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释菩提随手施法破开极喜地的规则屏障膜胎,将浩大的弥陀山以及山中百位伽蓝,千位诸天,几十万比丘一起降临到离垢地界面的时候,在佛门所居之处的南阎浮提,灵山之中,本师如来释迦摩尼佛召来座下诸佛,会聚于大雷音寺宝殿之中。
本师如来释迦摩尼佛,神情依然如以往那般宝相庄严,祥和,威严,睿智,博大!
“诸佛可知那释菩提的情况?”佛祖的声音,在诸佛,菩萨,罗汉的耳中飘荡。
以过去佛为燃灯古佛为首的诸佛,默默的掐指一算,脸色刹那都显得很是震惊和意外。
对于释菩提凭空降世之时所言的讲道一事,诸佛自无不晓,却都是抱着一颗不屑的轻视之心,看待这件事。
要知道,讲道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道必须有法可循,能够打动人心,发人深省,教化人心,方可说道,讲道!
几位婆娑世界的诸佛教主自然也都有讲道传道和布施教化之力,但是,他们讲的道,通常只能小度化,而无法大度化!
即是说,就算他们在一方仙界,讲道教化,也只能针对那些对自己道法有感悟之力的人而已,却是无法做到众生皆为所动之功。
佛门之中,除了阿弥陀佛和本师如来释迦摩尼佛两位世尊,也唯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众生慈悲道法,能够打动众生。
观世音菩萨原本只是阿弥陀佛身边的两位胁持菩萨之一,和大势至菩萨同一地位,是“大悲菩萨”,而大势至菩萨则是“大勇”菩萨。
然而,观世音菩萨惊才绝艳,于佛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将佛门的慈悲阐义,深入人心,凡界众生,也许有不知如来或阿弥陀佛者,却绝不会不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在凡界各位面,有亿万尊化身,为众生所信仰膜拜,有送子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威德观音,千手观音,大慈观音,救苦观音等等化身!形象可谓深入众生六大愿和千万小愿中。
观世音菩萨能够在未成圣时就被尊为和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并列的西方三圣,与她深入人心所得的大教化,大功德,大愿力,是分不开的。
佛门,能够有普渡众生之力的,也就只有这西方三圣而已,但如今,却是要加上释菩提这人!
诸佛默心掐算,都明白,自那极喜地界面,传来了一股浩大的愿力,但这股浩大的愿力,十成中,只有一成,是流进了佛门,九成却是到了那尊曾被诸佛耻笑为自不量力宣讲大道的释菩提身上。
这种情形,以前只出现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身上,所以,才造就出了如今和阿弥陀佛,本师如来释迦摩尼佛三国鼎立的菩萨祖师来。
“难道,佛门要再多出一位世尊不成?”诸佛心中纠结不已。
虽说佛门多位圣人,会更加增长佛门气运,但前提是,这尊圣人,要和自己一条心才成,若是都像观世音菩萨祖师那样,自立门户,反倒是无形中分走了佛门的气运,反而不美!
这点,不只是诸佛心里有数,本师如来释迦摩尼佛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而诸佛此时也都明白,看释菩提的举动,显然,这尊凭空降世的大佛,绝不会甘于屈居人下的,自立门户之心,已经如同和尚头上的虱子,那是明摆着了。
“彼佛之心,昭然若揭,佛祖,此事,我们绝不能坐视,任其发展!以免养虎为患!”弥勒佛祖首先发言。
其他诸佛闻言也都纷纷颔首附和。
佛祖微笑的看着坐于最下方,位列十八罗汉之下的降三世清净圆满净坛行者,问道:“净坛行者,你的意见呢?”
