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5%。每年经严格挑选的1 200名新学员还不能保证顺利毕业,西点实行全程淘汰制,到第四年最后学期,学员只剩下70%。他们是怎样培养人才的?”
趁两个人同时在美国公干的机会,我们约好相聚纽约,一起参观西点。
曼哈顿还没苏醒,我们已经出发在去西点的高速公路上。同行的有万科的肖莉、周彤,万通的冯仑、金曦,还有在华尔街做融资顾问的陈平。我坐在面包车后排座,小心翼翼地用英文念演讲稿,为下午的演讲做准备。冯仑在旁边道:“大声念,一定要大声念!否则老美会认为你没自信心!发音准不准没关系。肖莉、金曦,你们两个轮流给王总领读,这叫强制性语言适应训练。”下午4点,老王要在费城沃顿商学院举行演讲。用英文演讲,我还是第一次。随着时间的临近,越发感到嗓子发痒、舌头发僵。
创建于1802年的西点军校位于纽约西北70公里处的西点镇,占地面积6 000公顷,曾允许外来人自由进出,每年前来参观的人数超过300万。游客可以观赏大操场上的操练,游览军事博物馆,和学员交谈,完全开放。但“9·11”事件之后,校方严格限制参观时间、人数、路线。
早晨8:30,我们的车接近西点镇,一座幽静、朴实的小镇。乘坐的面包车被设置路障的宪兵拦截住,问明原由后,一行人被指引到西点小镇上的军校对外联络处。我们一行6人是当天的第一批游客,先接受宪兵的安全检查,然后由文职人员不紧不慢地进行身份验证、证件登记。
9点开始参观,趁还有20分钟的时间,在纪念品商店选购了一顶标有纪念西点200年标志的运动帽、一件前胸绣有西点校徽的套头运动衣。
参观从观看一部短片开始,陈旧的黑白片略有抖动,画面是学员阅兵,机械的整齐跨步,叠化出彩色版的现代学员阅兵式,整齐的步伐。话外音:责任、国家、荣誉—西点永远的校训……
责任、国家、荣誉(下)
在200年里,西点曾经培育出4 000名将军,为美军、美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南北战争中北军总司令格兰特、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二次大战中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远东盟军和侵朝总司令麦克阿瑟、继任者李奇微、克拉克,侵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及海湾战争联军总司令施瓦茨科夫,还有诸多西点人引以为豪的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潘兴、布莱德雷、巴顿、阿诺德、史迪威、魏德迈。
令我崇拜的巴顿将军只是西点培育出的璀璨将星中的一员。巴顿在西点学习期间曾留级一年,学习了五年。成名后回学校演讲被问及多留校一年的原因,巴顿将军这样回答:“第四年该毕业时,教员还没告诉我走出校门的路线,我迷了路。”
看过短片,6位游客乘坐一辆绿颜色的大巴游览西点,陪同的解说员是位个头不高、曲卷短发的中年白人女性。大巴转了两个弯道,开进了没有围墙的校区。整个校区傍依在宽阔的哈德逊河一个河湾的一侧,巨大的城堡式建筑呈现眼前。导游指着教学楼前面的大操场,开始讲解说:“你们看到那几座俯临阅兵场的塑像了吗?中间是乔治·华盛顿将军,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和塞耶挺立两侧。”
“再看那座方正营房的屋顶,看到什么?大写的字母:打败海军!哈哈哈……”导游爽朗地笑,“每年西点都要和海军军官学校进行橄榄球对抗赛,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关乎西点和陆军的荣誉。旁边那座屋顶上的口号是:击垮空军!哈哈哈……”
大巴的车窗是全封闭的,不能开窗拍照简直让人受不了,“什么时候能下车转转呢?”
大巴总算在一座建筑前停了下来,从建筑形制看,是一座教堂。这座能容纳2 000人的教堂是校区五座教堂中规模最大的,在教堂里靠前的左侧一排座椅前摆放着一根超大的、没有点燃的蜡烛,那些座位被用绳索拦隔起来。导游解释,那是为战场上失踪的西点毕业生预留的。靠前排右侧的一排椅子,临廊道一边的扶手上整齐镶贴着一溜铜牌,上面刻着历任校长的名字,这是现任校长参加礼拜的专座。
中国游人还获知:西点军校曾明文规定,学员必须有宗教信仰。前两年联邦法院判定西点的规定不符合宪法“信仰自由”的精神,属违宪行为。“校方已经修订规定,不再要求学员一定信教,西点也在为适应社会的变革而变革。”
“听说西点有中国士兵雷锋的塑像?”
“在校方发放的学习手册上印有中国士兵雷锋的名言,号召学员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刻苦钻研,以优异的成绩报效国家。一位学员在毕业论文里写道:‘我最尊敬的将军是巴顿,最尊敬的士兵是雷锋。’在中国军队提倡的军人精神也适合美国军人,在西点的开放学习系统中,一直吸收其他国家军队形成的优点。现任校长兰诺克斯中将30年前就选修过汉语,校方还聘请来自中国的老师授课,也派学员到中国学习汉语。在西点全部7门语言课中,选修汉语的比例最高。”
我心里想:西点的汉语热,同把中国作为21世纪的假想敌之一不无关系吧。但无论如何,出乎预料的是:西点强调德育教育和培养人的方法,同30年前老王在部队时所提倡的方法和引导手段何其相似!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团队精神,强调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等等。
大巴在远离教学区的大操场停下来,中国游人同热情洋溢的导游合影留念。已经转悠将近一个小时,虽没看到一个学员或一个教员的身影,无形中却感到一种张力,一种既刻板正统,又灵活创新,既严格规范,又不拘一格的相辅相成的张力。这种张力使建校200年的西点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吸引着最优秀的人才,又把这些人才培养成军队、国家的栋梁之才。
11点离开西点,在去费城的高速公路上。“王董,发挥雷锋‘钉子精神’继续念英语吧,哈哈……”坐在前排陈平的笑声,使人想到刚刚分手的讲解员。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生命在高处
2003年5月22日,我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从海拔8 米的高度俯瞰能看到什么?其实,登顶那天云雾弥漫,能见度很低,还下着雪,什么都看不到。
曾有朋友问:“你到山顶的一瞬间是什么感觉?”
