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有“股”的日子真好
自从20世纪90年代踏进股市大门的那一刻算起,至今已有十几年了。这些年来,与数以千万乃至上亿的中国股民一样,我在股市投入了大量平时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资金,付出了许多宝贵难忘的时光,一路走来,虽充满艰辛,却无怨无悔。
炒股十几年,到底图的啥?付出了多少、得到了什么?不去想它还好,一想起来,还真有些惭愧,有些心酸:普通股民赚钱真难!十几年了,当初的美好梦想,真正实现的恐怕没有几个。要说得到的,除了一大堆交割单(如今连交割单也不需要了)外,恐怕只有那些“酸、甜、苦、辣”的“味道”,留给自己慢慢咀嚼、细细回味了。
酸。记得初入股市那阵子,想法也简单,以为只要大盘一涨,自己的市值也能水涨船高。殊不知,第一板那些“涨停板”与自己无缘不说,而两市仅有的几只“跌停板”自己倒常常是“榜上有名”。再加上,经常追涨杀跌、心态不稳,投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每当看到大盘和其他个股“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而自己的股票和市值却依然“绿油油”的一片,内心的感受好比喝了陈年老醋一样,别提有多“酸”了。
甜。人在股市,有时候也会尝些甜头。记得当年飞乐音响从8元开始“起飞”,接连涨停。在12元多的时候,我也忍不住买了2000股,仅两天时间,就涨到了14元多,赚了20%。那时的感觉就像是吃了蜜糖——甜滋滋的,自我感觉“特别良好”。有时看到菜场卖菜的、街上扫马路的,心想:靠赚这样的几个小钱,还弄得好?还不如咱炒股挣钱来得既多又快,还常常自以为是:咱炒股的人,就是不一样,就比别人强!
苦。炒股的确很累、很辛苦。记得刚开始那会儿,为了研究股价变化规律,找到发财致富捷径,也不知道还有K线图可供研究分析,就找来纸和笔,“亲自”画起了“走势图”。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便是“画图”,希望能从中发现点蛛丝马迹、规律什么的,好早点圆上自己的赚钱梦。除了辛苦,还有痛苦。每当想起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时候,每当看到账户里的市值一天天地缩水不止的时候,痛苦、委曲就会涌上心头:这360行,干什么不行,为什么偏偏要干炒股这一行?
辣。如果说辛苦和痛苦是自己酿成的“苦酒”,理应自己来“喝”的话,那么最大的郁闷在于,对自己所干的这行,同事和家人的不理解。在单位,股票涨了,不能喜形于色;跌了,不能把表情挂在脸上。回到家里也一样,赚了还好,自然会高兴一下,在家人面前自夸一番。一旦亏了,却不便表达,只好闷在心里,所有的痛苦和委曲只能自个儿独自承受。即便如此,有时候还少不了家人的埋怨和数落。
夜深人静的时候,静下心来、理智地想想,当初要不是炒股,要是换别的行当,或者把钱投到别的地方去,同样经过这十多年时间的辛勤劳作,同样品尝这些酸甜苦辣的“味道”之后,或多或少总会有些收获。比如,当时要是把炒股的钱用来买房,资产早翻了好几个跟头。即便是存在银行,尽管收益低些,总归还有些利息。唯独只有炒股,辛苦十几载,白忙乎一场,到头来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还把老本也给赔了进去。
除了“酸、甜、苦、辣”,炒股的“味道”还有很多。但有时候,换种方法想想,感受倒会好些:炒股毕竟是你自愿的,谁也没有逼着你去炒股。再说,亏钱,往往是因为你太想赚钱才亏的,如果当初你不想在股市赚钱,也就不会亏了。这叫风险与机遇并存,亏钱与赢利同在。
再想开些,炒股十几年,说无收获,其实也有。比如,增长了知识。股市是所大学校,要不去炒股,怎么会关心股市!怎么会懂得这么多有关股市、股票、财经、投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怎么会一提起股票来就滔滔不绝、没完没了,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理!
比如,丰富了生活。书中“有股的日子真好”,“生活因股而精彩”,这些文字都是自己真切的感受。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了股市,生活会是什么样,会不会像杯白开水,平淡无奇、没了味道?正因为有了股市,才会在紧张、纷繁、刺激的生活中,多了一分激情与企盼。
比如,收获了友情。人生是个大舞台,股市也有一分子。茫茫人海里,因股而走到一起,着实不容易,也是种缘分,尤其是那些“情相投”、“意相合”,有着许多共同语言的人们,时常地在一起,交流心得、切磋技艺、相互学习、彼此勉励,倒也情趣盎然、其乐融融。
这,或许就是炒股的“味道”吧,不是股民,想尝还尝不到呢!
多学大妈“买菜经”
在证券投资中,应学大妈们的“买菜经”,货比三家,专挑“价廉物美”的买。
早晨起来,多数人都要去菜场买菜。在菜场,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讨价还价”。
年轻的“主男”们买菜时相对要“爽”些,但那些大妈们却要精明许多。买菜时,同一品种、相同规格、质量相仿的东西,希望价格越便宜越好;同样价格的东西,希望质量好些、再好些。为此,大妈们往往不惜费时费力,跑来跑去,货比三家,精挑细选。最后,才把那些又便宜又好的东西买回家。
这些大妈们买菜时讲究的是“价廉物美”。其实,在证券投资中,在选股票、买股票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同样的股票,如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买入,风险就小,收益就大;同样道理,以同样的价格买入的股票,如果品质更优,岂不更好?
