心中喝一声彩,心说能在我目光下如此坦然面对的年轻人,连少林寺都算上,真是少之又少,全真教能有今日盛名,殊非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