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谢
借本书出版之际,我感谢大家为本项目的研究和本书的写作提供的帮助。
这本书是以一部电视连续剧为基础的,电视剧名为《死之前,不得不知的五个秘密》,是我专为传记频道创作的。如果不是这部电视剧,这项研究恐怕不会取得今天的成果。在此,我想感谢罗杰斯电视台的利斯丽·索尔,她相信我的研究能够启迪大众的智慧,谢谢她对这个项目的信任。谢谢罗杰斯及传记栏目组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汤姆、斯坦、逖欧,感谢他们为这个我引以为荣的节目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谢谢布赖特·科勒公司的斯帝文·皮亚萨提,他坚信我有写作天赋,也相信这本书一定会于公众有益。他认可这本书中的许多原则,并且在他协助创立的布赖特·科勒公司把这些原则付诸实践。
感谢安·玛荃格对书稿提出的宝贵意见和修改建议。
谢谢和我一起做研究的同事利斯丽·耐特和奥利弗·麦克威尔,他们帮我完成了100多次访谈。特别要感谢奥利弗,他深信那些受访者的话语是非常有价值的,并且鼓励我坚持下去。
感谢我的助手艾克,这个能力和天赋兼备的人,在我的电视节目和本书的创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艾克,你就像胶水一样紧紧黏着这个项目,推动着我们“智慧长者”项目不断前进; 你的鼓励,你对工作的坚定信念,是我们项目的无价之宝(更不用说你每天千方百计为推进项目所做的大量细致的工作)。
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几个好朋友布拉德·哈勃、乔什·布莱尔、杰夫·万德·维兰,感谢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尤其是在这个项目上给我的鼓励。谢谢麦克斯·维曼,他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有他这样的朋友,我很满足。谢谢我的朋友杰米·鲍尔,他告诉我“我的一生都在为这本书做准备”。我们两个人的友情跨越了时空,彼此心心相印。
谢谢我的外祖父亨利·特培尔,我总是能从他的生活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可惜,我还没有完全进入他的智慧领地,他就与世长辞了。在后来,与同他一样智慧的受访者探讨人生的时候,我似乎又能从中听到他的声音。
感谢这235位智者腾出时间来和我们分享他们的人生。我真希望把你们全部的生活经历都囊括在这本书中。你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了我的朋友,就像你们自己所说的,友谊重于一切。虽然有些人的话语没有被直接收录进书,但是,请你们相信,即使我们没有直接引用你们的话语,你们的智慧仍然构成了这本书的精髓。
把最真切的爱和感激送给我工作和生活中的伴侣利斯丽·诺林·伊佐,你制作了我的电视节目。有时,我甚至感觉你也是我生活中的执行制片人。你一直激励着我去接受某些挑战,或者鼓励我放弃某些挑战。你对我的书、我的生活提出的建议给了我极大地帮助。我的心因你而雀跃,直到永远。
约翰·伊佐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前言(1)
本书的前言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读者可以眺望到我的内心世界。前言要回答两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什么?
我这一生都在找寻:什么样的生活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渴望知道生的幸福、死的快乐的秘密。我听的歌曲、看的电影、读的书都是为了解开这个秘密。我8岁那年父亲去世了,那时他才36岁,这使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催着我去探索什么才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人的生命可能非常短暂,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能有多少时间来探索幸福的秘密。
在我年轻的时候,有幸和那些即将离去的人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在那些日子里我发现,人的死有很大不同。有些人发现了生命的深刻含义,回首此生,几乎没有什么遗憾。这些人在生命结束时,感觉自己活得很充实,于是满足地离开人世;另一些人回顾过去,充满苦痛和遗憾,无法安息。虽然当时的我只有20几岁,但是我已经开始试着去探寻这两类人的生活怎么会如此不同?
很多年前,一个叫玛格丽特的中年女士对我说,她希望她的一生禁得住“一个老太太坐在阳台的摇椅上”细细回味。她说无论她在做什么决定前,她都会想象着“自己坐在阳台的摇椅上,像一位老太太一样回顾自己这一生”。她会请这个假想的老太太给她一些建议,告诉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多美的图画啊!
由此我萌生出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们能够早点发现生活的秘密,是不是比晚年发现这些秘密让我们获益更多呢?一些度过了大半生的人已经感悟到了让生活幸福和有意义的秘诀,如果我们向他们请教,是不是可以学到一些重要的秘诀呢?
