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不做那顺水人情?于是说道:
“慈航兄妹即愿发菩提心;主动下界体察民间;对那兴林国婆伽也是个喜事;于昆仑一脉道亲亦有功德;为师甚为欣慰;全仗佛祖提携!只是你二仙自此归依佛门;更当须努力才是;虽说你等本性根源是始出于佛陀;必竟隔世久矣;你等自当慢慢润磨;将来必成大器!”
慈航二仙道:
“谢师尊栽培之恩;弟子永世不忘!”
佛祖转头吩咐九天玄女道:
“事亦如此;你便把那地藏王菩萨请到这里来;回头再去打发那妙庄王婆伽回他那兴林国听信便了。”
“是!”
九天玄女娘娘应答后径自去了。须臾; 地藏王菩萨来;佛祖即把慈航二仙转世为兴林国妙庄王婆伽的女公主之事向她说了;叮咛他亲带銮驾恭送二仙赴西域界往生;待他(她)平安转世成功后方可回銮交旨。 地藏王菩萨领佛玉旨后;便带慈航大仕和慈航真人二仙辞别诸陛下;出山门驾起五色祥云离开西天大雷音寺;径直朝须弥山方向而去。
地藏王菩萨领慈航二仙离开'无权介台'之后;玉皇大帝好奇的向原始天尊问道:
“掌教陛下;刚才陛下对慈航二仙言道;说他(她)们‘本性根源是始出于佛陀’;是真的吗?您是怎么知道的?”
原始天尊道:
“然!原来我并不知晓他(她)们本性根源是始出于佛陀的。那是60年以前的事了。一天;敝师尊鸿钧老爷子命我速往东南方向跟踪一对凤凰寻去;务必设法将那凤凰所托生之人收为弟子方可复命。我问这是何为? 师尊鸿钧老祖言道;他方才与华胥始祖正在那昆仑山金顶那儿下棋对弈;忽见在那悬崖绝壁的金梧桐树上;飞来两只凤凰蹲在那树叉上叽叽喳喳吵得不可开交;经女娲娘娘劝止后;两凤凰便朝东南方向飞去。两祖师赶忙与女娲娘娘见礼; 女娲娘娘告诉他说; 昆仑如需要人才的话;可马上追踪寻去。我师掐指一算;才知这凤凰原本是阿弥陀佛转世托生所变;所以才叫我操办此事。我领师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乘闪电云一路寻来;见那对凤凰托生在福建建寧艾炳元家;生的是一对龙凤双子;只因婴儿哇哇大哭不止;我便以专治小儿哭疾为由;变做走方郎中模样看那对婴儿;说道:‘救国于火;救民于水;乃大任于斯;哭泣何来?!’并赠他俩慈航鞋各一双;叮嘱他稍长后就穿此鞋。后来;他(她)们正因穿上此鞋才躲过洪水而归于昆仑门下。女娲太太婆娘娘大驾在此便可证实此事!”
女娲道:
“事倒是这么个事!但凤凰的身世;我只知其大概;却不甚了了。要知详详细细情由;还须佛祖如来讲说才能明白!”
如来佛祖笑道:
“哈哈!娘娘真有你的!那凤凰兄妹确实是阿弥陀佛转世托生所变不假;而阿弥陀佛是我‘过去’一世佛(内又含‘过去’;‘现在’;‘未来’三前世佛)的佛本身;我怎地不知?只是我现在对阿弥陀佛的身世还不算是第一知情人;这事应由真正的阿弥陀佛佛本身的前身来把他的始末根由说清楚;才算是寻觅到了正宗!无量佛善哉;善哉!”
说完含笑不语;两眼来回翻看那东方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见大家都专门向他瞅来;觉得再向众神保密也无甚多大的意义了;便哈哈一笑道:
“我是九世佛如来佛祖的前三世佛阿弥陀佛的前身的佛本身。说起来;我在佛的范畴圈里;按生辰年月算来;那我的资格算是最老的了;但回想起来;那时;所谓佛陀修行可只我一人;可那时佛陀修行所面临的;唉!漫漫的长夜是多么寂静啊! 漫漫的时空是多么深远啊!漫漫的生命长河是多么寂寞啊!那无光;无声;无人;无……。是多么可怕呀!这;这一切的改变;还得感谢女娲太太婆娘娘;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人类;而且给我们带来了人类世界;因此;才有了我们这些神仙鬼怪佛菩萨啊!才使得这世界不再寂寞!”
