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变化做出反应。
选择机制被提出以解释银行危机所造成的影响。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所提出的最新流行观点认为银行恐慌所造成的影响是通过信贷配给发挥作用的。对很多要借钱的企业来说,贷款变得更加难以获得。要贷款的企业为了得到贷款而不得不接受银行对其进行的详细调查了解,或者选择不去贷款。公布的利率并没有反映这些增加的成本,因为这是被批准的贷款的成本,而不是被拒绝的贷款的成本。
任何出借方都拥有关于不同公司相对风险的不完全知识。银行在利用所有可得信息方面具有专业优势。银行作为低成本的融资中介而获得了大部分贷款业务。当银行倒闭时,它们就不能扩大信贷,而其他银行为了保护自己则会倾向于提供更具有流动性的贷款。这就减少了最有效融资中介服务的供给,提高了服务的成本,进而提高了借钱人的贷款成本。
这种假设由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序列回归来检验,这种回归解释了工业生产的运动趋势。一个更直接的检验则是检查不同行业的进步。伯南克明确地指出高涨的信贷中介成本对家族公司和小公司造成的伤害远比对大公司造成的伤害大。于是,银行破产对主要由家族公司和其他小公司组成的行业所造成的伤害远比对由大公司和基础稳固的公司组成的行业所造成的伤害要大。
但是大公司的出现是和生产下降呈正相关的,而不是像信贷配给假设所预期的那样呈负相关。和1937—1938年的情况相比,我们可以看出大萧条中的跨行业工业下降并不是不同寻常的。先不说银行危机,就其严重性和持续时间来看,工业衰退的模式也并非例外。没有证据表明银行体系的戏剧性崩溃导致了不同寻常的工业衰退模式的产生。
我们要注意不能将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金融体系接连受到股市下跌、商业破产、银行倒闭和国际事件的打击。在股市崩溃后,公司将其融资的场所从股市转移到债券市场。从1929年到1930年,新增股票净发行额减少了25亿美元,而新发行的债券净额增加了14亿美元。因此,低等级工业债券的价格在1930年后期开始下跌。增加的债券供给降低了其价格,而商业和银行破产则提高了债券的风险,从而降低了对它的需求。
公司可以以优惠贷款利率(其在1929年到1930年间稳定地下降)获得银行贷款的成本和规模较小的公司发行工业债券的成本之间存在着一个缺口。这就是伯南克所说的溢价,虽然已经很好地反映了这种溢价。基准利率和其他利率之间的差别很好地反映了即使没有银行破产也同样存在的信贷资金压力。另外,由于债券的分类评级反映了当时风险的增加,风险债券的收益就提高了。其原因有二:一是给定风险的债券价值更低,任何给定债券这时变得更具有风险性。二是大型企业可以获得贷款的成本远低于小公司。然而,跨行业的工业衰退表明,是否能获得贷款并不能决定哪一个行业会衰退。
真实的原因和想象的原因(5)
银行破产无疑加剧了萧条。将存在银行破产的国家和不存在银行破产的国家进行的国际比较表明,银行业的困境从总体上来说对经济是有害的。但银行破产如何产生其影响的机制却不清楚。因此,银行破产在大萧条中的重要性仍有争论。
大约在股市崩溃的同时,本已开始缓慢下降的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开始急剧下降。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将农矿产品的价格下降视为通货紧缩传播的一个主要渠道,“价格下跌从股价到农矿产品价格再到进口商品价格”。虽然价格体系的变化仅仅是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但他认为其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利益受损者发现自己的预算减少了,从而被迫缩减开支。而受益者却没有相应地增加开支。
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在20世纪20年代就一直下跌,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的生产扩张造成的。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关税保护和增加购买,但都收获甚微。在当时的市场价格下,许多原材料的生产超过了其需求,因此存货增加了。随着20年代末信贷条件的紧缩,保持这些存货并维护市场秩序的成本增加了。随着秋季信贷紧缩的来临,许多存货的持有者在1929年破产了。对原材料需求的减少则会进一步降低存货的价格。
价格下降对不同社会集团的影响各不相同。对那些以农产品和矿产品为其主要外汇收入来源的国家来讲,价格下降是一场灾难,通常反映在本国货币贬值方面。但对进口初级产品的国家来讲,价格下降使其获益。即使金德尔伯格是对的,价格下降并没有引起支出的增加,但这使得货币的购买力增加(降低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了货币的实际供应)。在美国,这两种影响都存在。农场主遭受了损失,但整个经济体中的其他部分却获得了收益。最初出现的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在美国的净影响因而可能是积极的,因为在美国,初级产品的消费者多于其生产者。
然而美国获得的收益是有限的,因为总体商品价格水平在1930年开始下降。更为普遍的通货紧缩并不能归因于卡特尔的崩溃,而且与股市崩溃也没有直接的关系,通货紧缩是前述的信贷紧缩所导致的总体需求下降的反映。股市崩溃和原料价格大跌是通货紧缩传导机制的一部分,这种紧缩影响了经济活动。但是它们仅仅是整个复杂问题的一部分。
