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父亲的力量:爸爸去哪儿之郭涛神秘教子书-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忍不住继续去玩儿我的。

    周而复始,总因为玩被训,却越训越贪玩,管不住自己。现在回想起来,中央戏剧学院不就是一个玩儿的学校嘛!谁能玩儿到极致,谁就是大牛。贪玩从一定意义上还真是成就了我。

    所以,我希望石头能玩的空间大一些,种类多一点,在安全范围内,他想玩什么,我就让他玩什么。从小到大,石头倒是遂了我的心愿,见什么玩什么,啥都能玩。

    我们家有一个大院子,秋冬天一刮风,会落下来一大堆树叶。每次院子里落满树叶,他都趁阿姨没铲走前冲过去,滚到树叶里,又踢又扔,自得其乐,滚得满身都是,把树叶弄得乱七八糟;要不就骑自行车压过树叶,听树叶在车轮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边压一边喊“爸爸,爸爸,你快看”快乐到不行。我能体会到他发自内心的那种快乐,纯粹、真实、饱满,至于衣服脏不脏,裤子破不破,有什么关系?只要他爱玩,就让他尽可能去释放吧,我丝毫不觉得无聊,反而觉得自由才是乐趣所在,叔儿才不会告诉你叔儿小时候也爱玩树叶呢。

    别看石头踩树叶的时候疯得跟个兔子一样,一做起机械类的细活儿,安安静静,专注极了。用“动如脱兔,静若处子”来形容,可能不够恰当,但真是反差极大。他对机械的东西比较敏感和痴迷,拼拼拆拆,其乐无穷,一个人可以玩很久。例如,他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拼插机器人,就是按照图纸,从各种各样撒满一桌子的零件里,一点一点找出所需的零件,用那些大似砖头或小如黄豆的零件,一点点组合拼成一个大机器人。
第13节
    当然他也有着急的时候,例如找不到对应的零件时,他就急得乱划拉零件,这时,我就会在旁边引导他说:“儿子,你不能着急,要先把这些零件分门别类,你看看这块是放在这儿的,与那块大小一致的是不是应该先凑成一堆放,以后用起来好找呢?不然零件太大太多了,是吧?”虽然他着急,但是我的话能帮上忙,他能听到心里去,就知道了:哦,要先分类放,不能着急,最后在几大类里分别找到合适的块,然后这么一插,就成了。

    玩耍看似简单,但其实这个过程需要孩子不断地思考、整合、行动,是对心智的一种磨炼。有时,石头会独立去玩耍,有时也会撒娇说:“爸爸你来帮我。”每次我都不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呢”而是说:“来,你跟爸爸一起,把这一项一项先理清楚。”一边带着他摆,一边给他思考空间,让他耐心、有条理地把最困难的问题慢慢解决掉,给他信心和成就感。看得出来,慢慢地,石头对这件事情越来越感兴趣。没多久,他就已经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只花十分钟就拼成一个简单的机器人。

    后来,他自己把家里已经拼好的机器人又拆了,混搭在一起,组合拼插。我回家,常常会看到儿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型机器人。这时,我一定都会及时给予鼓励:“好样的,儿子!都学会创造了,不过你的机器人呃长得真特别!”

    玩耍的乐趣、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是孩子身上最珍贵的东西,作为父亲,我愿意是一个分享者,更希望是一个耐心、称职的守护者和引路人。至于做得好不好,也许只有石头才有发言权。

    我没有规定孩子必须要学什么特长,必须要有什么兴趣爱好,就是让他挑自己感兴趣的玩,释放他的天性。我经常跟爱人说:“还好咱家住平房,你把石头放在楼房里,待不了一个星期,楼下可能就受不了要搬走了。”因为石头在家太能折腾了,动作极快,能量巨大,好像拆房子、拆地似的,被他横扫过的地方,方圆几十米,差不多就是一片“废墟”。

    孩子现有的兴趣爱好,比如骑马、打冰球,都不是我要求他爱好的,他觉得骑马和打冰球都很过瘾。打冰球的过程中有冲撞,大家都穿着防护服,冲撞对小孩子来说是很过瘾的。到了夏天他会游泳,喜欢玩水,也是一种释放。

    弹钢琴也是他喜欢的事情,弹钢琴需要左右脑的协调配合,除了锻炼手指、开发智力、培养气质之外,还可以锻炼和训练孩子与数学相关的能力。

    如果让我为孩子的将来设想一个比较完美的规划,我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可以演戏的导演,首先从音乐入手,因为音乐是最快、最直接的表达。写一本书需要花多长时间?我写完本书全稿还要再花三五天时间将稿件从头到尾梳理一遍,慢慢雕琢。看一部电影需要一个多小时,但拍摄一部电影可不是那么简单,而拍摄一部电视剧更甚,需要拍多少、剪成多少集等都需要经过复杂的思考。而音乐是最直接的无形的表达方式,用几分钟就可以展现作品想表达的情绪,既与观众进行心灵沟通,又引起观众的思考。

    当然,我非刻意地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也有失败的时候,比如画画,原来报了绘画班,他也能认真画画,但好像不是那么执着。中间还学过踢踏舞,学了一两节课他就不喜欢了。后来还学过跆拳道,也是学了一两次他就觉得没意思了。他不感兴趣的,我不会强迫他学。石头已经到了不能“纯玩儿”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他已经开始有了“学业”。有些家长喜欢把孩子培养成童星之类的,我反而觉得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释放更多的天性,拥有更多的自由。好好学习的同时,他要有自己的爱好。这些兴趣爱好和技能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好处的。
第14节不要偷走孩子的“伟大”
    不要偷走孩子的“伟大”

