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连谢仕荣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简单的美元保单提议,居然被风声鹤唳般曲解为“地下保单合法化”。
对于这位华人保险的元老,2005年的世道何其艰难,从业至今尚未有之。
此时,有的合资公司已经占得先机。尤其中意人寿一鸣惊人。2005年1月25日,这家公司一举吞下中方股东中石油200亿元的团险保单。
200亿!占2004年中国保险行业全年保险费的5%~6%。借助这一天量保单的力量,中意人寿从2004年寿险公司保费排名的第14名一跃成为2005年第一季度的榜眼。而合资寿险的市场份额突破3%的天花板,飚升至20。036%。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市场落入外资寿险公司囊中的最大团单,引爆团险地震。
中方股东价值和资源被市场重新认识。例如,金盛人寿“亲近”中国五矿集团,将眼光投向五矿众多的供应商和客户;海尔纽约将分公司开到了海尔家门口青岛,不再望梅止渴;海康人寿将分公司开进北京,中方股东中海油近3万名的员工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除了牌照之争,中宏人寿、海康人寿等潜伏多年的外资保险公司纷纷杀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合资寿险掀起新一轮扩张潮。当年刚刚把总部从广州搬到北京的中英人寿总裁张文伟豪言:“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已经启动,我们在中国要完成开设另外六家新的分公司,在20个城市开始运作。”
这是一个脚注。
中外资竞争的战线也由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向二线城市蔓延,例如南京、杭州、青岛、成都等。岁末统计,北京市是当年竞争主体增加最多的地区,全年新增主体13家,其中外资10家,中资3家,中英和中意人寿管理总部相继从广州迁往北京。此外,江苏(4家)、山东(2家)、青岛(2家)、浙江(2家)、四川(2家)、湖北(2家)、福建(2家)等二线区域,也是外资挺进的重点区域。
沉寂多年的保险经纪市场也掀起波澜,全球三大保险经纪公司英国韦莱集团增资至51%,成功控股韦莱浦东保险经纪公司,并最终将其全盘“西”化。
截至2005年12月底,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0多家境外保险公司,已有27家在中国设立了营业机构,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0家。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92个代表机构和办事处。
2005年是中国保险市场全面开放的第一个年头,外资们用喧嚣开了一个头。
但是,毫无悬念的,这个市场依然是中资公司的天下。这一年3月5日,保监会公布了开放后首张成绩单,外资军团的分化显而易见。
引人注意的是,有3家外资寿险公司1月份的保费收入不到百万元。其中,中日合资的广电日生人寿保险公司只有46。71万元。而2004年,广电日生全年保费收入为300多万元。除了广电日生,瑞泰人寿和恒安标准1月份的保费收入也没有过百万元,分别为71。73万元和68。72万元。
这样的业绩,不要说盈利,极有可能连支付运营费用都不够。
表11…1 2005年1月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表 单位:元
(续表)
数据来源:保监会。
这张成绩单上,9家中资寿险公司占据了绝对市场份额,超过97%;而19家外资寿险公司的份额仍然徘徊于个位数,不到3%。2005年末,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8。8%,比2004年增加2。5个点,但是,如果扣除中意人寿特殊团单后,市场份额为3。4%,仅提升0。8个点。
这不到3%的市场份额当中,外资体味着不同的命运冷暖。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仍然是外资寿险的老大,占全部外资保费收入的58%左右。另外,招商信诺、海康人寿、中美大都会、中意人寿和中英人寿等新秀公司的表现也都不错——2005年1月的保费收入已占到2004年全年保费的17%以上。其中,获得股东团险大单的中意人寿尤其出彩,2004年总保费排名第四,2005年1月保费排名第二。
但是,剩下的公司可能就没有这份运气。
例如太平洋安泰、光大永明及恒安标准等,保费收入增长缓慢。曾经叱咤一时,新单连续两年(2002和2003年)超过友邦保险的太平洋安泰也在走下坡路。
而恒安标准的业绩则更为不济,2005年1月保费不及2004年全年保费的1%。恒安标准这家由壳公司演变而来的合资公司表现令人失望。
客观地讲,全国市场比较有失偏颇,毕竟合资公司的分支和中资比较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即使在较早开放的城市,例如上海、深圳、广州和北京等,外资的份额也没有超过30%。
表11…2 2006年主要城市外资保险公司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CIRC,平安证券。
图11…1 外资寿险在开放城市的份额已超过10%
6资料来源:《中国保险年鉴2007》。
可以预见的将来,和亚洲其他开放市场一样,外资不会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导。
“合资病”
“保—保”模式为合资公司最早的形势之一。
这是一种典型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既希望借引入海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又希望发展民族企业。合资成为最佳人选,尤其是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合资。
