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具体到一个人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看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你这一小节标题是“选校只看排名,那是糊弄自己”,并没强调是不应往“好”了看,还是不应往“坏”了看。
而文章中,却只着重谈了不自量力,光往“好”了看的弊处,为什么没谈另一面呢?
选校只看排名是糊弄自己(2)
这个问题发现得好,下面就要说到这儿。
首先,这不是我们的疏忽,而是因为,排名靠前的大学,尤其是名校,淘汰率极高。
如果你“高”估了自己,结果造成“笑着进来,哭着出去”的结果,不仅耽误时间,浪费金钱,而且对自信心是一个沉重打击。调整及恢复过来,是要花不小力气和时间的。
而若是“低”估了自己,调整起来,则要简单得多——可以凭你的成绩申请转校。
我们说“只看排名,那是糊弄自己”,主要想指出的,还不是“高”估与“低”估的问题,而是为后面要展开谈的专业问题做铺垫。
因为,一个学校其排名再靠前,几十乃至上百个专业也不可能都优秀、都有名。
而一个留学生,既然在异国他乡从政的机会比较小,那么,比较实际的操作方法,还是选一个将来容易在职场安身立命的专业去读。
而在初入职场的时候,学校排名的次序,远远不如一个受到职场青睐的专业更有竞争力。
有读者想说:那我去读一个名校的好专业,岂不两全其美?
那自然是毫无疑义的了。
可问题是,名校的好专业,势必聚集了一批精英。
即使开始不全是精英,等毕业时,经过几年淘汰,也只剩下了精英。
阁下如有这等实力,自然是两全其美。
可若属于对自己“高”估了,那岂不是“糊弄自己”?
那么,作为一个留学生及家长,什么时候该看一看,或说一说,自己或自家孩子所读大学的排名呢?
我们以为,是在你读了一段时间,并且感到自己比较适合之后。
那时,你再顺便看一看,发现自己所在学校,只要排名不是倒数第一,就会有欣慰感!
即使排名是倒数第一,可如果所学专业好找工作,而且本人门门功课都是一次通过,那油然而升的满足感,可是充满含金量的。
因为,没通过,就要重读;重读,就要重新付学费,就要多花钱。
所谓满足感,就如同买了一辆价不高,但养得起,且小偷看不上眼,又质量过关,还挺皮实的国产车,开着省心,停着放心,除了牌子不靓,没别的毛病。
如果你还觉得自己所上的大学排名不理想,心里有点不平衡,或者很遗憾,那就这么想想:假如车主本身是一个平常人,即使开上了著名的“宝马”小汽车,难道就能摇身一变,成“名人”啦?
这一节讲了那么多泼冷水的话,其本意,决非是要拦着大家去读名校,而是希望能量力而行。
因为,孩子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敢想敢干;
家长如果也“望子成龙”心切,那么,一个好大喜功式的“大跃进”规划,便会很容易形成。
而在“大跃进”式规划形成的前后,往往会忽略,或者根本没人会想起查阅一下,去年美国“常青藤”的几所大学,加上另外十几所名校,其能吸引留学生的那些系,分别才招收了多少中国孩子。
很少的!同学们。
别说几十个申请者竞争一个名额,就是几个申请者竞争一个名额,落选的机率也是不小。
如果你在申请时,再没有其它大学作保底,那么,耽误的时间,会把整个留学规划向后推延。
而且,从趋势上看(即:对比几年前的招生情况),也不乐观。
据透露,很多系,招中国孩子的人数,都已经低于招印度孩子的人数了。
有的系,干脆一个中国孩子也没招。
有人说,这是种族歧视的一种表现。
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就因此爆发过游行请愿。
有人说,这是中国留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结果。
一些中国孩子被录取之后,进了大学就转系(去学相对热门、相对好找工作的系)。然后,还想把奖学金带着走。
还有人说,这从根本上讲,还是美国大学经费连年短缺所致。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选校只看排名是糊弄自己(3)
而短缺的原因,就是美国经济在走下坡路。所以,在给留学生奖学金方面,不象以前那么大方了。
究竟哪种原因是真的?
或者,哪种原因是主要的?
这都不是本文要深入探讨的命题。
但是,已出现的一个现象,却已经严峻地摆在大家的面前,即:进名校的门槛不是在降低,而是在增高。
这是实话。
虽然它不及鼓励你瞄准哈佛、冲击耶鲁、拼搏剑桥、挑战牛津的青春寄语,那么顺耳、动听;
那么令人向往和激动。。。。。。
只选专业不选国家将耽误自己
在留学规划的制定上,如何走好“选择”这几步很是关键的大棋呢?
其中的逻辑关系,又该怎样梳理呢?
有没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供人把握呢?
