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这样。好!那咱们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赵客来离开张乐又重新坐到了圆桌上。高松示意张乐赶紧离开。这种场合,千万不能让“搜搜我”网的人认为凯旋人的“攀强附势”。再说了,这次企业家峰会,“搜搜我”网又没有邀请“凯旋的人”。所以,高松、张乐匆匆吃了两口就离开了会场。
第四节 “我们所长他免贵姓姜”
不知从何时起,全国上下刮起一阵“改制”风:科研单位“改制”成股份制企业;出版单位“改制”成自负营亏;国有工厂“改制”成“上市公司”……这一“改制”,不知要牵涉到多少人的生存问题。
清江机械研究所就是其中一个难逃“改制”命运的“棋子”。尽管这家研究所获得了上百项国家发明专利,但是只有几个转化为“科技成果”,其余的都在“沉睡”。有一个南方老板——永利集团董事长张永利,看上了这些专利,提出了一个硬条件,“研究所的所有发明专利以1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永利集团,由集团负责经营,研究所更名为‘永利集团清江机械分公司’,场地改建、办公经费、人员工资、社会保险等都由永利集团负责。”
研究所的几位老同志都是大学退休教授,在*门工作了一辈子了,就这么一点心血,岂能这样拱手让人?所以,他们一致不同意。但是,由于科研经费不足,若不“改制”,就无法生存下去了。在全国“改制”大潮下,他们也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所长姜伟民下了决心:“改制可以,但是必须保留专利所有权,我们可以30的专利技术入股,但决不能白白卖掉!”众人一听,有道理,没有人能想出比技术入股更好的办法了。
没想到,姜伟民的这句话一出口,那些“有钱的”企业不知怎么很快知道了。天天打电话咨询,要求合作“改制”的不断。
所长办公室主任蒋春运一上午就接到十多个找姜伟民所长的电话。
“请问是清江机械研究所吗?”
“是清江机械研究所,你是哪里?”
“请问所长在吗?”
“所长不在。”
自从下决心要“改制”,姜伟民很少所里呆了,他每天跑上跑下。跑机关,跑工商,跑银行,咨询“改制”程序,争取“改制”资金。
“请问所长贵姓?”
“所长免贵姓姜。”
“长江的江还是美女姜?”
“美女姜。”
“谢谢你!”
“不客气!”
这一天下来,蒋春运不知要在电话里重复多少遍,实在累得晕!恨不得电话一响拿起就说“所长不在”。
快要下班的时候,蒋春运的电话又响了,他拿起电话,“喂——”
“喂,你好!请问所长在么?”
“所长不在。”
“请问所长贵姓?”
“我们所长他免贵姓……你哪里?”蒋春运实在没有耐心再回答了。
“我是北京凯旋集团项目部。”
“北京凯旋……我都接了十个你们问‘所长贵姓’的电话了!你问问你们同事吧。”蒋春运生气地挂了电话。他抬头一看墙上的表,六点了,终于可以下班回家了。
打这个电话的是凯旋集团2109室项目拓展部新来的业务员闫莎莎。她是受了“师兄师姐”的“业务培训”后,在心里反复演练了几十遍之后才打这个电话的。不是说,第一部要落实负责人的姓名么?而有的“负责人”都在下班时在办公室,怎么打第一个电话就“撞车”了?
闫莎莎抬头看了看大家,已经过了下班的点了,都没人动弹。有的在上网查资料,有的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有的两三个人小声交流着什么。“请问,你们谁联系了‘清江机械研究所?’”闫莎莎大声问。
“我!”
“我!”
“我!”
竟然一下子有三个人回答。
“怎么回事?”杨威问道,“不是安排好了么?你们按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每个人领取了一个业务名单。”
“我们……”三人吱吱唔唔。他们没想到,一个小研究所,同一个办公室一天就有四个人打电话联系。
“不能再这样了。这样下去要出大乱子的。”
“是,下不为例!”
第五节 千万别提“公司+农户”
“什么?又是‘公司+农户’?”潘克成看着桌上打印得整整齐齐的《中国水天凯旋门观光旅游园区规划方案》,气就不打一处来了,上次搞那个什么“玉米笋”就已经够“损”的了,当时也是想搞什么“公司+农户”,都已经失败了,给集团损失十几万,还不吸取教训!
他拿起电话,“喂——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好的,潘总,马上到。”
不到五分钟,陈树枫就坐到了潘克成的对面。
“我说树枫啊,咱们能不能不惹那些农户?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不容易,干嘛老拿他们‘开刀’?
听到这句话,陈树枫立即明白了,潘克成是在翻旧账。他沉着地说:“上次的‘玉米笋’项目,我们的确有责任,没有做好‘国际壁垒’的调查研究工作,导致大家都吃了亏。”
“那么这次呢?这次你能有把握么?”
“这是是由北大、清华、中科院等相关专家一起做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才立项的。并且在市场方面,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一方面,奥运会的举办需要大量花草,可以提前与我们签订单;另一方面,加强科技研发力度,不断提高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建成全国的现代高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和涉农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基地,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好了!这些词语我听多了。以后不要再提什么‘公司+农户’!”潘克成“啪”地一声拍了一下桌子。
项目拓展部联合水天市政府、全国知名高层专家,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做出的项目规划方案,难道就这样一下子被否定了?自己如何向老甄交待,老甄如何水天市委市政府交待,水天市委市政府如何向千万人民群众交待?
