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愈烈,使得在贪婪的心理和利益驱动下,投资者会不择手段地在市场中大获其利。如果管得太死,则市场失去活力,金融创新将举步维艰,人们也就不能再创造出新的市场亮点。因此,适度是对政府最大的要求,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论的深刻含义。而且这也意味着政府不能逾越国家干预的功能,弱化市场的功能。而实际上政府干预只是对市场的“部分矫正”,而不可能取代市场本身的作用。凯恩斯主义的应用,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执行,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下的一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是把政府适度干预和私人的主动性结合起来。政府做的是引导工作,为私人的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政府的作用并不是去控制整个市场资源配置,而是将市场自发性调节所带来的诟病治愈,然后让私人能自由追逐各自利益最大化。
金融危机解读之二(16)
凯恩斯主义又被称为“萧条经济学”,正如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所说,萧条经济学即专门讨论30年代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的经济学,已经重返历史舞台了。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意味着,宏观经济需求管理方面又一次出现问题,即私人支出不足以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它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大部分地区通向繁荣的障碍。显然,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全球市场信心不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将再放光芒。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凯恩斯主义并不是“万金油”,只是在危机到来时可以一显身手,只是特定经济条件和历史环境的理论指导。如果在经济体系内部运作良好,各部门和机构能协调发展时,凯恩斯主义应当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凯恩斯主义适用的前提是金融大海啸背景下的经济严重衰退。我们不能将其一直奉为神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凯恩斯主义在次贷危机下被推到历史的浪尖,的确有其适用性,但当经济慢慢从泥潭中走出来时,凯恩斯主义也许就该退居二线了。
没有任何一种主义能一成不变地适应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新自由主义在这场金融大海啸中黯然谢幕,但它还将重登历史舞台,毕竟新自由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牢固的根基。或许在凯恩斯主义将美国从危机的沼泽中解救出来后,新自由主义还将从凯恩斯主义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引导美国的发展。
美国的消费文化是金融危机的诱因吗
当人们都在为金融危机而忧心忡忡,为随时有可能失去工作而惶惶不安,为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一面拿着高薪一面向政府乞怜的行为而忿忿不平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点评了金融危机的元凶。令人惊讶的是,被列为罪魁祸首的是“你”——所有普通的美国消费者们。“如果身为一位消费者,你奉行及时行乐,对消费的贷款失去节制,给个人和家庭带来高负债率,导致整个国家储蓄率过低——美国联储局今年4月份公布的资料,美国的信用卡欠账已经高达9517亿美元。那么,你不是金融危机的受害者,而是重要的元凶”!美国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费习惯成为了此次金融危机的诱因之一。
美国消费文化的演变
理论界对消费文化的研究有三个主要方向迈克·费瑟斯通,第一个认为消费文化的产生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为前提假设,商品生产扩张带来了消费的扩张,从而带动为购买以及消费而设的场所等物质文化的大量积累;第二个方向是纯社会学的视角,认为人们获得商品的满足程度取决于他们获取商品的社会性结构途径,消费是为了建立社会联系或者社会区别,因此不同社会中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消费商品;第三个方向着重研究消费时的情感、快乐、梦想和欲望等问题。可见,从理论上说,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确实会形成不同的消费文化,消费时获得满足感的途径也会有所差别。但是,我们在这里关心的不是美国的消费文化是怎样形成的,而是美国消费文化究竟如何?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的消费心理、消费原则、消费观念、消费价值取向、消费习惯等因素如何?这样的消费文化是怎样成为次贷危机的导火索的?