    《爸爸去哪儿》节目火了以后,石头的生活一下被各种宣传和节目塞满了,各种娱乐节目、媒体采访、杂志拍照以及电影版拍摄,加上还要上课、写作业,一下子连睡觉时间都不够用了。拍摄和宣传最紧的那段日子,石头妈跟我说:“石头胖了。”我说:“是,我知道是累的,睡得少,就容易吃得多。”尤其拍摄电影那几天比较辛苦,石头常常在拍摄间歇、车上就睡着了,晚上睡觉连呼吸声都沉了,作为老爸,我听着很心痛。

    为了让石头不这么累,我总是和工作室人员商量,减少一些拍摄工作,总想着,如果石头有小情绪或者不满,要多包容。但没有想到的是,他比我想象中坚强太多,表现得出乎我意料。u米u花u书u库u ;www。7mihua。com

    拍摄电影版《爸爸去哪儿》时,我们第一天晚上住的房子是现搭的,地方很暖和,二十多摄氏度。拍摄结束后,因为第二天一早要接着拍摄孩子刚睡醒的状态,所有人都去宾馆睡了,只把我们和孩子留在了公园里。

    我们这几个爸爸把孩子哄睡着后,本以为终于可以透口气,休息一下。完全没想到刚睡到上半夜,孩子们就被蚊子咬醒了。估计公园里的蚊子极少遇到这么多皮鲜肉嫩的小朋友,可逮住机会解馋,一顿聚餐。结果,Kimi被咬得浑身是包,王诗龄的脸上全都肿了。再看石头,不说话,也不闹,就躺在那动来动去,自己挠。后来我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要来蚊子水,先在孩子的床周围洒上一圈驱驱蚊,然后想给孩子身上也擦一点。好么!不擦不知道,一擦才发现,石头的背上、脸上被咬了几十个包!我一边给他擦一边心疼,他应该知道这是工作,所以觉得没有必要跟我喊累喊苦。而我尽管心疼,当时也没有多说什么,大概每个纯爷们儿天然就这么懂事、能扛事儿。

    有时候,我在家看《爸爸去哪儿》节目里跟石头的片段,会跟石头妈聊:“不知道是不是种错觉,有时候我反而觉得石头的情绪表达方式更像一个爸爸,而我的表达方式则像一个孩子,在节目中,我们有时角色是互换的。”这种感觉,时常让我反思自己,觉得“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这一说法是那么贴切。

    孩子们身上有很多东西都是与生俱来的。我想,我小时候也一定曾经拥有过。然而,当我长大成为一个大人,成为一个父亲,却从石头身上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把那些东西遗失了。石头的这份隐忍,既让我心疼,让我反思,又让我深深觉得感佩,他自己可能察觉不到,而在我看来,那么了不起。

    不过,虽然石头因为有些东西表达不出来,或者不愿意表达,常常不太说话,但是他什么都知道,有时候表达还挺犀利。

    拍摄电影版《爸爸去哪儿》时,有一次,石头跟我说:“你就不像个爸爸。”我一听,自己先冷静了一下,回他:“儿子,你说对了,你去问叔叔阿姨去,爸爸参加这个节目的时候就说了,我是一个不像爸爸的爸爸,你问问他们是不是这样?哈哈”其实我是转移话题了。但是石头也没有坚持,因为他也已经明白了,爸爸现在需要调整一下。这样爷们一样的相处方式,有时候也会让我觉得有点“累”,因为他太聪明了,经常说话给我挖个坑让我往下跳,或者做点事跟我谈点小条件,这时做爸爸的还真需要与他斗智斗勇。我和石头妈常说,这才几岁,将来等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得进化成什么样了。

    俗话说,“三岁看老”,石头的心智、能量、思维的丰富程度,以及对很多事情的认知能力、对外界的感知与接受程度,都比我那时优秀很多,在这一点上我绝对是骄傲的。这些话我不能和孩子说,他知道以后该不努力了,所以让我写在书里吧,等他以后认识好多字了,再给他看。

    现在看着节目里这几个孩子,个个智商、情商都非常高,各有各的特点,想想他们的将来,我总觉得不可限量,一定会比我们这些父辈优秀。不妨就让孩子按照现前的素质再往前继续走,每个人都能健康发展,一定会有所作为的。而我们这些家长要做的,就是保留好孩子身上那些与生俱来的特质,细心观察孩子的点滴变化,用心去陪伴,让这些闪光点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千万别一不小心遗失了。
第15节告诉孩子“谈判”的底线
    告诉孩子“谈判”的底线

    《爸爸去哪儿》播出后,我看到网络上有人写了这样一篇文章:“看到郭涛跟林志颖来参加这个节目,我特别欣慰。如果他们不来,郭涛可能永远意识不到他粗暴的一面,林志颖永远意识不到他给孩子的安全感不够,对孩子照顾太少教育方法不一样,呈现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像Kimi,前一秒钟还跟你很友好,后一秒就会对你哭喊道你不准掐我的羊!但是天天不一样,天天会跟石头谈条件,说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让你用我们家厕所这就是一种交换条件,我们教育孩子有时也是这样的。”

    网友这样评价也有道理,这样做有时是有问题的,确实会给孩子养成做事要先讲条件的习惯。但我觉得,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用好了,找准分寸,还是非常好用的。因为我们生活在有规则的社会,大人更熟知游戏规则,不可能给孩子完全的自由。有些是非对错必须明确,道德准则不能轻易挑战。就像我在节目里面与其他几个爸爸坐在船上时说的一样:“当爸爸的一定要给孩子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