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一对一、人盯人的方法就好比挖墙脚、掺沙子的游击战法,灵活机动。虽说每次的成果都极为微小,但却很结实、也很真实,这样的微小成果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的话,你最终会拥有一棵真正的参天大树的。这就是经典的积小胜为大胜的道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
别总和自己较劲儿,老想做大事儿,一口吃个大胖子。实际上我们都是凡人,都习惯于做小事儿。但你要相信,一百件小事儿总能凑成一件大事儿的。
做你习惯而擅长做的事儿吧,别总是异想天开,当自个儿是个省委书记。
正文 “这事儿我已经交代了”
记住,我们的管理者不是国家干部,凡事只要交代下去就算完事儿。对执行的推进与落实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碰到这样一件经典的头痛事儿——你安排给下属做的事情好几天都没有反应。当你把这位下属叫来询问的时候,他(她)会颇为理直气壮(或时而带点委屈)地说这事儿不怪我,我已经把这件事儿交代给下边的人做了。言外之意,他(她)只能做一个传话筒,把话传出去就算完事儿,至于说底下的人做没做到,那是他们的责任,与自己无关。
中国人称这种现象为大懒儿支小懒儿。每个人都指望着别人去做事,自己只负责发号施令就行。
诚然,在企业管理当中,层级管理很重要。只要企业组织架构中所有层级的员工都能够哪怕按部就班地担负起各自的职责来,事情就可以得到有效地推进。但是,这种理想的各尽其责的局面在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中,尤其是很多民营企业中往往很难真正实现。因此,这种大懒儿支小懒儿的做事习惯往往会导致很多事情都是在众人的嘴上打转儿,根本得不到切实的落实这一低效率的现象。每个人都在说,但是没有人会去做。
我在上文中颇为刻薄地批判了民营企业中的官僚主义现象。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做事才是最高指导原则,是一切企业价值的最终体现,而摆谱则没有任何意义。无论你是什么经理,这个总那个总,只要你是民营企业的干部,不做事就没饭吃。
但是,我们的很多管理者也许会有话说——我并不是想摆官架子。我也很忙啊!有一大堆事情做。而且,我也不可能凡事事必躬亲,那要底下的人干嘛啊?
说的很对。我并不反对支派人做事,相反,我一贯认为真正聪明、能干的管理者应该尽量减少事必躬亲的机会,一定要敢于并善于支派别人做事。说得极端一点,那些过于兢兢业业,凡事必亲力亲为的管理者往往是二、三流的管理者,他们的过分敬业与亲力亲为与其说是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不如说是起到了剥夺手下人的责任感、敬业机会与表演舞台的反作用。真正好的管理者绝不应该做那种让别人(手下人)闲下来,累死自己的傻瓜,一定要做到累死别人,让自己闲下来才行。当然,这个闲下来不是说鼓励我们的管理者偷懒,恰恰相反,因为把手下人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做到这点本身就是一个管理者管理手腕强大的一个生动表现。记住,让别人做事的人才是管理者,自己做事的人只能是普通员工),自己才会有闲下来的机会,而利用这宝贵的闲暇时间,管理者需要去做一件更为重要的事儿——监督那些你交代下去的事儿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再重新捋一遍思路。管理者要善于支派别人去做事,从而让自己相对地闲下来,这样才会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去监督自己交代下去的事儿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否则,不但自个儿累个半死,交代下去的事儿也一件没落实,最后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活的结果。
记住,你只是民营企业的干部,不是政府机关的高官达人。务实与做事才是你能够生存的唯一基础。这事儿我已经交代下去了这种官腔还是少一些为妙。
正文 世上没有“长了腿”的政策
任何一种制度与政策都不可能只要被制定出来就会自己保证自己的执行。所以,只负责把政策制定出来就万事大吉不是管理者尽职尽责的表现。只有推进执行才是硬道理。
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中有一个通病——对于各种制度与政策,他们是只管制定,不管执行。仿佛这些制度与政策都自己长了腿一样,只要被制定出来,就能自个儿保证自个儿的执行似的。
在我的公司里,每个月都要为销售部门制定提成政策。就是说为了激励员工向企业希望的业务发展方向上努力,企业需要经常灵活地调整提成政策,将企业的战术意图如实地反映在政策中,通过政策大力引导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与努力方向。
但有意思的是,回回费了半天劲儿才制定出来的政策,销售经理只是在月初的例会上简单宣布一下,然后就贴到告示板上万事大吉。所以每个月的政策都会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对业务的指导和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仅仅沦为了销售人员月底拿来估算当月收入的一个参考工具而已。
无独有偶,我还发现,无论是哪个层级的领导召集的会议,基本上一散会就完事儿。会上讨论的内容,制定的政策与制度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所以回回开会都说相同的事儿,相同的文件发了一大堆,但是事情还是在原地纹丝不动。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出于一个相同的原因——执行力太差。或者再上纲上线一点儿,也许还因为在我们的某些管理者的头脑里还残留着较为严重的官僚主义思想——我只负责说事,做事是别人的事儿。
如果我们的管理者都这么想,也就只有指望我们的制度与政策都能长出腿来,自己保证自己的落实了。
就拿上边关于销售部门提成政策的例子来说,作为部门管理者,不能宣布完了就算了事。员工是否都做到了真正的理解,有没有疑问,在日常工作中到底执行的怎样,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等等,都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去关注、监督,甚至于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协助。而不能当个甩手掌柜的,把事情推出去完事儿。
同样的道理,每一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出台的决议与制度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谁去负责落实,什么时间落实,落实不了怎么办等等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PDCA管理方式一定要有个强有力的推动者,而且是一插到底式的推动。否则,开多少会也是白搭,大家凑到一起浪费唾沫星子而已。
记住,世界上没有长了腿的政策与制度,甭管是多小的事儿,都得靠人力去推动,去解决。
与其把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制定政策与开会上,不如省点时间扎扎实实地落实几件事儿来得实惠。
正文 “句号”式管理与“逗号”式管理
画句号式的管理可以让企业拥有坚固无比的地基,所有的政策与制度都能修成正果;而画逗号式的管理则会让企业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随时有可能坍塌。
我们在做事情时,一定要养成一个刨根问底儿的习惯,就是说,要养成一个画句号式的做事风格。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底又有几件事儿是扎扎实实地以画上句号结束的呢?恐怕99%的人在99%的情况下都在自觉不自觉中周而复始地画着逗号儿,并任凭这些逗号们不停地折磨着自己的神经,耗费着自己的精力乃至于生命吧?
