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呀!一贯高抬自己,你顶多也就冻成个肉皮冻。哈哈!”项东妙语以对。
两人一边斗着嘴,一边在摊前买了一袋水果,不是高中生了,拜访恩师,好歹意思意思,也算表达一下对恩师的心意。算一算,三十三元,李芾自知理亏,掏出三十元钱,翻翻钱包找零钱,却没有,就说你就拿三块钱,也算是AA制吧。项东笑了笑,斗嘴归斗嘴,李芾家也不富裕,项东拿出三块钱,又硬塞给了李芾十三块钱。李芾还嘴硬,是你硬给我的,这可是你给我的,可不是我要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第一章 初次接触(3)
凭着依稀的记忆,沿着黑洞洞的楼道来到郑光廷门前,二人对视一眼,还是项东上前敲了两下门。门开了,屋里的灯光一下子倾泄出来,照亮了楼道。见是项东他们,郑光廷一愣,继而忙招呼快进屋。
坐定,郑光廷边倒茶,边说:“好像还没毕业吧?”
“郑老师,我们是回来实习的,不好意思,今天才来看您。”
“能来看看,说明你们心里还有我这个老头子啊。”看的出,郑老师挺高兴。
郑光廷是县里知名的外语教师,以工作认真负责、教法独特、成绩突出一直为社会所称道。几十年如一日,五十多岁的人工作起来达到一种忘我的境地,感动了他所有的学生、家长以及了解他的人。当年项东他们高三时每天很晚才下夜自习,郑老师就一直陪着他们,直到最后一位学生离开教室才离开,第二天清早,当同学们朝气蓬勃地来到教室,他们敬爱的郑老师已在班里等候他们了,给人的感觉简直就是睡在教室一样。用“老黄牛”这个并不再时髦的字眼形容郑老师再恰当不过了。
当职业的高尚需要超常的付出,甚至是健康的身体时。学生的成才之路就成了用教师的心血和汗水铺垫。想想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人世间的两种感情的失恒,一是父母对子女,一是师与生。项东他们感到今天才来看望恩师,实在有些羞愧。
“那你们在哪儿实习呢”郑光廷询问。
项东忙说:“我就在一中实习,我曾出外语组找过您,可没找到。您可能上课去了。”并说现在王真是自己的指导老师,把自己初见王真的情况说了说。郑光廷马上说能有王真指导是项东的幸运,一定要用心学。
“我担心自己太笨,学不来王老师的知识。”
“谁并不比谁笨多少,你们是笨是聪明,我还不清楚。不过做人是做学问的前提,你们没问题。”说到赵兰,郑光廷就笑了,说那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大丫头,是大家的开心果。
问起李芾,李芾说他还没定。想找个离家近一些的学校。李芾家在城郊农村,现住在县城中一亲戚家中。
郑光廷和他们共同回顾了高中岁月,又谈了谈其他一些同学的现状,感慨横生:“怎么不感到累,感到老了呢?孩子们都当老师了,几年时间过得真快。在学校真有点‘山中无甲子’的感觉,学校太封闭、太一成不变了。”同时郑光廷给了他们一些实习的忠告:多听、多记、多问。
查资料、备课、上课、交流,教师程式化的生活方式却给学生托出千姿百态的生活图景,为他们绘制了理想的蓝图。
环顾郑老师的住房,与印象中的摆设没什么变化,家具简陋而陈旧,正面墙上挂着一块镜框,夹着历届毕业生的集体照,从黑白到彩照,从旧到新,夹进学生青春的笑容,也夹进了老师沉重岁月的辛劳和欣慰。
看着照片,李芾感慨的说:“郑老师你都教书三十年了? ”
“是呀,这三十年,中国教育由大震荡到大变革,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然后是改革开放,现在更是开放搞活,教育都走向产业化了,变化太大了。教师的地位逐渐的提高,你们是赶上好时候了,虽然还有不少地方不尽如人意,毕竟趋势是大家也更重视教育。现在养一个孩子上学可不容易了。”
“知识改变命运吗?不是上大学,我可能就在家种地了,或许去外地打工了。” 交织着敬佩,遗憾与更复杂的情感,项东也感慨道:“三十年,这么长时间,真不容易。”
“别着急,你们也会有这一天的。”
临别时,郑光廷坚持把项东李芾送到楼下,看着郑光廷额头的皱纹在路灯下模糊成一条条粗线,项东李芾深情的说:“郑老师,别再带毕业班了,当心身体要紧啊!”
郑光廷笑道:“那你们得尽快来接我的班呀。”
路上,已走了很长一段,两人都没说话,项东似乎感到胸中有大团大团的棉花充塞着,抽不出,除不去,又理不清。一向闲不住嘴的李芾也沉默着,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项东:“你怎么了?”
项东长叹了一口气,说:“我在想刚才和郑老师的谈话,心里不是滋味。我们都在憧憬未来的美好,那往往让我们充满动力。可现在看看郑老师的形象,郑老师的生活,我仿佛已经知道三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
“不挺好的吗?桃李满天下?”李芾明知故问。
“不,是三十年人生轨迹这么平凡、直白,如果说桃李满天下,同时我也看到了那又粗又老饱经风霜的树皮!”
