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世大博弈-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瑞典、美国和俄罗斯8国共同占有,但是围绕北极主权的纷争不可能平息。
  争夺北极资源的战争尚未开打,私下里早已暗潮汹涌,未雨绸缪。
  与北极最近的加拿大海陆空三军最近在北极东部地区展开了一系列联合军事演习,正式宣示对北极地区的主权。
  图为俄罗斯游弋在北极地区的核潜艇舰队。(图片:CNN)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预言:“由于各方在北极利益划分上存在严重分歧,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极有可能在北极爆发。”俄罗斯的立场分外鲜明,在关键时刻不惜使用高科技尖端武器的极端手段捍卫北极利益。
  在北极地区拥有重大战略利益的美国,始终隐身幕后,一方面稳扎稳打进行北极的科学考察活动,一方面利用俄罗斯和加拿大高调亮相做掩护,避开世界的锋芒所向。
  美国刻意将北极的真正意图掩藏在民事科考的面具下,但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丝毫不弱。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在阿拉斯加州建立了多个军事基地,加上美军在其北约盟国挪威、冰岛和丹麦格陵兰岛的多个导弹和雷达基地,美国其实早已先下一城,在北极布下了天罗地网。
  可以肯定,北极之战一旦打响,必然是一场大国强国之间的海陆空高科技之战。
  资源匮乏、能源稀缺
  高科技驱动人类疯狂追求高效率和高利润,必然导致产业非理性无序扩张和资源蚕食,稀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到了失控的状态,连海盗都加入了掠夺海洋资源的行列。
  一个从资源稀缺到枯竭的地球离人类已经不远,绝非戏言。
  能源危机,归咎于高科技漫无边际地开发和使用;显然,地球上千万年积累的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只减不增,因贪婪和竞争演变的挖掘只增不减,两者消长日益扩大。
  产业和经济的扩展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全球石油存储量日益锐减。
  石油的供需平衡在不远的将来极可能彻底失衡,而以石油为能源的产业,如农业和工业不得不另辟新能源之路。
  没有进入工业和科技信息革命时期之前,人类从来没有能源短缺问题,手工开发矿物燃料不可能消耗过多的能量;事实是,能源只有在高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才被大量和广泛使用。(图片:*)
  资源危机如能源危机,势必将引发众多为瓜分和掠夺资源大打出手的连带危机,包括地缘战争和石油战争。
  克隆与人工智能
  克隆技术使人类的生活习俗陷入道德沦丧的不堪困境。
  不断改进和提升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志着具有和人类同样操作功能的机器人可能取代人类的正常劳动和特定的生活方式,如果流行开来,由这些机器人毫无忌讳地执行目前由人脑指定的工作,将大规模扼杀人类的就业机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不要轻言全球危机已经触底(1)
高科技催生的危机是离弦的箭
  高科技催生的现代危机,好似离弦的箭,只要箭出弦,回收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证明,严重的危机可以轻而易举地侵入和摧毁人类的生存系统。除非离弦的箭来不及进入毁灭地球的轨道,某种力量从天而降,有效地对飞速行进的箭进行拦截,阻断冲击力度,延缓直击目标的“时间差”,改变飞行航向。
  人是智慧和灵性的动物,志强不息,骁勇善战,没有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沉没,也没有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某一特定时刻定格。随着危机意识和抵抗力量不断增强,人类的祖先在挑战无数危机中战天斗地,继往开来。
  震古烁今,人类在地球上的全部历史仅仅只有 300 万年,从宇宙亿万年演化的角度来看,高等的生命形态如此顽强,似乎是在一眨眼的工夫内出现的,不可思议。
  现代危机的冲刷,世纪风暴的洗礼,人类应该变得更加理智和坚强。
  高科技,纵使危机以分秒的速度向世界范围内传播。
  在金融界,一个蓝筹公司的年度报告所触发的危机指令可瞬间掀起各国股市的滔天巨浪,一眨眼间造成一损俱损的全球景观。
  有一点似乎没有异议,21世纪初叶起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进而演变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是一场人类社会短期难以完整修复的结构性危机。这一场危机,刚动完大手术,元气尚未恢复,正处于密切观察和细心看护的并发症期。
  华尔街特有的金融高科技,加速了这一场危机从震源向外迅速传播和高效催化,其严重性堪比1929年大萧条,其蹊跷性胜过9?11,遭受大面积颠覆的全球金融版图和经济格局,必将透过一个新的契机重定、再建。
  大萧条历经10年的衰退,最后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爆发,奇迹般地终结了危机。9?11触发华尔街坠入谷底,忍受了至少5年阵痛,最后还是全球反恐战争的兴起,疏导了危机的蔓延。
  奇怪的是,2008年9月爆发的那一场多数学者看来必将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不到一周年便乾坤扭转,柳暗花明。
  截至2009年11月14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强劲上扬,标志性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这一场危机中的最低点6 500点,奇迹般地反弹至10 200点,接近收复50%的失地,迅速走离谷底。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0/2008…9/2009(数据:FOX新闻)
  受美国政府的强力救市刺激和大规模资金注入,标志性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2009年3月9日强劲反弹,一路高歌。