女娲听了东方无量寿佛的这一番实话特别的开心;她这是在神仙鬼怪佛菩萨的最高首脑层里面;第一次亲耳听到了最老资格权威神物对她的创世功德;发自内心的由衷感激和发自肺腑的赞颂之声。她笑了;笑得那么腼腆;美丽。
……
妙庄王后名叫宝德,是个淑慧贤良的妇人,妙庄王十分敬重恩爱。
妙庄十八年二月十九那一天早起;忽宝德王后醒来奏报妙庄王婆伽说:
“妾昨夜梦到一处地方,有山有海还有一片紫竹林,那大海一片白茫茫的无边无岸,波浪滔滔,忽然‘哗’的一声响亮,海中涌出一朵金灿灿莲花;光芒四射。海中却又生出一座仙山,山上缥缥渺渺似有许多重重叠叠的楼台亭阁,以及宝树珍禽天龙白鹤。山峰顶上则涌出一座七级浮屠,其尖上端端正正地安放着一颗明恍恍的珍珠,那珍珠放射出千万道奇光异彩,十分壮观。忽然那明珠冉冉升空,转瞬之间,变成一轮红彤彤的旭日,高悬在头顶之上,只听‘轰’的一声响亮,那轮旭日竟飘飘悠悠地落到我的怀里,我只觉肚腹一胀竟自醒来,始知是南柯一梦。”
妙庄王闻听,心中大喜,便向宝德王后道:
“御妻梦中所见,分明是佛国极乐世界的情景,此乃大吉之兆也!就说那颗明珠,分明是佛家舍利化为旭日投入到你怀中;此是天孕之兆。正可庆贺哩!”
宝德王后听了这番话自然欢喜不尽。没想到在辰时三刻;王后竟生下了一位公主来,当时异香绕室;良禽争鸣;如奏仙乐一般。
妙庄王见了暗想: “这孩子莫非有些来历?”于是;他便亲用金笺朱笔题写了";妙善”二字,来命做三公主的名字。随后;妙庄王便命人在宫中悬灯结彩,演戏庆典;大宴群臣七日。
就在欢宴的第六天,妙庄王命宫女将妙善公主抱到殿上,与群臣相见。不料这小孩子一到殿上,马上就放声大哭起来,再也休想住口,闹得乳娘慌了手脚,群臣停了杯箸,妙庄王满腹不快。正在此时,忽见黄门官上殿奏报说:
“门外有一位老叟,说他求见我王;有要紧话要说与公主。”
妙庄王便命将这老者宣上殿来。只见那老者仙风道骨,品貌不凡。妙庄王问道:
“老人家你来此何事?说来我听!”
老人道:
“大王;您可知这位公主是慈航大士转世降生;来人间救苦救难的?”
妙庄王听了不觉哈哈大笑道:
“不知;请道其详!”
(下接第十七回 地藏王交旨归西 三公主须医瘢痕)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七回 地藏王交旨归西 三公主须医瘢痕
第十七回 地藏王交旨归西 三公主须医瘢痕
老人道:
“慈航大士今番投胎人世委实是真;希大王万万不可小视!”
正说话间,那抱在怀中的妙善公主,哭得愈发厉害了。妙庄王见此不觉心头一动,便向老者道:
“小儿现在如此狂啼大哭,究竟是为了什么?你可知否?”
老者道:
“知道知道!公主之哭啊,这就叫做大悲。她因为见我王大开筵席,吃了多少牛羊鸡豕、虾蟹禽鱼,伤了这许多生命,不知给她自己增加多少冤孽,这就叫做大慈。故而啼哭不住。”
妙庄王道:
“喔!既然如此,你老人家可有什么方法使这孩子止住哭闹吗?”
老者道:
“有有有; 有有有!”