当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8 000米以上属于极度缺氧环境,是生命的禁区,按照高山医学判定,人在此时的智商相当于6岁小孩。一般人都认为在这个高度人肯定有恐惧感和危险感。实际上,这两种感觉都没有。虽然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滑坠,但由于头脑迟钝,人却不感到害怕。体力消耗殆尽之时,人近乎于机械。
到达山顶之时只能做两件事:一是要照相,摆出站在珠峰顶上的姿势证明登顶。这在登山行话中叫“取证”。比如两个人登到山顶,可以互相以照片为证。看看位置和周边的地形,然后拍下“证明”。另一件事是展旗。登顶,国旗必须要展示出来。有些遗憾的是,我还带了一面万科的旗,但在山顶刚把万科的旗掏出来,向导就催促快下山,并不给我照相的机会。
登顶的整个过程中,我都没有太激动的感觉,并没有如同人们想像的那样热泪盈眶。然而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公司放了中央电视台拍的20分钟短片,播放到第一小组登顶展旗的镜头时,音乐一起,我的眼睛猛然湿润了。
这次登珠峰的7个队员都是业余队员,其中有一位比我小10岁,身体非常好,在2001年和我一起被授予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登山过程中他的负重比我重,平日训练时他也总能提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到营地。按照状态判断,7个人中他应该是第一个登顶的,但这次他却没能成功。事后总结,原因有两条:
第一,对每个人来讲,能登顶世界最高峰肯定是一件很激动的事。但他从2003年3月份起就已经进入兴奋状态。在北京怀柔登山基地训练时,一般人登山负重最多是20公斤,他却负重40公斤;我们走两趟,他走三趟。进入大本营时,他本人的状态仍很兴奋。我专门找他谈了两次,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过早出现兴奋状态。待到真正攀登真正需要兴奋状态时,他的兴奋期却过了,当然会力不从心。
第二,突然在电视观众面前当名人,他显然不大适应。我事先要求电视台不拍我,就是怕镜头使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消耗增大。这位队友在中央电视台亮相后,突然有了名气,登山过程中要接受记者采访,每天要回答互联网上的帖子。###为此次登珠峰做了一个网站,海拔6 500米以上还可以通过海事卫星电话上网。这个队友每天要看许多帖子,回复大家对他的关心,还要跟踪拍摄登山过程并将一些图片传回家乡城市的电视台。显然这都消耗了他不少精力。到达8 300米第二天准备真正登顶时,他的精力已完全消耗殆尽。那天晚上大家各自选择是否登顶时,他明智地决定放弃。
最后,我们7个队员中有4个登顶了,全队中只有我一点伤都没有,完好无损地返回。是因为我有绝妙的登山技巧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我的生活阅历。登顶全过程中,我的心态坦然,并努力保持了自己的体力。
举个简单例子,在海拔将近8 000米营地宿营时,夕阳血红,非常漂亮。同伴们都出去看,说:“风景这么好,王总快出来。”
我没吭气。
过了20分钟,他们又说:“你再不出来会后悔的,这是我们登了这么多山所看到的最美的风景。”
我说:“老王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为什么呢?我是在保持体力。我知道我的目标只是登顶珠峰,任何与登顶无关的消耗体力的事都一概不做。整个登顶过程中,我一直保持这个态度。
直指生命的源头(上)
这次登山过程中,我体会到,52岁的年龄不仅不是问题,而恰好是因为生活阅历,我才达到这种状态。事后,我也感到很奇怪。下山之后,再回头远眺珠峰,她太高了!连我都不相信自己曾上去过。后来才慢慢体会到,面对这个巨大挑战的过程中,我人生积累的经验都在无形中发挥了出来。
此前,我登了5年山,自始至终伴随着强烈的高山反应。1997年第一次在西藏待了一个月,进山时就发高烧,上吐下泻,几乎处于昏迷状态。2002年登珠峰之前的热身练习中,我只要到5 000米的高度就会恶心,进不了食。5年的登山历程我都过得非常痛苦,一进山就盼望着赶快登完,赶快下山。但这次登珠峰的过程中就很奇怪,到5 200米时我不但没感到头晕,而且晚上睡觉很好,饮食状况也很好。整个登山过程中都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
进山的第二周,我感觉自己的状态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用四个字形容—心静如水。为什么在面临这么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时,我的心态反而能保持平静,而且身体状态良好,高山反应的很多症状都没有出现?
我只能这样总结:面临这么巨大的挑战,我不得不集中调动全部精力、生活阅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并将它们浓缩到一起来面对珠峰,这正是恰到好处的战术。尽管我自认为52岁的年龄不是问题,但我仍清醒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