  市场欢呼雀跃,礼赞美国经济未能像悲观的预期那样步入大衰退的泥滩;股民欣喜若狂,振奋股市的晴雨表率先冲刺短期复苏趋势的阶段性指标大盘,气势如虹。
  唯慎者心急如焚,因为它与史实和事实并不相符。
  自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使出了浑身解数,快刀斩乱麻,倾国库之力出台了数额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
  果然奏效,不可否认,经济已经显露些许曙光,比如商品销售订单上升,房屋销售趋好,但以此判断美国经济完全走出“熊市”远远不够,因为美国失业率刚刚创下26年新高,逼近,美国的抵押贷款违约率仍在不断上升,美国居民仍未重拾对消费的坚强信心。
  这一轮反弹行情其实缺乏指标性意义,美国领军的全球经济或许度过了最严重的危机阶段,但危机并没有因此结束。直率地说,它只不过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熊市中的强劲反弹,是一颗黑暗中政府鼎立救助万众翘首期待的启明星。

不要轻言全球危机已经触底(2)
探底与触底不同,熊市的强力反弹并不等于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
  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已经触底。
  一切尽在静观中。
  中国务必小心翼翼
  与此对应,中国政府启动4万亿人民币的大手笔刺激内需,扩大支出,有效地阻止了中国经济下滑的颓势,主要体现在刺激政策有力地驱动了实体经济的重振、信心和力度,扩大基本建设进一步拉动内陆地区的发展和就业,增加了市场流动性和消费者的借贷能力,以及汽车销售持续增长等。
  中国股市绝地大反攻,气势如虹,跌得快、涨得快,别具一格。
  从2008年10月谷底1 600点,上证指数一口气重返2009年12底的3 200点,大盘几近120%的涨幅。不过,这一波反弹来的太猛,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并不完全一致,风险也在潜移默化地累积。
  预计2010年,中国股市随着调高的经济目标反复在现有区间上下强烈震荡。
  中国银行新增贷款持续飙升,放款率高升,不断注入市场流动性,强烈刺激人民的消费信心,但随着新增贷款增势放缓,中国股市这一轮低走高的趋势难以持久。
  毫无疑问,政府和人民由衷地希望市场走高,亏损的投资人急盼股市回升,不过,市场的反应从来不精确地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谨慎小心,量力而行才是上策。
  这一轮强烈反弹,证明了市场最大的心理转折,在美国股市带领下的全球股市连续一周年的均衡涨幅,从技术角度来说,一定幅度的市场修正和回落已经不可避免。
  危险在投资人盲目的追风中孕育和发酵,风险与回报的比率已经倾斜。
  华尔街金融风暴和迪拜危机的共同特点,都源于房地产需求这一直接关系到社会民生工程和企业扩展危机的导火线,都是在急剧膨胀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第一波冲击次贷借贷和相关领域,然后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大崩盘。
  中国高耸入云的房地产市场令世界惊叹和关注,从全球性危机中需要吸取的的教训首先是控制房价飞涨与遏制房价,这也是目前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中国总理*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应对高房价的措施包括打击哄抬房价和囤地行为,也可能包括调整利率。
  民间人士进一步建言,政府应下决心约束地方政府扩张和滥用土地财政的冲动。
  然而,这些办法都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房价的飞涨,因为推动中国城市房价上涨的最大动力并非政府的意愿和实施的政策措施,而是难以抑制的所谓刚性需求决定了房地产的开发和供应,包含居住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
  政府打击哄抬房价和囤地行为的动作,在短时间内可以抑制房价的飙升,但问题是,一旦房价骤然停止上涨甚至大幅下挫,大量贷款即成为不良坏账,金融机构乱象从生,社会消费和投资意愿随之衰退,这是中国经济目前无法取舍的重要原因。
  同时,通过政府强力调整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卖地收入的局面遏制房价,难以成行,这一措施除了打击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增加财政税收和创造本地就业机会的积极性,没有理由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推动地方经济几十年来极为成功的政策模式。
  《华尔街日报》最近为中国政府支招:遏制房价应从放开北京和上海户籍开始。社会大众之所以对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屋需求高涨,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政府的政策资源过度向这些城市倾斜,并带动社会的经济资源过度向大城市聚集,而这些城市的一纸户口就成了享受这些资源的“特权证”。
  如果可行,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则会有效剥离附着在一线城市户口上的种种特权,相对均衡其他城市的吸引力,减少大城市户口的含金量,降低就业者和相关企业对这些城市的购买力,使他们有可能愿意迁往中小城市。这样,社会对一线城市住房的各类需求也会随之降低,房价受到永久性遏制成为可能。
  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建言和不断出炉的遏制手段是否真能众望所归,谁也说不准,因为除了每个政策都需要时间来落实,更需要具体实践和执行后才能见证。
  中国房地产逼近世界一致公认的警戒线是不争的事实,如履薄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金融高科技引爆实体经济危机
对现实的恐慌和对未来的担忧,几乎让所有的现代危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华尔街作为第一战场,在第一时间测试投资人对危机的瞬时反应,而现代高科技传播手段,在华尔街操盘手编织出的五光十色的金融衍生品和名目繁多的投资骗局下,成为引爆全球实体经济危机的第一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