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费者们非常喜欢这款掌上电脑。虽然PalmPilot公司的最初目标只是高科技行业的管理人员,但是它的这款产品也很快受到了其他消费者的欢迎,并且直到现在人们对这款产品的热情都没有减退。这是继Mac之后少数几个能够受到大量用户热情支持的优秀产品之一。为什么PalmPilot能够做得如此成功呢?原因很简单,它只是克服了其他同类产品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合理有效的精简能够为我们带来成功。当然,适当并且有效的精简需要企业同时在设计审美和目标营销两个方面具有极大的信心。然而与此恰恰相反,那些失败的公司往往并会不考虑目标市场的要求,它们只会对产品实行过于复杂或花哨的设计,原因是它们的注意力太分散了,不能像成功的公司那样心无旁骛。其实,它们这样做的本意是为了降低市场风险,但令人觉得讽刺的是,它们这种行动却通常事与愿违,使自己面对的市场风险大大增加。
在跨越鸿沟时,不能将全部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某一个目标市场中的企业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为自己的这个失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于应用软件公司来说,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对于生产平台型产品的公司来说,这可能是一项更难以完成的任务。平台型产品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一个事实:只有当平台型产品得到了所有消费者的认可时,企业才能够从它身上获得回报,否则企业是根本不可能盈利的。因此,平台型企业的投资者很少对重点集中战略感兴趣。而且,企业的研发人员在产品完全占据市场之前,也早就已经着手开发一系列完整的支持性设施,不断丰富他们的控件容量。另外,企业的销售人员也开始仔细调查早期市场中存在的机会,而且他们非常喜欢自作主张,总试图沿着不同的方向突破新的市场。对于平台型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处理这些棘手的工作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于是,PalmPilot公司随后就将自己的PDA操作系统由封闭式(就像苹果公司的Macintosh计算机)转变为一种开放式的平台(就像个人计算机),并称之为Palm Ⅲ。在这个转变过程中,PalmPilot公司一直在经受着来自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 CE平台操作系统的冲击,因为当时微软公司也直接推出了一款掌上型计算机作为自己的旗舰产品。新产品Palm Ⅲ配置了无线调制解调器和相应的软件程序,使用户能够通过掌上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并自如地收发电子邮件,并且PalmPilot公司仍然在积极地招募有能力的技术开发人员对这款新产品实行进一步的扩展。在这个方面,他们的Java软件开发工具包和基于计算机的串行接口技术应当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PalmPilot还推出了一些综合性的产品,比如将Palm Ⅲ技术与手机功能融合在一起。然而,在这个领域中表现更加出色的无疑是微软公司,所以要想胜过这个实力雄厚的竞争者并得到所有用户的认可,对于PalmPilot公司来说确实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而且,随着对平台型操作系统的关注,PalmPilot公司推出的软件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必然有损于公司最初承诺的价值主张。对于高端的PalmPilot掌上计算机用户来说这可能并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新用户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
正因为如此,PalmPilot公司又迅速发布了另一项新产品Palm Ⅴ,除了沿袭最初产品版本的所有优点之外,这款掌上电脑也变得更加轻薄、更加时尚。这款非凡的产品甚至一举征服了像我这样顽固的保守主义者。通过对产品类别的划分,PalmPilot公司马上为自己开辟了两条途径。当然,我们不再讨论这家公司成功跨越鸿沟之后的情况,因为这已经超出了本书的范围(如果你想继续了解这家公司后来的发展,不妨看一看我的另一本书《龙卷风暴》)。但是在介绍了下一个平台型企业的例子之后,我们还有机会对PalmPilot此后面对的挑战稍作评论。
3。9 SmartCards:一家分布式操作平台企业成功跨越鸿沟
你还记得录像机是何时进入市场的吗?(好吧,我知道是因为我的年龄比你大。)不管怎样,当时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录像机生产商纷纷抱怨说,如果那时市场中的录像带能够多一点,他们肯定能卖出更多的录像机。而电影商也在不断抱怨,如果市场中能够有更多的录像机来播放录像带,他们肯定也会多生产一些录像带。两个行业之间的矛盾因此延续了很久,但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智能卡的到来也引发了类似的问题。
智能卡的外观与信用卡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智能卡被嵌入了一块小型芯片。有一些最简单的智能卡中嵌入的是存储芯片,可以用来记录现金价值和一些身份信息。当然也有一些复杂的智能卡,比如说技术人员会在智能卡中加入某种微处理器,这样用户就可以凭借它作为终端用户对客户机/服务器应用软件进行操作。所有的智能卡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用来激活卡片的读卡器。大部分智能卡都是接触式读取的(你可以考虑银行里的自动取款机,尽管美国的银行卡都是磁卡而不是智能卡),但是有些也是非接触式的,就像新加坡实行的公路电子收费系统。
对于有远见者来说,智能卡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平台系统。有远见的销售商从智能卡中看到了难得的机遇并借此开发出各种各样的顾客忠诚计划(例如累计飞行里程、累计购物卡等)。大学将智能卡作为学生的身份证件和借记卡。网络行业将智能卡视为通用的PKI(公共密钥基础结构)安全系统。当然,智能卡所有的这些应用都需要读卡器,并且如果读卡器无处不在的话,智能卡的应用将永远不会终止。然而,如果读卡器非常少见(分布密度很小),而用户也因此不得不依赖于某一种后备系统的话,那么智能卡所具备的大部分价值主张就会受到损害。因此,令支持性产品达到一定的密度或数量就成了所有平台型企业跨越技术采用鸿沟的关键所在。
