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发到西直门桥上,捆上该桥的设计专家,请专家看它三天三夜后再来重新设计西直门桥。这些现象被北京出租司机和媒体称为,搞道路的不懂交通,搞交通的人也不参与道路设计。假如设计方案实施前征求交通部门的意见,或者公示一下,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也不会造成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俗话说,分类分类,越分越累。许多专家学者就习惯于分类,善于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善于“逆向思维”、标新立异,研究出子丑寅卯的东西也没法市场推广。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句话真是永恒不变。对有些专家和学者来说 ,敢于从书本中跳出来,源于生活、深入生活、才能够高于生活,这也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忘了什么时候,突然冒出各种各类的专家和学者,这些专家、学者表述问题又词不达意,让人们听的云里雾里,我才意识到当今年代“专家”和“学者”这两个至高无上的词算是彻底堕落了。
专家学者遍地的时代,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说话,基本上相当于一位专家与另一位专家交流,什么“专家提醒”,每个人还想“提醒专家”呢!
有些所谓专家学者,常常要找出无数条理由和论点论据,证明自己的理论是如何如何正确,股票筹码如何具有“投资价值”,然后又生搬硬套、寻章摘句、断章取义地拿一些国外投资学的东西和一些书本中过时的理论来吓唬人,唬弄老百姓,不但可笑,而且可鄙。这些专家常常被人拍砖,成了“砖家”。其实,这些专家学者并没有多大的实践经验,也不是项目的直接操盘手,他们纸上谈兵,谈来谈去还是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按照这些“理论”,听时头头是道,做时样样不行。“大理论”忽悠得听众呼呼大睡,口沫横飞的“专家”埋怨听众水平太低,声称是“对牛弹琴”。
社会上,有些“专家”、“大师”其实都是某些集团利益的代言人。我见到的有些“专家”、“大师”都是在关键时刻“一着急,裤子就穿跑偏了”。
新浙商则不全信教科书上怎么写,专家怎么说的,不唯上、不唯书、就看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纵观浙江经济发展、纵观浙商发展,不是按某一个专家、某一个学者、某一本教科书上事先所圈定的内容来发展,而是浙江的普通老百姓、普通商人给经济学教授、经济学教科书撰写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在中国,谁能把浙江区域经济研究透,把浙江商人研究透,那么几辈子都不愁没饭吃。当年,对着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胡雪岩则不啰嗦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告诉外商:“中国的生丝,抓在我胡雪岩手里,你要想买,就得出高价;如果嫌贵,那就看谁能挺得过谁。”这才叫“光棍”专家的商人底气。那些在书斋中呆久了的专家、学者不妨去浙江实地考察一番,不妨去浙江生活一段时间,深入到浙江商人中去,这样,不至于使自己遭到拍砖。
世上成专家的路有千万条,其中最为一条捷径的路是敢于反其道而行之,以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眼光,以出口狂言的勇气,大言不惭的言论经媒体放大后,就会有人给你拍砖。经过无数次拍砖后,你便成了专家。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二章 居安思危 临危不惧(1)
一 形势坏起来是很快的
导读:创业难守业更难,危急关头挺到最后是好汉。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可比作经济形势的逆转。金融危机、经济大萧条往往来得很快,让人猝不及防,出乎意料的快和坏。未雨绸缪和亡羊补牢往往是一对矛盾体。倘若人们能做到未雨绸缪,也就没有亡羊补牢一说了。世上有几人能真正识透和掌握危机之先兆?一百多年前,连赫赫有名的大商人胡雪岩也没预料到他如日中天的事业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一百多年前,胡雪岩的阜康钱庄遍布天下。设在上海的阜康钱庄无论从规模、影响在当时都独占鳌头。突然有一天,钱庄门口来了一大堆人要求取钱,由于钱庄不可能应付突如其来的大量取款,人群中发生骚动。第二天又来了数倍于前一天取款的人要求取款,小小的钱庄哪能应付的了大规模的挤兑。信息一下子传播开来后,挤兑的人越来越多,以致于钱庄关门倒闭。
其实,一阵阵的挤兑风正是胡雪岩的对手盛宣怀设的圈套。要想打倒胡雪岩,必须掐断他的经济命脉——阜康钱庄。要想击垮他的阜康钱庄,必须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挤兑风潮,这样胡雪岩必死无疑。由此可见,胡雪岩的失败也有“人祸”的原因。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危机,胡雪岩心里毫无防范,等他查明原因之后,发现已是回天无力。各地的钱庄在一夜之间也被挤兑,倒闭关门。资金链断裂的连锁反应使其它产业受到了重创。顷刻之间,胡雪岩的经济命脉和产业毁于一旦。
尽管事先有种种迹象,但胡雪岩也绝对不会想到形势坏起来会突如其来的快,连一点周旋的余地都没有。但他面对着失败,面对着大家都要散伙的局面,他向这些伙计深深的鞠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以往对他的帮助和支持。在最后的晚餐上,他令厨师多炒几个菜,款待大家。在热气腾腾的火锅边,他向大家一一敬酒:天大的事情由我胡某人担当。
形势急转直下,胡宅被抄家拍卖,财产被没收。不久,66岁的胡雪岩在忧郁中死去。
小阴沟里翻大船,笔墨砚里猝死人的事是常有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大厦毁于顷刻,家业毁于一旦。
在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中,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阳光总在风雨后。