李天幕神色未动,合十道:“一切听从我佛的旨意。”
诸佛皆奇怪为何佛祖会询问降三世清净圆满净坛行者,不过,对净坛行者竟然如此受释迦摩尼佛看中,也都暗自心里嫉羡不已,特别是过去佛燃灯佛祖和未来佛弥勒佛祖两佛,对李天幕更是猜忌。
佛祖环视了一圈座下诸佛,目光落在四大古佛之一尸弃佛身上,道:“尸弃佛,此事就劳烦古佛走上一遭,查探那彼佛究竟有何神通大法?竟然能度尽极喜地仙界的亿万生灵?”
“遵佛旨!”尸弃佛起身,合十俯首,躬身行了一拜,尸弃佛便坐着莲台,缓缓的飞出了大雷音寺!
第308章 离垢地界
释菩提度尽极喜地亿万生灵,众生皆信仰膜拜,皆闻释菩提名,皆诵释菩提号,狂热至诚的信仰愿力,汇聚成大河,涌进了释菩提于极喜地仙界各地弥陀宫和庙宇的金身法相中,随时供释菩提提取。
有了庙宇,有了愿力,就等于有了功德,也等于有了一份保障,任是谁要对付释菩提,都不得不顾忌释菩提身上的功德。
要知道,灭杀一位身上有功德的人,特别是有教化功德的神佛,那是会带来无穷业力的,而业力,却是会影响修道的心境,也许会就此令一位明明十分有前途的仙人,就此道行难进,终身止步于前。
甚至,业力一旦形成业火,就难逃天人五衰灾劫,焚身灰灰,也是必然之事。
所以,一旦身上有了功德之力,功德之光,那么,就等于是天道赐予了一份免死令牌,任何想要杀死功德之士的人,都要好生的再三又再三的思量才行,除非是那些亡命之徒,否则,都不会真的对具有大功德的人动手,当然了,身上拥有杀人不沾染因果业力的功德法宝的仙人,是除外的。
然而,功德法宝,整个洪荒仙界,才有几件?
事实上,真正具有杀人不染因果业力的,也唯有太上道德天尊的天地玄黄玲珑塔这么一件后天功德至宝而已!
因此,已经身负教化功德之力的释菩提,恐怕除了太上道德天尊敢于毫无顾忌的出手外,其他圣人就算想欲对释菩提不利,也得好生掂量再三才行。
圣人虽说超脱于天道之外,却依然还在天道之下,他们一样要修道,修德,修心,修性!圣人杀人,一样会染因果业力!
只不过,若圣人杀的是没有功德的平凡众生,那也只是如同踩死几只蚂蚁一般,对圣人不会有丝毫影响,但若是灭杀具有功德的人,就算是圣人,也难逃因果业力加身。
当然了,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拥有超脱于天道的大神通者,就算染上了业力,圣人也是有方法可以消除业力的,虽然时间不免要长一点,过程也要麻烦一点。
灵山诸佛虽知不能坐视释菩提,任其发展,否则会养虎成患,却也知道,灭杀释菩提不是办法,估计除了本师如来释迦摩尼佛外,也没人胆敢灭杀一尊已经具有一界教化功德和愿力在身的大佛。
要不想释菩提成为养虎之患,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吸收释菩提入灵山阵营,成为灵山诸佛之一。
第二种办法,那就是先探知释菩提的宣讲的道法,究竟有何玄奥之处,然后针对释菩提的道法,在佛门禅法上予以反驳,这也就是佛门最盛行的禅机法会!
佛门中,诸佛都曾辩问佛门世尊,以求道理!而世尊也都一一以佛法给以回答,最著名的,莫过于大慧菩萨问偈世尊的万问之法,一问一答,禅尽佛门诸多道理广义。
在佛祖的心中,他回答的一切,都是大乘正法,都是正确的道理,为何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与色的道理,在以前,何曾有人会联想在一起,但佛祖既然说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空与色,就是有必然联系的道理!
如来佛祖让尸弃佛前往释菩提处,探查释菩提所讲之道,便是要行他佛门世尊之力,辩倒释菩提所讲之法,以此来遏止释菩提的发展!
