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合理消费,慎重贷款
——莫盲目学“外国老太太”
说起中国人和外国人理财观念的差距,多数人会想起中国、外国两个老太太买房的故事。外国老太太贷款超前消费,居有定所,生活质量高;中国老太太省吃俭用,靠一生的积蓄,最终买下房子,却已是风烛残年,无福享受了———总之一句话:外国老太太的理财方式科学,中国老太太的观念落后。
在某国企工作的张先生一开始颇羡慕外国老太太的潇洒。当时正巧单位集资建房,他怕重蹈中国老太太的覆辙,便从银行办理了10万元的住房贷款。一次交清购房款,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一家人当时甭提多高兴了。可后来,张先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张先生和爱人都是工薪族,两人月工资加起来不到2000元,每月单是偿还贷款本息一项支出就将近千元,因此,家庭日常开支常常捉襟见肘,以致不得不节衣缩食,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住房条件虽然改善了,总体生活质量却下降了。同时,父母唠叨,老婆埋怨,张先生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非常无奈地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贷款。
随着各银行对住房、汽车等个人贷款业务的积极推介,先消费,后还款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那么,这种超前消费方式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哪些人办理消费贷款需要慎重考虑呢?
l 传统观念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不宜贷款
对于多数人来说,“无债一身轻”、“量入为出”的传统理财观念在短时期内是很难改变的。此观念根深蒂固的人,就不宜盲目跟风,赶贷款消费的时髦。否则,到时为债务所累,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就得不偿失了。同时,办理贷款应事先多和家人商量,取得他们的同意和支持,避免日后落下埋怨。
l 要考虑自身还本付息的承受能力
目前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是同期存款利率的一倍以上,每月还本付息的压力相当大。因此,贷款之前要对自己的收入情况和每月还本付息额进行衡量,仔细测算,以此确定是否贷款,或确定所能够承受的贷款额。另外,在能够向亲朋借款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贷款。目前存款利率非常低,你可以和出借人协商,按照银行存款利率为其支付利息。这样,出借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你又避免了沉重的贷款还息负担。
l 有条件提前还贷
按有关规定,银行允许借款人提前偿还全部或部分贷款,提前全部归还本息的,按合同利率一次结清还本付息额;部分提前归还的,以后每月还本付息额按剩余本金和剩余还款期数重新计算。这样,如果你办理消费贷款后,手中余钱积攒到了一定数额,这时可考虑提前偿还贷款或部分还贷款。因为日常积蓄一般是存成银行储蓄,如果不及时偿还贷款的话,一方面你的存款年收益不足2%,另一方面要支付着5%以上的高额贷款利息,3%的差额就白白流失了。因此,提前还贷是减轻利息支出的好办法。
11.巴菲特的“三要三不要”理财法
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投资家,但二人的投资风格各异,索罗斯喜欢激进和冒险,崇尚“要么赚很多钱,要么赔很多钱”;而巴菲特则看中稳健投资,绝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中国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一般不喜欢冒险,且多数人不具备索罗斯那样超乎寻常的承受力和判断力,所以,堪称巴菲特投资理念精华的“三要三不要”理财法更适合中国工薪族投资者。
l 要投资那些始终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
巴菲特总是青睐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的企业,以此最大限度地避免股价波动,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而对于总想利用配股、增发等途径榨取投资者血汗的企业一概拒之门外。
l 要投资资源垄断型行业
从巴菲特的投资构成来看,道路、桥梁、煤炭、电力等资源垄断型企业占了相当份额,这类企业一般是外资入市购并的首选,同时独特的行业优势也能确保效益的平稳。
l 要投资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业
巴菲特与人们只注重概念、板块、市盈率的投资方式不同,凡是投资的股票必须是自己了如指掌,并且是具有较好行业前景的企业。不熟悉、前途莫测的企业即使被说得天花乱坠也毫不动心。
l 不要贪婪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股市牛气冲天,到了1969年整个华尔街进入了投机的疯狂阶段,每个人都希望手中已经涨了数倍的股票一直涨下去。面对连创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却在手中股票涨到20%的时候就非常冷静地悉数全抛。后来,股票出现大幅下跌,贪婪的投资者有的血本无归,有的倾家荡产。
l 不要跟风
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盈率极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鸡犬升天。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他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没法投资。一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人们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只不过是他不盲目跟风的借口。
l 不要投机