以下就是几种典型的画逗号的方式及其后果。
1。本来是想着一门心思做某件事儿来着,但做着做着别的事儿又来了,只好把这件事儿放下,又去干那件事儿。结果干着干着也就把这件事儿忘了——这是典型的狗熊掰棒子式的方式,结果就是辛辛苦苦忙活半天,都瞎忙活了。自己都犯晕,不知道都忙了点什么,是为忙乱。
2。压根就没想着好好办这件事儿,草草画个逗号了事。别人问起,就胡乱找个借口搪塞过去——这种人一辈子都会在逗号中度过的,因此一辈子都干不成几件完整的事儿,整个儿是废人一个。
3。本来是想一门心思干成一件事儿的,但是中间遇到了挫折(阻碍或干扰)而露了怯,只好中途放弃掉了——这种人也并不比上两种人强。充其量也仅仅是个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难成大器。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频繁画逗号的结果是既有喜剧色彩又有悲剧色彩。
喜剧色彩说的是往往天天画逗号的人会有一种苦闷,很多事儿总是绕了一大圈儿又回到原点——明明努力过很多次,费了半天劲儿,怎么还是那样儿,一点儿都没起色?
悲剧色彩说的是往往这种人办事并不一定偷懒儿,甚至有可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主儿,可到头来却两手空空,落得个有苦劳没功劳的下场,令人唏嘘不已。
所以,你干的事儿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干完。就是说,要把那件事儿干到最终结果出来那一刻才能停止,是为画句号式的工作方式。我们宁可少干几件事儿,但只要干就干到画上句号为止,捞不着苦劳,捞个功劳才是聪明人。反之,只要你扎扎实实地积累你的句号,就算你的做事速度比那些一分钟就能画上十个逗号的人慢得多,时间长了,你的收获也会远远超过他的。乌龟与兔子赛跑的故事总比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好听。
实际上,句号,也就是我称之为凡事彻底的原则,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就好像是一座建筑物的地基。大家都拼命地多画一些句号,这个企业的地基就会很坚固、很扎实,所有的政策、制度都能开花结果。反之,一个大家都拼命画逗号的企业,它的地基是不稳固的,就好像把楼房建到了沙滩上,整天都摇摇晃晃,没准儿哪天就会崩塌。这样的企业,所有的政策、制度都将不可避免地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有意识地多画一些句号吧!宁可把其他的一些事儿耽误了。
正文 “老东西”与“好东西”
请经常翻出那些老东西来看看,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好东西,我们实在犯不着把曾经做过的事情再做N遍,而毫无结果,那简直是对自己的犯罪。
某天难得有时间把沉睡在电脑里的老古董们(厂家的文件、公司的各项制度、管理方法、友店的经验介绍、专家来店指导时的文件等等等等)一一翻出来细细温习了一遍,实在是感慨万千!令人嗟叹、唏嘘不止的有两点:一是绝大部分老东西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上都流于了形式。很多东西从开始到现在仅仅停留在了纸面上而已,根本就没有落到实处,更妄谈开花结果了;二是绝大部分老东西实际上并不坏,恰恰相反,很多都是好东西,甚至是你会在很多时候满处找都找不到的,能够解决你很多燃眉之急的棘手问题的灵丹妙药。可是它们却偏偏沉睡在你的电脑中,并且上边布满了蜘蛛网。
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位员工给我提了一个建议:他们那个部门的员工工作状态混乱,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流程进行规范。这个意见乍听很对,因为那些员工确实工作状态混乱、效率低下,这是事实。但仔细一想又怒从心生——那个部门的流程还少吗?实际上简直是堆积如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