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0平方公里的市场屈指可数,寥寥无几,更何况许多刚创办的市场,八字还没一撇?
我对这个美国的总经理谈了该市场的特点和区域经济的情况,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办市场必须要实事求是,不能用高、大、全的要领来套用,更不能动不动就用世界500强的理念来压人,所谓走国际化的道路,必须与中国本土化结合起来,这就是中国的实际。
就该市场的定位、招商、经营、管理等众多理念的看法,我同这位洋人总经理反复进行磋商与交流。第二次,我和我的团队再去该市场考察。座谈会上,洋人讲的话等于把我第一次同他讲的话重复了一遍,也认为在中国办市场要有中国的特色,要具有中国理念,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它要一步一步地办起来,不做高、大、全的商业 。
美国微软的事情,世界500强的故事,只是在教科书上学学、长长见识而已,真的要把他们的理念和做法照搬到中国市场的实际中来,那很难行得通。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国际化必须要与本土化揉在一起,才能走中国特色的市场化。否则动不动就要搞成幅射能力达1000平方公里的市场,动不动就要吸引世界500强的企业,最后都短命。不信,纵观中国这十几年的市场发展史,哪一个市场的发展繁荣壮大是靠走“洋场”这条路而成功的?
2008年12月底,我从多种渠道了解到,该市场还是依旧如初,空空如也。这位美国总经理也改做顾问了,班子中的主要领导人也做了调整。这个市场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待嫁闺女,躲进小楼成一统。2008年底,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也冲击着这个地方,该市场何去何从,人们正拭目以待。
三 海归成海待
导读:高不成底不就、把洋文凭看做比天还大的海归必将成为海待。
区域不同,土壤、气候、日照时间不同,同一颗种子结出的果子也不一样。中国的国情、五千年的文化背景和国外的国情、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各国的实际情况也迥然不同。全盘西化不符合中国国情,闭关锁国更不符合中国国情。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走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从大学直接通过GRE、托福考试出国留学的人大都自以为了不起、自命不凡、自我感觉良好。通过西方的几年“洋教育”,对中国国情严重脱节导致他们往往回国后还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创业。因为,中西方的教育理念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人际关系也不一样。这些海归的人在国内心里感觉到挺别扭,自己创业缺少资金、缺少人际关系,左一个看不惯,右一个不习惯,犹如夹缝求生,海归变成了海待。
出国留学者除了极个别是公派之外,绝大部分是花父辈的积蓄自费留学。在国外,他们慢慢地融入和习惯于国外的生活。有些国家,外来客想弄张永久居住证(绿卡)都难上加难,更不用说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有经济条件的人可以在国外飘着,没经济条件的人怕“穷”回国,没脸面。一旦回国之后,发现江山依在,人事全非,以前积累的人脉资源变化太快,已融入不了原来的圈子和团队。海归者被国外生活洗过了脑,回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国内生活,被海外山寨版的思想所左右,成了地地道道“不中不西”的人。
第十九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3)
现在有些人去海外留学,只是去镀层金、拿个洋文凭而已,以为有了一张海外的洋文凭就能包打天下。假如到海外留学只是图一张洋文凭,那么回国后离海待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国内发展日新月异,一张洋文凭又起何用呢?除了文凭之外,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应是为人处事、应对困难等综合能力。没有这些能力,海归必成海待。
现在有多少海归变成了海待?现在有多少人海外拿着洋文凭归来找工作,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不上不下。有百姓喻为此现象是:手里拎着猪头,找不到拜佛的庙门,满大街乱窜。
二十几年前的留学生同现在的留学生已不可同日而语。二十几年前,国家尚未开发,体制僵化,从而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出国潮,那时候大多数浙江年轻人心里涌动着开疆拓土的气魄,走出国门、打拼天下。二十几年后的今天,国家发展一日千里,让人惊叹,市场特大、发展机会很多。外国人都涌向中国淘金,海外华侨也都纷纷回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非要出去不可呢?最主要的是目前中国政策稳定、社会安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生意做到一定高度,政府和人民都会高看你一眼,你就能融入主流社会,你就能真正地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导读:急功近利不是成功,千锤百炼才会成功。
我老家附近有一个打铁店,小时候我常路过其门口,看见铁匠在炉火通红的铁镦旁叮叮铛铛地打铁的情景。我特别佩服铁匠的敬业精神。特别是在暑天,他们站在炉火旁,不顾酷热,挥汗如雨、专心如注在工作。炉镗内烈焰熊熊,一块生铁坯在烈火中熔化,被烧得通红。有一个铁匠还在使劲地拉着风箱,火借风势,火舌轰轰地冲出炉镗。瞬间,师傅用铁铗快速从炉镗中夹出这块铁坯,放在大铁镦上,由师傅掌主锤,众铁匠手握大锤奋力向这块铁坯锻打,它经受着千百次铁锤的反复锻打。不一会儿,铁坯慢慢变形。师傅再把这块已变形的铁坯抛进炉镗,又一次让它经受熊熊烈火的考验。继而,师傅又取出来在大铁镦上指挥众铁匠奋力捶打这块铁坯。又是一串钉铛声响,一阵汗雨洒下。这块烧得通红的铁坯,经过多次熊熊烈火的考验,经过铁匠们不断精心锤打,便逐渐成为铁匠心中理想的器物,变成了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有用之铁。
