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墓三分之盗墓高手-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紧张地注视着水花,生怕漂到对岸引起人群的注意,当水花漂荡到河中央时,突然打个卷,似乎前面有什么阻碍着它,转眼间就平息在水中了。陈兴全不觉有些奇怪,他从小在水乡长大,自然知道像这种水波荡漾激起的水花在没有外力的阻碍下,能够漂漾很远,他又轻轻地晃动了几下身子,荡漾起几朵水花。
  这时诖骅郦突然抱紧了他,冲他轻轻地摇了摇头,原来她也意识到这样会引起对岸的注意。陈兴全冲她点点头,权作安慰,然后注视着刚才激起的水花,只见它们仍然是到了刚才的位置就翻卷几下,消逝在水面上。
  陈兴全大觉奇怪,正想再试,突然诖骅郦松开他,从岩壁上掰下一颗碎石屑,用力扔了出去。陈兴全待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只见碎石屑飞到空中,呈一条弧线,两边距离得那么近,就算小孩子也能扔过去。
  当石子飞到半空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石子飞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像是碰到了什么阻隔一样,直溜溜地滑了下来,落在水中,“扑通”一声响,激起一大片水花。
  陈兴全紧张地注视着对岸,这么大的动静,近在咫尺的人群不可能听不到。他正在思忖着对策,忽然身前急流波动,扭身一看,只见诖骅郦已经游了出去,边游边大声地喊道:“哈哈,我终于找到了,哈哈,我终于找到了。”
  陈兴全吓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向对岸看去,只见岸边的人群已经快拜完了,队尾只剩下几列,可是这些人像是根本没发觉这边的情况,似乎处在另外一个世界。
  陈兴全也学着诖骅郦的样子,小心地游了过去,看看对岸,仍然没有任何反应。他游到河中央,还想继续往前,这时他的头在后,两手向前划着水。
  突然他的手感觉触到了什么东西,来不及反应,紧接着水波的惯性带着他的头狠狠地冲向前面,“砰”的一声,他感觉撞到了什么东西上,撞得脑袋生疼,他抬起头,可是眼前什么也没有。
  他用手摸摸前方,感觉前面是一个光滑的物体,但是什么也看不见。他用水往上泼了几下,只见大片的水迹留在上面,像是一块透明的洋琉璃(那时候人对玻璃的最早认识是唐代从西域传来的,但数量较少,所以较为珍稀,后来到了清末,一些富贵人家也有用的,多为西方引进,一般老百姓家见之甚少,所以都称之为“洋琉璃”)。
  他低下头,发现在他的视线之下的水面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眼前的水面是蔚蓝色的,可是阻隔物体前面到岸边的水却呈现出深蓝色。
  

第四十一章 先人遗事(1)
他这才明白过来先前的水花和石子都是被这个所谓的“洋琉璃”给阻挡回来的,而且这面“洋琉璃”可以阻挡对岸人的视线,但是却可以让这边的人看得很清楚。
  他扭头向诖骅郦看去,这一望,他的眼睛久久不动了,被眼前的奇异景象给震惊了。
  在他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大巍峨的建筑物。
  像是宫殿,又像是城堡。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定义的话,可以说这是一座神庙。
  前面一排是一米多高的石墙,正中是两根六公尺高八棱形石柱,石柱上刻着一条跃跃欲试的飞鱼,刻工古朴粗粝,神似形拙,这种刻工和样式,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远古蛮荒时代的作品。正中是一个露天中殿,左右两壁各有一条花斑石栏杆甬道通往两边侧殿。中殿正中是一个石条几,上面横躺着一个人。