因为,一旦佛祖辩倒了释菩提所讲的道法,那么释菩提所讲的一切道法,便不是正确的法,众生就是被释菩提的法,引入了歧途!佛祖的法,则会将这些迷途的众生,牵引回正确的大道上来。
若是,释菩提所讲的法,真的被佛祖辩倒,释菩提本身却又无法反驳的话,那么,先前释菩提教化一方,所得的愿力和功德,将会被抹煞,甚至要反负无穷业力!
若是释菩提的众生道大法真的被诸佛洞悉,被如来佛祖辩倒的话,那么,释菩提可以说是遇上了此生最大的危机。
然而,众生道并非真的是道法,而是神通,万人听讲,所感悟的道法,便有万种,试问,诸佛又如何能够洞悉众生道的真义?而予以逐条逐理的辩驳?
就如尸弃佛,若他这次真的从释菩提那里听得了众生道大法,而回去将道法告诉佛祖的话,就算佛祖将这道法辩倒了,却也绝非是辩倒了众生道,而是属于尸弃佛从众生道那里领悟到的,属于尸弃佛自身感悟和见解的道法罢了。
当诸佛都以为,佛祖出手,释菩提必将难逃一劫的时候,殊不知,此计划,注定不能成功。
只怕释菩提自己都没有想到,当日他和地魂道玄推演证魂诀的时候而无意中悟得的几个神通道法之一的众生道神通,竟会是助他成佛的最佳利器!无上法宝!
在灵山对释菩提采取行动的时候,南海洛迦山,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祖师座下的八大菩萨之一的虚空藏,也离开了南海洛迦山道场。
释菩提教化了极喜地仙界,尽夺极喜地亿万众生的信仰,尽度极喜地亿万众生之心,不只震动了佛门,更惊动了道教诸多大神通者的注视!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释菩提身上。
无数大神通者,都在默默掐算这尊凭空降世的佛陀释菩提的来历,却都没有结果,反而越算越是迷糊!
没有结果,其实也等于是有大结果。
能够让这些远古洪荒时期的大神通者都掐算不出来历的,除了有人刻意蒙蔽天机外,那就是释菩提的身份来历,非比寻常。
却说释菩提带着百万弥陀宗的弟子降临离垢地仙界,当高四万两千由旬的弥陀山,在离垢地仙界的浩瀚虚空中显化,释菩提浩大的声音,顿时响遍整个离垢地仙界:“吾乃升天弥陀佛,释菩提!今在离垢地宣讲众生道大法百年,有意者,皆可前来听讲!”
由于释菩提成功的教化了一方仙界,获得亿万众生的愿力,天道也降下了功德,众生道大法有教化之功,已经得到了天道的认可。
所以这次,当释菩提百年讲道的宏愿落下后,天道立刻为之发布了释菩提的讲道机缘,凡是有仙家神通之士,刹那都能从无形的天道那里,获悉释菩提于离垢地讲道百年的印记。
释菩提凭空降世之时,所发宣讲大道之言,不只是北郁单越界众仙,就连九虚其它界面得知此事的仙佛,也皆是一付轻视之色,一颗等着看笑话之心。
但是,这些仙佛们,却万万没有想到,才百年过去,天道竟然发布了有关释菩提于离垢地仙界讲道百年的印记,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释菩提宣讲的大道,得到了天道的认可。
仙人知道的情况自然只有如此,而佛门,知道的自然就比较详细了。
起码大部分佛门中人,都知道,极喜地的亿万生灵,如今信仰释菩提之心,比信仰整个佛门诸佛,还要来的坚定。
不管抱着什么样的心理,在从天道那里获得了释菩提讲道印记的仙人,有七成都赶往了离垢地仙界,要亲耳听听这位公开宣讲大道的释菩提,究竟有何妙法?
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仙界位面,仙人最高等级不会超过金仙的离垢地,因为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