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作者:陈恳
编辑推荐
厚重的思索,细腻的观察,独家的材料,资本之博弈,企业之兴衰,行业之矛盾。
纵切90年的历史断面,追寻推动中国商业保险的向上力量!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志刚,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教授 郝演苏,北京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 郑伟,资深保险人、紫金保险副总裁 谢跃,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 吴晓波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奇迹的洪流,裹挟着稚嫩的中国商业保险滚滚前行。短短30年间,中国人寿的市值已经位居全球寿险行业之首,中国平安也跻身2008年全球企业500强之列。究竟是市值泡沫,还是真实增长?究竟是统计数字的幻觉,还是制度进化的嬗变?究竟是竭泽而渔对于保险资源的掠夺式开掘,还是已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向上力量?到底该如何解释中国商业保险的猛然崛起?
没有历史的眼光,就不会有客观的结论。《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第一个10年,洋洋90年(1919…2009)中国商业保险的变迁梳理,用编年体的写法,记录其中的商业故事:著名事件、典型公司,以及独具影响力的人物。以厚重的思索,细腻的观察,以及独家之材料,生动活泼地白描了一个行业的变迁历程,并进而延及资本之博弈,企业之兴衰,行业之矛盾。纵切中国商业保险90年的历史断面,来探寻崛起背后的真实。
同时,《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穿越制度的框架,关注这个行业庞大到过千万的从业者,以及那些曾经的从业者,记叙他们的挣扎、奋斗,记录这个行业最为鲜活的力量,而非泛黄的陈旧势力,以此追寻推动中国商业保险的向上力量。
作者简介
陈恳,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保险专业,并留校任教,参与国内第一次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征求意见和课题研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保险条线的资深记者、《理财观察》副主编;为国内最好的保险商业记者之一,见证中国保险行业从半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乃至挺进全球资本市场之风云巨变。目前为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诺亚(中国)财富管理中心研究部总经理。
出版著作: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2002年)、《西方经济学解析》(微观部分,2004年)、《西方经济学解析》(宏观部分,2004年)、《金融学解析》(2005年)。
推荐序
“保险的水,真的很深”
书稿尚未完成之前,作者陈恳就约我为其写一篇序。我没敢答应。
半年后寄来初稿,读了真有些感慨。陈恳在从事非保险的本职工作之余,付出了无数个本该用于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周末和夜晚,“越情别恋”于中国保险业,用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个中国商业保险的故事,一个纷杂而难以梳理出头绪的故事,一个还远没有讲完的故事。
为这样一本关注中国商业保险的书写序,我有两点顾虑:
第一,我的学究风格与作者的写作风格相差太远,尤其是多年从事精算教学和研究所养成的习惯,要求对每一个判断和结论都给出充分的证据,否则就不能得出明确的判断和结论。如果用这样的标准要求作者,故事就没法讲了。作者的风格,是将保险业中的一系列“人”和“事”串成一个个故事,以故事的方式传述对保险业的认知,抑或对保险业中一些现实问题展开或深或浅的思考。应该说,这件工作是很有意义的。问题在于,书中所涉及的这么多人和事,其真实和完整程度该如何去考证?离开了这个前提,作者从中所观察和总结出的判断和结论还有意义么,甚至会不会生出些是非、惹出点官司呢?
第二,我一直以为,中国保险业的故事不是那么容易讲清楚的。虽然作者是上海财经大学保险专业科班出身,又在《21世纪经济报道》、《理财观察》等平面媒体从事过保险领域的记者和编辑工作,我仍然怀疑他能否真正讲清楚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保险的故事。关于这一点,我也先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几年前,一个我十分敬重的、刚从某保险公司领导岗位上退休的前辈对我谈及,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刚从银行业被调到保险公司主持工作时,觉得保险公司的经营并不复杂,工作感觉得心应手,但随后20多年的保险工作经历不断地告诉他,保险经营并不简单,而且越来越复杂。现在临退休了,对保险业的感觉,反而比刚入行时糊涂了许多,一句话,就是“保险的水,真的很深”。
从学术逻辑的严谨角度,这个真实的小故事并不能推断出“保险的水,真的很深”这个判断。作者的书中也讲了许多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二代保险人物的故事,这些曾经叱咤风云于我国保险业的领军人物,最后能够全身而退、完美谢幕者并不是太多。这或许算得上“保险水很深”的旁证材料吧。
作者的这本书,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变革过程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读,虽然不是一本逻辑严谨、证据翔实的学术著作,但可以为我们了解和认识真实的中国保险业提供一份参考。对于包括笔者在内的关心中国保险业的人来说,需要这样的“另类”的中国保险故事书,至少属于“可以有”的书吧。
因此,我决定为这本“另类”的保险书写一篇“另类”的序:以我个人的观察视角,表达自己对中国保险业的一些认识与困惑,尤其是想与本书的作者和读者一道,探讨中国保险业的水究竟有多深,深在何处?
