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天大逆转的背后-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业整合是个持续的过程,但遭遇某些突发因素,便会以爆发的形式加速,比如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所调整,从万科发布的上市财报可以看出,以整合兼并的形式拿地是万科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主要方式,而房地产业的行业整合的爆发,也许就像是全球化的标志事件——柏林墙的倒塌一样,以某种不为人关注的方式悄然展开。
  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书中人物面临突如其来的变化,他们之中有一个人成功地对这些变化做出了适当反应,并在迷宫的墙上写下了他的心路历程及从中所得到的经验。
  而行业整合亦是如此,注定只会有少数的胜出者,既可以捍卫自己的奶酪,还可以把他人的奶酪据为己有。面对变化,或许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但千万不要说“这个道理我懂”,如果那样就说明你依然惧怕改变自己。
  事实上,对于2008年房地产的调整深度和时间,王石的判断也失误了。他认为这次危机来临的时间会比较长,影响会比较深远,会促进行业的整合,调整开始初期他们希望低价出货收回大量的钱,通过整合兼并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为此,他们甚至主动叫停深圳上海的项目,但是在2009年三四月份的时候,万科就急了,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况,不得不斥资百亿连拿18块地,甚至违背自己之前不做地王的承诺。因为这次危机,万科老大的位置被撼动了,这说明了什么呢?从一个行业整合者来看,行业趋向于集中是一个铁律,是不可更改的。如果2008年的调整没有引起房地产的整合,那什么将引起房地产的整合?何时引发?
  

促使房地产行业整合的三大因素
行业整合是个趋势,大多数新兴行业随着自身的成熟,都会经历分裂与整合,而要观察一个趋势,往往要经历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在相对漫长的行业整合之路上,遇到某些突发事件或特殊的情形,行业的整合将会加速。
  那么,什么样的因素会促使房地产行业整合加速或者爆发呢?
  首先,政策是首要的因素。房地产项目因为其投资周期长、资金密集、涉及行业广泛等原因,一直以来,和政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又因为房地产具备既是投资又是消费的双重特征,其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房地产业从市场化萌芽之时起,便置身于政策调控之中,几度沉浮轮回。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境遇也随着政策的变化,冷暖不同,几家欢乐几家愁。1993年,中央首次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触发房地产行业第一次整合大潮。由于卡住了开发商的资金命脉,一大批开发企业从此消失,房地产行业的门槛明显上升。
  之后的多次“楼、堂、馆、所”政策调整,也或多或少地对一些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开始于2004年的宏观调控,到2007年楼市的疯狂,从2008年的调整到2009年的疯狂,再到2010年开始的调控,这几年楼市的大轮回虽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整合,但每一个事件的发生无不是在为大规模的整合积蓄力量,也许就在不经意之间,一次大级别的行业整合序幕就已悄然拉开。
  其次,宏观经济形势是次要因素。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与宏观经济的状况紧密相连,良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是促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一个生机勃勃的房地产市场反过来又会促进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
  2008年中国面临外围经济衰退的严峻考验之时,在多年的宏观调控之后,国内的经济增速回落十分明显,这成为压倒房地产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加速,对建材、电梯、钢铁、建筑等多个相关产业影响都十分明显。万科也出现项目停工的情况,虽然万科回应说是为规划和设计,但不可否认,和当时不景气的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大关系,因为房地产和宏观经济的关联密切,对宏观经济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一旦房地产业对宏观经济产生压力,那么行业的整合调整将绝不会是中小级别的。失去了宏观经济的基础和土壤,再加上多年来积聚的房价泡沫,行业整合的力度可能会相当大。
  最后,新技术和新模式也将是触发行业整合的重要因素。说到底,行业整合不过是竞争加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真正的关键仍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在市场好的时候,行业发展的特征非但没有整合,反而可能以分裂的形式出现。然而,如果整合是一种趋势,那么分裂不过是趋势过程中的潮流或者时尚,是短暂而不可持续的。
  一旦市场形势不好,整合开始的时候,企业间的竞争将首先从最直接的地方开始,比如以前的土地、现在的资金,而以后将从人才和品牌的高度进一步展开。
  公司的核心优势除了战略、管理、人才等,新的赢利模式和新的技术创新,也将会把强者和弱者区分开来。这里所说的模式或技术,是指会对行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并且具有相当实力,比如,万科早在2003年便已启动住宅产业化研究,现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在主体结构、交通部件的设计上实现了标准化,还拥有了30项左右的专利,这给万科带来强大的先发优势。
  住宅产业化是房地产发展的趋势,虽然现在大多数开发商仍然认为它属于未来的市场,不过,一旦条件具备,回过神来的企业想开始追赶,可能就为时已晚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房地产行业整合进入第二阶段
