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强、不服输的好姑娘。
好消息终于在张硕生日那天传来,她得到了历时四年,共计720万日元的井深大奖学金。“我觉得相对来说,我比较会写材料,包括写‘我的理想’之类的作文,写得都很用心。另外一方面,在去日本的留学生里,像我们这种经过了中学六年高强度学习和专门日语训练的学生是不多见的,所以相对来说还是优秀一些。”
“她申请索尼奖学金的事我们刚开始都不知道,后来一个同学家长打电话过来,我们才知道,”母亲张秀萍埋怨女儿说。“主要是怕爸妈担心,因为我觉得即使告诉他们了他们也帮不上忙,反过来还跟着我上火,所以我就没说。”张硕解释说。
不管怎么样,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还有人说“艺高人胆大”,其实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是性格决定方向、能力决定成败,胆量过人者会选择险峰,但能否跨越则在于实力,上面的那则小故事也许正说明了这一点。
申请“高盛全球百名青年领袖”的那段日子
在张硕为我们细数的那些她比较难忘的事情当中,申请“高盛全球百名青年领袖”的经历可算一例。
“我是在学校的揭示板上看到这个消息的,当时要求学习成绩排名年组前10%以内,还要有领导才能。我分析在日本我所接触到的人当中,这两者兼备的比较少,因为在日本学生中,一部分进了大学之后就忙社团活动,学习及格就行;还有一部分就是专心学习,不管其他。所以当时我就提出了申请。整个申请的过程相当辛苦,分为好几个步骤,先要通过学校的申请,那是2004年11月份。正式申请是2005年年初,需要用英语写很多的材料,当时正好是期末考试,考试结束之后我就要回国,所有的材料必须在回国之前准备好,而且‘生协’那边还有一个地区的总会需要准备演讲,三件事碰到一起了”。这样大概有两周左右的时间,张硕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回国之后休息了很长时间才调整好状态。
“当时没有太大的压力,但还是很希望能够选上。不过申请过程本身也很锻炼人,很多问题是自己以前没有仔细想过的,经过这次准备清晰多了。”2005年4月,张硕正式得到通知,她成为了当年日本八名当选者之一,荣获2005年度“高盛全球百名青年领袖”称号。在东京召开的颁奖仪式上,张硕结识了很多同样颇具才华的人,她又一次证实了自己。
据了解,“高盛全球百名青年领袖计划”每年从全世界70多所知名大学中选拔出100位优秀的二年级本科生授予“高盛全球百名青年领袖”称号并颁发奖学金,从2006年开始,中国大陆才开始参选。这是一个宽广的舞台,还是那句话“性格决定方向,能力决定成败”,这方舞台永远留给有胆识有实力的年轻人,张硕就是这个群体当中的一员。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会在全世界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中看到他们的身影,也希望还能看到这个自信、勇敢的中国姑娘。
采访张硕(节录)
时间:2007年2月26日
地点:张硕沈阳家中
笔者:在日本生活了这么多年,能讲一讲你对日本社会的一些看法么?
张硕:我觉得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机械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较淡,包括上下级之间,同学之间,我觉得还是中国社会比较有人情味,每次回国一到机场听到身边的人说沈阳话,感觉特别亲切。在日本,我们国内这些同学的关系非常好,谁有什么事大家都能帮忙。
我觉得日本人对自己民族文化保护得特别好,日本有很多传统的东西大家也都很难能接受,但都觉得这是日本传统的东西,一定要保留下来。日本人对日本文化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觉得在日本语言学校期间感觉最深的是,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不了解,比如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好多国家,老师问大家各自国家过年时有什么样的习俗,或者让大家介绍自己的国家都有哪些风土人情,一般来说,韩国学生、日本学生,或者来自欧洲某些国家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国家都特别了解,问什么都能说出来,但很多中国学生不太知道这些。
从小对孩子苛刻点(7)
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学习过于紧张,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历史比较长,民族很多,不少事情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不过当时如果回答不上来还是很不好意思的,有些给中国人丢脸了,我觉得国内的学校还是应该在这方面多加强教育,中国越开放就越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投资教育,花多少钱都值(1)
小档案:
邢振铎,男,1985年8月生人。
1992年入辽宁省实验小学。1998年考入东北育才学校六年制班。2001年作为交流学生前往美国华盛顿州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交流。2002年赴英国曼城曼彻斯特语法学院(Manchester Grammar School)留学,该学校排名英国高中前五名。2003年成功通过牛津大学面试,获得有条件录取通知书。2004年考入牛津大学数学与统计专业(MMath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四年本硕连读。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辽宁省幼儿师范幼儿园里一片喧哗。园舍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院子墙角的一个大沙堆前围了好几个家长,其中一个家长非常着急地喊着:“乐天儿,儿子,你快下来,别爬了。”顺着大家的视线望去,只见一个三四岁大的男孩正撅着小屁股奋力地向沙堆顶端攀爬,全然不顾下面传来的喊声,一旁的父亲皱着眉头说:“孩儿他妈,这个儿子你管不了,太淘。”