2008年下半年始,北京许多写字楼突然人走楼空,许多中小公司辛辛苦苦创业时打下的阵地在金融危机面前全线失守,纷纷撤离价格昂贵的写字楼,搬到了简易平房去办公。北京中关村知春路某一写字楼经营咖啡厅的浙江老板陈叶对我说:平时,人声鼎沸的写字楼一夜之间变得寂静无声,写字楼内的咖啡厅、茶座生意也随之变得清淡。电子市场内,电子产品价格直线下跌,组装电脑的价格也一路下滑,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坏和快,原来互相在攀价和争夺客源的摊主转眼之间也变得清闲起来。是退还是守,她始终犹豫不定。09年3月7日晚,在京浙大同学会部分同学在该咖啡厅举办讲座、为生意捧场。楼空生意淡、今后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我给她开出“方子”。一、千方百计稳住老客户,给他们提供服务价值最大化,因为你需要和这批老客户风雨同舟。二、千方百计扩张新客户,给他们以贵宾待遇,并以分派贵宾卡的形式让出最大的利益,使他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折扣服务。三、千方百计策划出各种话题,以每周四、五次的频率吸引广大消费者来参加讨论和派对,以聚集人气带动消费。四、千方百计在写字楼四周做好广告等宣传工作,主动和潜在客户联系接洽。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二章 居安思危 临危不惧(2)
历史在现实中反复重演。创业难,守业更难。小心火烛,人人防火,一根火柴可以烧尽一片森林,培育一片森林又何等其难。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一片错综复杂,办企业、办公司真是如履薄冰,兢兢战战!即使形势真得坏起来,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坏和快,企业的老板,公司的董事长也要敢作敢当,负责到底,这才是应有的气概。
2008年9月23日下午,我应邀赴香港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录制“中国的防火墙能不能挡住全球的金融海啸”节目。正反双方观点交锋激烈。我始终认为:你和我,共住地球村。全球经济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在用防火墙来阻挡外部世界的火焰或者海啸根本不可行,想挡也挡不住。经济危机就像传染病一样,很快蔓延开来。我们一要居安思危,二要临危不惧,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二 你的企业是哪种死法
导读:非正常的企业痛苦地活着还不如平静死去。
2007年11月,我随北京浙江临海商会领导走访会员单位,在北京通州的一家浙江临海籍民营企业的会议室正中,贴着“民营企业的十大死法”,十分醒目。现我略经文字修改后摘录以飨同行。
之一:“病死”。先天不足——内部机制不健全或机制老化,肌体内部产生病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久疾而终。
之二:“拖死”。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管理不善,导致成本上升,分配不公,导致士气低落,没有创新能力,导致产品积压,职业经理人玩过程,玩心跳,导致资产流失严重。
之三:“找死”。 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犯一些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
之四:“压死”。盲目扩张,贪多求大,不练内功,却敢去大笔贷款,甚至不怕高息贷款。最后,企业被自己找来的巨额负债活活压死。
之五:“憋死”。现金流断裂,财务难以为继。虽有资产,但大量库存。现金流枯竭,最后宣布破产。
之六:“猝死”。过分依赖个人能力,资源和资金高度集中。一旦个人判断力出现偏差,或是出了意外,企业就会突然死亡。
之七:“冤死”。一种是受政策调整,企业没法干了,后果就是死亡。另一种情况,就是政企关系过于密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活,臣不得不活。
之八:“挤死”。市场前有封堵,后有追兵。市场份额越做越小,人才越走越少,效益越来越差、企业受双重挤压,被“挤死”。
之九:“老死”。董事长素质不高,眼光短浅,小富即安,缺乏远大目标和长远的眼光,不随市场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企业寿终正寝。
之十:“捅死”。管理不规范,处处违法,毛病诸多,授人以柄。一旦东窗事发,委曲求全,息事宁人或被人到处告状,结果告来告去就被告死了。
三 “飞跃”浴火重生术
导读:置死地于后快,浙江商人才有脱胎换骨的机会。
金融危机的风暴就像强台风一样袭击着浙江台州,外向型、资金密集型的民营中小企业受损严重。外向型民营企业飞跃集团危在旦夕。省、地、市三级政府紧急“抗台救市”,并迅速派工作组深入各企业解决问题,为它们出谋划策,谋求一条新的生路。
以前,我多次去飞跃集团参观、考察、学习。它是我们台州本土的企业,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掌门人”邱继宝被前总理*称为“国宝”。我作为在京的台州人,很关心家乡民营企业的发展。我每日关注着它能否摆脱困境、重振旗鼓、浴火重生的消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十二章 居安思危 临危不惧(3)
按理说,邱继宝是一位见过世面、饱经风雨、富有实战经验的民营企业家,难道这次他就迈不过这个槛?
飞跃集团是一个大型的家族企业,在浙江台州被它所涉及的中下游企业众多,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当地中小企业的生存。中小企业在台州占主导地位。在这个最困难的时期,飞跃集团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
台州商人的智慧是无限的,商界和军界有异工同曲之妙。
首先,他们实施了战略大转移,打破了坛坛罐罐,打破了家族企业的框架,卸下了与核心业务无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