说实话,当初听那位保险前辈说保险业的水很深时,自己并没有什么感觉,似懂非懂,只是因为记住了这句话,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提醒自己,所以保持着对保险业的观察和独立思考。
在完成这篇序言的过程中,笔者做了一项简单的问卷调查,分别针对100名普通社会公众、保险客户、保险学者、保险监管者、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和销售人员,询问其对我国商业保险的满意程度,包括对商业银行业和证券业进行比较的相对满意程度。初步的结果显示,被询问者普遍对我国保险业的评价不高,且普遍低于对银行业的满意程度。
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既然大家都不喜欢商业保险,为何我国保险业却能够在这30年内保持如此快速的增长呢?如作者书中所记录的,我国保险业的保费规模从1980年的4。6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8年的9874亿元人民币;保险公司则从当时的1家增加到现在的115家。
对于这个问题,书中所给出的答案线索是: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的增长,是“以数量庞大的保险代理人的‘人海战术’为核心发展路径,亦同样创造了中国保险规模增长,以及全球市值的奇迹”。他还引述了一位学者的估计,说“每5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卖过保险”,“寿险业在中国发展的15年间(1992—2007年),总计有2500万人做过,或正在做着保险营销”。
这样的描述和引证算不上严谨。但我却宁愿作者对此说得更深入和更直白一些,让我们直面一个令人更不愉快、不安或不愿意说出来的命题,而让读者自己以严谨的方式去思考和论证。这个命题就是:商业保险是“卖”出去的,而不是客户自己来“买”的;将保险“卖”出去的保险营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为一种传销制度。
初步的逻辑分析如下,读者则可以自己补充支持或反对的论据。
商业保险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之一。如果将保险公司的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实有保险需要并愿意主动找保险公司买保险的人;另一类是并不需要保险的人,那么,对保险公司的盈利目标来说,后一类客户是更优良的客户,保险公司当然更愿意将保险卖给并不需要保险的这类客户,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一套强大的保险营销体系。这也解释了商业保险的营销成本为何如此之高。
从另一个角度看,考察中国保险业近30年来的真实发展状况,不能只考虑保险费规模和保险机构的增长指标,因为商业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散风险并为意外损失提供经济补偿,最能反映商业保险发展状况的指标,应该是保险公司究竟为全社会承保了多少风险,即风险保额指标。可惜,我国保险业还没有统计和披露保险公司的风险保额,普通公众只能观察到,每当发生了类似于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这样的灾害事故时,商业保险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总是微不足道。
而保费规模和保险机构的数量指标,用于考核我国保险营销体系的发展状况倒是十分恰当的,该指标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商业保险的营销体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讨论至此,先小结一下,为了探讨保险经营的水究竟深不深,我们初步分析了保险究竟是“卖”的还是“买”的问题,以及保险营销体系与社会上的传销究竟有多大的差异问题,如果难以达成共识,保险的水恐怕还真不算浅。
再回过头来与作者讨论这本书的写作宗旨。
作者在书的前言中宣称,要“将中国商业保险的发展,尤其是过去30年的变迁,放于整个中国经济的激流之中,既还原其商业的本源,亦扩大其参考的基准”。相信这是作者和读者共同的期望,但这又谈何容易。如果能够将我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进行归纳并表述清楚,已经是功德无量了。对此,作者作了勇敢的尝试,他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归结为三个突出矛盾:(1)短期的资本与长期的行业;(2)迅速做大的规模与行业形象的整体滑落;(3)综合金融的梦想与保险分业监管的瓶颈。
笔者以下就针对作者所总结的这三点逐一进行讨论,将其当作这篇序言的主要内容。
一、影响商业保险的三种资本力量
作者认为保险业是“最需要耐心的行业,却最缺乏有耐心和耐力的资本”。他观察并分析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的不同目标和特点。笔者赞同研究资本的属性和特征及其对企业经营行为、保险行业和市场的影响,但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实际上,我国保险业这30年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可以看作是国有资本不断改制,并与海外资本和民营资本进行融合与博弈的过程,或者说,我国保险市场是由原来一家国资公司垄断,不断向海外资本和国内民营资本开放的过程,改革与开放相互交织,竞争与合作此起彼伏。将其放在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整体背景下,份额占比不超过我国金融资产5%的保险业,充当了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国人寿2002年的改制模式及其2003年底在纽约和香港同时上市的试验,该试验为更重要的商业银行的海外上市提供了宝贵经验。另一试验是在向海外资本开放寿险市场的中外合资公司模式,作者观察到的结论是“没有成功案例”,至于是否可以以此结论来推断当初“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仅仅是一厢情愿,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回到资本的耐心和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