走出潘克成办公室,陈树枫的大脑飞速旋转着。在他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使他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在这个时候,是千万不能半途而废的。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很多时候,豁出去就成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节 微波炉“清蒸”武昌鱼
自从知道林玥“搬出来住”之后,何晓玉、白雪就天天吵着去她那个“大院”看看。
林玥也很高兴,“好啊!欢迎欢迎。我给大家炖排骨!用微波炉‘清蒸’武昌鱼。”
“用微波炉做武昌鱼?有没有搞错?”何晓玉、白雪齐声说,“这是我头一次听说呢。”
“吃了就知道。”林玥说,“当然,部队大院警卫是不让随便进的。不过,我有两个办法:一是你们坐王剑的车直接开进去;二是一只手拎着鱼,一只手拎着菜,昂首阔步,挺胸抬头走过从警卫的鼻子底下走过。注意,一定昂首阔步,挺胸抬头,千万不能露出半点儿呼吸紧张心跳加速的迹向。这样,警卫就会以为你们是军官家属,而不敢向你们要证件。万一碰上了‘新兵’站岗非要你出示证件,你就说‘新来的吧,我刚换了件衣服你就不认识了?’如果他继续说这是‘规定’,你就故意非常生气地小声说‘还想不想在这儿干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大声嚷嚷,万一招来一大帮人,你一心虚,马上就露馅了,从而束手就擒!”林玥像讲故事一样一口气说了一大通。
“哈哈,你是让我们自备蔬菜和鱼,直接说好了!干嘛拐弯抹脚的。”
“当然,武昌鱼一定要新鲜的。不要冷冻的。”林玥说,“我们院里就有卖的,我来买。”
“知道。毛主席不是说嘛‘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何晓玉说。
“武昌鱼得名于三国。东吴末帝孙皓欲再度从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迁都武昌。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疏中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两句“单谣”。于是武昌鱼便始有其名。不过当时所说的武昌鱼,可能不是专指樊口鳊鱼,但在武昌所产的鱼中以樊口蝙鱼最好,所以后来就将其美名归于武昌。” 林玥说。
“没想到你对鱼挺有研究的。”白雪说。
“先研究研究再吃。” 林玥说,“历代名流学者都有赞赏,它的名声也越来越著。北周庚信诗‘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元代马祖常诗‘携幼归来拜丘陵,南游莫忘武昌鱼’;明代何景明诗:‘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
“好了好了,别说了,晕!”
周六早上,何晓玉喝了杯牛奶、吃了几片面包,就下楼去。刚出楼梯口,就迎面碰到马良的“世无霸”!处在不同位置相距几十公里的三个酒楼每天都要跑一遍(合计上百公里),看看“有没有闹事的”,也够他忙的。他这次是想像何晓玉道歉赔罪。
“晓玉,我想……”马良迎上来说。本来想说“想向你道歉”,但一着急说成了“我想你”。
何晓玉没有去开QQ,因为进不去“林玥的”大院,她径直朝外走。
“今天有空么?”马良追上来,“我陪你去。”
“陪我去?今天,我要下部队!”
“下部队?”
“你敢去么?”
“这……真的假的,你别哄我了。”马良说。
何晓玉不理她,拨通了林玥的手机,“林玥,是什么路多少号来着?哦,是长景路乙56号。”
站在一旁的马良吃惊了,北京人谁不知道长景路甲多少号乙多少号,那些大院!这个何晓玉什么时候“混进”部队的?何晓玉瞥了一眼惊呆的马良,到路上打了一辆出租车,关上车门走了。她要先去买新鲜的武昌鱼!首先倒不只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当作一种进大门的“武器”!
她来到联华超市一层的农贸市场,一股腥味扑面而来。她看到顶棚上挂着几个牌子上面分别写着“粮油”“水果”“乳品”“水产”“蔬菜”……她直接走向“水产”。
“小姐,要点什么?今天早晨刚上的货,绝对新鲜!”
“有武昌鱼么?”
“武昌鱼?有。你看看来哪条?”
“就这条吧。”何晓玉看到玻璃池子里的鱼都差不多大小,就选了两只“精神好的”。
“多少钱一斤?”
“十块!”
“好。就这两条。”
“要杀么?”
“杀了。”
“内脏要么?”
“不要。”
鱼贩麻利地称好,杀好,装好,“一共二十六块三,给二十六吧。”
何晓玉付好钱,拎着鱼,又买了点蔬菜水果,就回到出租车里。出租车没有熄火,上面的等候时间表一秒一秒跳跃着。
转眼间,就到了长景路乙56号门口。正当何晓玉下了车刚要进入大门的时候,一个路人上前问道:“姑娘,请问第二人民法院怎么走?”
“法院?我从没去过,不知道。”何晓玉说。她不禁想起上官丰说过的话:“人哪,一辈子,不要去两地方,一个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