表11…3 国内主要合资寿险公司
(续表)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2005年3月9日。
但是,事实证明,这些按“保—保”模式成立的公司,均命运多舛:中保康联未战先乱;安联大众协议分手;恒康天安沦为弃儿;太平洋安泰一度奋勇争先,但是股东战略调整,公司转型不成,功亏一篑。
表11…4 国内合资寿险公司股东更迭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市场之“保—保”模式几乎全军覆没。股权更迭,或者大股东策略变化成为主因。
除此之外,市场多认为其败因之一在于平分管理权,一山不容二虎。出于前车之鉴,外资此后更愿意选择和国有大型企业合作,这样既可以受益国有企业的政府资源,同时又可以独占公司的经营权。
例如信诚人寿,虽然中、外股份各占50%,但经营权几乎全部攥在外方手中。中方除派驻董事长、副总经理及两名董事之外,高管层从管理系统、业务系统到行政系统,全部由英国保诚集团控制。再如,海尔纽约人寿,对于海尔集团而言,合资公司只是它的一个投资项目而已,海尔几乎没有派一兵一卒介入公司的经营管理。
“保—企”模式中,最为特别的一群是航空公司参与保险行业。
表11…5 国内航空公司参与的保险公司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这样的模式堪称天作之合——航空公司拥有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寿险公司未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亦是航空公司所需。而且,这似乎可以根治“保—保”模式的症结。
不过,亦不尽然。
数据表明,航空公司进入寿险就是一个真实的谎言。目前没有一家成功的航空公司合资的寿险公司,参股财产保险更是与初衷相离。
“保—企”模式没能逃脱合资病的魔咒。长期担任合资公司“副班长”的广电日生就是一个典型。和所有的外资寿险公司一样,广电日生同样拥有一个显赫的出身。外方股东日本生命2000年的寿险保费收入曾为全球第一,总资产为世界第四位。
表面上,广电日生是一家中外双方各占50%的合资寿险公司。但实际上,其主要管理层多来自日本。开业之初,除董事长宋涛、助理总经理郑洲(同时兼任党支部书记和人事总务部总经理)、精算部总经理刘开俊外,其余高管人员均由日本生命派驻,并担任一些重要部门的负责人。
尽管其中多位日方高管都会中文,但真正能够和中方的员工以及代理人交流的并不多。同时,由于管理人员多来自日本,日本企业常见的等级观念也或多或少地引入到广电日生的管理中。
“由于沟通障碍以及文化差异,外方与中国本地的管理干部有时管理理念有冲突。”
即使高管多数来自日本,但是广电日生的管理团队并没有太多的决策权,重大的策略都需要经过日本生命保险总部同意,决策流程冗长不堪。
广电日生尝试改变,例如邀请友邦上海前本土高管刘也担纲等。
但是,即使雇佣了中国本地的管理人员,并不意味着本地化。就算本地人士进入管理层,但是其不能参与决策。既要本地化,又要保持控制权,两难之下,多数外资寿险公司都玩起了平衡术——选择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或者马来西亚的保险职业精英,担任合资公司的总经理。18家外资寿险公司中,除安联大众等少数外资公司外,多数都选择这种折中模式。但是,短暂的平衡难以持久。一旦外来的总经理发生异动,其带来的或者培养的团队随之分化。
13年前,首家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进入上海,尝试解决本地化的问题。不幸的是,一个轮回过去,本地化仍然在困扰着外资寿险公司。除了本地化难题,公司治理冲突,合资双方意见难合,人、事、财等多有冲突,以及业务限制,有保留的分支机构审批速度,这些都限制了合资寿险公司的发挥。
困则思变。
走过漫长“婚约”之后,多家老牌合资酝酿股权之变。
2005年11月18日,安联大众中方股东易主,中信信托接手大众49%的股份,结束了安联和大众这场历经6年10个月婚姻。安联大众是中国第一家获准开业的欧洲合资寿险公司,由德国金融服务集团安联集团和中国大众保险股份公司合资组建,于1999年1月25日在上海正式开业。
一段失败“婚姻”的完结,对于安联公司个体而言,却成为向上的一个拐点。
链接:合资病样本:中保康联如何病入膏肓
“既不是外资企业,也不是国有企业,即使是国有企业,至少也有规则吧,但是中保康联就是没有游戏规则。”
从成立的第一天起,中保康联即遭遇某种死循环:股东抛弃,高层更迭,员工流失。
2000年6月15日,中保康联成立,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中方出资1。 02亿元,占51%股份;外方出资0。98亿元,占49%。
“凭借中国人寿丰富的本地经验和澳洲联邦银行先进的运营技术,中保康联将托起您美好的人生。”公司简介中的这段煽情告白,迄今为止没有蝶化为现实,这段看似郎才女貌的婚约并没有演绎出市场的童话。“最差的时候,可能每月只有10万~20万的保费收入。”
这并不意味着中保康联没有机会。2000年8月,中保康联和上海银行签署了一纸协议,希望通过银行卖保险。中保康联几乎摸到了成功的门。作为银行保险先行者的平安,其实也是在2000年8月左右开始尝试通过银行销售其寿险产品“千禧红”,并一炮而红。
第一个败笔是微妙的人事安排。
根据合资的协议,中方委派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和市场总监;外方委派总经理、首席精算师和IT总监。由于中方多占1%的股份,所以董事长由中方担任。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公平的人事制度,悄然埋下了人事斗争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