巴菲特的“投资不投机”是出了名的,他购买一种股票绝不在意来年就能赚多少钱,而是在意它是不是有投资价值,更看中未来5~10年能赚多少钱。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12.女性理财五大误区
l 能挣钱不如嫁个好老公
许多女性往往把自己的未来寄托于找个有钱老公,平时把精力都用在了穿衣打扮和美容上,却忽视了个人创造、积累财富能力的提高。俗话说,伸手要钱,矮人三分。许多女性凡事都依赖老公,认为养家糊口是男人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受制于人,女性在家里的“半边天”地位也就会发生动摇。所以,作为现代女性,应当依靠为自己充电、掌握理财和生存技能等方式,自尊自强,在立业持家上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现代女性风采。
l 家财求稳可以不看收益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女性不喜欢冒险,她们的理财渠道多以银行储蓄为主。这种理财方式虽然相对稳妥,但是现在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存在银行里的钱弄不好就会“贬值”。所以在新形势下,女性们应更新观念,转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传统理财观念,积极寻求既相对稳妥、收益又高的多样化投资渠道,比如开放式基金、炒汇、各种债券、集合理财等等,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的理财收益。
l 随大流能避免理财损失
许多女性在理财和消费上喜欢随大流,常常跟随亲朋好友进行相似的投资理财活动。比如,听别人说参加某某集资收益高,便不顾自己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而盲目参加,结果造成了家庭资产流失,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夫妻感情;有的女性见别人都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参加某某高价培训,于是不看孩子是否具备潜质和是否爱好,便盲目效仿,结果最终收效甚微,花了冤枉钱。
l 会员卡消费能节省开支
女性们对各种会员卡、打折卡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人的包里都能掏出一大把各种各样的卡。许多情况下用卡消费确实会省钱,但有些时候用卡不但不能省钱,还会适得其反。有的商家规定必须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后才能取得会员资格,如果单单是为了办卡而突击消费的话,就不一定省钱了;有时商家推出一些所谓的“回报会员”优惠活动,实际上也并不一定比其他普通商家省钱;还有一些美容、减肥的会员卡,他们以超低价吸引你交足年费,可事后要么服务打了折扣,要么干脆人去楼空,让你的会员卡变成废纸一张。
l 女性最适合“当家作主”
中国人的传统是“男主外,女主内”,也就是说女人应当掌握家庭的财务大权。不过,从科学理财的角度来说,夫妻双方由于理财观念和掌握的理财知识不同,两人的理财水平肯定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论男女,不论工资收入高低,谁擅长理财,谁就应成为家庭的“内当家”。如果两人互不服气,不妨来一个“擂台赛”,将现金类资产一分为二,夫妻分别理财,一年之后谁的理财收益高,谁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当家作主”。
13.老年人理财“四项原则”
l 一是安全的原则
老年朋友的积蓄是自己多年积攒的血汗钱,需要应付日常生活及生病住院等开支,是晚年生活的“保命钱”,因此,老年朋友理财原则首先应考虑安全。一般来讲,理财的规律是收益和安全成反比,收益越大,安全性相对越小。当前适合广大居民的理财渠道有储蓄、国债、企业债券、股市、民间借贷等等,股市等投资方式虽然收益高,但相对风险也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理财的思维和判断力必然下降,对股市跌宕起伏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减弱。因此,老年人尽量不要参与炒股、炒汇等风险类投资。国债和储蓄是各种投资渠道中最稳妥的,不用操心费力便会有一笔稳妥的利息收入,比较适合求稳的老年朋友。
l 二是方便的原则
有位老年朋友因看到储蓄存款的存期越长利率越高,便把平时不用的钱全存成了三年和五年定期储蓄。前段时间,因老伴住院,手头没有现款,赶忙找出存折,但一看离到期日最近的也得一年多,最后经过一番衡量,为了避免利息损失,只好费尽周折,东借西凑总算凑足了住院款。从这一事例看,老年朋友因生病、住院等急需用钱的概率相对较高,这就要求老年朋友在存钱的时候应适当考虑支取的方便性。滚动储蓄法是适合老年朋友的理财方式之一,如果你手头有2000元积蓄属于短期用途或支取时间无法预期,这时可先存一个一年或二年定期,隔段时间再把手中积蓄的退休金或养老保险金存成一年或二年的定期存单,以此类推。这样一年后,每隔一、两个月就有一张存单到期,用钱很方便,不用可继续转存。
l 三是最大限度增值的原则
对老年朋友理财来说,收入已经是基本固定,在考虑安全和方便的前提下,应当最大限度地保证现有存款的保值和增值。一是要少存活期,多存中、短期相结合的定期,当前活期利率仅为年息0。72%,而三个月和半年的定期利率为分别为1。71%和1。89%,均大大高于活期利率,所以应尽量减少活期存款的比率;二是要注意及时转存定期,有的老年朋友图省事或因遗忘,常常使已到期的定期存款不能及时转存,造成了利息损失,因此要关注存款的到期日或到银行办理预约自动转存,以避免因不能及时转存造成的利息损失;三是可适当购买一些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具有“专家理财、收益高、风险小”的特点,随着我国证券和基金市场的不断规范,开放式基金必然会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分红收益。
l 四是适度消费的原则
有的老年人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不舍得消费,只考虑如何为子女攒钱。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女过得好了,他不需要你的帮助;如果子女过得不好,给他一些资助也只能应付一时,管不了长远,弄不好还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