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训宝典
法律无情人有情。用爱心的元素,去改造这个社会,会使得这个社会更加美好,充满人情味。用爱的方式去感化一个人,要远比用残酷的惩罚方式去对待犯错的人,要有用得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个有关面包的承诺
英国的一名矿工在井下挖煤时,一镐刨在哑炮上。哑炮响了,矿工当场被炸死。因为矿工是临时工,所以矿上只发放了一小笔抚恤金给死者的家人。
矿工的妻子在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后,又面临着来自生活上的压力,由于她无一技之长,只好收拾行装准备回到贫瘠的家乡。这时,矿工的队长找到了她,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煤矿餐厅做的早饭,建议她在矿区开个面包店,卖些面包和牛奶,一定可以维持生计的。
矿工的妻子想了想,便答应了。于是,她找人帮忙,租赁了一个店面,稍加装修,面包店就开张了。开张第一天的清晨,一下就来了9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买面包的人越来越多,但却从未少过9个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时间一长,许多矿工的妻子都发现自己丈夫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早晨下井之前必须吃一个面包。妻子们百思不得其解。直至有一天,矿工的队长在一次事故中被炸成重伤。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买一个面包。这是我们队9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妻子和孩子怎么生活?咱们得帮帮她。”
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众多买面包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唯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9个人。
时光飞逝,当年矿工的儿子已长大成人,而他饱经苦难的母亲两鬓花白,却依然用真诚的微笑面对着每一个前来买面包的人。那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善良。
更重要的是,前来光临面包店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9个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9颗金灿灿的爱心。
家训宝典
爱心是一个善良的人的本能反应,是一种最基本最美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这个世界将更加美好,更加温暖。
爱心无价,但是人都有尊严,很多需要帮助的人的自尊心更强。所以,献爱心,首先要保护别人的尊严,营造他们自立自强的品格,不要把爱当做一种施舍。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在困境中重生
一支探险队在一处溶洞探险时,发生了山崩,5个人不幸都被困洞中。他们尝试了各种逃生的方法,都失败了。洞外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但估计需要7天左右才能打通。而此时他们的干粮和饮水都已用尽,根本无法维持到救援成功的时刻。
饥饿、恐惧、绝望……就像这洞中的无边的黑暗一样团团包围了他们。他们将身边能吃的东西,如皮带、皮鞋、衣料,甚至洞中的老鼠、蚯蚓都找来吃掉了。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了,他们只好偎依在一起,相互安慰着。但死亡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一分钟一分钟地向他们逼近着。
队长丹尼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年轻、能干、活泼,大学毕业后来到探险队,很快就被大伙推选为队长。他看着奄奄一息的队友,左思右想,终于作出了一个痛苦决定:“如果救援不及时,5个人都将面临死亡。与其大伙同归于尽,还不如牺牲自己,维持他们的生命。”
此刻,他想得最多的是薇拉,一位美丽的姑娘。他们已相爱多年,他答应她将在美丽的9月让她穿上洁白的婚纱。如果他死去,薇拉将悲痛欲绝。然而,他已别无选择。
当丹尼准备把这个决定说出来时,他忽然有一个想法,想考验一下四位队友,看谁能为了别人,甘愿牺牲自己。
于是,他对队友们说:“我们必须牺牲一人用他的血肉来维持其他队友的生命,不然……你们……谁愿意牺牲自己,奉献出躯体?你们谁愿意……”
他听不到一点儿声音,死一般寂静。他打亮了打火机,看到的是队友们一张张恐惧的脸。明天,丹尼决定自杀,自己的血肉能供队友将生命维持到后天或更长时间,等救援队的到来。丹尼为自己高尚的决定感到振奋。 这一夜,他睡得很香,梦中薇拉给他端来了牛奶、面包。睁开眼,他第一个看到的是薇拉,仿佛是在医院里,一位医生后面站着两名年轻的护士。
“丹尼,亲爱的。可吓死我了,你总算活过来了。” 薇拉激动地吻着丹尼。
原来,就在丹尼决定自杀后睡着的那一夜——被困陷的第4天夜晚,救援队调集大量人力提前打通了洞,但只有丹尼活了下来。而其他4人因怕被队友们吃掉,手持石头做自卫状,在极度惊恐中死去。
家训宝典
奉献和爱心不仅能让你拥有面包,更能让你以轻松无畏的心态面对危险和困境,纯净的心灵拥有让生命重生的魔力。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相反,自私是生命的最大敌人。
。 想看书来
爱要付诸行动
在一堂品行课上,教授为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每一个儿子看起来都很优秀,他实在不知该传位给谁。
最后,他问三个儿子:“你们说,如果我传位给你们,你们将如何对待我呢?”
