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融危机深度解读-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融危机解读之一(8)
图2…7 CDO的发行额 数据来源:SIFMA,美国证券业协会
  信用违约互换—— 次贷危机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信用违约互换(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所谓场外交易,就是指不在有形的交易场所内进行交易,交易双方私下沟通,从而受到的监管更少,整个市场缺乏透明度。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后,许多人指责CDS市场对雷曼的打压是造成雷曼走投无路的原因,导致了随后作为保险公司的美国国际集团的巨额亏损,从而造成了整个市场信心的崩溃。CDS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杀伤力使得深陷次贷危机的金融机构雪上加霜?
  在CDS合约中,CDS买方定期向CDS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可以视为是一种保险费的支付。如果不出现信用主体违约事件,则CDS卖方没有任何现金流出;而一旦信用主体出现违约,CDS卖方有义务以现金形式补偿债券面值与违约事件发生后债券价值之间的差额,或者以债券面值购买CDS买方所持债券。这样,CDS的买方相当于为自己手中的债券购买了一份保险(参见图2…8)。假想一个购买了雷曼兄弟发行的债券的投资者,为了给自己手中的债券保险,他从AIG处购买了针对雷曼偿付能力的CDS。雷曼破产后,无法偿付债券本息,这一偿付责任就落到了AIG身上。问题是发行针对雷曼偿付能力CDS的机构不止AIG一家,面临损失的也就不仅仅是AIG。在场外交易的情形下,究竟有多少与雷曼相关的CDS无法统计,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也就无法估计。根据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年底,CDS的市场规模达到了6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GDP的倍(参见图2…9)。
  图2…8 信用违约互换(CDS)图解
  图2…9 2001…2008(上半年)CDS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ISDA,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
  CDS市场上的参与者都有哪些?都是谁在进行CDS的买卖呢?从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到初步的认识(参见图2…10A),CDS市场的交易者主要为报告交易商和其他金融机构。报告交易商主要是在交易商同业市场上交易或者与大型客户,如大企业、政府和非报告金融机构交易活跃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除报告交易商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全部归入非报告金融机构的范围,其中主要的参与者仍然是银行和证券公司(参见图2…10B),只是它们的市场地位、交易活跃程度还没有达到报告交易商的水平。可见,CDS市场的参与者多为大型的金融机构。
  图2…10A CDS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BIS,国际清算银行
  图2…10B CDS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BIS,国际清算银行
  至此,次贷危机的风险传导链条从次级贷款市场开始,利用金融衍生品一步一步向整个金融体系扩展,形成了波及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风险连锁反应网络(参见图2…11)。
  图2…11 次贷危机风险传导链条
  信用评级机构是罪魁吗
  从席卷全美的“次贷风波”到引起华尔街剧烈震动的“金融风暴”,最终演变成全球为之胆寒的“金融危机”,进一步逐渐恶化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此过程中,扮演“市场看门人”(Watchdog)角色的信用评级机构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广受业内外人士的质疑和谴责。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评级机构已经给予A、AA甚至AAA的高级别证券,在危机中都急速贬值,导致投资者大量亏损;评级机构在事后又更改证券评级,加速市场行情进一步恶化……评级机构不仅未能对危机做出及时预警,反而对危机的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人士甚至毫不客气地指出:“信用评级机构是这次危机的罪魁。”罪魁一说或许过于严重,但对于评级机构,有些问题还是有必要弄清的——评级机构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组织?那些意味着低违约率的评级究竟是如何得出的?评级机构在此次危机中又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市场还需要这样无益于投资者的评级机构吗?