  这些对于在短短的时间里经历过这么多变故的陈兴全来说,都不足为奇。而且也称不上高大壮观。
  真正让他吃惊的是石殿条几后的那扇墙。
  这扇巨大的石板用极其光滑的整块大石制成,高度有几十丈,足足可以抵得上一座小山。上面垂下来十几根长绳索,每一根绳索都有磨盘那么粗,上面打着结,每个疙瘩结足有小牛那么大,看上去错乱无章。
  陈兴全傻呆呆地看了好半天,直到旁边的诖骅郦使劲摇晃着他,他才醒悟过来。
  “哈,我终于找到了,哈哈,我终于找到了”诖骅郦高兴地呼喊着。
  “你找到什么了?”陈兴全不解地问道。
  “哀息之墙呀。”诖骅郦说完向前方奋力游去。
  “原来你会水呀,害得我拖了你半天。”陈兴全不满地说道。
  “哼,谁让你不听人家的话偷偷跑出来呢,害得人家担心半天。好在你帮我和族人找到了‘哀息之墙’,暂且放你一马。”诖骅郦头也不回说道。
  两人上了岸,浑身湿漉漉的,诖骅郦禁不住打了个喷嚏,陈兴全脱下衣服拧干,披到她身上。诖骅郦脸微微红了起来,躲闪着。
  “什么是‘哀息之墙’呀?”陈兴全问道。
  “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听我的族人曾经说起过,只要能找到‘哀息之墙’,穿过它,就能到达另外一个世界。”诖骅郦呆呆地望着巨大的石墙说。
  “什么世界?”陈兴全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们族人一直在地下漂流,就是为了寻找‘哀息之墙’。没想到,它就在我们的灵山里。”
  陈兴全明白她所说的灵山就是指刚才他所在的山崖。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说诖骅郦和她的族人是在地下漂流,如果按照诖骅郦的意思,那么究竟是她的族人们在地下不断迁移,还是整座灵山都在漂移呢。
  陈兴全推翻了后一种假设,因为这样太荒谬了。
  突然他想起自己还不知道是怎么来到这里的,这一切是不是和这个漂移的部落有关?
  但是接下来诖骅郦说的话让他觉得眼前的女孩如果脑子没病,就是他有病。
  “其实从见到你的第一眼开始,我就知道我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诖骅郦幽幽地说道。
  “什么意思?”陈兴全问道。
  “我们的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那个时候,各路诸侯征战,我们的族人饱受战火的煎熬,都很渴望十一诸侯国能够停止内战,过上幸福平和的生活。”诖骅郦说道。
  “十一诸侯国?不是只有战国七雄吗?”陈兴全在棺材铺当伙计的时候喜欢听街头说书人讲古论今,因此也知道一些史事。
  “可能你们现在所知道的只有齐、时、冶、楚、韩、赵、魏等国,这也难怪,秦、燕、洛于、单四国因为地处僻疆,所以不为人知。”诖骅郦说道。
  “什么?不是这样的,我听说书的人说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至于你说的那些,听也没听说过,后来秦国灭了六国,一统江山。”最后一句话他是学着说书人的口气,说起来颇为自豪。
  

第四十一章 先人遗事(2)
可惜的是陈兴全早生了几十年,没有理解这句话的重要性,若是放在现在,仅仅凭借诖骅郦说的这番话,考古界的历史就要重演。
  “是这样的?那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当时各国之间争斗得很厉害,后来我们一心想解脱出来,就派出一部分人,去寻找可以避难的地方。在我的祖先派出去的人当中,有一个叫偃路子的人,他们家祖传的木艺技巧天下无双,他用这些木艺手艺,发明了不少工具玩意儿,让我们部族获益良多,所以我们在生产上比其他人也先进得多,因此钱粮备足。”诖骅郦说道。
