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金红流-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规模的矿井,按传统设计,要建主、副井和风井三个井,主、副井打到运输水平,风井打到回风水平。而新集只打了两口井,副井打到运输水平,主井打到回风水平,提煤兼回风,等于节省了一个半井筒,仅此一项缩短工期一年,节约投资760万元。
  过去井下开巷道都选在岩层之间,新集则尽量多做煤巷,少做岩巷。煤巷每一米可产21吨煤,基本不用投入。因此设计开拓线路尽量沿煤层布置巷道。新集建设期间煤巷占总巷道三分之一多,节约投资1800万元。
  新集矿先后采用15项重大科技新成果,节省投资3000多万元。去年,新集煤矿被煤炭部命名为“高产高效矿井”和“全国煤炭工业现场管理最佳企业”,全年生产原煤16018万吨,全员工效达702吨/工,是全国平均工效14吨的5倍多,实现利税9000万元。两代人风雨人生,历尽人世百态,磨砺出超越常人的坚韧与睿智。二十年创业长途,途经万般艰辛,铸就一部企业创业传奇。
  *:“看了《新集的年轻人》,我就来了”
  1996年,是新集现象进入国家领导人视野的一年。
  1月,国家开发银行考察团一行八人来到新集,并评价:新集的建设说明煤炭行业也有好的企业,也有工期短、造价低、效益好的企业。
  4月,*、邹家华两位副总理分别发来贺信。
  7月,*在安徽省省委书记卢荣景和省长*等陪同下来到了新集。
  见到新集第一任老总刘明善,*说:我看了《新集的年轻人》,很感动,想专程来新集看看。而计划半小时的汇报时间,*听刘明善滔滔不绝地说了近一个小时。最后,*对新集人提出三点希望:
  (1)无论是省里、市里的同志,还是我们新集的同志们,希望你们认真总结新集经验,努力探索又快又好的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特别是探索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又快又好地搞企业建设的新路子。
  (2)新集建设速度、成本、效益、质量是一流的,但要把管理搞好,要研究。
  (3)生产经营中,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领导体制。
  *的视察,是叮咛,也是嘱托,更是期待。新集人的身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力量。肩上的担子更沉重了,可心却更年轻了。古人言:“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尝一銮肉而知一鼎之调。”这不仅是新集人的光荣,也是新集所代表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中不时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优秀能源企业集体的光荣。 。。

引子  国投新集:大风起兮云飞扬(4)
不过,有一点小细节,新集人因当时的兴奋和自豪而有所忽略,那就是,*三点希望中“要把管理搞好,要研究;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认可了新集现象的辉煌,同时点出了新集的潜在“短板”,对新集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喜的是,两年后,新集第二代领导者立志要带领着新集人继续开拓、创新,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探索中国式管理的新征程。
  新集现象:在变与不变中前行
  只要你走近新集,你就会发现,新集无处不在发生着变化,从理念到技术,从管理到文化,从硬件条件到人的精神面貌,变化之迅速,令人赞叹。
  在新集,“变”是常态,创新是它发展的动力。正是这种“变”,使新集创造了惊人的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被世人称为“新集现象”。
  但,在新集也有“不变”的,这唯一不变的就是感情。是新集人对党、对国家的赤诚,是领导者对员工的真诚与大爱,是员工对企业的不二忠诚。
  新集速度:“飞船定律”与平原旋风
  中国企业界,前些年“蒙牛速度”成为抓人眼球、超级火暴的名词,中央电视台“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如此写道: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速度”。
  这些年,又流行“飞船定律”:飞船一旦发射,命运只有两种:摆不脱地心引力掉下去,或挣脱引力飞出去。不能高速成长,只能迅速灭亡,没有静止半空的“中间状态”。
  而在中国资源型企业建设中,新集却在淮南掀起了一场“平原旋风”。
  以下几组数字,可进一步让我们体会新集的速度与效率。
  准备期:
  征地250亩,租地57亩,7天办完全部手续,第一个新集速度;
  3天迁走158座坟茔,第二个新集速度;
  奔波半个月,向数十家企业求援,筹集启动资金近千万元,第三个新集速度;
  10个月完成了一般需要2~3年才能完成的建井前期的准备工作,第四个新集速度;
  ……
  矿建期:
  只用三年半,比预定工期减少了一半的时间建成新集一矿,当年投产,第五个新集速度;
  1995年,一年零两个月完成一矿补套工程,使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到300万吨,第六个新集速度;
  新集二矿原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建设计划工期七年零两个月;后调整设计为300万吨,但仅用三年零三个月即建成投产,并当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创造了特大型矿井建设工期最短、投资效益最好的新纪录,第七个新集速度;
  新集三矿,为急倾斜煤层,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两年零四个月建成投产,第八个新集速度;
  还有许许多多……
  实现从麻雀到凤凰的转变,新集仅仅走过了18个春秋。
  1989年创业之初,新集还只是一个产量仅为60万吨的小煤矿,2007年,新集公司原煤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顺利跨入全国千万吨煤炭企业行列,这标志着公司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意味着新集有更强的实力让地下的资源重见天日,可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光明和温暖。