最后,近来的一篇文章为1930年消费的急剧下降提供了新的解释。马莎·奥尔尼(Martha Olney)认为消费信贷结构使得那个时期的消费高度不稳定。如果一个消费者在一桩汽车贷款上违约,为了利用这种最重要的消费者信贷,他就不再拥有对作为抵押品的旧汽车的所有权。因此消费者就减少其消费,以保留其对新汽车的所有权,这是由于他们的收入在1929年的衰退中下降了。所以,这就造成了1929年到1930年消费的急剧减少。
联邦储备委员会和金本位
全面的通货紧缩有两种效应:动态效应和静态效应。静态效应,就是人们有时说的凯恩斯效应(Keynes effect),即货币增加了购买力。一定的名义货币存量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使得真实的资产余额增加。总需求下降更多地影响了价格而不是生产。这样,通货紧缩取代了经济萧条。
动态效应,就是人们有时说的蒙代尔效应(Mundell effect),它通过预期发生作用。如果人们预期通货紧缩将持续下去,那么他们就预期将来的价格会比现在的价格更低。他们会持币待购以从未来预期的更低价格中获益。他们就不愿意以任何名义利率贷款,因为他们将来必须用美元还款,而那时的美元会因为物价水平比现在低而更值钱。简而言之,实际利率这时会高于名义利率。这样,通货紧缩引起了经济萧条。
为了区分这两种效应,我们需要知道人们在什么时候开始预期通货紧缩将会持续。因为预期不能直接观察到,所以发现预期一直以来都很难。现在的研究表明,当美国股市崩溃时,人们没有预期到会发生大萧条,甚至没有预期到会是一场大的通货紧缩。看起来最有可能的是预期在1931年初开始发生变化,当时经济没有像1907年和1921年那样很快复苏。当时,凯恩斯效应被蒙代尔效应压倒,通货紧缩开始变得不稳定。
真实的原因和想象的原因(6)
因此,到1931年夏天时,美国已经无可避免地进入了一场严重的经济萧条。但是如果经济在那时能够开始复苏,那么这场经济萧条仍旧可以控制在经济周期历史波动的范围之内,仍将会是一个困难时期,但却不会是像1930年那样的经济灾难。
不断发展的不景气在1931年秋天被联邦储备委员会变成了大萧条。那年夏天,一系列货币危机冲击了欧洲国家。Credit Anstalt,奥地利最大的银行在5月份破产,这导致了对奥地利先令的管制,随后是6月、7月对德国马克的管制。存款人到大的柏林银行提取存款,银行随后将票据卖给德国中央银行(Reichsbank)以补充其现金。而德国中央银行的现金也用光了,这些现金是德国央行用来将其储备货币化的。这时,德国央行也不能以可接受的条件从其他中央银行获得借款。德国政府对德国马克实施了货币控制,以控制资金的外流。
对德国马克的压力通过外汇管理得以控制,国际性的恐慌很快扩散到英镑。英格兰银行不愿意提高银行的贴现率,在整个危机期间,它都保持了较低的水平。于是英格兰银行不得不通过直接的干预来维持英镑,也就是向那些抛售英镑的人进行收购。英格兰银行需要黄金储备以完成这些购买,这些储备是从美国和法国借来的。这些借来的储备像英格兰银行本身的储备一样,很快就花光了。1931年9月20日,英格兰银行认输了,宣布放弃金本位。
德国和英国因此都以不同的方式放弃了金本位,德国维持了马克的价格,但却限制黄金的售卖。英国则继续出售黄金,但价格却不是固定的。没有国家立即享受到免于国际压力的新自由。德国继续通货紧缩,英国在经济扩张之前也等了六个月。
当英镑贬值时,投资者认为美元接下来也会贬值。他们在美国政府对美元进行贬值前突然抛售美元。但美联储不打算向国际压力让步,它选择维持美元的币值。美联储提高了利率,这加速了货币供应量的下降。结果就是美国的利率在1931年最后一个季度里急剧上升,信贷变得更加难以获得。工业生产继续下降,虽然其在1931年春天曾经短暂地停止了下滑。美国的大萧条变得更加严重了。
和“第一次银行危机”不同,美联储对英国货币贬值的反应所产生的影响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方面清晰可见。1931年10月,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降低到大萧条期间的最低水平,这正好发生在英国货币贬值后不久。
针对1931年的通货紧缩,人们要求采取货币扩张政策。美联储1932年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的部分原因即在此。公开市场操作成功地使货币供应增长率恢复到了1931年夏天之前流行的低水平,1932年中期,美联储放弃了这种操作。随着利率的降低,较低的利率减少了银行所持有的票据的收益,从而威胁到了银行已经存在的不稳定的偿付能力。美联储作为全国银行监管者的目标与其作为全国经济监管者的目标产生了冲突,而且,一些联邦储备银行正在用光“游离金”(free gold),即超额准备金。联邦储备银行不愿意通过银行间借贷市场将其准备金汇集在一起,因此整个银行体系的有效准备金水平就由最薄弱的银行决定。法国和随后的英国担心最终会出现美元贬值,于是开始在纽约提取它们的美元头寸。1932年的公开市场操作在这种压力下被放弃了。这是与胡佛通货紧缩政策的短暂的背离,而不是一项新的、扩张性的政策的开始。
美联储采取紧缩政策以维持美元币值通常被视为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孤立行动,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它部分是前后协调一致的努力,以维持金本位,虽然金本位这时已经在欧洲崩溃了。即使是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