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5年10月,世界银行和IMF又提出了以里根政府的财政部长贝克命名的“贝克计划”。贝克计划的核心还是IMF的计划,不同的是他的计划包含由私人银行向拉美提供贷款,但是作为获得贷款的条件是,拉美国家必须推行IMF开出的自由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由于许多银行拒绝参与这项计划,拒绝提供贷款。而拉美国家则反复强调,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难以推动这类改革。
于是1989年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布拉德宣布,只要拉美国家愿意推行市场导向的改革,债务可以重新组合。重组后的债务将低于原有的债务额。
这些计划显然是不成功的,因为拉美地区不仅没有解决各自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虽然通货膨胀率维持在相对低位,但是失业率大幅度高升,贫富悬殊扩大。
按照1960年的数据,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51%的居民,也就是11亿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而70年代这一数据曾降到40%。据拉美经济委员会报告:“贫穷人口的数量从1980年的1359亿(其中包括6240万赤贫人口)增加到1994年的2093亿(其中包括9830万的赤贫人口)。在这一时期,贫困人口的数量增加了7340万。”
结果是,20世纪以来,墨西哥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加快了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放宽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并在1991年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1983年至1994年墨西哥比索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造成比索高估,人为削弱墨西哥的出口竞争力,导致大量的经常账赤字,墨西哥必须依靠吸引外国资本流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1992年墨西哥债务高达104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7%,利息支出超过100亿美元。外国投资自1989年以来,大量涌入的墨西哥,在1993年外国资本的流入达到308亿美元,其中投资证券和投机性的货币市场基金占一半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外国投资,尤其是流入的短期投机资金,增加了墨西哥的金融和经济体系的脆弱性的国内和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任何改变都可能导致资本外逃,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逢敌亮剑清理后院—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5)
这时,美国的利率上调成了墨西哥投机泡沫的“釜底抽薪”的杀招。
在1994年2月4日,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开始了自1989年以来第一次巨幅升息,利率上升到325%,紧接着在1994年年底升高到55%,到1995年2月1日,美国联邦利率达到6%。
不能说美国利率的大幅上调,是为了挤破墨西哥的金融泡沫,促使其爆发危机,美国没有这么做的战略意义。但是随着大量美元贷款到期和获利资本的流失,以及美国利率的上调和美元走强,促使了大量美元投资回流到美国,美国养老基金约40亿美元的撤退成了压倒墨西哥比索危机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4年12月9日,新总统塞迪略宣誓就职19天后,墨西哥新政府想扭转比索过高的汇率、连年巨额逆差、资金大量外流、国际货币急剧下降等被动局面,突然宣布自12月20日起,比索一次贬值超过15%。第二天,墨西哥政府宣布,不再干预外汇市场,实施比索对美元的汇率自由浮动,导致比索汇率失控,三天内贬值超过60%以上,外汇储备由当初的180亿美元,剧减至54亿美元。该国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一年猛降69%,通货膨胀率高达50%,工资购买力丧失55%,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
墨西哥比索危机,深刻地说明了美国的美元强弱走势和利率变化,对资本开放国家的经济体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和后果,同时也说明了美元汇率武器的无可匹敌。
危机发生后,为了防止因经济崩溃造成的墨西哥移民潮拖累美国西南部经济,为了防止美国扶持的新总统垮台,也是出于维护新近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需要,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联手,开始了史上最大的救援行动,时值克林顿政府鲁宾财政部长当家。
出人意料的是,鲁宾提出的400亿美元的救援方案被国会否决,而且79%的民意反对美国协助墨西哥。
和1983年一样,墨西哥的比索危机,使美国华尔街的许多银行都深陷其中,而鲁宾就是来自华尔街高盛集团的财政部长。最后在被娱为“华尔街马仔”的克林顿总统的支持下,鲁宾绕过国会,动用了用于稳定美元的美国联邦汇兑稳定基金200亿美元做担保,会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100多亿,世界银行和美洲银行合作银行提供30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提供78亿美元,其他拉美国家10亿美元等,总共约50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化解了这次危机。
格林斯潘事后说,“当比索的信心又恢复时,这些钱就还回来了——事实上美国在这个案子上还赚了5亿美元”。
500亿美元,相当于1993年整个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总额。美国为什么斥巨资下这么大的赌注去救墨西哥?