如果说第一周王真对项东是冷眼旁观的话,那第二周王真就开始了进一步的指导了。依据王真建议,每次听课,他都详细记下教师授课的步骤、方法及学生情绪被调动情况,课后写小结。春日满园美丽的花朵来自秋冬的孕育和积累。做任何事都要做有心人。听王真的课,真是一种享受,项东时时会感到文学的气息会扑面而来,王老师融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为一体,深深陶醉其中,他一下子就被折服了。
他要求听徐英老师的课,可徐老师总说你听宋老师、王老师的课就行了,我的课太传统,听了思想上反而受限制、受影响。一听就是推辞,嗨!尊重你还不干。项东明明听说徐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教学很有特点,可惜太保守。得,不让听就不听吧,有机会再听吧。他还是比较欣赏宋文和王真的课。
宋文是项东高中的语文老师,是位少壮实力派。近几年学校教师调整很大,不少曾经教过项东的老师要么退休,要么考研究生走了,只有宋文算是比较熟悉的一位了。一次趁没别人时,他问了一个久埋于心的问题:为什么开始时王真的态度显示出对他的排斥,而现在又对他指导有加。当初是怕他教不好,反影响学生成绩,还是其它原因呢?他知道老师内部各班成绩评比非常厉害,也带动各位老师暗暗较劲。
(1)第一章 初次接触(4)
“这可能不是主要的,其实王老师待人挺诚恳的。接触多了,就更能感觉到。”这一点项东也感觉到了。初次接触的人,大概可以分三种,有的人一见面非常热情,给人春天般的温暖,让你感觉一见如故,似乎世界少了你,七色光也会变成六色光;有的人恰恰相反,可能接触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让人感觉到生疏,但接触后会感觉到其实对方是冰山下的火山,能逐渐并持续地感受到他热情的温度。另一种人属于不冷不热,介于二者之间,你的到来对他来说可有可无,他既不认为你锦上添花,也不认为你雪中送炭。
宋文介绍到:“王老岁数大了,还有胃病,去年动手术胃部被切除了三分之二,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且他又一直在搞学术研究,业余时间较少,带实习生肯定要费一番时间和精力。”
“什么?学—术—研—究?研究什么?”项东异常惊奇,心里爬起了毛毛虫。中学教师也有人搞学术研究,也能研究出成果来吗?在他狭隘的意识中那应该是深夜孤灯、皓首穷经的大学教授的专利。
“古汉语语法,王老师已经出了两本专著了。去年全国古汉语语法研究会还特请王老师参加呢!据说与会者只有王老师是中学老师,其他的都是大学教授。”
“哇,真的?”项东的眼珠子在眼眶中撑了撑,没弹出来。
“我就从王老师那学到不少东西。咱们语文组的老师几乎都是王老的学生,每个人都在王老那儿受了益。你可要珍惜这机会,抓紧王老师向他好好学学呀!”
项东张开两只手,以爪状用力摁在桌面上说:“我一定会像八爪鱼一样吸住王老师的。”
宋文笑着说:“八爪鱼恐怕做不了,只能作两爪鱼了。”说完,两人一起大笑了起来。
“中学老师也能搞研究,也能研究”项东对中学教师又有了深一层的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文学家韩愈为教师所下的定义,为千百年来的教师职业定下职责、目标与方向,而王真又以自己的质朴、勤奋为他增添了活生生的注解。
胃部三分之二被切除的王真依然搞学术研究,这个身体看似硬朗的老头,说话走路都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缓慢。项东又想起他给自己的第一印象——学究。
星期天,风沙渐大了,日头都被遮蔽住了光华,苍黄的天底下,树叶不知是被风吹,还是被沙粒打的哗啦啦地响。
项东此刻正在干什么呢?他正在家里备课,听了两周课,明天他将正式开讲,试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他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正在项东对着墙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当儿,经济系的王萌、李芾来了。他们向项东父母问过好,径直来到项东小屋前,听里面有声音,忙问项东妈:“阿姨,来客了。”
项东妈笑笑说:“你们听听!”
两人贴门一听也乐了,推开门进去,李芾拱着手故做虔诚状的问:“项老夫子,学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
王萌说:“项东,你可够勤奋的。是面壁思过,还是潜心向佛呀?”
项东见是他们,忙放下备课本,意气风发地说:“明天,知道吗?明天是我第一次正式上课,哎!未来的教育家……”项东作了一下停顿,他微抬起头,做瞭望远方状,其实只能看到屋角“未来的教育家将从这里登上讲台,哈哈。第一次见面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我要首先给他们留下一个教育家的风范。”
两人瞅着项东乱蓬蓬的头发,一只裤筒卷到膝盖,一只到了脚面,大笑起来,:“长这么大,以我们的浅薄见过三条腿的蛤蟆,见过一条腿的鸡公,尚还从没见过活的教育家呢?曾经向往能得以一见的教育家,原来就是这副德性,失敬失敬。”
项东也笑着问:“真正的教育家是心中有学生,而忘我的工作,我现在就是这样的人。率真自我,不拘一格。”
招呼两人坐下后, 又一转话题,“你们实习单位定了吗?”
“定单位?两个教育家已经比你早一周就诞生了!” 李芾脸上的青春痘都洋溢着呼之欲出的兴奋,有痘的地方明显比痘周围的皮肤要红要油亮一些,似乎在证明着青春痘确实是身体内油脂过多,而不是荷尔蒙过剩。
原来他俩在职业中专实习,王萌的大伯是那中专校长。朝中有人好办事。他们一去那儿,学校就同意让他们教课了。现在他们已经教一周课了,看来是实习生们最快进入教师角色的。
“上课的感觉怎么样?”
李芾道:“挺好的,两个字,爽。一个字,好极了。”
“呵,爽得连数儿都不识了。我关心的是你们怎么上课?我感觉中学的教学方式和大学相差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