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19-2009-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微的出身,巨额的财富;境外的富豪,内地的新贵;不知情的代持者,神秘的持股会。所有的一切,如同一出悬疑剧,平安演绎了一幕地地道道的中国式“财富门”。
    除了平安上市的喜气,这一年保险行业的资产规模首次超过万亿。2004年4月,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大关,到2004年10月,这个数字跳至1。1万亿元。从1979年开始,中国保险行业用了25年的时间,实现了资产过万亿的目标。
    2004年10月24日深夜,保监会开闸保险资金投资股市。根据当时的估计,有近550亿元的保险“长钱”整装待发。
    不过,保险资金“既不是解放军,也不是敢死队”。
    和乐观的预期相悖,挺进A股市场的保险资金只是保险资产的战术性配置,远非战略性投资,熊市时既不会救市,牛市时也不会刹车。账户和仓位数据的蛛丝马迹都暗示,牛市时扬汤止沸,熊市时釜底抽薪,才符合这部分保险资金的资本本性。而所谓实施资产负债匹配,希望这部分战术配置资金长期价值投资,只是单相思者的镜花水月。
    这一年,承人保资产管理公司初试啼声之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再度集中孵化,成为保险行业布局综合金融的重要棋子。至2006年太平资产挂牌,形成了所谓“9+1”格局,包括中资的人保、人寿、平安、中再保、太保、新华、泰康、华泰、太平,以及外资的友邦保险资金运用中心等,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掌管着中国保险行业90%以上的保险投资。
    有基金人士预言:“基金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必有一战!”话音刚落,华泰资产管理等公司,就穿上保险外衣,借银行渠道,发行了类基金的产品。
    不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004年12月,友邦保险也动了基金公司的奶酪。这月中,号称为国内首个“基金中的基金”——“友邦金中金1号优选平衡组合投资账户”(以下简称“金中金”)由友邦保险上海、北京、深圳等6个分支机构首发,并由当地的中国银行网点高调揽客。
    不过,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景气,银保渠道销售的友邦“金中金”,在推出后销售并不如人意,上柜仅仅2个月便草草收摊。
    不过,2004年券商的行业风险整体浮出水面,多家保险公司的资金意外失足问题券商,暴露出保险投资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敲响了类似“牛奶中不要加三聚氰胺”、“做食品不能下毒”的道德警钟。
    一朝被蛇咬之后,保险资金信不过券商的通道,担心直接的股票投资又落空。因此,距离真正的A股交易之前,保险和证券双方针对独立交易席位展开激烈的博弈。
    2004年多家新保险公司横空出世,争先恐后充当“第一”:中国第一家专业性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中国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制保险)、中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简称“人保健康”)以及中国第一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平安养老)相继成立。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此前呼声很高、表现积极的太平人寿,意外失手,将第一家养老公司的称号拱手相让。或许印证一句古话:谦受益,满招损。
    不过,基于其定位(例如农险),或者政策不配套(例如企业年金),这批新公司“活着”并不容易。
    2004年12月11日,经过3年过渡期之后,保险市场将彻底开放。而监管部门抢在全面开放之前,于尘封8年之后,发放了18张以上的新保险牌照,成为一场职业经理人和资本之双重暗战。对于部分职业经理人而言,新公司的诱惑其实是一剂“毒药”。
    格林伯格:大时代终结者
    这一年,有一位全球保险的巨头,饱受诉讼之累。
    对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玩家来说,美国纽约州前总检察官斯皮策(Eliot Spitzer)是著名的“煞星”。这位仁兄借力电子邮件等新手段,传讯和调查了一大批金融巨子:沃伦·巴菲特、格林伯格、迪克·格拉索(纽约证券交易所前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桑迪·韦尔(花旗集团前董事会主席兼CEO);他痛下杀手的500强大鳄包括:美国国际集团、花旗银行、美林、安然等,他也因此成为“华尔街头号公敌”。
    这一年他的目标对准了保险。
    他指控马什公司(Marsh & McLennan panies,Inc。,MMC(1),简称“马什公司”)(2),这家有着130多年声誉的全球最大的保险经纪商,在帮助公司客户选择保险公司的过程中操纵投标、虚假报价,并接受保险商巨额回扣。其核心在于保险公司向保险经纪商支付“或有费用”(Contingent Fees),即生意成交后的佣金。
    传统模式下,经纪公司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推荐保险公司。当交易一旦成功,经纪公司会从客户支付的整体费用中扣除一部分作为给自己的佣金,其余作为保费交给保险公司。
    “或有费用”模式下,除了传统的佣金,保险公司则以额外的“或有费用”作为对经纪公司的奖励。但是,这种报酬会导致利益冲突——经纪公司究竟是为保险公司,还是为客户服务?这显然背离了保险经纪的立业之本。
    “潜规则”被曝光之后,保险业人人自危。而法庭上,斯皮策颇有挑逗性地说道:“相信我,这只是开端。”
    斯皮策的起诉书中还提到了几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包括安达保险公司(ACE),AIG,哈特福德金融服务公司(Hart ford),慕尼黑美国风险伙伴公司(Munich American Risk Partners)等。