打铁确是男人的事业。这是因为,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更不愿去打铁。每至红炉生火之时,都是气温高烧,拉一阵风箱便汗水满头,抡一番铁锤,更是挥汗如注。那几十斤重的大锤抡番起落,需要多大的力量与勇气啊!看到这个场景,我领悟到了千锤百炼出熔炉,千锤百炼才成钢的真正内涵。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胜败乃兵家常事。“成败”二字不由别人来决定,而由自己来策划。准确的说,思路、眼光和技巧决定成败。
2007年9月5日,我受邀参加凤凰电视台《一虎一席谈》栏目有关成功学是灵丹还是毒药的谈话节目录制。此节目已于2007年9月22日晚首播。在节目现场,当台湾的某一个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挥舞着自己的一本成功学的书时,当一位据说是亚洲一流的女性讲师在台上挥动四肢尽情地讲述自己的成功学时,我越看越看不懂,这哪是成功学,这分明是忽悠学。难道读完一本成功学的书就能成功?难道听完一堂成功学的讲座就能成功?成功能复制?一串串的疑问促使我立即PK了这些所谓成功学的大师。我说:“成功本来就没有什么学派或学说可言。非要给成功按上“学”,那这个“学”肯定是伪科学,因为成功的路有千万条,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可复制,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愿望和要求都各不相同,各个阶层的人对成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一本成功学的书就能囊括所有的成功?一堂讲座就能讲出成功之道?浙江经济这么发达,浙商这么有名,他们的成功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是靠听讲座听出来的?是靠说空话说出来的?浙商的成功是靠复制出来的?
第十九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4)
此时,我从座位上站起来告诉大家:很抱歉,这位教师的所有的成功学的课我一堂都没听过,所有的成功学的书我一本都没看过,但我实实在在地在成功的道路上摸索到了成功,这就是最大的成功。我的理解,成功不是某一堂成功学的课听了就能成功,它经过了许多失败之后才成功,而且在失败的道路上,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成功。到目前为止,我就知道脚踏实地认准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坚持数年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说的通俗一点,今年的日子比去年过得好,今年就是成功。明年比今年的日子过得更好,明年就成功。
我的一席话博得了主持人的高度赞赏和全场的阵阵掌声,说得这两位所谓成功学的大师无言以答。
许多草根浙商看到我在香港凤凰电视台做完《成功是灵丹还是毒药》的节目后,纷纷发来短信表达了他们对成功的理解。现摘录四段;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积累而成。伟人之所以伟大,是他在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定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路,从来都没有尽头。人生,也从来没有成功的终点。所谓辉煌的人生,那就是永不停息地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的过程,无论终点到哪儿,都值得你引以为自豪!
敌强我弱,只有敢于走没人走过的路,才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兵如斯,人生亦是。
全社会对成功误读之后,人人就想急功近利、一夜成名。不做徒弟就想做师傅。个个都想成功,但都缺少了应有的人性温暖。
五 赢在终点
导读:起点并不重要,赢在终点,回头才能笑傲江湖。
独具匠心的2008年北京残奥会点火仪式,真让人击节三叹。
我国残疾人运动员侯斌负重三百多斤,向着主火炬一步步奋力攀登,在坚定有力的拉动中,侯斌和身下的轮椅缓缓向上攀升。他牙关紧咬,青筋毕露,满头大汗,把自己与身下的轮椅拉升39米。此情此景,我至今记忆犹新。通过电视大屏幕,我看见侯斌在接近目标时咬紧了牙关,鼓足了全身力气,又奋力往上拉了一把,终于点燃了熊熊燃烧的残奥会火炬,让世界为之震撼。
之后,我到过鸟巢,亲眼目睹过残奥会的田径比赛。在运动场上,失去了腿脚的运动员照样在轮椅上拼搏、争高低;失去了手的运动员照样用脚在跑道上争风云;失去了光明的运动员照样驰骋赛场。他们身残志不残,让我无比钦佩。我亲眼看到,有一个国家的运动员在400米赛跑接近终点时,突然摔倒在跑道上,然而,这位令人尊敬的选手在翻滚了几个跟头之后,硬是咬着牙爬了起来。尽管其他运动员早已冲向终点,他依然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坚持朝着终点跑去……“我的祖国从万里的远方把我送到这里,不是让我来听发令枪响的,是要我跑到终点。”
运动员赢在终点、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全场观众为之动容,激起了全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我悟出了一个很朴实的道理:只要走的道路正确,思路正确,坚持下去必能出成果。三天打鱼,四天晒网,半途而废永远做不成事。从长跑延伸到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赢在终点就是沿着正确的思路一直坚持做下去。在工作和生活中,困难是常有的,不尽人意的事也常有。没有困难就没有生活。我经常告诫自己:永远要呈冲锋状,子弹可以从冲锋者的前胸打进来,但绝不能从逃兵的后背打进来。逃兵做不了成功者。有时候,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把人逼到了绝境,前无进路、后无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