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每天都要写日记,并且从昨天开始,每篇日记都有字数要求,一部分学生开始写与集训无关的一些内容,比如陈冰冰写了动漫,而另一位我曾经表扬日记写的很认真的吴怡,则交上来一篇很深刻的日记:
有一段时间,我很厌恶生活,那时我碰到了一些挫折,心情特别灰暗。有一次,我和父亲公司的一些员工在一起,我问了他们一个很简单但是又很复杂的问题,“人早晚都要死,而死后得到的却只是别人对你的评价,无论好坏,对于已死亡的你来说,已没有任何意义,那么,人活着究竟为什么?”其中一个人给了我一个很简单的答案:“人活着是为了让你的死亡过程更加精彩。”我听后愣住了,这个答案出乎意料。当晚我躺在床上时,反复想着这句话,觉得很切合实际,又很虚幻,却刚好击中了我叛逆的思想,让我无言反驳,很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并且还改变了我那种悲观的思想。我每次想起他这句回答,都非常感叹,以至于到了“崇拜”的地步。现在我对人生充满信心,可能就源自于他的一句回答。
关于死亡的问题每一个到了这种年龄的孩子都思考过,而且肯定还不止一次。这个人的回答确实不错,但是也还没有精辟到让我“崇拜”的地步。可是,小孩子的想法有时是很奇怪的,因为这句话他可以改变人生态度,我就在想,这个话为什么不是我们老师说出来的呢?
生死之道,很难参透,原本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以前曾经看到过有人呼吁对中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当时还有点不以为然,现在读了吴怡的日记,却一下子警醒。学生关心的问题就应该是教育关心的问题,难道不是吗?
郝志远前几次的周记都很短,在限定了字数之后,一下子就写出一篇很好的日记来:
不是应通过集中注意力来背书,而是应通过全身心的投入来集中注意。只有把心思全放在背书上,才能做到集中注意。下午,我来到图书馆背书,以为会安静些,不想高中部的同学们也在图书馆搞活动,对面不时传来说笑声,把我背出的句子打得支离破碎,严重分散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分心,可怎么也没用,我想,除非我是聋子,不然怎么可能听不到他们讲话。一段时间内,我不停提醒自己不要理会他们的声音。到最后,我再没办法了。不管了,硬着头皮背吧。一段艰难的背诵后,我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书本,到后面竟忘了有人在讲话。这让我明白,注意力不是一下子就能集中的,而是一步步达到忘我的境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永远不变的是“变”(2)
今天的日记批得很慢,几乎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批完。我思索下一步的工作。
很早以前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支开拔远征的军队,要穿过一片积雪区域。天空纷纷扬扬地落着鹅毛大的雪花,士兵们的眼前除了白茫茫,就是素裹银装。忽然,有一个士兵痛苦地捂住双眼,“上帝啊!我什么也看不见了!”没过一会儿,几乎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士兵身不由己地患上了这种怪病。
这个故事其实说明一个很简单的事实,那就是眼睛是适应变化的。据说人被眼镜蛇攻击时,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动,一动不动的话,眼镜蛇看不到你,但是只要稍微动一下,眼镜蛇就会看到你。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眼睛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的变化。
其实,又何止是眼睛呢?人的心灵也是这样的。
背书背得久了,烦躁肯定是有的。有学生提出来是否搞一些竞赛,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可以活跃班级气氛,为学生的背书生活注入一些新的变化。于是到了班级里,我宣布,这段时间,我们来搞一些背书的竞赛,今天下午的自修课,首先进行第一轮的比赛,每个小组各出一名选手,每人挑一篇自己感觉背得最熟的一篇文章,当众背,大家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我和学生很快制定了简单的规则,如速度就是用文章的单词总数除以总时间,背错一个单词在时间中增加一秒,中间卡住的话可以重来,但每人最多只能允许有三次机会等等。我担心每个小组都派出最强的人,与剩下的人无关。就宣布了另一条规定,每人只能参加一次比赛,下一次的比赛每组必须派另一个人参加。
我这条规则其实就是鼓励参与,要人人参与。果然,最终,许多小组派出的都不是最强的选手,大家的兴致非常高。我让每一名参赛同学抽了签,以确定出场次序。全班都很兴奋,大家都期待比赛的到来。
下午的自修课,我准时进了教室,我安排了记时员、数单词的人、判断有没有背错或漏背的人,然后,所有同学当评委。比赛开始了。
由于是在自己背过的课文中选一篇最拿手的,因此,比赛的总体水平非常高,竞争十分激烈,几乎所有的人都背得非常快。最后的冠军被郝志远获得,他的速度接近每秒钟五个单词,可以说是超快了。所有的人的速度都在每秒三个单词以上,我非常满意。
比赛结束后,我马上宣布,A班的同学离开教室,B班的同学留下来。
班级里出现松散现象的主要是B班的学生,背书背得慢的主要是他们,上课睡觉的也主要是他们,因此我把他们留下来,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敲打敲打。
。。
破除“信念障碍”
我说,背过20篇以上课文的同学,举个手,零零落落地举起四五只手,背15篇到20篇的同学举个手,这次举起了七八只手。
我说,你们听说过跳蚤的故事吗?跳蚤本来可以跳二至三尺高,但有一只跳蚤居然跳不出三寸高的玻璃杯,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问的这个问题很突兀,学生们都很奇怪,他们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
我接着说,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一只跳蚤放在一只玻璃杯里,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跳蚤使劲一跳,头重重地碰在坚硬的玻璃上。它不甘心失败,又跳了一次,它的头再一次重重地碰在坚硬的玻璃上。这样,经过无数次碰壁以后,即使把玻璃拿掉,它也跳不出玻璃杯,大家说说这是什么原因?
