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有人把浙商称为是中国的犹太人。有一个民间笑话说明了浙商的思路和观念与众不同:某一天外星人突然降落到了地球上,广东人说把他煲汤喝了算了;上海人说把他关在笼子里,收5块钱一张门票供人参观;北京人说先问问他有没有户口;重庆人说我们先吃顿火锅;成都人说我们先打副麻将;浙江人则说我们好好商量看看咱们有什么生意可做。
这个笑话隐射出了思路决定出路的观念,也反应出了各区域观念的差异。
2005年3月,作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我随团中央考察团到长春考察。下车伊始,我请求接站人员陪我绕市中心三圈,考察当地的商业气氛和房地产开发情况。当初,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房价是每平米最高1700至1800元左右。作为二级城市,住宅价格如此偏低,使我大吃一惊,超出我的想象之外。第二天,在座谈交流中我对如何开发长春市场、如何繁荣当地经济发表了见解。“作为省会城市的长春应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消费市场如此疲软,房价如此之低,恰恰阻碍了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为此,长春要大力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人和企业家来此投资创业,特别要吸引浙江企业家和浙江商人来此投资,因为浙江的民间资本十分丰厚,民众投资意识十分强烈。在合适的机会,我不妨组织大批浙江商人、浙江企业家到长春置业投资、经商办厂、繁荣市场。他们进入长春后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买房购房,安居才能乐业,这是我们的性情所在。”没等我把话说完,当地有些领导就做出了响应,表示热烈欢迎浙江商人、浙江企业家来长春置业投资、购房买房、经商办厂。我话锋一转,又说:“过不了几年,长春市的房价可能翻倍上涨,不突破五、六千一平米是不罢休的。假如有些商人把房子作为流通商品进行转卖,你们欢迎不欢迎?”“不欢迎,不欢迎,绝对不欢迎。 ”南北双方观念差异,此时已暴露无疑。在浙江商人眼里,任何东西只要有市场需求都可以做买卖,只有做生意,当地的经济才能搞活。经济的活力就在于商品的流通。死水一潭的经济怎能吸引商人进来,怎能搞活市场、发展当地经济?此时我无语,只能暗暗在想。 。。
第十一章 开疆拓土做生意是浙商本色(5)
回京后,我把这个故事转述给朋友们听,他们都乐得哈哈大笑。购房投资行,转卖炒房不行,这就是一个观念差异的问题。有时候真得很难分清到底是炒房还是购房投资,由此也能看出来南北的经济差异和人的观念差异。商人们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假如此地无银三百两,此地没有升值空间,没有获利可能,你想炒都炒不起来。商人们要炒的地方或商品是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否则,你大摆酒席请他吃饭,他也不一定会来。不管是购房还是炒房,首先是大批的民间资金流入以促进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区域经济的招商引资是十分有利。看来当初的长春是不需要浙江商人进入,更不需要浙江的民间资金流入了。
今天,不出我所料,无需我带领大批浙江商人有组织地进入,长春房子的价格果然三级跳,翻倍地上涨。此时,我感到领导的想法和计划赶不上社会的变化,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真是谁也阻挡不了啊!不是领导不明白,而是社会变化太快啊!
在长春考察期间,当地媒体和团市委负责宣传的同志采访我,问我当地的青年如何转换头脑,树立创业的思想。我回答:“长春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为国家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同沿海经济发达的浙江相比,民营经济十分薄弱,年轻人的闯劲、干劲明显落后于浙江的同龄人。由于冬季漫长,年轻人喜欢坐在屋里,靠着火炉,喝着小酒,侃着大山,日复一日地过着这样悠闲的日子,真是*啊!在这种环境下,年轻人哪有创业意识,哪有风险意识,更谈不上吃苦精神。浙江的同龄人经商的经商、办厂的办厂,家家户户没有呆在家里吃闲饭的年轻人。他们晚上睡的是地板,白天当的是老板,日子过得有苦有甜,有滋有味。我建议你们团委不妨组织一批青年到浙江民营企业去打工,不为赚那份工资,而是为在打工的企业中学习浙商和浙江企业家的经营思路和市场营销方法,这是难以用金钱买到的财富。过几年,这批年轻人学到了基本的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的方法后可以回到长春进行创业,带动其他一些人的思路。一定要走出去,先打工,先学习,把南方人先进的东西学回来,带回来,带动其他年轻人的创业热情。这样,年轻人就不至于大半年都在自家火炕上虚度时光了。”
“这肯定不是民营企业所干的事,民营企业也决不会干这种事。”在长春考察期间,接待人员陪我去参观长春电影城,站在长春电影城门口,我对随行人员说道。据介绍,这个集拍摄、游览、科普于一体的综合电影城共投资12亿元人民币,每张门票约120元。随行人员听了我的话后,他们问我为什么会认为这个电影城不是民营企业所经营。我回答说道理很简单,每人门票120元,按每天接待最多人数计,一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人山人海,都要15年才能够收回成本,更何况还有机器折旧、人工成本、物业管理等其他杂费。实际上,这种每天爆满的场景是不现实的。那天,偌大的电影城来参观的只有我和几个随行人员,所以民营企业是决不会干15年都收不回投资成本的项目。
