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就像围棋实战中运用了一个复杂的倒脱靴手筋或者说就像足球比赛中用脚后跟倒踢进一个匪夷所思的入球那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的各场面试都很相似,技术问题之后都有一个逻辑推理问题,但都不如第一个面试官的问题难。最后,部门的领导出来面试,我以为最难的一关要来了,谁知他倒没有考我,只是向我推销微软公司和他的部门,并说我是超资格的(overqualified)。之后几天,我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另外几个微软部门的面试。后来当人事部通知我它们都向我开了绿灯时,我一想起迷宫和机器人,就毫不犹豫地选择去了第一个面试官所在的部门。在我进入微软工作了一段时期,参加了他们的面试官队伍之后才知道,第一个面试官是个技术顶尖高手,为大家严格把关,最后能把那个部门领导人请出来就表明面试官们对求职者基本满意了。
。。
坚持住,放松发挥
——钟颂东
在微软的面试是出名的难,所以面试时心情紧张是可以理解的。我的经验是即使紧张出了错,也不太紧要;坚持住,放松发挥就好了。记住,大家都紧张,面试人也会理解和给你帮助的。
我2006年1月进微软时的面试也是从紧张开始。
1.约会迟到——此MARY非彼MARY
首先是要跟RECRUITER见面。她叫MARY。可是我忘了她的姓。接待生一听是MARY,以为就是她熟悉的MARY,打了个电话就让我等。结果后来发现此MARY不是彼MARY,迟到了十多分钟。当天下着大雨,我来时匆忙,没带雨伞,头顶着一大袋牛皮纸袋,一路从室外的停车场小跑到接待的办公楼。纸袋装着的是早先没能全部传真过来的一些资料。见了MARY,把资料递给她,都不好意思了,全湿了,要复印还得小心翼翼一张张分开来。最要紧的是刚更新的履历,染上了牛皮纸的黄印子了。迟到,加上湿漉漉皱巴巴的履历表,真羞人啊!MARY安慰说,不怕,用Email上的PDF版的履历文件更好。由于迟到了,和MARY都没说什么就安排上车去SQL团队的35楼了。
35楼的面试共见了5个人:四位测试小组长,一位开发团队的经理。印象深的是和测试小组长(印籍,女)和开发经理(英籍)的测试。
2.峰回路转——和印度籍女测试小组长的面试
这位小组长皮肤黝黑,表情很严厉;跟电影上看到的印度MM不太一样。我一进门就觉得有点发怵。她上来就说:“你不是很懂SQL的吗,出道SQL的题目给你。”我看题目简单,花花花就把如何做写在墙上的写字板上。她冷冷地说:“错了。”果然,我太紧张!把最基本的TABLEINNERJOIN都写错了。我想,糟了,可不能栽在一位印度MM手里啊!错得早,后面的题目我就要小心对付了。她后来出了一道她认为会难倒我的题目吧,把题目讲完,就封盘,午饭时间到了。她的表情还是严肃得很。午饭就在35楼旁边的餐厅吃。为了缓和气氛,我就想到了讲我所知道的有关印度的事情:比如我以前有个同事也是从印度来的工程师啦,姓什名谁啦,怎么回印度结婚啦,怎么不好拿绿卡啦。她一听就觉得亲切多了。还跟我讲她自己的绿卡过程也是由MS来办,但也是在排期呢。这时,她就不再像原来那么凶了。饭后回到她办公室,气氛就轻松了许多。我“CODE”思泉涌,用一个漂亮的RECURSION方法解了出来。看了这个解题,她的目光已经变成了欣赏和佩服了。我知道她这关我闯过去了。
3.半路出家——和英籍开发经理的面试
开发经理先问了我履历上的一个细节——某某年至某某年,你去哪里了,
履历上没有嘛!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好厉害的眼睛!坏了,丑事要揭锅了。我就老实说我这几年是去读物理博士了,甚至资格试都通过了,但最后没写完论文就工作了,没拿学历;写履历的时候,觉得物理跟计算机不太搭杠,所以没写这几年的经历了。看到我尴尬的样子,开发经理就开始轻松地聊起他自己也是博士学位没拿就工作了,也是半路出家。Access数据库系统他还负责了很主要的部分呢。后来在这个团队慢慢了解,才知道原来半路出家的多得多了。连总经理以前在大学也是念物理专业的,大学快念完了才转到计算机的。进入正题之后,这位开发经理可一点不马虎。他知道我前面面试RECURSION解法很满意,就故意出了道题要用RECURSION和普通双解。另外知道我对HASH函数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还专门细致地问了。我演示的小黑板上的解题步骤,他还快速而正确地指出了不足的地方。对如此细微的编程细节的了解,让我对他这位半路出家的经理很敬佩。45分钟的面试延长到了一个多小时还意犹未尽,临结束了,他打听我对西雅图地区的了解如何,搬家会有什么顾虑。看来他这关也过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核电专业转到计算机专业(1)
——高虹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加入微软,我必须很坦率地说,一开始我压根就没打算从事软件工作,更别提来微软了。
考大学的时候,我父亲建议我选计算机专业,我振振有词地说,计算机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学科,接下来就选了核电做专业。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室友打赌,看能不能在暑期学期读完计算机专业最难的三门课程(体系结构,算法,操作系统)。我理所当然地认为,为了打赢这个赌,最难的一点就是要安排好时间,不要和我的本职学习,航天工程的课程相冲突。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难的一点是如何说服计算机系的教授,即使我没有任何的计算机专业背景,我也有能力完成课程。
有一天,Newman博士在课上宣布,微软要来学校面试。出于好奇,我也交了一份个人简历。当时没指望能拿到什么回应。但是,我不仅收到回应,而且还通过了两轮校园面试和一轮在微软公司的面试。
每次我回想起当时为什么选择了产品支持工作,都觉得非常有意思。我的老板John来学校面试的我。我已经记不得当时他问的是那些问题了,不过到最后,直觉告诉我,有戏了。下一步John需要对我评估,以决定下一轮我的面试职位(开发,测试,产品支持,项目管理等)。理论上说,John是为了微软面试,而不仅仅是为了他的组。不过,看了下面这段对话,你自己判断吧。
John:微软有很多职位,如开发,测试,产品支持,项目管理等。你喜欢哪一个?