《行业整合周期曲线》的作者(格雷姆·迪恩斯、弗里兹·克勒格尔、斯特凡·蔡塞尔)研究13年间全球范围内完成的1 345起大型兼并,得出结论:一个行业从形成或者是从政府解除管制开始,将经历四个整合阶段,而一个行业经历完所有这四个阶段平均需要25年。
  1987年9月8日我国首次进行土地拍卖,深圳市以协商议标形式出让有偿使用第一块国有土地;1988年7月9日,上海市第一次以国际招标方式出让虹桥开发区内26号地铁共129万平方米土地50年的使用权,日本孙臣氏企业有限公司一举中标支付了相当于10416亿元人民币的美元。
  如果把这时算作中国房地产市场化萌芽期的开始,那么到2010年已有20多年的时间,不过,中国真正市场化的开始,要从1998年全面取消福利分房算起,那么距现在也有了10年,对应《行业整合周期曲线》所讲的四个阶段,这个时候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应当刚刚迈入行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不久。
  在第一个阶段里,行业和市场的初创者虽然从最初的少数几家迅速发展到成千上万甚至数万家,但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之前的萌芽期,市场竞争几乎是不存在的,土地资源仍然被牢牢地控制在政府或具有政府背景的房地产商手中。只有在极少数的一线城市,个别的外资企业可以以自己的资金和产品优势,在市场上赢得一定的份额。这个时期,民营企业虽然有难以抑制的冲动也表现十分活跃,但由于资金和资源的短缺,只能通过挂靠和承包的方式,运作一些微型项目。
  以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为标志,中国房地产正式进入市场化时代,从此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了10年的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一大批民营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在这一阶段里,企业规模化特征开始显现。一些行业先行者采取一切措施,如通过扩大规模、全球扩张(绿地集团)、对技术和创新的知识产权(万科产品专利)进行保护,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等来捍卫他们的先行者优势。这些企业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开始尝试兼并和收购。
  行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完全是一个建立规模的阶段。通过收购竞争对手、扩大势力范围,最大的几家公司开始突显出来。随着行业的快速整合,第二阶段中的前三位大公司将拥有总共15%~45%的市场份额。
  而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其市场占有率加起来也不足8%,中国房地产企业虽多达6万家,但总体而言,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比较低。行业整合乃大势所趋。
  2004年以来,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得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在高速发展之后遭遇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以资金为竞争主导的行业整合就此展开,也全面宣告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式进入整合的第二阶段。
  在这一阶段有大量的兼并,从万科发布的上市财报可以看出,以整合兼并的方式拿地已在万科占有很高的比例。不过,目前的兼并还仅停留在以兼并获取土地资源的阶段,在随后可能发生的大规模企业兼并中,企业必须锻炼自己的兼并技能,这包括学会如何在吸纳新公司的同时,谨慎地保持自己的核心文化,以及想方设法地留住被兼并的公司中最优秀的员工,只有行业中位居前列的公司才能进入第三阶段,这些公司在最重要的市场上能兼并主要的竞争对手,并在整合浪潮中成长为行业巨头。
  格雷姆·迪恩斯等人的研究表明,经过第二阶段的残酷竞争,第三阶段的公司将着力于核心业务的扩展,并继续大踏步地超越竞争对手。行业中前三位公司将控制35%~70%的市场。在这个阶段,行业里仍然会有5~12家主要竞争者存在。而行业整合的最后一个阶段则属于平衡与联盟时期,行业前三位的公司占据了市场70%~90%的份额,大的公司也许会和同行组成联盟。企业不会再超越这一阶段,而是停留在此。
  现在我们知道,一方面,原本完全可能在2008年借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而展开的行业整合,在政府的干预下戛然而止,而另一方面,行业整合的大势所趋却不会因为政府的干预而就此止步,现在房地产业刚刚跨入行业整合的第二阶段的初级阶段,整合何时深入和大规模来临,值得思考和关注。
  当然,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房地产市场的相对独立及区域性的特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许并不沿着格雷姆·迪恩斯等人研究的行业整合周期曲线发展,而其整合的时间也不会如他们预测的那样短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行业整合不论时间的长短,它总在发生着也必将继续着,任何时候,企业都必须把自己置于有利位置,以最快的速度发展。那些慢了一拍的企业最终会成为兼并收购的对象,从此消失。
  

顺驰之死,急欲称王反翻车
上帝要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一年回款120亿元”、“3至5年做到全国第一”,遥想当年顺驰进入中原时,其大手笔所引起的恐慌,如今仍历历在目。在地产界,顺驰第一个联合大卖场搞“卖场促销”,第一个把自己的企业内刊完全面向社会征*员,第一个喊出“榜样中原”的被称作狂妄的口号,第一个以每天数版的广告量狂轰乱炸的地产商……
  而如今,昔日的地产大鳄在资金链断裂面前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
  剖析顺驰这家“过去式”的企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影射出更多地产企业身上的“顺驰影子”。
  顺驰为了实现3~5年内做成一个千亿元级的企业,5~10年内进入中国10强、世界500强的目标,自2003年开始,便开始全国扩张,提出:3年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