我点了两名同学,有说因为跳蚤不再坚持,还有说因为跳蚤适应了环境。说得很好,我肯定道,跳蚤由于受过多次挫折,它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自己不可能跳出这只玻璃杯,它丧失了再试一次的勇气。
这时有一个学生邹浩明举手说他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我欣然请他起来讲。他说:
动物园的大象脚上一般绑着铁链,驯兽狮有时却只是随便地把铁链往哪儿一系,其实象的力气很大,大象只要稍微一用力就可以把一棵小树连根拔起。可是,驯兽师一点都不担心。为什么呢?原来大象小的时候驯兽师就开始训练它们了,那时象的力气还不够大,小象也尝试过挣脱铁链,可是每次都是徒劳,慢慢地就放弃努力了。
我朝他翘起大拇指。讲得非常好。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是一样的。我接着说另一个故事: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在数学课上打瞌睡,下课铃响了,他醒了过来,抬头看见黑板上的一道题目,以为是当天的家庭作业。
回家后,他埋头演算,就是算不出来。但他还是锲而不舍。终于,他算出来了,并把答案带到课堂上。老师见了,不禁瞠目结舌,原来那是一道被认为是无解的题。请问高斯为什么能算出这道题目呢?
有同学在下面说,因为高斯不知道这道题目是无解的。我请他站起来又说了一遍,然后表扬他,非常正确。高斯如果知道这道题目没有答案,他就不会去做,这道题当然解不出来。
再举一个例子,我说,
有一种昆虫叫大黄蜂,它的身体肥大笨重,翅膀却十分短小。生物学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并经过仔细计算,最后断言,大黄蜂是绝对不可能会飞的。但令人不解的是,大黄蜂不仅能飞,而且飞行速度远远超过一般的蜜蜂。大家说这是为什么呢?
没人回答。于是我讲出原因,因为大黄蜂不知道自己不会飞。假如大黄蜂在很小的时候就听信了科学家们的结论:小黄蜂,你的肚子这么大,身体这么肥胖,翅膀却那么短小,你怎么可能飞得起来?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地上爬吧。它这辈子恐怕只能像蜗牛一样在地上缓慢地爬行了。
还有一个故事,我说。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要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在1954年5月6日,美国运动员班尼斯特打破了这个世界记录。
他是怎么做的呢?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便大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我一定能成功!这样大喊一百遍,然后他在教练库里顿博士的指导下,进行艰苦的体能训练。终于,他用3分56秒6的成绩打破了一英里长跑的世界记录。
有趣的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有37人进榜,而再后面的一年里更高达二百多人。请问这是为什么?
学生们陷入沉思之中。我回答道,因为班尼斯特相信自己一定能打破世界记录。他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大声地鼓励自己,说一百遍我能成功,以此坚定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同学呢?如果你一篇文章能够读一百遍,老早就背熟了。后面的人为什么能够破世界记录,因为在此之前,大家都认为没人能跑进4分钟,后来班尼斯特做到了,于是人们的观点改变了,大家意识到这是可以做到的事。既然别人能够做到,他们自己也应该能够做到。于是有了目标,开始努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每一天都有进步!(1)
讲到这里,我突然问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老师为什么要跟大家讲这些故事?
今天,周老师告诉我,有一些同学上英语课睡觉,我问他有几个,他说有五个左右。其实你们自己都比我更清楚是哪些人睡觉了。我知道那些人为什么睡觉,他们基础不好,英语课是全英文上的,听不太懂,所以干脆就不听了。可是,我告诉你们,第一节课上完,很多人都在日记里写,英语课不太适应,不太听得懂,其中包括很多A班的同学。后来,他们坚持听,几节课下来,听懂的部分越来越多,周老师告诉我,现在有一部分同学,已经能够用英语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独到的思想了。别人能做到,你们为什么做不到?
我越说越激动,同样在一个班级里上课,别人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有新的感悟,我给你们读几篇日记,你们看看别人已经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这是市三女中来的新同学林洁的感悟,刚开始,她曾经不太适应,但是现在呢?你们听听:我已经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很习惯每天的课程。每一天都很特别,早晨,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了第一节课。周老师的英语课很生动,我专心地听,积极地投入,他会给我们布置一些topic,让我们去思考、去构思,接下来雍老师的课带我用心去体会世间万物,感受一切存在的价值。下午外教的课也很有意思。每一天,我都带着期待的心情去上课,所有的知识都值得我去索取,我觉得自己要学的很多,我很喜欢这样的学习。
再听另一个人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