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我还有幸进入海信的档案室,查阅了海信标有各种密级的档案。对于海信的开放意识与包容心,我十分感激与敬佩。
在我看来,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一个最困难的“大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中,开放体系已经形成,并趋于成熟,竞争处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缺乏核心技术的劣势正在凸现。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前言(3)
中国电子信息企业正在面临着一个临界点。上一个临界点是1994—1996年的那段时间,长虹、联想等一批企业发动了价格战,既残酷地血洗了国内大量的中小企业,也击溃了跨国公司的进攻。
很多种偶然造成了跨国公司的一败涂地,譬如对中国市场重视不够,也低估了中国本土企业的攻击能力,以及对“价格战”反应迟钝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它们的失败不是决定性的整体失败,而是一次局部的失败。因此我也称这一次临界为“伪临界”。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10年前的中国市场,只是跨国公司们的试验田,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市场并没有重要到不可或缺的地步。
现在,中国市场已经变成了这颗星球上最具诱惑力的市场,跨国公司们养精蓄锐、厉兵秣马,准备卷土重来了。
于是我们便面临着一个新的临界点,一个真正的临界点,与10年前(1994—199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反击将跨国公司打得落花流水不同,这一次是跨国公司们绝地的反击。
我曾经与周厚健先生就此进行过交流,我认为国外大的家电厂商都已不再生产CRT电视机,我们国家还有大量企业只做这一块。如果价格降到一定程度,差别还不是很大,但当连农村市场都不再需要这种电视机时,这些企业可能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周厚健认为目前这种显像管结构的电视一定会走向没落,所以海信的战略是“要牢牢抓住平板电视的机会,把平板电视的发展道路打造好”。但是,一部分升级后的显像管电视产品,不一定遵循这个规律。
周厚健看到了对手的优势,也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他说:“在技术升级导致产品升级换代的时候,往往是有技术准备的企业会再兴起。现在很多产业都处于一个技术升级换代的时期。所以说有准备的企业的前景和技术准备的优势就很明显。”
海信希望做好准备,于是它们在核心技术方面进行了“赌博”,因为那是一场关乎未来方向的生死之赌,所以我称之为海信“孤注一掷”的战略。这样的战略,中国企业成功使用的不多,能够数得出来的也仅华为、海信等等几家。
它的特征是高风险和高回报率,不容许失败和中途调整战略——因为根本就不存在第二次机会。大部分企业使用“孤注一掷”战略都遭遇了失败,成功的企业则得到了非常高的回报。
是什么保证了海信“孤注一掷”战略的成功?我相信是前期的准备和赌博过程中的坚持。前期的准备越充分,孤注一掷时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企业文化越准确、适用,员工对此认同度越高,孤注一掷遇到挫折时,就越容易坚持下来。坚持下来的企业,它们会突破“临界点”,找到活下去的方向。
一个企业的成长,必须也必然有独特于其他成功企业之处,这便是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海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周厚健先生倡导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如今则被广为认同。
一个中国企业,从中国走向世界,从手工作坊走向跨国公司,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真正优秀的企业,该以什么为目标?
作为案例的海信,从不把“进入世界500强”作为自己的目标,它认为数字并不是企业的真实,亦非企业的内涵。
如何把企业从“做大”的观念扭转到“做强”的观念上,如何使企业从“慢鱼”变成更具竞争力的“快鱼”,这便是海信提供的“海信经验”。
速度,更快的速度。这就是“海信法则”。
通过本书的叙述和分析,我们将会发现——
真正优秀的企业,不是靠数字包装出来的,不是靠不负责任的媒体吹捧出来的,不是靠“典型”被地方政府树立起来的,不是靠所谓的“危机公关”掩饰出来的……
索尼、摩托罗拉、福特……一大批成功的跨国公司成长故事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企业,是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是在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中实现升华的,是通过适应市场的高品质的产品生存下去的,是靠伟大的信念走向未来的。
“创新就是生活。”这是海信的口号。
“人才是本,技术是根,文化是魂。”这是海信的内涵,它朴实得就像任何一款海信的产品。对于迷恋于制造的周厚健先生来说,它就是一切。
所以,与《海信史》和《海信经验》不同,本书讲述的是海信何以成为海信,同时也意味着它必定阐释了周厚健何以成为周厚健个中原因。除此之外,也许本书在告诉你“如何在一个系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方面,也会有一定的裨益。“高层永远会有位子。”请记住美国政治家丹尼尔·韦伯斯特的这句话。
迟宇宙
前言(4)
2005年11月
海信何以成为海信(1)
1
2005年夏天,海信发布了它们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芯片——“hiview信芯”。这款达到跨国巨头市场主流芯片水平的“信芯”终结了中国电视机工业“空芯”时代。