我们认为,如果抛开有贵人相助的好运者,以及心想事成的“牛”人们另说。
那么,无论是学历上的高中生、本科生、大专生;还是学业上的高材生、中等生、偏科生;只要给你机会,供你选择;或者你经过四处搜寻,捕捉到了可以选择的机会;其实,都可以参照以下这样一个运作程序,来走“选择”的那几步大棋。
即:选学校,不如选专业;选专业更要选国家;选国家,还应选城市;选课程,莫忘选老师。
在上一节,我们着重谈了只看学校排名,而忽略了选择专业,进而毕业后有碍就业的弊处。
这是从切莫只图虚名的角度,告诉大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你的学校。
换句话说,应该把最适合你的学校,看成是对你来说最好的学校。
那么,怎么寻找最适合你的学校呢?
你可以试着从选专业、选国家、选城市、选课程及选老师等几个方面入手。
“选专业”,为何还要“选国家”呢?
因为,无论是理科、工科,还是许多商科,西方国家大学的教材内容都相差不会太多。
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西方不同国家因各自的留学政策、自然环境,以及语言的不同,其留学的成本,与日后回报的比价,却相差很大。
所以说,只选专业,不选国家,那将耽误自己。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把留学生当金矿开采的英国
有关主要西方国家各自不同的留学政策,我们将在“哪国适合你”部分详细加以介绍。下面,先用比较形象、易记的语言,先给大家描述一个概念的印象。
英国的留学政策是以赚钱为原则。
把吸纳更多的留学生来英国读书,当做一个产业来办。
把留学生当金矿开采。
因此,该国的学费不比美国低,而拿奖学金的机会,却比美国少得多。
至于留学生毕业后能否在英国发展,该国的大门,原来却开得很小很小。
最近,大概该国的决策层,觉得光赚学商科、进名校的留学生的学费,还不过瘾;
觉得那些理科大学及教数理化的教授们还比较闲散,还有潜力可挖。
于是,便推出了一项吸引外国学生读英国理工科的新政策:凡是在英国读理工科的大学留学生,毕业后,将可在英国申请合法居留的工作签证。
对于移民国家来说,这一政策并不算什么;
但对于英国来说,这简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学会法语 等于挣到了留法的学费
法国的留学政策,是与推广法国语言文化的国策紧密相联,且配套执行的。
即,只要你过了法语关(通过标准的语言考试),就可以与法国公民一样,接受几乎免费的高等教育。
在这一点上,只要你有机会与任何一个法国人谈该国与英国留学政策的比较,那位法国人马上会无比自豪。
如果你顺便做一点对法国留学政策肯定式的表态,那法国人一激动,可能会请你喝咖啡。
有一个流传很广,也流传很久的说法。
即:法国人大多会说英语,但一般都不愿同一个说英语的人用英语交谈。
甚至,对一个用英语问路者,也装作听不懂。
然而,以我们在巴黎,以及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尼斯的亲身经历来看,这个说法有点把法国人说得太心胸狭隘了。
当然,也许我们碰到的都是善良人;
或者,因为是在世界著名的大都会及旅游城市,那里的法国人有较强的国际主义意识。
关于到法国留学,有三点需要提醒欲去的同学们:
其一、在法国学法语并不免费;
其二、在法国读书毕业后就业前景很好,且薪水颇高的工程师学院一般要学费;
其三、有人以为法国的移民政策比较宽松,但是,却忽略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即:那是针对原法国殖民地国家的公民。
也就是说,咱中国人不在此队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留学德国还有一个好消息
目前,德国的留学政策与法国有相近之处。
只要你过了语言关(但需通过标准的语言考试),就可以与德国公民一样,接受几乎免费的高等教育。
不过,免费的日子已经不长了。
但是,即使将来收费,比起英国,也是很温柔的。每学期才几百块欧元至一千多欧元。
并且,因为是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一视同仁。所以,比起加拿大等国,不会让你心里觉得不舒服,反而挺平衡。
与法国人稍有不同的是,德国人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远没达到法兰西民族那么自我欣赏,乃至陶醉的程度。
德国人也没有象法国人那样,具有极力向世界各地推广本民族语言的热情。
但是,该国各阶层人士都具备的深厚的文化素养,也许影响到该国的教育政策,使他们具有一种为求学上进者大开方便之门的习惯。
随便举两个并不相关、却能说明上述论点的例子。
其一、你若在德国一处休闲绿地播放一首德国古典作曲家的名曲,即使是躺在长椅上的流浪汉,也会向你投来友善的目光,甚至是微笑。
其二、在德国大学里,你可随处遇到年纪很大、留学多年的老留学生。
我们一问才知道,只要你肯学习,即使六年毕不了业,也没人赶你离开大学。
这也正是德国大学要收学费的原因之一吧!
若你想读更高的学位,大学还会提供许多方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德国的大学学制自成体系,与中国的学制不对应。
因此,留学的时间要长一些。
留学德国,还有一个好消息值得一说。
那就是:随着德国移民政策的逐渐开放,原来移民欧洲这道对于国人来说,属于难以逾越的界线,已从德国开始松动。
只要你花几万欧元在德国注册一个公司,就可以获得在德的居留签证。
该公司只要成功运作三年,即可申请在德的长期居留签证(也就是所谓德国“绿卡”)。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