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肷献罡挥械闹泄腥恕4送猓歉昵岬囊淮泄腥耍敲挥心敲创常窃诩壑倒郏诟鞣矫娑几咏鞣饺耍运歉锌赡苡龅较不端堑耐夤耍庑┩夤宋幢囟际呛苤鼐竦摹�
无论如何,我认为,时代越是发展,异国婚恋会越来越多,中国男人和外国女人在一起的比例也会逐渐增加。
问:中国这段时间对你的人生有哪些改变?
答: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所以我很想再回到中国。同时,在中国的这一年中,我成长了,我的眼睛睁开了。我学会了客观地看待问题,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这一年也增强了我对自己的自信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去亚洲,在一个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家,不太会说汉语的情况下,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
1法国女人:我的中国男友是一个西化的传统中国男人(8)
说实话,我在中国的一年中真的感到非常幸福。现在我很想回到中国找回那时的感觉,同时我又提醒自己说,别光看所有好的一面,一年毕竟是短暂的,而且当时我的实习身份很特殊,如果今后我下定决心去中国长期工作、生活,也许现实就不那么美好了,也许会碰到实际中的困难,这也是存在于我和Mike关系中的障碍,我对我们是否能克服未来可能存在的困难还不是很有信心,无论这些困难是文化带来的还是地域带来的。
比方说,如何教育小孩的问题。Mike并不想放弃他的中国传统,而我想用法国方式教养小孩。家里该和小孩说哪种语言?圣诞节,暑假去哪个国家过?所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都并不容易处理。加上,我们都是个性很强的人,都很倔,所以并不容易达成妥协。我们经常就一些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直到一方说服另一方为止。比如,我想去日本旅游,而他不想,因为中日战争的关系,他讨厌日本,作为一个法国人,我没法分享他的这种情绪。最后我终于说服了他,我相信他会陪我去日本旅游,但仅仅是为了让我开心。
所以,跨国伴侣既在文化精神上很富有,同时又在日常生活上处处面临挑战。这是对两个人的爱情及综合能力的巨大考验。
问:你在中国的目标是什么?下一步计划?你希望一直留在中国吗?
答:当我刚离开法国独自去中国的时候,目的是发现和认识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希望在那里的工作经历能帮助自己提高竞争力。一年后,这些目标都基本实现了,其中最要感谢的就是;因为和他的特殊关系,我得以有机会真正进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
我的下一步计划,目前还不是很明朗。但是,一年前我的设想之一就是在中国实习一年后,回到法国读国际商业(方向中国)硕士学位,同时继续学习汉语,毕业后再回到中国长期工作和定居。
问:从社会经济层面,你怎样看待你在中国的位置?
答:我在中国一直明显地意识到自己是个外国人,因为走在路上,一直都有人朝我看,尤其是在小地方旅行的时候。同时,我一直感受到中国人对我的这种好奇是正面的,善意的,并不是排斥的。我从来没有在中国觉得受攻击,受威胁,从来没有。因此,我在中国在上海的时候,就好像是在自己的地方,感到很舒服很自在,反而是回到法国后,我感到很不适应,好像中国才是我的家。
我理想中的情人,一定是
头脑和身体都健康的男人
问:你认识哪些中国名人?请分别对他们作评价。
答:我认识的中国名人主要是毛泽东、邓小平,因为我读了很多有关他们的书籍和文章。我对中国近一百年的现代史很感兴趣,比如毛泽东是怎样建立社会主义中国的,邓小平又是如何开放中国,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我和中国人在这方面进行过很多讨论。除他们以外,我不认识别的什么中国名人,我不知道现任中国领导人的名字,我也从来不是追星族。
我最感兴趣的是从我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解中国是如何从一个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今天这个对方开放,经济迅速崛起的中国。
我觉得邓小平是个有远见者,他明白中国如果要发展就一定要开放的道理;同时他也是个罕见的革新者,因为在那个时代,打开国门,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都是让中国人难以想象的大胆举措。他是个能贯彻自己想法的人,是他把中国引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是他让中国的经济腾飞,并让中国重新变成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
1法国女人:我的中国男友是一个西化的传统中国男人(9)
除了邓小平和毛泽东,另一个我印象很深的中国名人是秦始皇。Mike给我讲了很多他的故事。他如何打败六国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同时,他又是个有点疯狂,有点偏执,甚至是个妄想狂,这是我参观了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后的感受,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埋葬的地点,他把所有建造兵马俑的工匠都活埋了。我对他的印象很深。
如果我笼统地评价一下中国政治,我觉得中国政治有比法国政治好的地方,表现在中国政治能实践想法,采取措施,贯彻落实,当然想法和措施有好有坏,但是至少中国在发展、在前进。然而,在法国,我觉得法国政治徘徊在原地多年,对于过去积累下来的问题,诸如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等,始终都无法得到改善,更难以取得突破。
而在中国,尤其是上海,我得到的一个强烈印象是,中国人喜欢改变,欢迎改变,接受改变,在这方面远远超过法国人,因此中国发展得也比法国快。
问:这些名人中谁最接近你理想中的情人?为什么?