  弹指二十年,新集从1989年的210万元起步,至2008年年底,固定资产已达145亿元,2009年8月5日,总市值为378亿元!并于2009年7月20日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央企业50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正式发行。与“火箭速度”不一样的是,这场旋风是绿色的、安全的、健康的和长久的。因此,吸引了无数双关注的眼睛,也拉近了普通人与煤矿的距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引子  国投新集:大风起兮云飞扬(5)
新集水平:行业标杆竖起来
  中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
  建成了,投产了,出煤了,有效益了,中国的第一对数字化矿井出炉了。
  多少年,我们在矿工嘹亮而又夹杂些许无奈的号子声里,期待矿区也能吹响自动化的号角。新集的刘庄煤矿,成为煤炭行业第一对数字化矿井。
  德国艾柯夫公司生产的特大功率电牵引煤机,综采液压支架采用国际先进的控制系统,工作阻力10000千牛为国内最大,支架宽度175米为国内最宽……技术装备现代化、矿井管理数字化、企业管理人文化、资源环境生态化、安全生产本质化,刘庄贴上一个又一个光鲜的标签,成为煤炭行业的耀眼标杆。
  温跃渊。刘庄:中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亚洲最高的竖井
  2006年10月8日,安徽省“861计划”重点工程、设计年产500万吨的新集口孜东矿主井井架合拢。井架高95米,重1310吨,是亚洲第一竖井。而板集煤矿,又是全国第一个对三井筒都采用钻井法施工的矿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放了这一信息。
  中国煤炭网。突破世界性建井难题
  板集煤矿主、副、风三井筒全部采用钻井法施工,施工中要安全穿越580余米的巨厚表土层和致密砂岩层,是世界性的建井难题。但在新集人的不懈努力下,主井、副井、风井钻井段相继高标准成井,标志着公司成功攻克了钻径最大、钻深最深、工程量最大的世界建井技术难题,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创造了钻井法施工中井筒直径和井筒深度两项世界纪录。
  境界:一矿一景
  “我们的矿区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美丽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新集人的脸上都笑开颜。”新集矿区彻底颠覆了煤矿黑乎乎、脏兮兮的形象。矿区马路宽阔整洁,树木整齐划一,鲜花点缀其间的绿化带,家家户户都养花,甚至还有了“居住区有花坛园圃、凉亭回廊、假山景点、步行小憩的绿化长廊”这样的美景。新集的创举在于,把一个底子薄的脏差环境变成令人耳目一新的花园。在矿区,处处有景色,处处有故事。
  新集还有一景,矿工喜欢穿白衬衫。过去在矿区走一圈,白衬衫就变黑了,如今矿区像花园,采矿大巷四壁整洁亮堂,井下电缆不见一点灰尘,矿工穿上白衬衫一两天也不用换。在新集,白衬衫与乌黑的煤,形成一道独特的黑白配风景。
  新集矿区还有宽敞、舒适与温馨的职工浴池。对于新集员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一线职工,能够在升井后美美地在池子里泡上一会儿,谈谈工作,聊聊生活,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新集贡献:进入中国纳税500强
  新集对国家、地区、股东、员工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既有经营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既有精神理念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单就产能而言,尽管2008年新集实际产量已达1280万吨,但在煤炭行业中排名仍算不上靠前,为第33位,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新集的纳税却进入了中国500强。2007年位列第325位,2008年位列第312位。
  两任老总与一个企业
  李嘉诚认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是做老板,还是做领袖?“领袖领导众人,促进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杰克·韦尔奇则认为领导者应有八项准则,这就是:提升你的团队;让员工拥抱梦想;深入到员工中去;赢取他人的信任;敢于作困难决策;积极推进业务和员工行动;做勇于承担风险和学习的表率;懂得欢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引子  国投新集:大风起兮云飞扬(6)
国投新集两任老总的领导价值观也正是如此。
  老刘总:五十知天命?
  曾子有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表现出有志者浓厚的积极入世精神。
  刘明善身上充满了传奇。原本生命起点并不高的他,于1933年生于煤矿工人家庭,祖父和父亲全是矿工,三代挖煤。在家庭的影响下,幼年求学于枣庄煤矿学校,小学没有毕业,十五岁即下了矿井,却在改革的风浪中,成为改革先锋、企业家和极具人格魅力的领导者,同时还是位豪情诗人。20世纪80年代,他就已是北京煤炭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安徽省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全国劳动模范,经常接触的人物是汪洋、*……而当他有机会为国家创业时已55岁,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然而,这位曾经历了两上两下的硬汉,为了实现胸中不灭的理想,顺天意、明天理、义不容辞地接受了安徽省和淮南市领导的托付,挑起了在荒原上筹建新集煤矿的重担。
  语出《论语·泰伯》。
  管理学者加里·哈默尔提出“银发变革者”的概念,这些人的银发不是岁月流逝的标志,而是经过历次战略生命周期后,重新焕发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