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亿,几年不冒泡的准备。〃
大多数运营商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兼容,而不是来了新的网络技术就把现成的技术一锅端。这就要求通信设备供应商,对电信网、IP网、无线网等都要有深刻的理解,能够不断使它们的现有网络升级,而不是全面更新。华为是少数几个具有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实力的厂商,华为的技术,已经步入国际一流通信公司的行列,在中国已经可以凭借技术同更广大的行政资源接轨。尽管如此,任正非依然有很重的危机感:〃华为有5000多项专利,我们每天产生3项专利,但我们还没有一项应用型的基本专利。〃
一般公司考虑的是中国区域,而华为考虑的是全球力量的布局;一般公司会考虑以产品去拓展市场,而华为则是以研发带动市场,首先要完成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全球化布局。循着这样的思路,华为在全球建立了诸多研究所:美国硅谷研究所、美国达拉斯研究所、瑞典研究所、印度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等海外机构和华为技术(总部深圳)、北京研究所、上海研究所、西安研究所、成都研究所、杭州研究所、南京研究所等国内机构。
一个不能适应本地人审美、思维、工作习惯的技术设计,难以赢得客户。一个没有充分本地化的产品和技术,更难以获得客户的情感和忠诚。
以技术研发的本地化来开拓华为的全球化布局,是华为公司的战略特色,也深刻反映了这个行业的本质。
一个不能适应本地人审美、思维、工作习惯的技术设计,难以赢得客户。一个没有充分本地化的产品和技术,更难以获得客户的情感和忠诚。正是基于对行业本质的深刻认识,华为形成了以本地化研发为先导的全球化战略。
▲虹桥▲书吧▲。
第31节:1000亿华为的六个支点(5)
实施间接路线战略以土地换和平
反观华为20年的商业实践,在屡败屡战的全球化进程中,走过了〃土狼时代〃的冲动和无忌,一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间接路线战略日渐清晰。《间接路线战略》是被誉为〃20世纪最富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战略家之一〃的英国军事战略家利德尔·哈特的代表作。利德尔·哈特通过对2500年的战争史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悖论: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量战役中,采取直接路线获胜的例证是如此之少,采取间接路线获胜的例证又是如此之多,以至于能很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间接路线是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战略形式。可是在整个历史的漫长岁月中,直接路线似乎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统帅们在不利条件下凭借间接路线所取得的决定性胜利,常常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常常不懂其中的奥妙。利德尔·哈特得出结论说,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捷径。华为历史上的决定性战役,无不印证着战略家间接路线战略的现实性和有效性。
华为集中在国内市场打拼的时期,被誉为华为的〃土狼时代〃。任正非凭借间接路线战略,经营出最令竞争对手侧目的客户关系。这是华为历史上最奇绝也最富争议的一招。当初,华为与各地电信局组建了许多合资公司,如沈阳华为、成都华为、安徽华为、上海华为等。这些合资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个空壳,与通常意义的合资企业使命迥异。华为从来没有把产品特别是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放进去,这些企业的作用只是签单走账。当地运营商和政府投资合资公司的资金,甚至可以先由华为垫付。让合资企业的人向作为股东的客户推销设备和收款是个绝妙的主意。很明显,这既促进了华为的销售,又疏通了长期客户关系。而且,这种利益捆绑还可能在企业危机时发生微妙的作用。
用一体化的经济体固化与客户的关系,既保证了客户的自然与坦然,又保证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用一体化的经济体固化与客户的关系,既保证了客户的自然与坦然,又保证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令那些为了抢到订单而给一线员工和关键客户下达硬性指标的公司难以想象。在本土市场上,这种间接路线战略的熟练运用,使得华为集中了足够的能量去冲击全球市场。1999年,长期专注于电信设备制造的华为第一次在中国推出了自己的数据产品:接入服务器。一年之内,市场进攻性极强的华为就抢到了中国新增接入服务器市场的70%,随后延伸到路由器、以太网等主流数据产品。2001年,华为在中国路由器、交换机市场的占有率直逼思科,成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或许局部的胜利,给华为团队注入了某种兴奋剂,使他们认为保持一往无前的冲击者姿态,就可以在全球市场上无往而不胜。华为人意气风发,国际巨头也没有睡觉。思科感受到了华为的咄咄逼人,它决心结束这场〃噩梦〃。2003年1月,思科在美国发起了针对华为的知识产权诉讼,给了冲力十足的华为当头一棒。使华为认识到,如果国际巨头都认为我们是敌人的话,我们的处境将会很困难。反思的结果,土狼时代一个战术层面的权宜之计,就成了全球化时代广结战略同盟的指导思想。凭借自己的产品和技术,通过参股或控股,华为以技术为本,借力知名品牌和渠道,实现华为全球技术版图的扩张,这是间接路线战略的实质。
