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认识你的职业性格-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没有真正的顾客,他便招呼群臣妃子们当他的顾客,假戏真做或真戏假做,不亦乐乎。至于他是否把顾客看作上帝,那就不得而知了。
  明朝的天启皇帝,即明熹宗朱由校,也是个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主儿。此不谋者,非不能也,盖不愿也!这位可敬的皇帝陛下却是个鲁班先生的崇拜者,他所痴迷眷念的,只是当木匠、盖房子,亲自操作斧锯刨凿。朱由校的木匠手艺确实不容小觑,那可不是一些皇帝到处题字的那种很业余的书法水准,而是技压群雄,让一般木匠打心眼里佩服,想不服都不行。
  此类被视为有“怪癖”的皇帝,在其位不谋其政,却把自己的“业余爱好”和能力发展到比专家还专家的皇帝,中国历史上还并不少见。
  比如南唐李瞡与李煜父子,两人都善填词,尤其是李煜,更是被公认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妇孺皆能成诵的千古名句。可惜的是,作为帝王,李煜和他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瞡, 一样的几无作为,最终成为亡国之君,死得相当难看。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堪称中国艺术史上公认的*神品,但赵佶作为皇帝,却既不称职,也很罕见的苦命。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宋钦宗和宋徽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居然被大金国给俘虏了去。皇帝居然做到了这份上,就不知是可悲,还是可笑了。
  俱往矣。历史不可假设,那是因为任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是过去完成的已然事实。但是,当我们思考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候,却允许而且应该进行一些假设——假设是思考的一种方式,一种权利。假如上述几位具有明确职业兴趣、突出职业特长的帝王,幸运地并不出生在帝王之家,而仅仅只是出身在一个有条件使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的家庭,那将如何?显然,那将使中国历史上少了几位结局并不美妙的无能皇帝,而在当时的市井生活中,却多出了一位疱丁式的肉类食品专业户,多出了一位杰出的鲁班传人,而赵佶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传世珍品无疑将更为丰富,李氏父子在诗词创作的艺术成就上可能更高。
  改变这些入错了行的皇帝的职业兴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会有什么样的职业兴趣,除了受到名、利等各种外在因素的制约和牵引,从而自觉改变、自觉培养之外,从根子上说,还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对于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一般总是强调提升自己的素质、改变自己的性格、培养自己的兴趣等等。“人是社会的动物”这一观点,在一定条件下固然是对的;人能够由于环境的原因而设法改变自己也不乏获得成功的例子。然而,这种改变毕竟是迫于条件限制,是人面对环境的一种策略性妥协,人的骨子里头的东西,决不会因为自己适应了条件和环境而改变。

为什么要了解职业性格?(8)
上述的几位皇帝,改变他们兴趣的外在力量不可谓不强大。对世间绝大多数人来说,仅仅就当上皇帝这件事来说,便是何其幸运、何等美妙的事?一般人是一辈子连动一下这种念头都不敢的。当皇帝的吸引力,似乎大得足以使任何人改变任何其他不相干的兴趣,而去适应皇帝这“职业”。然而,结果却是,他们不论是在时间分配上,还是在最终取得的“工作绩效”、“职业成就”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们的性格与兴趣。
  皇帝如此,而普通人的工作绩效、职业成就,更是如此。
  你会把一根铁杵磨成针吗?
  ·一桩绝对亏本的“生意”——铁杵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常常被引用来励志。铁杵能不能磨成针?当然可以,但要实现从一根大铁杵到一根小小的针这个变化,其间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一个行为——磨。之所以能够磨得下去,又至少必须借助于这样几个条件:原材料是合格的,时间是充裕的;此外,磨针者的耐心得比时间更充裕,而这个耐心,归根结底还得靠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信念来支撑。这句话在比喻和象征意义上用来励志,鼓舞人们克服重重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确实是再恰当、再生动不过的。
  但是,要是你真的遇见一个人正在把一根铁杵磨成针,你是觉得这很感人,还是觉得很搞笑?也许两者都有,但更多的一定是后者,因为他正在做的事违反常理。
  首先,一根好端端的铁杵,本身的价值就比一根针不知道要高出多少。搞企业的人都知道一个基本常识,就是经营的过程是个增值的过程,输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经过加工、装配、运输以及包装等各种环节,输出后必须实现增值。不增值,或反而贬值这类事,人们一般把它叫做“亏本生意”。把一根铁杵当原材料,把针作为产成品,价值锐减,这种亏本生意,天下只有不折不扣的傻子才肯干。没有哪一个经济学家或投资者会同意在铁杵磨针这项目上投入一分钱。
  其次,哪怕这根铁杵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价值并不高,把铁杵磨成针这做法,仍然是原材料的严重浪费,因为一根铁杵可以制造大量的针,但磨针的结果,却是将好端端的一根杵变成了大量毫无用处的铁粉,可惜了。磨针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去找一根在体积上与一根针更为接近的材料来磨。