每次我要旅行的时候,都会从网上选择旅店,因为在这里有数百位旅行者留下的经验。从他们坦率地评论中,我可以发现这些旅店的“内幕”。多年来,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我已经发现了许多“珍宝”,避免了许多灾祸。我想,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探寻“活得幸福、死得快乐的秘密”中去。
我相信,如果我能找到那些已经发现生活意义的人,并倾听他们的讲述,人生幸福的秘密也就浮现出来了。2007年我花了一年时间,找到了几百位长寿老人。这些老人已经找到了幸福,拥有了秘诀,我对他们进行了访谈,期望学到他们从人生中学到的东西。
我认为,大部分人至少会认识一位有智慧的、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榜样的人。于是我向全美国和加拿大15000人请教,让他们给我推荐这样的智者。我问他们:谁是你生活中的智慧长者?你认识的人中有没有不仅长寿、而且可以教给我们重要人生哲理的人?结果反响非常强烈。大家向我们推荐了近1000位这样的人。通过初步访谈,我们确定了235位背景不同的智者,他们的智慧受到周围人的赞誉。我希望通过听取他们生活中的故事来获得人生的秘密——我们去世之前必须要发现的秘密。
我们采访的人的年龄从59岁到105岁,虽然几乎全部来自北美,但是种族、文化、宗教、地理环境和职业地位各异。虽然很多接受采访的人已经是成功人士,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寻找名人,而是要从各行各业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人。从小镇的企业老板、作家到教师、理发师、家庭主妇;从牧师到诗人;从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到土著首领;从*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犹太教的信徒到无神论者,应有尽有。我们就是要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去世之前必须要从生活中发现什么?那些已步入生命暮年的老人能教给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前言(2)
每一个受访者的访谈时间是1~3个小时。由我和奥利弗·麦克威尔、利斯丽·耐特主持访谈。读者可以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找到我们访谈中问到的问题:是谁给了你最大的幸福?你有什么遗憾?生命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生活中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你觉得哪些是你应该更早得知的?
本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向读者介绍我们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我们是如何选择访谈对象并实施访谈的;第二部分,揭示从这235位智者的言谈中发掘五个秘密的过程;第三部分,探索我们把这些秘密付诸实践的方法,我们知道,仅仅了解这5个秘密是不够的,这些智者与其他人真正的区别是,他们已经把这些秘密运用到了他们的生活中;最后一部分是问题列表,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访谈中用到的问题(我们希望读者也用这些问题问问自己或者问问生活中的长者)。这部分还列出了一些很好的答案,这些答案可以回答 “你能不能就如何快乐而有意义地生活用一句话提出你的建议?”最后,本书讨论了这些智者的言谈是怎么改变我的生活的。
要把好几百人的人生浓缩在一本书里实在不易,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独特性,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要把好几百人的生活经历都呈现给读者恐怕大家一时也难以消化,所以我决定用少数人的经历作样本(约50人)来代表多数人的经历。在本书中只称呼他们的名(不出现他们的姓),你会发现,许多人的名字出现了多次,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们的生活有助于我们发现人生的秘密。虽然我们采访的这些人都有独特的生活经历,但是读者会明白,从这些人的经历中,无一例外地都可以提炼出人生的这5个秘密。在题目为“一句话总结人生的秘密”一章中,我将从更多的人那里分享他们的智慧。
这本书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阅读。刚刚开始人生旅程的年轻人可以读。年轻的电脑迷们,你们会在网上与他人交流购物经历或者寻找旅游目的地的信息,我希望你们从书中人物的人生经历中也能收获同样的快乐。不一定要等到我们老了才能沉淀智慧,我们可以早点发现它。
像我一样的中年人也可以阅读此书,因为我们中年人也想早些发现人生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不想因为错过了该珍惜的东西而追悔。
英文书名为《the five secrets you must discover before you die》。这本书也适合老年人阅读。借助此书,老年人可以回顾自己的人生,找到把智慧流传给下一代的途径,这正是老年人的期望。
这本书的书名也并非轻易得来。《人生的5个秘密》有两个重要含义:第一,人生中确实有 “秘密”。我在这些访谈中发现,所有幸福、智慧的人们最终都发现并且实践了这五个秘密。第二,“人生”二字提醒我们,因为生命有限,发现人生的秘密已经迫在眉睫。最初我建议把“死”放进书名的时候,遭到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一部分人说,“死”字放在书名里很让人沮丧,但是另一部分人则说 “死”不该去掉,因为“死”会让读者有种紧迫感,催促他们抓紧时间,去发现生命的真谛。实际上,这些人普遍认为,生命是稍纵即逝的。我们一直都认为,我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寻找我们所要的东西……但是最后才发现,我们的时间实际上非常有限。
虽然我很清楚我会从这些访谈中学到什么,但是我知道,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乐于接纳不同的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问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向这些人学习,只有这样,当我们研究结束,才能回顾历程,问问自己,从他们人生经历的反思中,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对我们来讲;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在研究结束时;我们已经把所有的问题都了解得足够清晰了。不管人与人有什么差别(年龄、宗教、文化、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地位),幸福生活的标准是一样的。生命的真谛跨越了宗教、种族和社会地位等把我们区分开来的界限。
我们三个访谈执行者被这些人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因为我们没有提前准备问题,所以在提问和回答之间常常会有很长的停顿。我们三个人都发现,在这些停顿之间,我们自己也在反思那些问题:什么是幸福?什么最重要?当我们步入晚年,我们会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希望早点明白这些道理的心情有多急切?我希望,当你阅读这些人生阅历的时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