于是他便走到妙善公主身旁,用手摸看她顶门,喃喃的念道:
“莫要哭,莫要哭,莫要哭昏神,闭塞聪*,莫忘大慈愿,须识入世今。三千浩劫难,由你去度善,莫哭听梵音;正果当自然!";
说也奇怪,那老者如此一念,妙善公主就竖着耳朵细听;当老者念完时;她便睁开眼睛看了那老者一眼,立刻就止了哭声,把妙庄王与合殿大臣惊异得啧啧称奇。忽听那老者向妙庄王说道:
“如今公主哭闹已止,老朽就此告辞了。”
说罢,向妙庄王鞠了一个躬,两袖一挥,迳自下殿扬长而去。
妙庄王命左右快快去追。左右追出宫门并不见人影;忽听天外有仙乐之音;便抬头观瞧;见有一队神仙在云上载歌载舞;其中有一巨尊菩萨头上罩有五色光环;似那画上的地藏王菩萨一般;瞬间即逝;连那奏乐和执旗的仙人俱都不见。众臣奇之;急回殿如实秉告妙庄王;妙庄王方始信那老者之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妙善公主在兴林国渐渐长大,转眼之间,已是六岁半了。出落得美丽端庄、聪明伶俐、能说能笑,比了两个姊姊妙音、妙元两位公主更是高出三筹。不过她生来就不吃荤腥;只吃素食。特别是上学读书,就好似有夙慧的一般,妙庄王在周遭十六国为她请来二十一名饱学之士作她学习各门学问的先生;但这公主;无论哪个先生教她些什么;似佛道儒、诸子百家、经史文集、诗词歌赋等等;凡一教就会;还都能融汇贯通。凡论讲起来;引经椐典;深入浅出;正确无误;且毫不费力。妙庄王在宫中还给她专设了个图书馆;馆内存有十万八千套历朝历代精典名著;她是无论何种书籍文化都喜爱钻研;而且过目不忘;每逢考试;不论是考甚科目;出甚难题、怪题、大题、错题;她都答得巧妙准确;总是满分;总拿第一;远远高出两位姊姊之上。因此,妙庄王与宝德后都十分爱她,真视同掌上明珠一般。
有一天;妙善公主在宫中复习完那<;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后,便带了一名宫女,到花园中闲游,无意之间,就走到仙人洞旁,蓦然间瞥见地上一队黄蚁,一队黑蚁,在那里斗作一团,正在难分难解之际,双方死伤累累。妙善见了,好生不忍。暗想这小小的蚂蚁,就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一生的性命也已短促透了,何况还有异类的残害?自保尚且不暇,为什么还要自相争斗自促寿命哩!你看那许多死伤的遗骸,是多么凄惨啊!可是战地死伤的蚂蚁,已有好几百个,妙善看了那种折手断足的情形,好生伤感,暗想蚂蚁虽然是个小小虫儿,到底也是一条生命,只这么一斗,就涂炭了这许多生灵,不知它们前世造了什么孽,要如此惨酷的横死。如今搁在这里却不妥当,万一被异类来啄食。岂不是惨上加惨吗?不免待我来掘个坑将其埋葬了罢。于是她就在近处掘了一个小小土坑儿,正在收拾蚁尸去葬,恰好遇到妙音、妙元二位姊姊走来,便喊他们来帮忙。妙音、妙元两位公主笑了一笑道:
“妹妹,你自去闹好了,我们却不耐烦帮你做这些扒地皮的玩意儿。”
说着便携手走将开去。妙善公主也不再呼唤她俩,只将蚁尸一个个捡得,送到坑中,用土掩埋了,圆满了这场功德。
忽然;她一个人自思、自想、自悟道:“世上的人,劳劳碌碌争名夺利,到头来终不免遭到许多磨难,受尽一切苦厄,至死不悟,多么可怜啊!如何想个方法出来,使举世的人都大澈大悟,免了尘劫才好。”因此她的思路,越想越远,凝神静坐好似入定的一般。正在出神的当儿,忽听一片很和悦的蝉声,突地急噪起来,她心灵一动便循声寻去。
只见一根绿柳枝上,一只鸣蝉抱在枝头嘶声极叫,旁边另有一只螳螂,两把利斧已将那只蝉抓得牢牢的,昂起了细长的头颈,正待去咬来吃哩!妙善公主见了如此情形,暗想那只蝉分明是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