大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你戴在头上歌颂你。”
二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之下的百姓离不开你,让他们明白,是你在带领着他们,您就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三儿子说:“我只想把您当做普通的父亲那样,永远放在心里,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回报您对我的爱。”
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教授讲完后,说:“现在,请记得父母亲生日的同学举起手来。”
举手者寥寥无几。
“现在,寒假里给父母亲洗过脚的同学请举手。”这是他放寒假前布置的一道作业,没有做到的同学将被扣分。
几十双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只有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同学没有举手。
“你是不是把我的话当做耳旁风了?” 教授有点恼怒,“父母养育你们一二十年,你们为他们洗一次脚难道都不应该吗?”
“我很想给父母洗一次脚,可是……”
“可是什么,你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教授严厉地说。
“他们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脚,我只能给他们洗头……”
空气在那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下课前,教授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请记住,爱的位置不在嘴里,不在头上,不在脚下,只在心中,在我们时刻关爱他人的细小行动中。”
家训宝典
爱是要付诸行动的,只表现在口头上不行,藏在心里更不行。爱要用行动表现出来,让对方真正感受得到。正如特蕾莎修女所说:“爱不能单独存在——爱本身毫无意义。爱是要付诸行动的。”特蕾莎修女一生忙碌,她带着爱的光芒在大地上行走,与人谈话,面对人群讲演,在教堂中祈祷、布道,但更多的是行动,是具体而微的行动,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txt小说上传分享
伟大的拾贝者
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同样名为艾萨克的父亲就已经去世了。牛顿3岁时,他的母亲改嫁给了一位牧师,而把牛顿托付给了他的外祖母。
牛顿的舅舅威廉·艾斯考夫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他时常来探望小牛顿,并充当他的启蒙老师。受舅舅的影响,1661年6月,牛顿考取了剑桥大学。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牛顿学习优秀,掌握了大量的数学、几何及天文学知识,为他以后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牛顿一生为世界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他也被称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但是牛顿每当在科学上获得伟大成就时,从不沾沾自喜,自以为很了不起。
当年,牛顿费尽心血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没有急于发表,而是继续孜孜不倦地深思了数年,计算了数年,从未对任何人讲过一句。后来,牛顿的朋友,天文学家哈雷(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在证明一个关于行星轨道的规律遇到困难时,专程登门请教牛顿。牛顿把自己关于计算“万有引力”的书稿交给哈雷看。哈雷看后才知道他所要请教的问题,正是牛顿早已解决、早已算好的问题,心里钦佩不已。
在1684年11月某一天,哈雷又到牛顿的寓所拜访。当谈到有关天文学的学术问题时,牛顿拿出论证“万有引力”的论文,请哈雷提意见。哈雷看后,对这部巨著感到非常惊讶。他再三奉劝牛顿尽快发表这部伟大著作,以造福于人类。可是牛顿没有听信朋友的好意劝告去轻易地发表自己的著作,而是又经过长时间的一丝不苟的反复验证和计算,确认正确无误后,才于1687年7月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于世。
曾经有人问牛顿:“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说:“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他秘诀,唯有勤奋而已。”
1727年3月20日清晨,牛顿逝世。他的临终遗言是:“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样评价。但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一个在海滩上玩耍的孩子,时而为拾到几块晶莹剔透的石子而欢呼,时而为拾到几片美丽的贝壳而雀跃。可是,对于面前的那一片浩瀚无垠的大海,我却一无所知,而那才是真理的真正之所在。”
家训宝典
谦虚不是软弱,是自知,一种广阔的胸怀,是虚怀若谷的情操,一种对知识、真理追求的真诚态度。真正的科学家不可能不是谦虚的,因为他做的事情越多,他就看得越清楚: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做。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黑气球”也能飞上天
一个冬日,公园里有几个白人小孩正玩得高兴。这时,一位穿着可爱米老鼠服装的人进了公园,他手里抓着一大把五颜六色的氢气球沿路叫卖。白人孩子一窝蜂地跑了上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打闹着。不一会儿,他们一起把气球放飞在天空中,美丽极了。
这时在公园的一个角落,蹲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嬉笑,但他不敢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们是白人,而他是黑人。他没有信心与白人小孩一起玩。
当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黑人小孩才怯生生地走到“米老鼠”的身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
“米老鼠”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黑人小孩鼓起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米老鼠”这时摘下头套,惊诧地看着小男孩,原来“米老鼠”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老爷爷一下子送给他三个黑色的氢气球。黑人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黑色的气球成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