    不仅如此,斯皮策还将矛头指向了美国保险的“第一家庭”。
    斯皮策发难短短11天之后,马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格林伯格(Jeffrey Greenberg)辞职。杰弗里·格林伯格恰为AIG“老板”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的长子。
    老格林伯格一家是“一门三杰”。
    自1967年老格林伯格担任AIG首席执行官以来,就没有离开过这家公司的权力王座。除了长子,其次子埃文·格林伯格(Evan Glenn Greenberg)亦是保险公司高管,出任百慕大保险行业翘楚ACE公司的总裁兼CEO。
    巧合的是,ACE亦被纳入斯皮策的起诉书。不过,斯皮策眼中真正的“大鱼”是AIG。
    2005年2月,AIG接到了斯皮策一纸传票,宣称公司涉嫌通过与“股神”巴菲特旗下的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之间总额为5亿美金的有限保险(finite insurance)(3)进行财务欺诈,美化会计报表,并涉嫌欺诈投资者。
    面对斯皮策的穷追猛打,AIG迅速“舍车保帅”。
    3月14日,AIG的执行董事们解除了格林伯格的首席执行官职务,实际上,这些执行董事基本上都是格林伯格一手提拔的。两个星期后,在斯皮策的高压下,董事会宣布解除格林伯格董事会主席一职。
    表10…1 美国国际集团卷入的部分诉讼事件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平心而论,相比格林伯格创造的辉煌业绩,AIG在纽约州总检察长斯皮策、联邦检察官乃至美国证交会联合调查下暴露的虚报利润之类的丑闻似乎有点微不足道。
    只是法不容情。
    亦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为了股票价格,他可以做任何事情”。格林伯格深谙华尔街的规则,在这个股东金钱权益至上的粪坑里,必须永远满足股东们无法遏制的欲望和信心,否则再大的金融帝国都会全盘崩溃。对于以“We Know Money”为口号的AIG来说,格林伯格的结局真是绝妙的反讽。
    真不知这位火暴脾气,经常大发雷霆,甚至会因为对两个儿子工作的不满而把他们赶出公司的老者,情何以堪!
    戏剧性的是,2008年3月10日,已经成为纽约州州长的斯皮策因涉嫌嫖妓的丑闻被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报道一出,仅仅90分钟后,斯皮策便不得不召开记者会向公众致歉。两天之后,斯皮策正式辞职。这位哈佛法学院毕业、律师出身、曾任纽约州总检察长,掀翻无数金融大佬的仁兄,却自毁长城,用了短短三天便结束了他15个月的州长生涯。
    不过,就在格林伯格离职之后,AIG的某些不近情理的做法,令人心寒。2005年7月8日,格林伯格掌控的SICO公司(即Starr International Co。; SICO,中文译为胜达国际)向法院起诉AIG,要求AIG归还其占有的艺术品和斯塔尔的其他物品,这些东西的总价值超过了1500万美元,其中包括一幅梵高的名画。
    格林伯格掌控着三家以创始人史带命名的公司:C。V。Starr、Starr International和Starr Foundation。这三家公司宛如三驾马车,代表着声望、权力和金钱:Starr International是AIG的最大股东;C。V。Starr是一家同AIG有很多业务联系的保险经纪公司;而Starr Foundation则是美国最大的基金会之一,曾经代表AIG进行慈善活动。
    从AIG“下课”后,格林伯格出镜率仍然很高,也曾经考虑通过C。V。Starr和Starr International Co。等平台对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展开投资。即使离开AIG,格林伯格依然有通道影响这家公司。
    表10…2 格林伯格实际控制AIG
    数据来源:AIG2003年的委托书。
    这些公司和AIG之间存在独特而复杂的股权安排。根据美国国际集团2003年的委托书(proxy statement)所显示的数据(如上表)来看,格林伯格本人和整个管理层在AIG直接拥有的股票并不多,分别只占1。74%和2。07%。
    但是,SICO和C。V。Starr这两个“模糊不清”的公司却不是这样。
    《财富》杂志资深记者卡罗尔·卢米斯曾经调查,Starr International拥有AIG股份的16。2%,是AIG最大股东。约300名被集团视为特别宝贵的人才得到集团奖励的一种奇特形式的限制性股份,如果他们留在公司直到65岁,他们将一直获得这样的奖励;C。V。Starr是一家私人控股公司,控制了AIG的2。4%的股票。大约40名AIG最最宝贵的人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这两家公司都对公司股票的持有者(即AIG的精英人物)出售股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通过这种方式,AIG一方面可以牢牢控制高级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控股权,防止被收购。
    媒体的报道还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1955年建立的Starr Foundation的全部资产部是AIG的股份,大约占AIG股份的2%,这里的主管也几乎全部是前AIG的高管。
    最为令人惊诧的是,平安保险似乎学习了AIG的员工持股模式,掌握了四两拨千斤的控制术,实现了管理层对于公司的控制,并打开了财富之门!
    马甲刘芳牵出的平安财富门
    除了格林伯格,这一年,另外一位小人物也震动中国。于一场资本盛宴之后,她出人意料地出现在公众面前。
    刘芳,女,1979年6月7日出生,高中学历,家庭住址是北京东城区某街道。1997年高中毕业的这位姑娘却拥有超级财富。2004年胡润百富榜中,刘芳曾排在第16位,财富达34亿元。
    当然,这不是真相。刘芳不过是平安巨额财富故事中一个代持股的马甲而已,真正的豪富正躲在幕后疯狂地喜悦。全部的隐情,于平安上市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