  再次,磨针这事,无疑还是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的巨大浪费,这还没算上机会成本咧!我没有计算过——恐怕也从来就不可能有人去计算过,将一根铁杵放在一块石头上霍霍索索来回地磨,到底得耗多长时间?这个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把这根铁杵交给专业厂家用专业设备去制造很多很多的针,而不是把它搁在一块磨石上死磕硬磨。磨针的只是个老太婆,这人力成本当然还算相对低廉了些。
  最后,铁杵磨针还是个高风险的生产行为,磨针者最好先买了保险再开工不迟。磨着蹭着,到了即将成功的关键阶段,由于粗心或工艺水平不高,把即将成形的针给弄断了,也是极有可能的。到时候,原材料、时间、心血,全泡了汤,竹篮打水一场空。
  许多人在人才观上,无意间也深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一观念的影响。实际上,判断一个人最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他所学专业、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固然是个重要的根据,但决定性的因素却是他的职业性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为什么要了解职业性格?(9)
·职业性格—— 一根不宜打磨的“铁杵”
  如果我们把性格比作一根铁杵,那么,你几乎无法把它磨成任何一件别的东西。因为职业性格具有内在性、自发性、稳定性(即持久性)、一致性的特征, 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职业性格与工作绩效、职业成就的关系。
  为了不产生歧义,我这里先尝试着给职业性格下个定义,给“性格”或“人格”下定义是一件叫人为难的事。
  职业性格也可以叫职业人格,它不是指一个人的智力商数、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等显性的职业能力,我把它定义为先天性地、内在地、稳定地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岗位匹配和职业环境适应性、工作业绩和职业成就的那些心理动力组织,是达成工作绩效的一系列无法改变或者说至少是难以培育的非智力决定因素,它包括性格特质、自我概念、情绪适应、认知特征以及需求动机这五个方面。
  职业人格与一个人的职业成就的高低、职业发展的成败的关系是内在的。佛教有“因缘果报”的说法,打个比方说,种子是因,农夫之力、雨露之润是缘,而结出的果实,对于种子来说是果,对于雨露之润而言就是报。而这一切最初的决定性的因素是因,也就是那个种子。谷种播下去,无论如何不会长出苹果,它只能长出谷子。
  正因为是内在的,是因,职业性格才自动自发地决定着职业成就的高低、职业发展的成败。职业性格决定着一个人只能成为什么、最可能成为什么,以及很难成为什么,甚至不可能成为什么。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如果是专业水平上有所欠缺,可以通过自学、进修、培训等方法达到所需的水平,但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匹配,那么,最好的方法不是勉强从事,而是选择真正适合他的工作。
  职业能力可以培训,职业性格是否适合他的工作,却只能测评。培训是一个人职业发展应该终生进行的,但培训在改变一个人的职业性格方面,大多徒劳无功。前不久我回福州,几个朋友闲聊,我说到“人的性格特质主要是遗传因素和早期经历决定的”,才两句话,就被边上一位当记者的老朋友打断,这位记者朋友滔滔不绝大谈“性格是社会和环境的产物”,而且你越反驳他越来劲,根本就不想问问自己对“性格特质”的意思到底了解不了解。事后,我忍不住笑了:这位老友从十几岁开始就立即抢别人的话头、立即对自己不论懂与不懂的事都与人展开无休止的争论。他用自己又吵赢了的一场“争论”证明了:几十年过去,社会和环境早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的好争、好胜、易激动,一丝一毫都未曾改变过。
  特定的职业性格对一个人的职业成就、职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长期而稳定的。人的性格是很难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一个很容易激动的人,如果不是一时的失态,而是他从小到大的一贯表现,那么,他过去、现在、将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常常出现情绪失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可能有所收敛,但他仍然比其他同龄人更容易激动一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领导者或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人的职业性格无所认识,却打算花力气去改变一个人的“本性”,既费力也不经济,是一种基本无效无功的行为。

为什么要了解职业性格?(10)
·职场生涯不应该是苦难历程
  我们选择职业,首先应当按本性行事,应当将老庄哲学所倡导的因其固然、顺任自然作为我们的最高原则。凡是勉强的事情都是不自然的,凡是不自然的事情就是不真实的,凡是不真实的事情,最终我们自己的本性都会出来揭露它,因此最终都是尴尬和痛苦的。
  如果我们非得把一个沉默寡言、看起来呆板木讷的人,放在某个一天中大多时候都得对人如花般绽放着灿烂笑脸、如水般话语滔滔不绝的岗位上,我们需要过问的,恐怕已经不在于他的工作绩效是否可圈可点,而是他什么时候精神崩溃的问题了;相反,如果我们赶鸭子上架把一个热情奔放、喜怒皆形于色的人,摁在某个大多数场合都需要他在主席台上板着面孔、故作深沉如泥塑木雕般的位子上,这有多闷气、多憋气、没憋死人大概就算不错了。但是,我们在职场上遇到的这种猪鼻头插葱装象,却越装越不像的情况,难道还少见吗?工作
  之所以会成为一种要么崩溃、要么憋闷的苦活,就缘于我们作出了不符合自己身心本性的选择。
  工作是美丽的,工作者是快乐的。然而,对于一个天生好动好奇、好东奔西走,且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冒险精神与探究兴趣的人来说,如果他不是选择了那些需要经常外出的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