答:我不知道,因为我并不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他们,没有办法知道他们真实的样子。
我理想中的情人,一定是头脑和身体都健康的男人。具体点说,我理想的情人要有雄心壮志,要思想非常开放,非常有好奇心,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又是个很精神化的人,意思是,他会花时间去观察自然,欣赏自然,哪怕是一朵花,一条小溪。他要很有人情味,会关心周围的人,关心他的女人和家人,这些关心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而不只是在我的生日和圣诞节时送礼物给我。他要与时代合拍,与时代一同前进。没有坏习惯,不吸烟,少喝酒,喜欢运动。
问:你认为男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答:头脑和身体健康平衡,真诚,真实,有志向,开放,有好奇心,有人情味,有人道主义精神。
问:世界各国,哪国男人最帅?哪国男人最难看?
答: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不存在答案。因为,我是个看重男人本身魅力的女人,他可以是任何颜色,可以来自任何国家。我可以找出很好看的印度人,美国人,意大利人,非洲人。他们吸引我的地方,除了外貌,就是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一个人自内而外散发魅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会惊讶自己爱上一个中国人,因为在我眼里,他首先是个有意思、有魅力的男人,而不是首先是个中国人,我不用国籍来判断人。
问:在中国,有一个般配的概念,基本上,男的要比女的高,男的要比女的老,男的要比女的赚钱多。你们国家有没有类似的概念?
答:在法国差不多也有这样的概念。只不过在法国,如果男的比女的大十岁以上,这可能会给人不太好的印象。人们会觉得,这个女人更多是找父亲而不是找男友。通常情况下,女人会找比自己大两三岁左右的男人。
男的要比女的赚钱多,这要看不同的人了。不少法国女人以自己赚钱比丈夫多而感到自豪。尤其是新一代的法国女人,她们有工作,自己能养活自己,她们希望男友也能经济独立,但不一定非要赚得比自己多。
我觉得在中国仍然有个很强的概念,就是男人一定要赚钱比女人多,男人一定要能承担家庭所有开销。这个概念法国十几年前也有,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法国女人都肩负起与男人一起承担家庭经济的责任,中国也在朝这个方向演变,尤其是上海。
我在上海认识一些女性,她们在公司里担任要职,收入很好,甚至超过她们的丈夫,但却没有能力自己做吃的,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很依赖丈夫的照顾,诸如家务和各种家庭事务,尽管她们在经济上是独立自主的。相反,如果一个法国女人处在同样的位置上,她们完全能处理好自己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国女人的综合独立性要比中国女人强。也许我的看法有片面,因为我认识的中国女人并不多。
问:在你们国家,什么样的男的比较受欢迎?什么样的女的比较受欢迎?相反,什么样的女的、男的不受欢迎?
答:受欢迎的男人是成功的男人,有一点点大男子主义,因为我认为女人喜欢能够负责的男人,有决断的男人,给人信心和安全感的男人,自在放松的男人,亦即善于靠近女人,懂得追求女人,也有条件追求女人的男人,不纯指物质上的条件,也包括男人精神上的魅力和创造力。女人总是喜欢被男人追求的。会讲话的男人,但不是光说不做的男人。真诚的男人,真实的男人,自然健康的男人最受欢迎。
关于女人,我认为独立,富有个性同时又脆弱的女人比较受欢迎。因为男人喜欢有一个需要他照顾和保护的女人。
2比利时女人:我为什么和我的中国丈夫离婚?(1)
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年龄:34身高:米国籍:比利时
婚姻状况:和中国丈夫离婚
工作性质:国际学校外教
身材:很胖/比较胖/中等/苗条/偏瘦
中文水平:完美/很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
很差/不会说
漂亮程度:很漂亮/比较漂亮/一般/比较不漂亮/很不漂亮
中国居住时间:8年单身持续时间:3年
采访/整理:曲玉萍采访语言:英语、中文采访地点:上海
中文采访记录是否已经被采访人审核:是/否
如果你非常有趣,那么你追求
西方女人的成功率为95%
问:我们知道,许多中国女人有外国男朋友,但是只有极少数中国男人有外国女朋友,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除去那些外貌身高上的问题,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外国女人和中国男人相遇的机会很少。我的意思不是在路上擦肩而过的相遇,而是能面对面地交谈一下的机会。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与外国人朝夕相处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能遇到很多老外的场合,比如酒吧、俱乐部等等,中国男人并没有这个习惯经常光顾;即使去,也更多是为了应酬,而不是单独行动。而且,在中国,据我所知,到这些场所,会被理解成不正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跟老外在一起的中国女孩子,往往要比普通女孩更开放,更能向传统挑战,更要承受许多的非议。男女关系中,往往男人需要更主动些,而西方男人相对中国男人而言比较主动,这就决定了为什么中国女人更容易有外国男友。
此外,中国男人比较保持距离,尤其在彼此不熟悉的情况下,即使他表现得很和善,也大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