20世纪末期,智能卡市场的主导者无疑是Gemplus,它占据了全世界的智能卡市场中大约80%的份额。但有趣的是,它几乎所有的市场份额并不来自于美国。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庞大的市场份额究竟来自哪里,以及我们是否能够洞察其中的规律所在。智能卡的最大市场在欧洲,因为那里的人们通常要使用智能卡拨打公用电话。对于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来说,智能卡也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问题:漫游费,而且它还简化了公用电话的维护工作,但是智能卡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为欧洲所有国家的公用电话电报署(Public Telephone and Telegraph,PTT)提供了后备资金,就像个人支票账户存款为银行提供后备资金一样。由于公用电话电报署采取的是一种封闭式的系统,它只能单边决定推出哪些产品,而消费者则必须接受这些产品,尽管这些产品事实上并不会侵犯他们的利益。
随后,智能卡又迅速从通信行业进入下一个市场空白。它们在卫星分布式付费电视的视频解码器中又派上了用场。除此之外,智能卡还被应用在停车场智能收费系统、公路收费系统、军事基地身份系统,以及载有病人信息的医疗卡等很多领域。你发现这其中的规律了吗?智能卡的每一种应用都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只允许一个中心机构单边地对系统的结构进行设置。这样就能够保证智能卡的某一个应用市场可以迅速达到饱和,从而证实了新的产品设施在经济方面的优势。
如今,美国是全世界封闭程度最低的一个群体,因此我们并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对智能卡的使用程度仍大大落后于其他的国家。并且,将来还有可能是美国率先开发出一种创新性的技术产品,将智能卡推向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因特网,因为它的确需要一个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安全系统。但是这种创新性产品或许只能得到少数一些消费者的认可,在你竭尽全力跨越鸿沟的时候,这或许是令你最深恶痛绝的事情了。
这样看来,这确实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你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令你的产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呢?鸿沟理论告诉你:“从局部出手,然后逐渐扩散,占领整个市场。”这里的局部就是指封闭式群体中的一些拥有高安全性的网络应用领域,例如公司、金融交易、民用和军用智能、医疗信息共享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应用领域。除了所有还没有使用个人计算机的读者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会走在这些应用领域的前列。我们不妨考虑一种非常吸引人的外观应用,那就是嵌入个人计算机存储卡中的读卡器,这种产品能够使个人存储卡插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凭借着如今这么多基于万维网的应用程序,我们可以将内联网转变为外联网,最后再转变为正在逐渐兴起的因特网形式。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应当从一组内部员工开始,然后逐渐吸纳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凭借新产品吸引顾客的注意,最后再将我们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你要注意,千万不要直接进入大规模的市场:因为如果你决定这样做,你将根本无法顺利跨越面前的这条鸿沟,你也不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3。10 应用软件企业和操作平台企业
我们在前面介绍的例子表明,根据你销售的是应用软件还是容纳应用软件的操作平台,跨越鸿沟的策略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权衡是不同的。在现实世界中,应用软件企业在跨越鸿沟时具有比操作平台企业更大的优势。这是因为颠覆性的创新更有可能得到终端用户的支持,而那些技术专家则很有可能对不连续性创新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已经能够对现有的软件系统进行熟练的操作。换句话说,相对于技术专家来说,终端用户更能够发现应用软件企业的价值。他们可以迅速地判断出新型应用软件的优势所在。并且,如果一款应用软件能够及时地为目标企业解决一个非常关键但却存在问题的业务流程,那么即使目标企业IT部门中的技术专家并不愿意接受这项产品,他们也难以阻挡终端用户对产品的强烈支持。
相反,操作平台型产品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们的应用目的将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种基础的平台设施,它们在IT领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负责维持当前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日常表现的顾客群体来说,他们不会迅速地采取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因为对这些技术创新的采纳意味着他们要对现有系统进行重新的调整与组合。因此,为了促进用户对新型操作平台的接受和采用,销售商必须打着应用软件的旗号对操作平台进行包装。也就是说,销售商必须将新型的操作平台与某一款应用软件直接结合起来,以保证自己能够获得大量终端用户的支持,顺利攻占目标市场空白中的前沿阵地。
销售商的这种做法往往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合常理,尤其对于目标企业中的工程人员来说则更是如此,他们一直认为计算机不可能分辨出现在的交易是在销售一所房地产,还是在出版一份报纸,又或者是调查一份被篡改的遗嘱。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