我:当然是开发了。
John:(微笑)哦,为什么这么肯定?
我:我知道如何写程序。难道这不是开发人员该做的吗?
John:不错。但也有其他的职位?
我:我不知道那些职位需要什么?如果面试的话,大概会失败吧。
John:别担心这些。最重要的是选择你最喜欢的。举个例子,有些人喜欢直接和客户打交道,开发人员就没有太多直接和客户交流的机会。
我:好的。(已经有点糊涂了。我觉得我比较喜欢和人打交道)
John:你喜欢和其他人一起工作,还是自己工作?
我:我想是其他人吧。(在家里我就喜欢聊天,在学校里喜欢交朋友。)
John:你听说产品支持这个职位吗?
我:没有。
John:这是个非常不错的职位,可以让你直接和客户打交道。
我:我喜欢在多个项目上工作?这个职位可以提供吗?
John:当然。它可以让你掌握整个产品的总体方向和用户需求。
我:这就是我想要的。
John:太好了!
接下来,John就在产品支持的这一栏上打了重重的一个勾。
后来我发现,John就是我的直接经理。那个勾也就代表了我在微软的起点。在微软的产品支持部门,我工作的非常愉快。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无可替代。
为什么从产品支持部门换到了产品开发部门?
既然在产品支持过得这么愉快,那我为什么要换工作?说来也很有意思。有一次,我到西雅图拜访一个朋友,顺便看一下微软的总部园区。总部可比微软在NorthCarolina州的产品支持园区大多了。一对夫妇请我去微软附近的“老四川”饭店吃饭(褚诚云旁白,就是我掏的钱!)。哦,这顿饭太好吃了。我当时就做了决定,一定要搬到西雅图来。既然这样,换到总部的产品开发部门就是自然的了。
说起我的面试,我自我感觉良好。不过最后,我并没有拿到职位。虽然我的技术能力不错,但是大经理认为我对产品本身(SQLreplication)的热情不够。算了,一天面试下来又苦又累,既然这样,我还是在阳光明媚的Charlotte好好呆着,不用去忍受西雅图的连绵阴雨了。(酸葡萄心理)。一个来自人事部门的电话改变了这一切:“你面试的不错。SQL的另外一个组(SQL性能优化)决定要你了。”
核电专业转到计算机专业(2)
就这样,结束了两年的产品支持工作,我搬到了西雅图。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申请做管理者的面试
——张姡�
即使是不同产品团队和部门,测试工程师的面试除了小部分特别要求的技术知识外,可能其他问的都是具体编程和测试问题。微软的面试官一般不是非要测试管理人员,经过面试培训和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测试工程师就可以面试别人。但申请测试主管和测试工程师的面试就有挺大差别。因为测试主管和测试经理以上职位要管理员工和团队,必须需要具备管理员工和团队的能力,因为管理一个团队就意味着你要对整个团队的工作安排、任务的合理分配、和其他团队的协调协商、负责产品功能的质量、每个成员的培养和成长等很多事情。微软Office部门一般面试主管职位的都是主管或更高管理级别的人。我几年前
申请OfficeSharedServices下属的国际化测试团队测试主管职位时,有六位资深测试经理面试我。面对其中有三位表情严肃的面试官,真的有点冒冷汗。特别是我答了的问题自己想知道是不是答对了,简直就没门,因为一点看不出他们的表情是赞许还是不满意。我只好硬着头皮给自己打气,乐观点,答过的就过去了,自己要集中精力答好余下的面试问题。
在问我的问题中,只有10%的问题是有关编程的或测试的问题。其他都是非技术性,特别是专门管理方面的。比如,你做测试工程师做得很出色,为什么要想做测试主管?请你解释做主管的动机是什么?你打算怎样管理团队中优秀员工(topperformer)和差劲员工(lowperformer)?并给很多模拟场合问我怎样处理遇到的问题和发生的状况。比如,有个以前做得很出色的员工最近表现很差,你会怎么做?刚刚招来的新员工,你打算怎样管理和帮他很快适应工作?你打算怎样管理你的团队?管理好团队应注意什么?我对这些问题答得应该都不错。这应该归功于我的一位职业指导。他是微软Office部门很资深的测试经理。我跟他的个人关系不错,因为他是华侨,所以我们可以讲中文。我面试前一天给他打电话问他可不可以给点建议。他说你想想怎样管理不同性格、表现的员工。挂了电话,我给我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