海信因此而缔造了一个传奇,因为它同时也标志着海信在电视机制造方面拥有和掌握了核心技术。在一个充满变数艰险的未来,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3年前的夏天,也曾发生过一桩类似的偶然事件。事实上,它们发生在同一天,3年前的6月26日。我曾在《海信史》中描述道:
2002年夏天。
有时,一个偶然的事件成为象征。海信集团宣布退出青岛家电博览会正是这样的偶然事件。
海信掌门人周厚健在那个夏天导演了这出好戏,几天后他秘密到了日本,寻找新的机会和突破口。在那里,他与住友的高层进行了秘密而亲密的谈判,彼此权衡利益后,做出了双方合作的决定。他们的决定,最终在那一年7月底发布。
又过了不久,8月的中旬,在青岛,海信宣布了“三园一厦”的诞生。在作者看来,那个偶然事件比起“三园一厦”的诞生,更可成为海信进入新一轮“十年再造”的标志。
当周厚健董事长出现在日本的时候,比起18年前,日本经济已大不相同。就在1989年,鹰派的石原慎太郎霸气十足地宣称“美国没有希望了”的时候,日本经济的泡沫开始破灭。在此后十几年的苦苦挣扎中,它在世界股票市场中的份额已从昔日的40%缩减到不超过10%。
美国人的经验又重新被人们重视。
美国公司在21世纪初仍全面领先,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中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了资源。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人的优势重获来源于:
◆重视战略核心,不断追求比他们的同行生产经营得更为精细。
◆崇拜技术创新,从而总是拥有别人不具备的新技术。
◆一个最利于个人发挥才智的市场机制。
◆一种最利于个人发掘潜能的企业文化氛围。
日本企业则越来越“友爱”和懒惰,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慢慢地在企业马拉松式的进程中衰竭。
在日本,在那个灼人的夏天,周厚健有时候会想起他这十年来的经历。在山东牟平人执掌海信的十年中,新的企业制度被建立,新的管理理念被引入,新的战略被执行,新的企业文化得以诞生。
这个充满激情的家伙总不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一方面看到了日本企业在管理上的进步,知道它们比纯粹来自西方的理念更容易引起东方的共鸣,一面他又看到了日本企业面临的困境。
他心想:海信要从日本企业学习的东西多着呢。
技术和管理经验是肯定要学的,但如何绕开它们发展中的困局,揭开企业发展的斯芬克斯之谜,似乎比其他东西更值得他花费一些时间。
2
“三园一厦”的诞生,终究是海信的大事。在山东青岛,在东海西路17号智能化的海信大厦,人们正在感受这个全新的海信。“它终于像个企业了”,有人慨叹。这种说法并不简简单单是说海信并非一个企业,而是一个玩具,或者一个摆设,或者是一个机关。
原来位于江西路11号的那个海信园子实在太小了,它就像一处矿藏,经过了20年的开发后,已无法跟上海信现代化的节奏。尽管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并不因建筑物的低矮与陈旧而受太大影响,但窝在一个小园子里,对于一家雄心勃勃、意图成长为跨国公司的企业来说,总显得有些不对称。
在1997年底的某一天,周厚健想:“该换个地方了。” 随后他把“海信大厦”和“信息产业园”的建设列入了1998年的工作计划。
在他的心中,“换个地方”只是他“加速扩张”计划的一部分。尽管此前他一直宣称,企业必须稳健发展,“如果不合时宜地建设某些园区,财务不允许,市场也没有支撑,那对企业而言必定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而这次,周厚健并非突发奇想。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必须进行大的跨越,此时不但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要有一个更利于管理和创新的环境。
2002年到来的时候,也就是海信集团总部和工厂全部离开江西路11号的时候,这里只剩下海信研究发展中心。它是海信的大脑,是海信的灵魂,是海信速度的原动机。
一些人对这个已生活了较长时间的地方生出了一份情愫,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留恋,更多人则向往在一个舞台更大、驰骋空间更广阔的现代化的环境中工作。在那座智能大厦里,他们的办公室面朝大海。周总是否想让他的员工都有大海一样的博大的胸怀,都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海信何以成为海信(2)
努力想把“三园一厦”打造为海信象征的人们错过了整个春天,那时候他们面对着巨大的市场压力。竞争白热化,彩电间的恶性价格战随时都可能爆发;空调市场也变得混乱而无序;计算机公司2001年还亏损着;虽拿到了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场券,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家上市公司,但漫漫熊市使人们近乎绝望;被寄予厚望的CDMA因为中国联通网络建设的问题,始终找不到突破口……
海信人向何处去?
直到夏天到来的时候,他们才觉得把落成“三园一厦”作为一个象征刻不容缓。这或许是个契机——树立一种良好的企业形象,某种程度等同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多年来,海信的形象始终过于保守,2001年的“海信加速”也没有改变它们静态的外表。现在,它多么需要一次夸张的行动,来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嬗变,使自己的张扬成为青岛的标杆,使一个被寄予“象征”希望的概念变成一个巍然耸立的实体。
海信的“三园一厦”是位于山东黄岛的信息产业园、位于山东平度的家电工业园、位于青岛江西路的研究发展中心——后者被习惯性地称为“技术孵化园”,以及位于东海西路上智能化的海信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