  “偃路子,偃路子,制作木艺,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熟悉呀?”陈兴全说道。
  “是呀,他制作的小鸟,飞上天,不仅能鸣叫歌唱,还能在雨季来临的时候,给我们预兆。”诖骅郦说道。
  “真有这么神奇的事?偃路子,制作木艺,你说的这个偃路子是不是还有个名字叫偃师。”陈兴全问道。
  “嗯,你也知道他呀,不过你说的偃师是他的爷爷,也是我们族里的人,据说偃家的手艺就是从他传下来的。”诖骅郦说道。
  陈兴全顿时傻眼了,对于这个偃师他曾经听师傅说起过。
  据《列子》记载,西周时期,周穆王前去昆仑山狩猎,回途遇到了一位匠人带着一木人,向周穆王敬奉,周穆王问这个木人可做什么,木匠回答:“这是我做的艺伶,能歌善舞。”周围侍者不信,于是匠人让木人当众表演,只见木伶翩翩起舞,歌声优美动听。
  就在表演将结束之时,这个木艺伶竟眨巴眼睛,勾引周穆王身边的爱妾。周穆王不禁大怒,斥责匠人:“你不过是找个真人伪装,想当做奇伎,欺上骗下!”说着就要治罪于他。
  匠人不慌不忙地把木人拆解开。周穆王发现,原来他真的是以木头、皮甲、胶漆等材料制作出来的,不论是肝、胆、心、肺、脾、肾、肠、胃、筋骨、关节、皮毛、齿发等,全是人工。周穆王这时才不禁佩服感叹:“原来人工的技巧,竟能达到与天地造物者同一个水准,实在不可思议!”
  这个匠人就是偃师,他创立的“木枢术”可以算得上是修建陵墓的鼻祖,“木枢术”以木枢杠杆原理为动力,以枢机来控制,讲究的是能举重若轻、灵活机巧。是他开创了掘穴开棺不能用五行之金的手法,因为据他所言,五行金之锐,可摧前殇魄,伤阴德,木有灵气,可多采用。但是随着“木枢术”的失传,后世多没有遵守,他除了精通木艺之外,一生所从事的就是借手工之巧,专为帝皇修建天下龙穴凤池。
  

第四十二章 随人按迹(1)
陈兴全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居然是当年建墓修陵老祖宗所在的部族,心里觉得激动万分。
  因为他知道,要是能够从中学得哪怕一知半解的陵墓知识,出去以后也足可以傲啸众陵不觉大,一览群墓不觉多了。
  部族祖先派出去的人有十几组,当中只有偃路子这组是独自一路的,这一向是他的习惯,一般孤独的鸵鸟总是喜欢一个人奔跑,结果跑着跑着就跑出事了。
  在出外寻访的途中,遇到冶国的国君冶鲣(通宣)王,冶鲣王知道偃路子善于勘墓筑陵,就把他囚禁了,让他为自己修建陵墓。
  冶鲣王为人残暴不仁,自己惟一的儿子又懦弱荒淫,所以他很担心自己死后国家保不住,因此要求偃路子寻访陵墓的时候一定要极其隐秘。
  偃路子前辈这一去就是四年多,当时族人并不知道他在帮冶鲣王勘墓寻穴,以为他在外面出了事,于是四处派人寻找,直到四年后,一个土人(当时称生活在山上的人)送来偃路子的竹简,大家才知道他的下落。当时竹简上写得很简单,只有四个字,竹简上写着:“随人按迹。”字迹很潦草,看得出当时情况很危急。因为当时族中有识别自己人行踪的暗记,所以书中所说的“按迹”大家都明白,是按照留下的暗记。只是“随人”这个词大家只能理解是跟随前来送信的土人。于是有族中的长老想询问土人,一开口,才知道是个哑巴,后来大家费了很大工夫才搞明白这个土人是修建冶鲣王陵墓的奴人,当时为了怕泄密,这些奴人都被割了舌头。
  后来在修建陵墓的时候发生了异事,工地上一片混乱,因此有些奴人就趁机逃跑,这个奴人因为以前受过偃路子的恩惠,所以想带着他一起逃跑,但是由于偃路子是主领(相当于现在的总建筑师),看管得比较严,无法逃脱,所以就让他捎书一封带给族人。
  部族里的人知道真相后当下不敢怠慢,选了几名勇士在族长的带领下,连夜起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