除了上面说的几种考虑外,美元的战略家们意识到墨西哥比索危机有可能演变为整个拉美地区的债务危机,导致其主导和推行的拉美“新兴金融市场”的新自由主义这杆大旗倒下。
墨西哥的一些评论说得好,美国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毫不掩饰它们要将美洲大陆纳入美国轨道的企图,但它们制作的经济和政治外衣,没有一件适合于拉美地区,除了给拉美人民制造一次次的痛苦之外,别无他用。
随后发生的2001年的阿根廷和巴西金融危机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三、阿根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试验田
逢敌亮剑清理后院—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6)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私有化、自由化和非调控化。目前新自由主义已经形成了许多流派,包括以哈耶克为首的新奥地利学派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美国芝加哥学派、德国的佛莱堡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等等。实际上,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已经有近百年的历程。
1990年美国一手策划的所谓“华盛顿共识”,提出了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10条政策主张,名义上是要帮助拉美国家挽回“失去的十年”,实际上是不顾拉美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利益,干涉它们的内政,要求它们全面开放货物与资本市场,放松外汇管理,实现绝对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该共识包括十个方面:(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2)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3)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4)实施利率市场化;(5)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6)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7)放松对外资的限制;(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8)放松政府的管制;(10)保护私人财产权。
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他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明确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实施。”
古巴美洲研究中心主任阿达尔贝托·龙达·巴罗纳《当今拉美:全球化抑或其他选择》的论文中指出,全球化在拉美地区导致的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有。对于这一地区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现存的资本主义而言,当面临着新自由资本主义和现存的资本主义的压力时候,为了解决依附性发展和一体化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范式。在该范式的指导下,拉美地区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
阿根廷曾经是全球第八大、最富有的经济济强国之一,200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7440美元。因此,阿根廷曾被当做美国的扶持样板和“新自由主义试验田”,但是2001年的阿根廷经济危机却宣告了自由主义经济的“美国模式”的破产。
阿根廷自1991年开始实行的比索兑美元1比1的严格固定汇率制,限制了货币的发行量; 因而曾一度抑制了4位数的通货膨胀。
但是通货膨胀降下来了,高估的比索却使阿根廷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结果必然是出口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外债急剧增多;再加上财政赤字导致的利率升高,阻碍了投资和经济发展。高估的阿根廷比索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机资本。
到2001年7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债务危机,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爆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挫,梅尔瓦股票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国内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利率水平一度曾经达到350%,美元投机资本加速逃离阿根廷。
12月1日,阿根廷政府强制法令管制,从当月3日起,任何人每个月出境带出外汇现钞不得超过1000美元,如确实需超过1000美元现钞,需经中央银行和外汇管理局批准。各商业银行为防止资金外流,拒绝放贷,囤积自保,并疯狂提升利率,以致各大银行隔夜拆借利率竟蹿升到了700%。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逢敌亮剑清理后院—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7)
12月19日,阿根廷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经济危机。用于对外贸易结算或支付在境外消费费用的外汇,不得以现钞清算,可通过电子结算系统、银行汇兑、票据或其他非现钞手段支付。到2002年4月下旬,阿根廷人民长期积累、手中拥有约合125亿美元总额的银行存款被冻结,政府要求将其强制转换成低息政府债券。
和墨西哥当年的比索危机一样,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将会演变成其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危机、社会危机,并很快就会蔓延到拉美其他国家。但是,和拯救墨西哥不同的是,这次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没有伸出援手,而是隔岸观火。为什么?
2000年IMF经济援助了阿根廷400亿美元的贷款,但条件是政府的赤字水平控制在65亿美元之内,显然这是办不到的,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
最为根本的是,在阿根廷政府已动用消耗了60亿美元外汇储备也无法阻止资本外逃的情况下,该国总统梅内姆发表讲话,主张将阿根廷经济美元化,公开呼吁阿根廷人“将手中的每一个比索尽快地兑换成美元”,这是试图将比索“美元化”的危险一步,导致了美国的警惕。
有分析认为,一再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要求货币稳定的呼声很高;在对本国货币普遍失去信心的情况下;不惜采用别国货币,尤其是像墨西哥、 加拿大这样与美国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国家更具这样的条件。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经济学家史蒂夫·汉克也认为;在阿根廷人们不相信政治家的时候;实行美元化是使阿根廷摆脱经济混乱、避免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唯一办法。
而对此;美国一些官员是早有戒心的。1999年时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的萨莫斯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说;有一种危险;即;因为没有货币主权而助长一种怨恨情绪,从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