有这么一个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小笑话,可以简单地表现出美国人和中国人消费习惯的差别:一位中国老太太和美国的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了,美国老太太讲到自己终于在死之前把买房子贷的款给还完了,而中国的老太太讲终于在死之前用自己辛苦一辈子攒的钱买了一座房子。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是“量入为出”,而美国人更喜欢“享受现在”、“花明天的钱”。
金融危机解读之二(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内战结束后,代表着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制度的北方取得了胜利,美国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工商业急剧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统治美国道德领域几个世纪的清教伦理遭到人们的唾弃,放荡不羁、大肆炫耀财富、尽情享受的消费思想成为了主流。政府也鼓励人们大肆购买物品,装饰豪华的宅第,驾驶汽车或者乘坐火车出门旅行等。美国由一个以生产型为主的社会转变成了一个以消费型为主的社会,主流社会的生活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勤俭持家被炫耀式消费所取代。假如把上述阶段的消费主义用社会学家凡布伦在《有闲阶级论》里提出的“炫耀式消费”来概括,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美国消费主义则是“大众消费”。这一消费文化的形成归功于技术的进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特汽车公司首次提出并实践的流水线生产。虽然当时福特生产的汽车与奔驰相比,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质量上都毫无胜算,但是流水线的大量生产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让本来令工薪阶级望尘莫及的汽车成为了“买得起”的东西。拿工资、买房子、买车子成为了每个工薪族的生活消费模式,工作是为了消费,新的消费观念逐渐在广大的工薪阶层中形成。类似这样的技术进步
还有很多,例如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在照片分辨率和照片质量上都比不过传统的相机,但使用方便、售价低廉为数码相机赢得了广泛的市场,也刺激了更多的人购买。
1980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美国经济的繁荣,“及时行乐”的消费文化更加疯狂。美国中产阶级从逐渐形成到急速扩张,住房从一处到多处,汽车从一辆到多辆,名牌服饰,高级餐厅,娱乐消费形式更加丰富,奢侈品,名作名画……人们习惯于跟比自己更加富有的人互相攀比,消费水平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从1987到2007年20年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随着GDP的增长水涨船高,个人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从66%上升到73%;相比较而言,中国1978年到2006年间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从未超过53%,2000年后这一比例逐年降低,2006年仅为37%(参见表3…2)。
1987 1997 2007
美国GDP(单位:十亿美元)
个人消费支出(单位:十亿美元)
个人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 66% 70% 73%
表3…2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
数据来源: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研究报告,“RIP Good Times”
美利坚合众国——借款者的国度
2001年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和房地产价格的持续飙升大大刺激了美国人贷款买房的欲望,除了住房贷款,美国人奢侈的消费习惯还带来了汽车贷款和信用卡消费贷款等各种债务。如图3…5所示,家庭债务比例(DSR)统计的是住房和消费贷款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家庭金融债务比例(FOR)统计的是住房、汽车和消费贷款再加上租金、保险费和财产税等支出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DSR和FOR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DSR比例的数值超过了14%, FOR比例也超过了19%。这两个比例的不断攀升说明美国家庭可支配收入中越来越多的部分要用于各种债务的支付,也说明美国民众透支未来收入的偏好越来越显著。
金融危机解读之二(18)
图3…5A美国家庭债务比例 图3…5B 美国家庭金融债务比例
数据来源: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研究报告,“RIP Good Times”
除了房贷、车贷,信用卡的出现可以说为美国人奢侈的消费方式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利,从另一方面看也促成了美国人“消费未来”的习惯的养成。现今我们所使用的信用卡最基本的特征是,发卡银行根据持卡人的资信水平,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在此信用额度内,持卡人可以先消费后还款。在19世纪末期,英国的服装业就开始使用所谓的信用卡,但是这种初期的信用卡只是一种短期的赎借行为,不能长期拖欠,也没有授信额度。随后,英国的旅游和商业部门也兴起了使用这类信用卡的潮流。20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些百货商店、餐厅为吸引顾客,推销商品,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发给某些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后来演变成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货消费的凭证。持有信用筹码的顾客可以在百货商店、餐厅内或者加油站享受赊销服务,购买商品或是消费之后分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19世纪50年代的一天,35岁的美国曼哈顿信贷专家麦克·纳马拉在饭店招待客人用餐,享受完精致的餐点后拉纳马困窘地发现自己钱没带够,尴尬万分,不得不打电话叫自己的妻子来饭店结账。事后,纳马拉萌生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于是组织了“大莱俱乐部”,会员只需携带一张就餐记账卡就可以记账消费,不需要付现金。这个“大莱俱乐部”就是大莱信用卡公司的前身,随后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张银行信用卡,美国其他银行也开始了信用卡业务。
银行信用卡产生以来,发卡银行通过各种优惠,让美国人变得更容易对刷卡上瘾。从心理学的角度,购物时支付现金和刷卡时银行账单上数字的减少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使用信用卡会让人变得更加“大方”。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有体会,在账单上签字的感受会比亲手付出1000元的感受好很多。因此商家也愿意接受信用卡付账,期待这样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销售额。在美国,麦当劳(McDonalds Corp。)从2003年起接受信用卡付款,一些公用事业公司也开始允许客户用信用卡支付水电费。如今带有万事达(Master Card)标识的信用卡可以在全美逾700万处商业网点使用,相比之下2001年为430万处,而1991年则只有290万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不到一半的美国家庭持有信用卡,而现在,将近3/4的美国家庭至少持有一张信用卡(1983年这一比例是43%,2004年上升到71%)。美国家庭信用卡持有数目的增长在低收入家庭中表现最为明显:从1983年到2004年,全美低收入家庭中持有信用卡的家庭所占比例从11%激增至37%。美国人使用信用卡不仅仅由于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手段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信用卡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消费中获得信贷资金的主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