◇欢◇迎访◇问◇BOOK。◇
第32节:1000亿华为的六个支点(6)
与美国3公司的合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型的。可是,快速成长,常常会挑战原有的结盟关系。尤其是对快速成长中的华为来说,竞争格局每时每刻都在迅速地改变着。这几年,华为跟3公司在杭州的合作投资,就一波三折。
四年前,华为就与3成立了合资公司。但后来,在合资公司业绩逐步增长的背景下,2005年华为却出人意料地同意3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为手中合资公司的2%股权,3成为控制股东。到了2006年,3又以8?82亿美元收购了华为在合资公司中剩下的49%的股份。2007年9月28日,贝恩资本(Bain Capital)与华为宣布以22亿美元联合收购曾经显赫一时的北美网络设备商3公司。其中贝恩资本将收购3超过80%的股权,华为则收购剩下的部分,3由此开始私有化。
从表面上看,收购的主角是全球知名的私人资本投资公司贝恩资本,而事实上,贝恩则是为华为提供收购〃贷款〃的银行。在全球化经营的大势下,华为需要通过可靠的盟友和渠道,来向北美和欧洲市场扩展,尤其是3占有一定优势同时又是华为不擅长的企业网市场。
任正非是个审时度势的精明商人。此前3收购合资公司中华为的股份,给自己带来的财务困境,最初3只拿出了4亿美元支付给华为,剩下的4?4亿美元3至今无力支付。在9月20日3公布的200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上,其收入约为3?2亿美元,而亏损竟高达1870万美元。而此次华为与贝恩资本搭档,发动了新一轮的〃杠杆收购〃。按照22亿美元的收购总价,华为20%的股份只需要支付给3 4亿多美元的现金,而这笔钱正好和当初3收购合资公司所支付的差不多。
没有伙伴不成事。伙伴也需要与时俱进。
削足适履,强化流程与制度
〃精神对物质的比例是三比一。〃任正非认可拿破仑的这句格言,历来看重精神的作用。在诸多资源的排列组合中,他特别强调文化工程。任正非创风气之先,制定了《华为基本法》。华为独特的语言方式和习惯,曾经一度风靡中国,不少企业纷纷模仿。可是,当《华为基本法》在中国声名鹊起的时候,任正非却已决定抛弃这个成型的东西。这个转变的过程颇为耐人寻味。
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任正非曾经对土狼时代的华为精神做过经典概括。他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企业要扩张,必须要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那时,任正非宏大的理想与煽动性的语录口号、运动式的内部交流方式,成为艰难环境中华为这个土狼群体拓展生存空间最有效的方式。
然而,单纯靠一次次会议或是一个个偶然事件,不可能提升团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反而增加了团队的迷茫、迟疑和不安全感。企业需要有统一的价值尺度和标准,于是任正非发起了制订《华为基本法》的工程。任正非期待通过《华为基本法》,把一个与时俱进的价值罗盘置于每位员工的心里,从而使老板与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一个共同的始发点,达成一定的心理默契。
◇。◇欢◇迎访◇问◇
第33节:1000亿华为的六个支点(7)
许多时候就是这样,想象之中,无限美好,因为这时只有那些积极的层面进入你的视野。而一旦想象的东西成型,在现实中否定的理由和因素就会活跃起来。当《华为基本法》一旦确定无疑地摆在那里时,任正非迅即意识到它的软弱和无用。无法在流程中体现、无法评价和进行奖励的价值尺度,注定是短命的和软弱的。
这个转变,与华为1996年开始的全球化征程有关。在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如美国休斯公司、IBM公司、贝尔实验室和惠普公司等接触的过程中,任正非意识到,基本法独特的语言模式,无法与全球化的大公司形成很好的对话。企业承担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使命。为此,有必要遵守通行商业价值观和一系列标准流程和制度以保证企业使命的实现。华为选择了间接路线的联盟策略,反过来联盟者又在改变甚至重塑着华为。巨头们关心你的业务流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员工福利、劳工待遇等各个方面,考查你是不是具有长期发展的潜力,而且还要对你进行一系列严格的资质认证。
1998年《华为基本法》正式诞生,任正非则正式聘请IBM为IPD(集成产品开发)提供咨询,打破了华为以部门为结构的管理模式,转向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仅此一项,华为付给IBM的咨询费就达数千万美元。投资显现价值。2005年,华为终于挤进BT(英国电信)21世纪网络供货商短名单,看上去好像比试的是技术和产品的性价比,而实际上考量的却是质量保证体系。
起初,英国人不相信中国人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交换机。华为甚至连参加招标的机会都没有。后来,华为人终于知道了BT的规矩:要参加投标必须先经过他们的认证,他们的招标对象都是自己掌握的短名单里的成员。2002年开始,华为请BT对其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做了2年。他们来华为考核时,技术并非是首先要考虑的,而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环境体系等才是最重要的,要保障华为对客户交付的产品的可预测性和可复制性。BT的考核还包括对华为合作伙伴的运营和信用的考核,对华为的供应商的资信审核,甚至还包括对华为的人权(诸如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