金融危机解读之一(9)
金融危机中的信用评级业
  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最初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02年,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将铁路公司的经营和财务信息收集起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用A、B、C等符号表示不同公司的信用状况,这就是最初的信用评级。随着投资者对评级服务需求的增长,市场上开始出现信用评级公司,目前,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和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为代表的三大资信评级公司一直扮演着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色。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在世界上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穆迪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标准普尔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惠誉公司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未剔除交叉部分)。三家公司对评级业的垄断局面,是三家公司在多年竞争中信誉的积累和监管部门对评级业进入门槛的设置共同造成的——在美国评级业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数百家评级机构残酷竞争的局面,最终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凭借更令投资者信服的专业表现和自身卓著的信誉,在混战中笑到了最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而各国监管当局出于规范市场发展的考虑,也对这三家机构在百年发展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纷纷将其列为“政府认可的评级机构”(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 NRSRO),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三家机构在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形成行业门槛,致使其他新的评级机构难以企及。
  信用评级的目的在于揭示受评对象违约风险的大小,即经济主体按合同约定如期履行债务或其他义务的能力和意愿。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再投资风险及外汇风险等,都不在信用评级的范畴之内,信用等级也不能反映这些风险的大小。
  信用评级是独立的第三方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经验,就各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大小所发表的一种专家意见,它不能代替资本市场投资者本身作出投资选择。这就是说,一方面,信用评级是基于资本市场中债务人违约风险作出的,评价债务人能否及时偿付利息和本金。信用评级是为债权人提供服务,并不能为股权人判断股价走势作出说明;另一方面,评级结果只是一种专家意见,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与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报告不同,当出现评级结果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时,评级机构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然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引发了市场的强烈批评和谴责:2000年以来,美国开始大规模发行次级抵押债券,各评级机构就一直认定该类债券和普通抵押债券风险并无二致,并给予最高信用评级。而实际上,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大量证据显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借款人违约率大幅上升。直到2007年春季开始,各评级机构才开始将新发行次级债的评级调低,7月份后又大范围调低几乎全部次级债券的评级。仅在7月10日一天,穆迪就调低了超过400种此类债券的评级,标准普尔在同一天将612种债券列为观望,并在随后两天内调低了大部分债券的评级,这也成为次级债危机造成全球投资者恐慌的直接导火索。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低,接下来的几个月,下调评级的现象仍未停止:10月22日,标准普尔表示,他们将对210亿美元的CDO产品调低评级;10月26日,穆迪也表示约334亿美元的CDO产品将面临被下调的结果;10月29日,惠誉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们表示约3000亿美元的CDO产品会被重新评估(此段时期反映CDO产品价格的TABX指数走势参见图2…12)。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金融危机解读之一(10)
图2…12:TABX价格指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Markit
  投资者的愤怒是很容易理解的,既然评级机构是揭示风险的机构,就应在风险尚未发生前予以提示,而不是大家都知道风险来了才来“落井下石”。也就是说,危机爆发之前,评级机构就应能预测出市场违约率的上升而调低评级、提示风险,而不是在违约率大幅提升、投资者损失出现后才来告诉投资者信用风险增加了,评级要降低。这样的表现只会让投资者认为评级机构无能甚至加速了市场恶化,根本不对投资者起任何提示风险的作用。
  频遭质疑的尴尬处境
  从理论上讲,信用评级通过对信用风险做出客观、独立的评价,揭示相关风险,有助于改善发债者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降低投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有利于增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加快信用信息的传播速度,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在现实中,大多数发达国家对债券提出强制信用评级的要求,政府监管要求特定证券发行人必须取得“政府认可的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计算信用风险时所采用的标准法,也要求商业银行根据信用评级确定金融机构的风险权重,由此规定相应的资本充足率。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呈现出交易规模扩大化、交易关系复杂化的趋势,投资者很难识别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以权威地揭示风险为特征的国际资信评级业正是在此时大行其道,被誉为世界经济的“金融警察”。
  虽然无限风光,在资信评级业产生以来的一百多年历史里,其实也已经爆发过不少负面事件,评级机构遭到广大投资者的质疑也不是第一次了。对于评级机构质疑的声音涉及了很多层面,有针对评级业的客观性的,对其给予美国国内普遍较高评级提出质疑;也有针对评级业的独立性的,对其获利模式可能引发的利益输送与利益依赖提出质疑;有针对评级业的公正性的,对其垄断的行业格局以及进入壁垒提出质疑;还有针对评级业的专业性的,对其“马后炮”的滞后反应以及“落井下石”的效果提出质疑……这些质疑使得以客观、独立、公正、专业的第三方标榜其价值的评级机构陷入尴尬境地。
  首先,评级机构常常是美国一套标准,其他国家另一套标准,评级结果是否客观令人生疑。以最能说明问题的主权评级为例,中国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和良好的发展预期,但直到2003年年底,标普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10年不变,处于“适宜投资”的最低限——BBB级,很多国际著名的投资机构都认为标普的这一评级“保守得有些可笑”。这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而且造成数以百亿美元计的经济损失——因为此中资机构与企业在境外融资时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期无论国内经济怎样变动,美国的主权评级始终长期处于AAA—AA级,被认为基本没有风险。这样的评级结果很难让人对其客观性给予信赖。
  其次,评级机构毕竟是市场中的私人微观机构,盈利是评级机构的最终目的,评级业的收入依赖使得其独立性遭到质疑。现实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一些对高风险次级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