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新路--新型城镇化路径-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本公共服务也应该是公平均等的。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的成长空间。

    联合国关于世界城市化展望的最新研究报告预计,中国城镇化从现在到2030年还会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届时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70%。目前我国每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有1000多万,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城镇人口还将增加3亿左右,相当于美国的人口总量。中国城镇化的规模和潜力,在世界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这意味着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意味着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目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3。1倍,人均消费也是农村居民的3。1倍。如果一个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至少将扩大3倍以上。比较世界各国,中国农业土地生产率很高,但劳动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存在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或者说农民就业不充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还不充分,还有相当大的空间,这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意味着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因此,从需求角度讲,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从供给角度讲,城镇化有利于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①

    再次,城镇化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当前,农业产业就业过剩,工业和信息化结合后就业承载力下降,同时大部分传统工业出现了产能过剩。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要发展必定需要产业支撑,主要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必定也会跟随财税、投资等各种政策的倾斜支持,必定会有利于优化中国经济结构。

    最后,城镇化可以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深入融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意味着要提四个方面的新型化,也就是“新四化”。而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在推进新四化同步过程中,新型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新型城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能够一化托三化,有利于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居民收入。
第15页 :
    对于1。0版本城镇化取得的成绩和问题,以及城镇化对中国的巨大价值,作为当前主政中国经济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是非常清楚的。

    早在1991年在北京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时,李克强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了199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文中有大量的篇幅阐述了未来的城镇化路径,分析了中国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性,提出了“三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的思想和若干相应对策。

    从这可以看出李克强对城镇化早就有过系统深入的研究。2012年李克强比较频繁地在各种平台上对城镇化予以发声,这种密集的发声实际上推动了社会对城镇化的大讨论,非常有利于集思广益地汇聚全社会对城镇化的思考。2012年9月7日,李克强在中央组织部、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相对系统地反映了其对城镇化的一些思考。这篇讲话涉及五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二是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三是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四是保障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五是推进城镇化需要深入研究一些重大问题。×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2013年1月15日李克强到国家粮食局粮食科研院调研时,首次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的“新四化”战略。在2013年3月17日的两会总理答中外记者会上,李克强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实质上也是通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最终让“四化”变成“新四化”。

    从李克强关于城镇化的系列讲话和思考中,能够感觉到其主导的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在发生巨大改变:一方面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更加凸显调结构、转方式的升级版的“新四化”的同步推进;再一方面强调了制度改革红利对于激发城镇化内需潜力的巨大价值。

    各种信息汇集,让我们感觉到中国2。0版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未来路径主要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第二,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第三,以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为支撑;第四,以制度改革创新作为保障。后面的几章我会就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予以详细解读。
第16页 :如何打造城镇化“升级版”
    如何打造城镇化“升级版”

    新型城镇化应向外界传递出清晰的信息,那就是这轮城镇化是以人为本,重在制度改革和有可持续性的投资,坚决反对人为造城,避免成为新一轮“投资大跃进”和“房地产化”。

    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战略。这一轮城镇化之所以要提“新型”,是因为之前的城镇化在速度猛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远高于人口城镇化;城市的运营管理极为粗放;中西部和东部城市间、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间差距大;2。6亿农民工没有享受到公共服务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新型城镇化来破解,从而推动中国城镇化走质量为主、速度为辅的道路。…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新一轮城镇化可能带来的问题

    用新型城镇化来解决之前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是很有价值和必要的,但考虑到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会存在一些惯性作用,以及现有体制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之处,在推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排除还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最有可能出现的是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投资以及可能出现巨额地方负债。

    当前干部考核体制还是偏重于经济方面,GDP崇拜还存在。中央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后,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会夸大新型城镇化中关于投资的部分,继续走投资依赖型道路,继续将投资看成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

    首先是地方政府会集中投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这可能增加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盲目投资的几率,甚至在推进速度上搞竞赛模式。而对这一领域投资力度的盲目加大将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诱发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风险,使一些城市出现“空城”、“鬼城”现象。打着城镇化的幌子片面追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扩大投资盲目做大GDP总量,将使城镇化走样。

    其次是投资房地产领域——如果地方政府以为新一轮城镇化又可以大规模拆迁、征地、建房,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继续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将可能使城镇化变味成“房地产化”。这种投资依赖的城镇化,必定导致地方政府大量举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地方政府利用多个融资平台进行举债,因债券利率远高于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无形中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同时,未纳入债务预算管理的现象也将大量出现,大规模的隐性债务有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过度膨胀。

    第二,可能对农业带来冲击。

    按照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城镇化可能对农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随着大量耕地被地方政府商业化,如果没有过硬的措施,粮食保障将面临压力。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部门转移,解决明天“谁来种地”是当务之急。同时,城镇化还将带来从事农业的高成本、高风险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比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使城市、工业在与农业和农村的水资源争夺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粮食生产面临水资源不足的瓶颈,这无形中会对农业产生冲击。

    此外,城镇化可能对乡村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可能让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古街道等得不到妥善保护,整体格局和风貌遭到破坏,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甚至消失。
第17页 :
    第三,可能存在城市综合承载力不够的问题。

    当前中国有2。6亿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就业,未来中国城镇化率要达到70%的水准,就意味着,还会有3亿农民进城,这将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提出极大的考验,很可能因承载力不够而形成新的“城市二元结构”。

    农民进城需要城市有产业支撑,便于解决就业。对于进城农民来说,就业是他们成为市民的先决条件之一。而如果产业发展滞后于城镇化,就会导致就业岗位不足。应防止一些城市不做科学论证、一味扩张城市建设规模,导致产业和园区出现“空心化”现象。农民进城还存在户籍改革与公共服务不对等的现象。城市户籍改革的推进如果没有相关公共服务的跟进,农民在城中的生活依然艰难,受到的待遇依然和城市居民无法对等,同时他们已经失去土地无法回到农村,这种现象长期积累将会导致城市社会的不稳定。|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此外,几亿农民进城对城市交通、生态、管理等方面的承载力也提出了挑战。当前城市病已经严重,如果不进行集约水平的提升,很有可能会加剧城市病,最终使城镇化质量下降。

    第四,存在刻意追求城镇化率提高的可能。

    当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战略,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会过于追求城镇化率的提高。这样一方面会继续让城镇化走速度型的老路,另一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从而错失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机遇期。

    从四个方面破解问题

    对这轮新型城镇化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估是有价值的。换言之,对这轮新型城镇化需要做系列的风险评估,这样可以推动这轮新型城镇化更好地前行。但也需要对新型城镇化抱有辩证的观点,那就是任何重大战略都不太可能无风险。也就是说,对风险和机遇要做整体评估,权衡利弊,尽量让利更多、弊更少。既要看到问题,也不要被问题吓住,关键是要能未雨绸缪地应对这些问题。当前要破解这些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明确这一轮城镇化是以人为本,重在制度改革,而不是新一轮的“投资大跃进”和“房地产化”。为此,可以通过严格土地指标、提高地方投融资平台融资条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调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