2006年上半年,一个老板花了四个亿买下太原市中心的一幢商业大楼并将其改造成小商品批发市场。在招商中,太原本地商户资源贫乏,经营小商品也缺乏经验。此时,他们想到了浙江商人。在巩固老商户的基础上,该市场要吸引大量的浙江商人来此经营,以带动本地商户发展。为此,管理公司每天给本地商户补贴并组织他们到北京浙江商户集中的市场,向在京的浙江商人学习,学习怎样进货、怎样发货、怎样卖货。第一层、第二层被本地商户占满的情况下,我带去的这帮浙商都说第三楼层、第四楼层也有很大的商机。只要经营有特色,第三层、第四层怕什么。之后,第三层、第四层这些最难招商的楼层也被浙商一订而空。后来,本地商户深深感到:向浙商学习,与浙商的经营理念互相碰撞才有升华。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一章 开疆拓土做生意是浙商本色(6)
1999年,浙江义乌老板去东北某地投资盖市场。在招商中,我们就犯了闷;我们盖了这么好的市场,市场里有暖气,户外零下二、三十度,冷的要死,可是商户们就是不愿意进市场。我心里想不明白,当地的商户怎么都喜欢在冰天雪地里做生意,不愿进入有暖气的市场里做生意?市场里摊位都搞得好好的,他们为什么都不愿意进来?我反复追问原因。他们说,进市场取暖费高,一个月比在户外高10块钱啊!为了省一个月10块钱的取暖费,他们宁愿站在冰天雪地里做生意也不进有暖气的市场。浙商给当地的商户创造了这么好的市场环境,请他们进市场做生意,一个月就多交10块钱取暖费算啥啊?为了市场大局的发展,为了广大商户的利益,浙商干脆连每个月10块钱的取暖费都给商户免了。最后,当地商户才进场做生意。
六 义乌国际商贸城能否移植到海外
导读:各国国情不一,义乌模式不要盲目移植。
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在国际上很有名。小商品打出了一个大世界。一个16平方公里的国际商贸城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无湘不成军,无浙不成商。浙江商人开疆拓土的精神是世界有名的。浙商是一群敢于在刀尖上舔血的商人。他们宁愿在外面赚钱九死一生也不愿意在家里吃闲饭。实际上,浙商走出国门早三十年前就开始了。他们走到了全世界每个角落。
在国外投资必须要了解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毕竟外国的法律法规和中国不一样,民情风俗也不一样,人的思维角度也不一样,市场的结构、需求也不一样,这些必须要了解清楚。前期的商务考察、反复沟通等是必不可少的。
到国外去投资必须要有去现场考察这个环节,没有这个环节肯定不行。不用说在国外投资,国内投资也是一样,浙商到哪个省投资,一批一批先遣部队过去考察,不知道要几个来回的考察和洽谈才把合同签下来,做生意哪有这么容易?
浙江义乌的小商品便宜得一塌糊涂。义乌小小的县级市形成了一个*村,有五、六万家外国企业驻扎,整天集装箱一箱一箱的发,义乌县级市还设了海关。国外不缺高科技,缺的就是中国的小商品。其实,全世界都缺又便宜又好的小商品,恰恰中国浙江义乌是独一无二的全球小商品集散地,它是世界其他各地市场不可替代的。
义乌小商品市场模式能不能移植到国外去?我的看法是,目前不行。在海外,一个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至少需要三、四年时间,需要商人群体聚集效应、需要小商品大进大出的流通效应。海外市场第一要定位准确,第二要招商引资得力。海外也有几万平米、几十万平米的商贸城招不到商的情况。在海外做中国小商品市场,特别讲究招商的手段和方式,它肯定也要经历几个艰难阶段,不可能今天开业,明日生意就火得不得了,把浙商的牌子和旗子高高举起才能一呼百应、揭竿而起。大家知道:无论海内外市场,只要浙商占很大比例的市场,生意就会兴隆。
国外项目的招商更要里应外合。一个人不可能孤苦伶仃地在国外做生意,肯定要里应外合。在国外做生意,团队精神很重要。浙江商人在外面做生意都是成群结队,没有单打独斗,有福大家一起享,有饭大家一起吃,有苦大家一起扛。只有抱团,大家最终才能够分享到胜利的果实。
第十二章 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多做慈善事业,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人(1)
无论为官为商,都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既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要为天下黎民着想。否则,为官便是贪官,为商便是奸商,这两种人,都是没什么好下场的。
——胡雪岩
一 浙商 责商 哲商
导读:为人不可贪,为商不可奸。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才是浙商的唯一出路。
每年六月初,杭州举行浙商大会,参会的浙商踊跃程度空前,通常,会前统计报名的人数大致1000左右,最后与会者能达到3000甚至更多。2007年5月31日—6月1日,浙商大会暨浙商论坛又在杭州举行。在会上,各地的浙江商会发布了《浙商社会责任倡议书》。《倡议书》明确了浙商在新时代的社会责任,倡导浙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成为自主创新、转型优化、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同时,《倡议书》倡导浙商要综合运用社会影响力、经济实力和人才资源,在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保护环境、关爱员工、慈善捐赠等方面,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浙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为人不可贪,为商不可奸。作为新浙商,要把社会责任感放在第一位。现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