这个浅显的道理,说起来大家都懂,但真要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包括我妻。
2007年9月7日(周五),湖北迈亚在停牌一段时间后,巨量封涨停。9月10日(周一),追涨心切的妻马上要我保本(还算理智)把买入不久的太龙药业卖了,并以涨停价1376元去追入迈亚。由于周一太龙未到委托卖出价,未能成交,因而也没有资金去买迈亚,而迈亚却以涨停价1376元高开后,一路走低,至1260元收盘。随后几天,迈亚继续下跌,直到10元左右才止住。短短几天,跌幅巨大。幸亏当时未能成交,否则一个来回,损失就大了。
在迈亚跌至10元左右的时候,我建议妻可以腾出资金买迈亚了,但妻见迈亚这几天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也改变了想法,连连摇头,不要迈亚。原来,妻早已把兴趣转到了其他“热门”的股票上去了。
才几天时间,迈亚还是原来的迈亚,基本面也一点都没有改变。1376元急着想买的迈亚,到了10元反而不要了。对妻的这一动机和做法我算了解得比较透:她之所以在1376元想买迈亚,是因为预计迈亚还有进一步上冲的动力,还会一涨再涨,贪婪之心占了上风;10元左右不想要了,是因为担心迈亚还将继续调整,还将一跌再跌,恐惧之心正在作怪。
事后,迈亚的表现证明了妻当初的贪婪和恐惧都是错误的。迈亚不仅没有继续下跌,反而出现了大幅反弹的走势。短短4个交易日,迈亚的涨幅达到了30%。看着迈亚几天来的走势,妻懊悔不已。
妻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节俭。但在证券投资中,怎么像换了个人似的,出手大方,不惜重金,追涨杀跌,且眼睛连眨都不眨一眼,日常生活中的“精明”荡然无存。“长此以往,妻不亏谁亏?”我想。
在证券投资中,妻要是能学学大妈们的“买菜经”,专挑“价廉物美”的来买该有多好。虽然,妻早晚会有这一天,但看来还需要时间,需要等上够了“课”,交足了“学费”,成了一名“久经沙场”的老股民以后。
(写于2007年10月8日)
股票也要“反季”买
如果把日常生活中的“反季节”消费方式,运用到证券投资中,同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精明的消费者大多知道“反季节”消费的益处。同样的商品,如果“反季节”购买,就能以相同的钱买入更多的商品,或能以更少的钱买入同样多的商品。在日常生活中,不少消费者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果把日常生活中的“反季节”消费方式,运用到证券投资中,同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唐发电和工商银行都是我钟爱的股票,但却各有各的“旺销期”和“滞销期”。记得两年前,当大唐发电备受冷落的时候,工商银行却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进入了销售的“旺季”,股价也一路上扬;但随后,工商银行开始了漫长的“冬眠”,价格不仅没有随大盘的上涨而上涨,反而出现了逆市阴跌。而大唐发电却渐渐地开始“复苏”,甚至出现了被人争抢的销售“旺季”。股价从6月4日开始大幅上涨以来,到8月7日收盘已涨至2493元,两个月时间,涨了一倍还多。而8月7日工行的收盘价仅为580元,还在原地踏步。
此时,作为投资者是随大流,赶时髦,以2493元去追“旺销”的大唐,还是“逆向思维”,人弃我要,以580元去买“滞销”的工行?
喜欢短线急进的妻见大唐日日涨、工行天天跌,反复劝我抛掉手中“毫无起色”的2万股工行,去换4653股“风头正劲”的大唐。而在股市尝遍了酸甜苦辣的我依然“我行我素”,不去凑这个热闹,也不去赶这个时髦。尽管我对大唐十分看好,但感到“反季消费”也比“当季消费”强,即使要买大唐,也不应是这个时候,而要等“反季”到来时。见“老股民”不听,妻也没有办法。
一转眼,3个月过去了,街上行人的“行头”也由夏装换成了秋装。再来看看大唐和工行,发现他们也在悄悄地进行着各自的“季节更换”。工行渐渐地受到大家的欢迎,由销售的“淡季”变成了“旺季”,股价也随之稳步上升,至11月12日收盘已达817元;而大唐却由“旺季”变成了“淡季”,股价也一路下滑,至11月12日收盘时已跌至1378元。此时,如将手中的2万工行,再去换大唐,就不是4653股,而是11858股。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大唐还是原来的大唐,本钱也是原来的本钱,只是由于“季节变换”,卖出的时机由“淡季”改为“旺季”,买入的时机由“旺季”改为“淡季”,从而使大唐的股份由原来的4653股,变成了11858股。如果以股份计算,三个月时间增加了155%,翻了一倍还多。
如果说,生活中的“反季节消费”,有时会因商品过时、变质,以及消费者观念的不同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这种消费方式。那么,证券投资中的“反季节”却没有这种过时、变质等方面的忧虑,品种还是这些品种,数量还是这些数量,一切都没有变化。
当然,投资中的“反季节”也有个前提,这就是股票的质地要好,估值要合理,还有就是要采取长线价值投资的策略。如果是股票质地有问题,或采取的是短线操作,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由此可见,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反季节消费”益处多多,而且在证券投资中,股票也要“反季”买。
(写于2007年11月12日,原载于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