这个爬沙堆的小男孩正是故事的主人公邢振铎,小名“乐天”。人说“三岁看到老”,这话不假,凭着男孩子那种特有的拼劲、闯劲,“乐天”一直走进了牛津大学。
缤纷童年之“勇敢者的游戏”
1983年,邢振铎的父亲邢彬从沈阳农学院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时逢国家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人才以提升部队的人文素质,于是,邢彬作为被选定的全国1200名大学生中的一员,成为了一名军人。
跟很多军嫂一样,宁晓辰只能利用休假时间到部队探望丈夫,还要承担起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的重担。有一段时间,她因休长假到邢彬所在的部队呆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乐天”学会了走路,并且跟军人朝夕相处,“估计那段时间对孩子以后兴趣爱好的培养有一定影响。”邢彬回忆说。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每个人也许都会对小时候热衷的游戏留有深刻的印象,邢振铎曾经总结过小时候经常玩的“十种勇敢者的游戏”。其中之一叫“攻城游戏”,“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地点,高台、组合滑梯一般最合适,防守方与攻击方的人数比例大概是1:2,防守方在上,直到防守方全部被从城堡踢下来或者攻击方放弃,游戏结束。高台或者滑梯越高就越刺激,而且好的组合滑梯更有战术,值得钻研。”
还有一种叫“军团式打雪仗”,“16岁以后再也没见过像样的雪了,今天看到外面下大雪,鹅毛大雪,可是五分钟后就出太阳了……军团雪仗讲究勇敢,还要有装备,撮箕是非常好的武器,因为装满雪之后,浇到对方头上绝对是致命打击;冬天苹果筐的盖子是最好的防御武器,可以做盾牌;人多的时候,站成一排作战,更有另外一种气势。”
最后介绍一种比较有趣的叫“铁皮管子”,“到了冬天,舌头会很容易粘到铁皮管子上面,勇敢的人总会舔管子最长时间,而勇敢过头的人舌头就会粘在管子上面。”
也许是受到军人气质的感召,也许是男孩子顽皮的天性,热衷于“勇敢者游戏”的“乐天”就这样做着勇敢者的梦。
缤纷童年之“终极幻想”
跟所有的父母一样,父亲邢彬和母亲宁晓辰希望孩子从小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邢彬一有空就会到书店去给儿子买回各种幼儿启蒙录音带、幼儿读物,“那时候他听的、看的全是这些东西”,读过国高的姥姥更是时常教外孙背唐诗。由于父亲曾经拉过一段时间的小提琴,夫妻俩也希望用音乐来开启孩子幼小的心灵,当时正好赶上部队里新来了几个会电子琴的文艺兵,就请他们给“乐天”上了一段时间的电子琴课。直到“乐天”进了幼儿园,夫妻俩又为儿子添置了钢琴。经过了诸多兴趣爱好方面的尝试,孩子最后还是对画画、玩各种模型最感兴趣。
在“乐天”的家里,大大小小的汽车模型就有二三百台,那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他把各种类型的汽车经常摆满了一地,这边一个部队,那边一个部队,形成各种战斗队形,表演自己编排的战斗故事。
投资教育,花多少钱都值(2)
五岁时,“乐天”开始自己动手创作小人书,下面配上故事性的文字,这个爱好一直持续到现在,他甚至曾经把那些故事写成一本小说。邢彬和宁晓辰夫妻俩怕儿子耽误学习,曾经几次劝说他不要在这方面用太多的心思,但儿子对此却有着自己的理解:
我小时候很喜欢摆小人啊,摆军队啊什么的。记事之后,我就觉得应该把这些和我无聊时胡思乱想的故事情节贯穿起来,于是开始用小人书的方式记录,比如左手的小人和右手的小人哪边赢了,蓝色的军队和黑色的军队哪边胜利了,把这些汇总成故事。
慢慢长大,我开始喜欢写小小说和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以此来记录突然间想到的故事或者最近的一些对生活的感受。虽然我得承认我的写作能力并不能让人拥有强烈的共鸣,但是只要我满意,能表达出我的感受就够了。也许父母眼中的我就像Peter Pan一样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心中的我总会是满脑打打杀杀的宇宙飞船。然而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的确是一种幸福,因为当这个社会上大家都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你、要求你时,父母的这种疼爱是多么的珍贵的财富。
“乐天”所说的Peter Pan是迪士尼经典动画长片《小飞侠》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永远都不会长大的男孩,生活在梦幻岛上,而在那里永葆童年确实是可能的,他领导着失落的男孩儿们一起冒险、寻宝、打击海盗。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长不大孩子,他喜欢幻想,喜欢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保持着本真与单纯。在疲惫的时候,经常把他拉出来跟自己做做游戏、聊聊天,也许这样才会让人更真实地感觉到自我的存在。
文化交流大使
1998年,邢振铎从辽宁省实验小学毕业,考入东北育才学校六年制班。邢彬和宁晓辰夫妻俩对儿子抱有殷切的期望,在一次假期旅游的过程中,一家人先后走访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在校园里合影留念,共同体验了水木清华和魅力燕园。夫妻俩希望儿子能够将这两所国内一流学府作为将来的奋斗目标,通过六年的努力最终成为其中的一员。
但是,高中一年级时一次为期五个月的赴美文化交流改变了邢振铎的人生航向。
2001年年中,邢振铎作为一名交流学生来到了美国。起初,因为在落实寄宿家庭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